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石家庄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第一学期开学考试化学答案1.A 2.C 3.C 4.C 5.C 6.B 7.D 8.A 9.B 10.C11.C 12.C 13.C 14.B15.(1)②③(2)负 11.2L(3)BC16.(1)-166(2)BD(3)200℃ , 0.1MPa △H1<0、△H2>0, 温度升高时, 反应Ⅰ向左移动CO2增加的量比反应Ⅱ向右移动CO2减少的量多 反应Ⅱ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反应Ⅰ增大压强向右移动,故CO2的平衡转化率增大(4)1.4mol 117.(1)苯乙烯 环辛四烯(立方烷)(2)NaOH溶液 稀(3)+CuO+Cu+H2O +HCOOC2H5+C2H5OH(4)8(5)acb18.(1)球形冷凝管(2)(3)防止温度过高使过氧乙酸和双氧水分解(4)3:2(5)当滴入最后半滴高锰酸钾溶液时,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CH3COOOH+2+2H+=CH3COOH+2+H2O 7第 page number 页,共 number of pages 页CH CH2OHCH2CHOCHCOOCHCH(CHO)COOCHHH-C--0-0-HH石家庄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第一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卷注意事项:1.本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75 分钟。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O 16 N 14 K 39 Ca 40 Zn 65 Cu 64一、选择题:本题共 14 小题,每小题3分,共 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 下列属于电解质的是A 氢氧化钠 B. 碘酒 C. 金属铝 D. 饱和食盐水2.下列化学用语或模型错误的是A.乙炔的空间填充模型:B.羟基的电子式:C.聚丙烯的结构简式:D.乙烯的实验式:CH23.在给定条件下,下列制备过程涉及的物质转化不可以实现的是( )A.工业制硫酸:黄铁矿B.侯氏制碱法:饱和C.工业制取镁:D.工业制高纯硅:(粗)4.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中含有的的数目为B.标准状况下,所含共价键数为C.中含有的质子数为D.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数为5.已知反应:,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一定条件下,分别在甲、乙、丙3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X和Y,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数据如表:起始时物质的浓度/() 10分钟时物质的浓度/()容器 温度/甲 400 1 1 0.5乙 1 1 0.4丙 400 1 2 a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中,10分钟内X的化学反应速率:B.甲中,10分钟时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C.乙中,可能D.丙中,6.亚氯酸钠是一种高效的漂白剂和氧化剂。马蒂逊(Mathieson)法制备亚氯酸钠的流程如下:已知:“操作X”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制”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B.“还原”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操作X”需要用到的仪器为坩埚、酒精灯、玻璃棒D.作氧化剂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约为同质量的1.57倍7.根据体系的能量循环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D.8.1865年的一个下午,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在办公室的椅子上小憩。半梦半醒间,他仿佛看到一条蛇咬住了自己的尾巴,形成了一个环状结构。这个白日梦让他豁然开朗,由此提出了苯的环状结构理论,解决了困扰有机化学界多年的难题。下列关于苯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苯分子呈平面六元环结构B.苯可以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苯C.苯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时,产生黄色火焰,生成CO和H2OD.苯是一种饱和烃,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发生取代反应9.羟胺(NH2OH)常用于有机合成。一种电化学法制取盐酸羟胺(NH3OHCl)的装置原理如下图所示,已知铁可作NO反应的催化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电时Pt电极有Cl2生成B.放电时的正极反应式为NO+3e-+4H+=NH3OH+C.放电时,电路中每转移1mol eˉ,负极区将增加1mol H+D.将质子交换膜改成阴离子交换膜,放电时的电极反应将发生变化10.某实验小组学生用50mL 0.50的盐酸与50mL 0.55的NaOH溶液,在下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计算中和反应的反应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为了固定小烧杯B.若用浓硫酸代替盐酸(其他不变),则测得的中和热不变C.若烧杯上没有加盖硬纸板,则所测中和热△H偏大D.若只将上述实验中的酸碱浓度相互调换,从理论上讲,所测得的中和热不相等11.某小组对Fe2(SO4)3和K3[Fe(CN)6]的性质进行探究:Ⅰ.向少量蒸馏水里滴加2滴Fe2(SO4)3溶液,再滴加2滴KSCN溶液。Ⅱ.向少量蒸馏水里滴加2滴K3[Fe(CN)6]溶液,再滴加2滴KSCN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Ⅰ中继续加入少量K2SO4固体,溶液颜色变浅B.实验Ⅱ中溶液呈红色C.KSCN能区分Fe2(SO4)3和K3[Fe(CN)6]D.焰色试验不能区分Fe2(SO4)3和K3[Fe(CN)6]12.