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2传染病的预防(教学课件)初中生物冀少版(2024)八年级上册(共33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2传染病的预防(教学课件)初中生物冀少版(2024)八年级上册(共33张PPT)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传染病的预防
第二节
第四单元 第一章 传染病与免疫
初中生物冀少版(2024)八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01
知道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和预防措施。(重点·难点)
02
关注常见传染病的流行与预防,形成自觉预防传染病的意识与行为。
医生提倡我们用“七步洗手法”清洁双手,依次是洗手掌、洗背侧指缝、洗掌侧指缝、洗指背、洗拇指,洗指尖,洗手腕手臂。科学洗手可以减少传染病的传播。
传染病是怎么发生和流行的 怎样预防传染病
情境导入
思考
通过书籍或网络,收集当地传染病的相关资料,将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整理后填人表4-1-2。
1.传染病有哪些传播途径
2.传染病有什么共同特征
3.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主要有哪些
收集当地主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根据获得的证据思考下列问题:
可通过空气、食物、血液、接触等多种途径传播。
由病原体引起,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等。
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
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艾滋病患者和病毒携带者的血液。精液、乳汁中,通过血液、性接触、分娩和哺乳等途径传播。
痢疾杆菌随患者或带菌者的粪便排出,直接或通过苍蝇、蟑螂等间接污染手、食品、水源等传播,最终经口入消化道使人感染。
蛔虫病患者的粪便中含有虫卵,引用或食用被虫卵污染的水和食物,易患蛔虫病
传播途径
传染病
流感
蛔虫病
痢疾
艾滋病
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传染病。流感患者的鼻涕、唾液和痰液中有大量的流感病毒。当流感患者讲话、咳嗽、打喷嚏时,会从鼻咽部喷出大量含有流感病毒的飞沫,飞沫悬浮于空气中,周围的人吸入了这种带有病毒的空气以后,就有可能患流感。接触过流感患者及其用品的人都可能被传染上流感。与青壮年相比,老人、孩子更容易患流感。
流感传播需要的环节
流感患者
带病毒的空气
易患流感的人
资料分析1
甲肝患者用过的碗筷要同家人的分开,否则容易使家人染上甲肝。饭馆的餐具要严格消毒,否则可能使顾客感染上甲肝、流感、细菌性痢疾等传染病。
资料分析2
甲肝在人群中传播需要哪些环节?
甲肝患者
带病毒的餐具
家人、顾客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病原体 由谁传播 怎样传播 传给谁
流感
甲肝
流感病毒
流感患者
空气传播
老人、小孩
甲型肝炎病毒
甲肝患者
碗筷、餐具(饮食传播)
家人、顾客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指能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感染病原体的人和动物都是传染源
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受到感染的人们
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体所经过的途径。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能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感染病原体的人和动物都是传染源
病人
病原体携带者
携带禽流感病毒的家禽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合作探究1:病原体和传染源都是生物,该如何区分呢?
病原体主要是细菌、病毒、寄生虫等致病生物,它们能使人或动物患传染病。传染源是患者或病原体携带者。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能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感染病原体的人和动物都是传染源
将“病原体”与“传染源”区分开!
携带狂犬病毒的狗
狂犬病毒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体所经过的途径。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受到感染的人们。




易感人群是针对特定传染病而言,
比如婴幼儿是手足口病的易感人群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合作探究2:某家庭中,哥哥患了流行性感冒,并且传给了弟弟,弟弟又传给了同学。蚊子叮咬疟疾患者甲后,又去叮咬乙,乙也患了疟疾。
(1) 导致弟弟患病的传染原是 。
(2) 弟弟被传染前是 。
(3) 流感传播途径主要是 。
(4) 蚊子在疟疾病的传播当中充当了 。
哥哥
易感人群
空气
传播途径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控制
切断
保护
如何预防传染病?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1.控制传染源
隔离治疗传染病患者,深埋感染病原体的动物,都能防止病原体扩散。控制传染源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措施。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2.切断传播途径
(1)在流感流行期间,戴口罩,正确遮挡喷嚏飞沫和勤洗手可以有效减少病原体的传播。
(2)注意饮食卫生,洗净生吃的瓜果等,能减少寄生虫病的传播。
(3)消灭蚊蝇等传播病原体的生物媒介能避免其携带的病原体传播。
(4)勤消毒可以减少环境中存在的病原体的传播机会。
切断传播途径是预防传染病的主要方法。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2.切断传播途径
正确遮挡喷嚏飞沫
洗净生吃的瓜果
戴口罩
消灭
蚊蝇
环境消毒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控制传染源
3.保护易感人群
通过锻炼身体和预防接种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减少患传染病的机会。保护易感人群是预防传染病的关键措施。
接种疫苗
锻炼身体
定期体检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切断传播途径
下图是预防传染病的哪些措施?
