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节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第3课时)第4章 代谢与平衡引入新课1、淀粉经过消化后,最终被分解为 ,脂肪最终分解为 ,蛋白质最终被分解为 。2、淀粉开始的消化部位是 ,蛋白质开始消化的部位是 。3、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 。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氨基酸口腔胃小肠食物的化学消化离不开各种消化液的作用,那么消化液中真正起作用的物质是什么呢?科学家通过长期的研究发现这种物质就是:酶新课教学视频:酶新课教学酶不仅是食物化学消化的“功臣”,生物体内的大多数化学反应都要依赖酶的作用。酶在参与化学反应前后,其化学性质不变,因此,酶被称为生物催化剂。酶的来源:酶是由生物体的活细胞产生的,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消化液中含有的酶叫做消化酶新课教学消化酶的种类很多,一般根据其来源和所催化的物质进行命名如唾液中含有能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的酶,这种酶就叫做唾液淀粉酶。能分解淀粉的消化酶是淀粉酶;能分解脂肪的消化酶是脂肪酶;能分解蛋白质的消化酶是蛋白酶。酶不同于一般的化学催化剂,酶的催化作用具有哪些特点呢?新课教学1.收集唾液。用清水漱口,然后用舌尖抵住上颌或下颌齿根后,微低头,将试管口紧靠下嘴唇,让唾液流入试管中,收集2毫升左右,用蒸馏水按1∶1的体积比,稀释唾液。2.制备淀粉溶液。称取可溶性淀粉1克,放入烧杯中,加入99毫升蒸馏水,搅拌,缓慢加热,溶解,制成1%淀粉溶液。新课教学3.将3支试管分别编为 A、B、C,在3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淀粉溶液2毫升。4.向A试管内加入2毫升唾液溶液,轻轻振荡;向B试管内加入2毫升蒸馏水,轻轻振荡;向C试管内先加入1毫升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溶液,再加入2毫升唾液,轻轻振荡。思考:哪个试管作为对照组 B试管起对照作用新课教学5.同时将3支试管放入盛有37℃水的烧杯里,进行水浴,如图4-15所示。用酒精灯加热以保持温度在37℃左右。水浴的目的:水浴保持温度37 ℃的相对稳定,排除温度对酶的干扰;为什么温度保持在37℃左右:水温保持37℃的目的是提供酶催化所需的最适宜温度(37℃,与人的体温接近)新课教学6、约经5~10分钟左右,取出试管,分别往3支试管内滴加1滴体积分数为0.4%的碘酒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A试管________________;B试管________________;C试管________________。不变蓝变成蓝色变成蓝色A试管不变蓝的原因:淀粉已被分解B试管不变蓝的原因:蒸馏水对淀粉不起作用,淀粉没有被分解C试管不变蓝的原因:盐酸使唾液淀粉酶失去活性,淀粉没有被分解新课教学实验结论:唾液淀粉酶对淀粉具有催化作用,它能分解淀粉。视频:唾液对淀粉的作用新课教学酶的特点:人体中有很多种酶,不同的酶催化体内不同的化学反应。---酶具有多样性酶使人体细胞内的各种反应迅速进行,保证各项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酶具有高效性一种酶只能催化某一种或某一类化学反应。---酶具有专一性例如,胃蛋白酶只对蛋白质起催化作用。新课教学表现为全身皮肤、眉毛、头发等都呈白色,眼睛怕光等症状。人体如果缺乏某种酶或酶不足时,对人体的影响人体内酶缺乏或不足会导致发生代谢紊乱,并可能出现疾病。图4-16 白化病人例如,白化病就是体内缺乏一种促使黑色素形成的酶引起的一种先天性疾病,探究实践酶是生物催化剂,能催化体内不同的化学反应。那么,酶的催化作用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1.提出问题:温度会影响酶的催化作用吗 2.建立假设:每种酶的催化作用有其最适宜的温度,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其催化作用。3.设计实验方案:本实验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唾液淀粉酶能催化淀粉分解和碘液能使淀粉变蓝新课教学为了达到实验目的,你认为实验方案中应至少设计 ________个组的温度变化值;各组要保证唾液淀粉酶和淀粉先达到相应的设计温度值后再进行________;各组的实验结果要通过观察 __________ 变化来进行。3混合溶液颜色4.进行实验:(1)取3支洁净的试管,编为1~3号,分别加入2毫升1%淀粉溶液。另取3支洁净的试管,编为4~6号,分别加入1毫升新鲜的唾液淀粉酶溶液。(2)将6支试管的1号和4号,2号和5号,3号和6号编为3组,分别放入10℃、37℃和60℃左右的水中,水浴5分钟。新课教学(3)将各组试管中的唾液淀粉酶倒入同组的1%淀粉溶液中,充分摇匀后,再分别放回原温度的水中,水浴5分钟。(4)待溶液冷却后,往3组试管中分别滴入1滴碘液,然后摇匀。(5)观察并记录3组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5.记录结果,得出结论:观察3支试管的变化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号和4号组(10℃)的溶液变蓝,2号和5号组(37℃)的溶液不变蓝,3号和6号组(60℃)的溶液变蓝。新课教学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酶的催化作用有其最适宜的温度,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其催化作用。6.表达与交流:(1)针对本实验的结果,绘制一个坐标图,大致表示出酶的催化作用与温度之间的关系。(2)除了温度以外,你认为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还有什么?