硫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a在强氧化剂(如浓HNO3)存在的条件下,可直接氧化成dB.b能使酸性KMnO4溶液、溴水褪色,均体现其还原性C.c溶于水时与水发生缓慢反应,生成硫酸D.浓d溶液有强氧化性,e溶液没有强氧化性13.工业废气中氮氧化合物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物质。为了治理污染,工业上通常通入NH3与废气发生下列反应;NOx+NH3→N2+H2O。现有3 L由NO和NO2组成的混合气体,可用同温同压下3.5 L NH3恰好使其完全转化为N2.则原混合气体中NO和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1 B.2:1 C.1:3 D.1:414.足量铜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O2、N2O4、NO的混合气体,将这些气体与0.84 L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5 mol·L-1NaOH溶液至Cu2+恰好完全沉淀,则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是A.15 mL B.30 mL C.45 mL D.60 mL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 58 分。15.铁、铝及其化合物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探究钢铁的腐蚀与防护。为防止金属Fe被腐蚀,可以采用上述 (填装置序号)装置原理进行防护;装置③中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锌-空气电池(如图所示)适宜用作城市电动车的动力电源。放电时,锌为 极,石墨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理论上,当锌电极转移电子时,参与反应的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 。(3)使用电化学方法能够对进行吸收。利用活泼金属与二氧化碳的反应,能够构建金属-电池,其中一种电池的模型如下图所示:(图中是固体)①下列有关该原电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不定项)A.该原电池工作时,电子由正极向负极移动B.在该原电池中,b电极作为正极C.原电池工作时,正离子向正极方向移动D.原电池工作时,b电极发生氧化反应②写出该原电池的正极反应式: 。16.某空间站中宇航员的呼吸保障系统原理如下图所示。Sabatier系统中发生反应为:反应 Ⅰ: ΔH1反应Ⅱ:CO2(g)+H2(g) CO(g)+H2O(g) ΔH2=+41.2kJ mol 1(1)已知: ΔH=kJ mol 1 ΔH=-572kJ mol 1 ΔH=+44kJ mol 1则ΔH1= kJ mol 1(2)一定温度下,某定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I,能够说明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A. B.H2O的质量不再变化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3)按 的混合气体充入 Sabatier系统,在一定压强下,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如图1所示; 不同压强时,CO2的平衡转化率如图2所示:①Sabatier系统中应选择适宜的温度和压强是 。②200~550℃时,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原因是 。③当温度一定时,随压强升高,CO2的平衡转化率增大,其原因是 。(4)T℃时, 在刚性密闭容器内通入 1molCO2和初始压强为0.1MPa, 发生反应I和Ⅱ,若达到平衡时,CO2的转化率为80%,且 则生成 的物质的量为 ;反应Ⅱ的平衡常数 (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17.下图为阿托酸甲酯的一种合成路线:已知:反应③为取代反应,另一反应产物为乙醇。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A为芳香烃,其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5个峰,其面积比为,则A的名称为 ,写出A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名称 。(2)若要检验有机物B的官能团,则所使用的试剂除了有机物B和水之外,还需要的试剂有 、 (填化学式)、溶液。(3)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② ;反应③ 。(4)阿托酸甲酯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苯环上只有一个支链,既能与溶液反应,又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同分异构体有 种(不考虑立体异构)。(5)阿托酸甲酯的另外一种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已知在多步反应过程中先进行了加成反应,然后进行下列3种不同的反应类型,请按照实际进行的反应顺序依次写出这三种反应类型的字母序号 。a.取代反应 b.消去反应 c.氧化反应18.消毒剂对新冠疫情防控有着重要作用。过氧乙酸(,)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易溶于水,有强氧化性,温度高于易分解。其制备原理为:。制备过氧乙酸的一种方法如下(装置如图所示)。Ⅰ.将冰醋酸、在三颈烧瓶中混合,置于冰水浴中,不断搅拌下,分批缓慢加入浓硫酸。Ⅱ.常温下搅拌48小时。Ⅲ.分离出过氧乙酸。Ⅳ.检测产品纯度。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 。(2)过氧乙酸存在过氧键,过氧乙酸的结构式为 。(3)步骤I中,分批缓慢加入浓硫酸并使用冰水浴,目的是 。(4)过氧乙酸分子中和杂化的原子个数比为 。(5)过氧乙酸(含有少量杂质)的含量测定流程如图。已知:酸性环境中不能氧化。①滴定,使恰好除尽的实验现象是 。②过氧乙酸被还原,还原产物之一为乙酸,其离子方程式为 。③若样品体积为,加入溶液,消耗溶液。则过氧乙酸含量为 。第 page number 页,共 number of pages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石家庄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第一学期开学考试化学答案.docx 石家庄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第一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