5.1.1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课件 (共24张PPT)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1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课件 (共24张PPT)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想一想 议一议
普氏野马放归成功绝非易事,它们适应野外环境需要一个过程。放归前,它们吃的是人工投放的优质饲料——苜蓿;放归伊始,它们只能尝试着采食荒漠上的针茅、芨芨草等野草,有时需要在工作人员引导下才能找到草多的地点。冬季天气极度寒冷,取食更加困难,工作人员密切监测着它们的生存状况,必要时人工补充饲料,甚至把它们引回围栏内饲养。夏季高温干旱,野外大多数水源干涸,找水喝是一大挑战,它们有时也要靠工作人员帮助解决饮水问题。它们还
面临着狼群的威胁,还可能与家马群发生争斗。
根据上述资料,思考以下问题。
1.在野外环境中,影响普氏野马生活的因素有哪些?
2.在放归野外的初期,普氏野马为什么需要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帮助?
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我国的珍稀动物大熊猫,为世界各国人民所喜爱。你知道野外生活的大熊猫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吗?这些地区的环境有哪些适于大熊猫生活的特点?
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是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存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
环境中的生态因素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生态因素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
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观察课本图5-1,想一想:影响小麦生活的非生物因素好和生物因素有哪些?小麦的正常生长需要怎样的环境条件。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阔叶
针叶
沙漠
草原
为什么要给农作物施肥?这说明农作物还受到哪些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温度


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
实验 · 探究
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
以鼠妇为例,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进行一组对照实验。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探究
探究实验的步骤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订计划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表达与交流
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确定实验探究方案。
实验探究,获得实验数据。
分析实验数据,获得结论。
对照实验: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
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
1.控制单一变量
重复多次实验
控制单一变量原则
探究实验设计原则:
注意 Attention
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
除变量外,其余条件都保持相同且适宜。
2.重复性原则
实验应当重复多次进行,目的是为了减少实验的偶然性,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如果按照图片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可行吗?为什么?
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
实验装置图
变量:光
变量:水
①不行
②因为没有做到控制单一变量原则
方法步骤:
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
1.按照如图所示摆放好实验装置;
2.在甲乙两组中分别放入鼠妇各5只,静止两分钟;
3.每分钟统计一次甲乙两组中鼠妇的数量,并如实填写在下表
2 3 4 5 6 7 8 9 10 11
明亮 (乙)
阴暗 (甲)
实验装置图
表达与交流:
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
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取十次结果的平均值。
实验结论:
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光照越强,鼠妇分布越少;光照越弱,鼠妇分布越多”
七星瓢虫捕食蚜虫
蚂蚁合作搬运食物
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会受到周围环境中很多其他生物的影响。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就是捕食关系,此外,还有竞争、合作、寄生等。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食物网




社会行为




固氮根瘤菌
蛔虫
真菌、线形动物




资料分析
阅读课本80页,分析图片和文字资料。讨论以下问题:
1、海豹是怎样适应寒冷环境的?骆驼和骆驼刺是怎样适应缺水环境的?
2、许多植物的茎或果实表面长有尖刺,这有什么适应意义?
3、你还能说出哪些生物适应和影响环境的实例?
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
在炎热缺水的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尿液非常少,当体温高到46℃时才会出汗。
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
荒漠中的植物——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
资料分析
阅读课本80页,分析图片和文字资料。讨论以下问题:
1、海豹是怎样适应寒冷环境的?骆驼和骆驼刺是怎样适应缺水环境的?
海豹拥有十分厚的皮下脂肪
骆驼在沙漠中尿液极少,当体温升到40.7°C时才会流汗
骆驼刺拥有十分发达的根系
资料分析
阅读课本80页,分析图片和文字资料。讨论以下问题:
2、许多植物的茎或果实表面长有尖刺,这有什么适应意义?


3、你还能说出哪些生物适应和影响环境的实例?
环境中有哪些因素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
生物能够影响和改变环境吗?
生物怎样适应环境?
课堂总结:
现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只是一定程度的适应,并不是绝对的、完全的适应,更不是永久的的适应。
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造就了今天欣欣向荣的生物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