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20.纳米材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纳米?什么是纳米材料?2.建立“莲叶效应”的特性与纳米材料的关联。3.了解纳米材料在生活中的运用。【教学重点】了解纳米材料及其用途。【教学难点】在观察中比较,发现“莲叶效应”,并联想其神奇功能的运用。【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视频。【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新课导入1.师:前面我们学习了纺织材料、建筑材料,知道了它们的性能和用途,你知道什么是纳米材料吗?它又有什么性能和用途呢?2、揭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纳米材料(板书:纳米材料)一、什么是纳米和纳米材料1、什么是纳米?师介绍: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把1毫米平均分成1000份,其中的1份是1微米;再把1微米平均分成1000份,其中的1份就是1纳米。2、什么是纳米材料?师介绍:当组成材料的多数颗粒直径小到肉眼根本看不到的纳米级(1-100纳米)时,材料性能就会发生改变,这样的材料被称为纳米材料。纳米材料具有特殊的结构。在自然界,莲叶也具有类似纳米材料的特殊结构,使得莲叶表面始终保持干净。莲叶这种疏水、自洁的特性被称为“莲叶效应”。【设计意图:了解纳米这一特殊的长度单位,以及纳米材料的定义,可以拓宽学生对于微观尺度的认知,也有助于纠正学生的迷思概念。】二、探究莲叶效应的秘密1、观察莲叶效应(1)分别在狗尾草叶、柳叶和莲叶表面滴几滴水,你发现了什么?生:观察、讨论、汇报:(2)用手摸或用放大镜观察三种叶子的表面,你发现了什么?生:观察、讨论、汇报:(3)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莲叶的表面,你发现了什么?生:观察、讨论、汇报:2、观看视频,进一步了解莲叶效应的秘密。【设计意图:莲叶效应的神奇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从宏观到微观,引发学生对现象和解释之间做出推理,这一过程有助于学生培养科学思维,提升学生对于自然现象和科学原理的理解能力。】三、模拟莲叶效应的实验师播放视频,学生观看实验视频,观察实验现象。生:观看、交流、汇报:实验结论:整体实验模拟呈现出莲叶效应里疏水、助力水滴滚动并带走杂质的原理,即莲叶与熏黑杯底类似,表面有特殊微观结构,使水形成水滴滚动,实现自洁等效果 。师介绍:徽墨中含有纳米级的松烟灰颗粒,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徽墨中含有纳米级的松烟灰颗粒,用这种墨汁书写的毛笔字,光泽好,墨色持久。2006年,徽墨制作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设计意图:莲叶效应揭示了大自然的智慧,为人类的发明创造提供了重要启示,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可以感受其中的神奇,激发学习兴趣。徽墨更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四、纳米新材料的应用阅读资料,了解纳米材料的应用。【设计意图:纳米材料的应用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体现“科技改善生活”的核心理念。学生需要对这样的创新领域有所了解。】5、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1.知道了什么是纳米?什么是纳米材料?2.知道了“莲叶效应”与纳米材料有关。3.了解了纳米材料在生活中的运用。六、课后作业一、填空题1、纳米是一种( )。当组成材料的多数颗粒直径小到( )根本看不到的纳米级时,材料( )就会发生改变,这样的材料被称为( )材料。2、纳米材料具有特殊的( )。在自然界,莲叶也具有类似纳米材料的特殊结构,使得莲叶表面始终保持( )。莲叶这种疏水、自洁的特性被称为“( )”。(3)徽墨中含有( )的松烟灰颗粒,用它书写的毛笔字,光泽好,墨色持久。2006年,徽墨制作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二、判断题1、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把1毫米平均分成1000份,其中的1份是1微米;再把1微米平均分成1000份,其中的1份就是1纳米。( )2、莲叶的表面,有一层极其微小的蜡质颗粒突包,每个突包的表面又布满了更细的茸毛。( )3、莲叶表面的特殊结构使得它表面能不沾水、不沾灰,保持干净。( )4、纳米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医疗、能源、通信、环保、航天等领域。( )5、纺织材料中的纳米微粒具有抑菌、防污、防电磁辐射、阻燃、保温等功能。( )【板书设计】20 纳米材料定义纳米材料 莲叶效应作用(共24张PPT)新课导入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纳米材料。前面我们学习了纺织材料、建筑材料,知道了它们的性能和用途,你知道什么是纳米材料吗?它又有什么性能和用途呢?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材料的演变20.