保护易感人群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切断传播途径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保护易感人群
切断传播途径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合作探究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发生时,我们分别采取了隔离新冠肺炎患病人员、佩戴口罩、注射新冠肺炎疫苗等措施,这些措施分别属于哪一种预防措施?
隔离新冠肺炎患病人员属于控制传染源;佩戴口罩属于切断传播途径;注射新冠肺炎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等措施可以控制传染病的流行。
大多数传染病发病初期传染性最强,因而对传染病患者应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设计制作预防某种传染病的社区海报
项目目标
设计制作社区海报,宣传针对某种传染病预防的科普知识。
活动指导
一、收集相关资料
二、设计并制作宣传海报
成果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在社区展示制作的海报,宣传预防传染病的知识。
做中学·项目式学习
传染病的预防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控制传染源
保护易感人群
切断传播途径
流行性
传染性
特点
环节
措施
课堂小结
挑战闯关
1.每年的12月1日被定为世界艾滋病日。下列各项行为中,不会传播艾滋病的是(  )
A.静脉注射毒品 B.不安全性行为
C.输入来历不明的血液 D.共进晚餐
D
解析:静脉注射毒品会传播艾滋病,A不符合题意。不安全性行为会通过体液传播艾滋病,B不符合题意。输入来历不明的血液会传播艾滋病,C不符合题意。病毒离体会失去活性,共进晚餐不会传播艾滋病,D符合题意。
挑战闯关
2.在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中,属于传染源的是(  )
A.患有狂犬病的狗
B.已患过天花的健康的儿童
C.痢疾病人排出的粪便
D.病毒性结膜炎患者用过的手巾
A
解析:患有狂犬病的狗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动物,属于传染源,A符合题意;患过天花的健康儿童不能散播病原体,不是传染源,B不符合题意;痢疾病人排出的粪便是痢疾杆菌的传播途径,C不符合题意;病毒性结膜炎患者用过的毛巾是病毒性结膜炎的传播途径,D不符合题意。
挑战闯关
3.清代医书记载“天行时疫传染,凡患疫之家,将病人衣服于甑上蒸过,则一家不染”。从预防传染病措施的角度来看,这种做法属于(  )
A.消灭病原体 B.控制传染源
C.切断传播途径 D.保护易感人群
C
解析: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将病人衣服于甑上蒸过”表示消毒的过程,所以清代医书记载“天行时疫传染,凡患疫之家,将病人衣服于甑上蒸过,则一家不染”,从预防传染病措施的角度来看,这种做法属于切断传播途径,C符合题意。
挑战闯关
4.(2024·聊城)自2023年以来,各种呼吸道传染病颇有“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态势,人们饱受感冒咳嗽的困扰。呼吸道传染病一般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从传染病的基本环节来看,患者、患者的飞沫分别属于(  )
A.传染源、传播途径 B.病原体、传播途径
C.易感人群、传播途径 D.病原体、传染源
A
解析: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体所经过的途径。所以呼吸道传染病一般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从传染病的基本环节来看,患者、患者的飞沫分别属于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挑战闯关
5.(2024·齐齐哈尔)每年春秋两季是传染病高发季节,下列预防传染病的具体做法与预防措施对应错误的是(  )
A.患病的学生居家隔离——控制传染源
B.加强体育锻炼——保护易感人群
C.每天对教室消毒处理——切断传播途径
D.勤洗手、勤换衣,搞好个人卫生——保护易感人群
D
解析:患病的学生居家隔离,是对传染源采取的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A正确。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自身对疾病的抵抗力,属于保护易感人群,B正确。通风、消毒,能够阻断病原体的传播途径,属于切断传播途径,C正确。勤洗手、勤换衣,搞好个人卫生,属于切断传播途径,D错误。
本 课 结 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