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4.2 第1课时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边角边(SAS)素养目标1.经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边角边”的探索过程.2.知道不能用“边边角”来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3.会应用“边角边”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并能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证明.会运用“边角边”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自主预习】两个三角形的两边和它们的夹角满足怎样的数量关系,这两个三角形就会全等 1.如图,在△ABC中,∠1=∠2,若要根据“SAS”判断△ABD≌△ACD,还要添加条件 ( )A.AB=BC B.AB=ACC.BC=CD D.∠B=∠BAC2.如图,已知∠ACB=∠CAD,若以“SAS”判定△ABC≌△CDA,需添加的条件是 . 【合作探究】知识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1“边角边” 阅读课本本课时所有的内容,解答下列问题.和它们的 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 ”或“ ”). 【讨论】阅读课本练习前的“思考”,根据下面的条件画图:两条边分别为2.5 cm,3.5 cm,长度为2.5 cm的边所对的角为40°,剪下你画出的三角形,与其他同学剪的三角形进行比较,这些三角形一定能重合吗 由此你发现了什么 1.如图,∠1=∠2,要利用“SAS”证明△ABD≌△ACD,需添加的条件是 . 2.在下列推理中,填写需要补充的条件,使结论成立.(1)如图1,AB=DC,BE=CF,只需补充∠ =∠ ,就可以证明△ABE≌△DCF(SAS). (2)如图2,AC,BD相交于点O,只要补充 = 和 = ,就可以证明△ADO≌△BCO(SAS). 题型1 用“边角边”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例1 如图,点A,B,D在同一条直线上,AB=ED,BC=DB,且∠CBE=∠E.求证:△ABC≌△EDB.题型2 “边角边”与全等三角形性质的综合应用例2 如图,AB⊥BD,DE⊥BD,AB=CD,BC=DE,试猜想线段AC与CE的数量与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变式训练 如图,AE=AC,AD=AB,∠EAC=∠DAB,且点C在DE上.求证:(1)△EAD≌△CAB.(2)∠DCB=∠BAD.题型3 “边角边”与全等三角形性质的实际应用例3 (真情境)某中学计划为新生配备如图1所示的折叠凳,图2是折叠凳撑开后的侧面示意图(木条等材料宽度忽略不计),其中凳腿AB和CD的长度相等,O是AB,CD的中点,为了使折叠凳坐着舒适,厂家将撑开后的折叠凳宽度AD设计为35 cm.由以上信息,请求出BC的长度.变式训练 如图,公园有一条“Z”字形道路AB-BC-CD,其中AB∥CD,在点E,M,F处各有一个小石凳,且BE=CF,M为BC的中点,连接EM,MF,石凳M与石凳E,F的距离ME,MF是否相等 请判断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自主预习】预学思考解:两个三角形的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分别相等,这两个三角形就会全等.自学检测1.B 2.BC=DA【合作探究】知识点归纳总结 两边 夹角 边角边 SAS讨论 解:不一定重合.有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对点训练1.CD=BD2.(1)B C (2)AO BO DO CO题型精讲题型1例1证明:∵∠CBE=∠E,∴BC∥DE.∵点A,B,D在同一直线上,∴∠ABC=∠D.在△ABC和△EDB中,∴△ABC≌△EDB(SAS).题型2例2解:AC=CE,AC⊥CE.证明:∵AB⊥BD,DE⊥BD,∴∠B=∠D=90°.在△ABC和△CDE中,∴△ABC≌△CDE(SAS),∴AC=CE,∠A=∠ECD.又∵∠A+∠ACB=90°,∴∠ECD+∠ACB=90°,∴∠ACE=90°,∴AC⊥CE.变式训练证明:(1)∵∠EAC=∠DAB,∴∠EAC+∠CAD=∠DAB+∠CAD,即∠EAD=∠CAB.在△EAD和△CAB中,,∴△EAD≌△CAB(SAS).(2)∵△EAD≌△CAB,∴∠D=∠B.∵∠DCB+∠D=∠BAD+∠B,∴∠DCB=∠BAD.题型3例3解:∵O是AB,CD的中点,∴OA=OB,OC=OD.在△AOD和△BOC中,∴△AOD≌△BOC(SAS),∴BC=AD.∵AD=35 cm,∴BC=35 cm.答:BC的长度为35 cm.变式训练解:石凳M与石凳E,F的距离ME,MF相等.理由:∵AB∥CD,∴∠B=∠C.∵M为BC的中点,∴BM=CM.在△BEM和△CFM中,,∴△BEM≌△CFM(SAS),∴ME=MF,∴石凳M与石凳E,F的距离ME,MF相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