纳米材料1.知道什么是纳米?什么是纳米材料?2.建立“莲叶效应”的特性与纳米材料的关联。3.了解纳米材料在生活中的运用。学习目标一、什么是纳米和纳米材料1、什么是纳米?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把1毫米平均分成1000份,其中的1份是1微米;再把1微米平均分成1000份,其中的1份就是1纳米。2、什么是纳米材料?一、什么是纳米和纳米材料当组成材料的多数颗粒直径小到肉眼根本看不到的纳米级(1-100纳米)时,材料性能就会发生改变,这样的材料被称为纳米材料。纳米材料具有特殊的结构。在自然界,莲叶也具有类似纳米材料的特殊结构,使得莲叶表面始终保持干净。莲叶这种疏水、自洁的特性被称为“莲叶效应”。1、观察莲叶效应二、探究莲叶效应的秘密(1)分别在狗尾草叶、柳叶和莲叶表面滴几滴水,你发现了什么?狗尾草叶柳叶莲叶1、观察莲叶效应二、探究莲叶效应的秘密你发现了什么?在狗尾草叶表面滴水,水会铺展甚至部分被吸收;在柳叶表面滴水,水会形成不规则的小水滴;在莲叶表面滴水,水会形成圆润饱满且能自由滚动的水珠。1、观察莲叶效应二、探究莲叶效应的秘密(2)用手摸或用放大镜观察三种叶子的表面,你发现了什么?1、观察莲叶效应二、探究莲叶效应的秘密(2)用手摸或用放大镜观察三种叶子的表面,你发现了什么?粗糙、有细小绒毛可见细米绒毛,纹理不规则。光滑,有细微纹路。叶脉清晰,有纹路和气孔。光滑,有蜡质触感。可看到蜡质结构与规则纹理。1、观察莲叶效应二、探究莲叶效应的秘密(3)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莲叶的表面,你发现了什么?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莲叶的表面,可以发现它有一层极其微小的蜡质颗粒突包,每个突包的表面又布满了更细的茸毛。茸毛的间距小到纳米级。水滴、灰尘远大于茸毛的间距,所以落不到莲叶表面。正是这种特殊的结构使得莲叶表面能不沾水、不沾灰,保持干净。2、观看视频,进一步了解莲叶效应的秘密。二、探究莲叶效应的秘密三、模拟莲叶效应的实验做模拟莲叶效应的实验。实验方法:(1)在纸杯里装少量水,把纸杯杯底放在蜡烛火焰上方约1厘米处,熏黑杯底。三、模拟莲叶效应的实验做模拟莲叶效应的实验。(2)用滴管在杯底滴一滴水,轻轻晃动纸杯,观察水滴的状况。(3)再向杯底刮入一点粉笔灰,让水滴在粉笔灰上滚动,观察水滴和粉笔灰的状况。三、模拟莲叶效应的实验观看实验视频,观察实验现象。三、模拟莲叶效应的实验(1)杯底被熏黑后,滴入水,轻轻晃动纸杯,可观察到水滴保持相对完整的球形或近似球形,能在杯底顺畅滑动 。(2)刮入粉笔灰后,水滴在粉笔灰上滚动,会观察到水滴能吸附粉笔灰,使部分粉笔灰随着水滴滚动而移动,同时水滴依然能保持较好的滚动性。实验现象:三、模拟莲叶效应的实验实验结论:整体实验模拟呈现出莲叶效应里疏水、助力水滴滚动并带走杂质的原理,即莲叶与熏黑杯底类似,表面有特殊微观结构,使水形成水滴滚动,实现自洁等效果 。三、模拟莲叶效应的实验徽墨中含有纳米级的松烟灰颗粒,用这种墨汁书写的毛笔字,光泽好,墨色持久。2006年,徽墨制作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徽墨中含有纳米级的松烟灰颗粒,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四、纳米新材料的应用阅读资料,了解纳米材料的应用。四、纳米新材料的应用阅读资料,了解纳米材料的应用。四、纳米新材料的应用阅读资料,了解纳米材料的应用。课堂小结1.知道了什么是纳米?什么是纳米材料?2.知道了“莲叶效应”与纳米材料有关。3.了解了纳米材料在生活中的运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一、填空题1、纳米是一种( )。当组成材料的多数颗粒直径小到( )根本看不到的纳米级时,材料( )就会发生改变,这样的材料被称为( )材料。2、纳米材料具有特殊的( )。在自然界,莲叶也具有类似纳米材料的特殊结构,使得莲叶表面始终保持( )。莲叶这种疏水、自洁的特性被称为“( )”。(3)徽墨中含有( )的松烟灰颗粒,用它书写的毛笔字,光泽好,墨色持久。2006年,徽墨制作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课后作业长度单位肉眼干净性能莲叶效应结构纳米级纳米二、判断题1、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把1毫米平均分成1000份,其中的1份是1微米;再把1微米平均分成1000份,其中的1份就是1纳米。( )2、莲叶的表面,有一层极其微小的蜡质颗粒突包,每个突包的表面又布满了更细的茸毛。( )3、莲叶表面的特殊结构使得它表面能不沾水、不沾灰,保持干净。( )4、纳米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医疗、能源、通信、环保、航天等领域。( )5、纺织材料中的纳米微粒具有抑菌、防污、防电磁辐射、阻燃、保温等功能。( )√√√课后作业√√课 程 结 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模拟莲叶效应的实验.mp4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20 纳米材料》教案.doc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20 纳米材料》课件+作业设计+视频.pptx 莲叶效应.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