能否再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加以研究?尝试与同学交流并完善你的设计方案。新课教学视频: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当堂检测1、果酒放久了易产生沉淀,如果加入蛋白酶就可使沉淀消失,而加入其他酶则无济于事。这一事实说明( )A.酶是一种蛋白质 B.酶的催化效率高C.酶的催化受酸碱度的影响 D.酶具有专一性D2、在小烧杯中倒入10毫升植物油,加入配制的消化液,充分振荡,并置于37 ℃的温水中。1小时后,植物油不见了。则所配制的消化液中,最合理的一组是 ( ) A.唾液、胆汁、胃液 B.胆汁、肠液、胰液 C.胃液、肠液、唾液 D.胰液、肠液、唾液B当堂检测3、下图表示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被分解的速率图中曲线表明酶的( )A.专一性B.高效性C.催化需要适宜的温度D.催化需要适宜的PHB4、以下是影响酶活性主要因素的是( )A.反应物的浓度、pH、压力 B.光照、温度、pHC.反应物的浓度、pH、温度 D.压力、温度、反应物的浓度C当堂检测5、如图是《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步骤的部分示意图,请观察思考后回答问题。A B C D E(1)请你整理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从先到后依次是 (填字母)。(2)实验结果:2号试管里的浆糊不变成蓝色,这说明 。BEADC在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淀粉被分解了板书设计第2节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第3课时)酶酶是活细胞产生的蛋白质酶的特点:多样性、高效性、专一性酶的活性受温度、pH的影响布置作业1、复习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2、完成作业本中相应练习;3、预习“第3节 体内物质的运输”相关内容。4.2食物的消化与吸收(3)课后检测班级 姓名1.唾液淀粉酶只能将淀粉消化成麦芽糖,这说明酶具有 ( )A.专一性 B.高效性 C.敏感性 D.都不是2.不参与淀粉的消化,但参与蛋白质消化的消化液是 ( )A.肠液 B.胰液 C.胃液 D.唾液3.在小烧杯中倒入10毫升植物油,加入配制的消化液,充分振荡,并置于37 ℃的温水中。1小时后,植物油不见了。请分析所配制的消化液中,最合理的一组是 ( ) A.唾液、胆汁、胃液 B.胆汁、肠液、胰液 C.胃液、肠液、唾液 D.胰液、肠液、唾液4.以下是影响酶活性主要因素的是( )A.反应物的浓度、pH、压力 B.光照、温度、pHC.反应物的浓度、pH、温度 D.压力、温度、反应物的浓度5.下图表示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被分解的速率图中曲线表明酶的( )A.专一性 B.高效性C.催化需要适宜的温度 D.催化需要适宜的PH6.图甲是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一定量的淀粉在少量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下分解产生的麦芽糖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若图乙描述的反应过程中,在保证酶具有催化作用的前提下改变某一初始条件,则图乙中e点(产生麦芽糖最大量)或d点(产生麦芽糖最大量时的最短时间)的位置可能会发生移动。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pH=a时,e点下移B.淀粉量增加时,e点上移C.温度升高时,d点右移D.酶的量减少时,d点右移7.人发高烧时,常常没有食欲,最根本的原因是( )A.所吃的食物不能被消化B.胃肠蠕动减慢C.体内食物残渣排出受阻D.体温过高,消化酶活性受影响8.果酒放久了易产生沉淀,如果加入蛋白酶就可使沉淀消失,而加入其他酶则无济于事。这一事实说明( )A.酶是一种蛋白质 B.酶的催化效率高C. 酶具有专一性 D.酶的催化受酸碱度的影响9.如图为某同学利用4种不同的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结果,其中温度梯度选择不当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10如图能正确表示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与温度关系的是( )11.某同学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方案如下,请根据表中内容回答问题:试管 加入的物质 加入 处理方法 检验方法1 馒头碎屑适量 2毫升唾液 充分搅拌放入37℃的水中10分钟 加2滴碘液(1)为了形成对照,2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____________.(2)滴加碘液后,不变蓝的是________试管,原因是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了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A C B C B A D C D D清水;1号;麦芽糖催化效率麦芽糖量ea b c pH d 时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4.2食物的消化与吸收(3)课后检测(含答案).doc 4.2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第3课时)(课件22张ppt 视频 课后检测卷(含答案)).pptx 唾液对淀粉的作用.mp4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mp4 酶.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