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学习使用显微镜 课件 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共29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1 学习使用显微镜 课件 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共29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1.2.1 学习使用显微镜
第二章 认识细胞
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有生命?生物有那些共同特征?
一、温故知新
共同特征
├── 5 能遗传和变异
├── 6 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 7 除病毒外由细胞构成
└── 看是否符合共同特征
右图是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 胡克研制出能放大140倍的光学显微镜,用它来观察软木薄片结果发现了细胞。你觉得显微镜有没有作用?有什么作用?
对微小的肉眼看不到的生物进行观察,就需要借助显微镜,因此,应当先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
二、情境导入
三、自主探究:课本P12-17
1、显微镜的结构及作用有哪些?
2、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分哪几步?
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有何规律?
1、显微镜的放大部分及作用:
①目镜:放大物象,镜头上标有放大数(5×、10×、16×)
镜头越短,倍数越大
④物镜:放大物象,镜头上标有放大倍数(低倍物镜10×,高倍物镜40×)
镜头越长,倍数越大
四、新授释疑
(一)显微镜的结构及其作用:
2、显微镜的机械调节部分及作用:
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大幅升降,寻找物象。
⑩细准焦螺旋:
使镜筒小幅升降,
使物象更清晰。
3、显微镜的照明调节部分及作用:
⑥遮光器:其上有大小不等
的光圈,可调节光线的强弱,光圈越大,光线越强。
⑦反光镜:反射光线:
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弱时,用凹面镜。
4、显微镜的其他部分及作用:
通光孔:使光线通过
压片夹:
固定玻片标本
③转换器:安放和转换物镜镜头
⑤载物台:
安放玻片标本
(二)单目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步骤:
1、取镜和安放
(1)将显微镜从镜箱中取出时,应一只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住镜座
(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大约7厘米处,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2、对光:
(2)把一个较大的光圈
对准通光孔,一只眼注视
目镜内。转动反光镜,使
反射光线经过通光孔、物
镜、镜筒到达目镜。以通
过目镜看到明亮的圆形
视野为宜
(1)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左右距离)注意:不要用手扳物镜!
3、观察
(2)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注意: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
(1)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正面朝上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3)一只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长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1)实验完毕,先提升镜筒,取下玻片标本;
(2)用纱布将显微镜外表擦拭干净。如需擦拭目镜和物镜,请用擦镜纸;
(3)转动转换器,使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
(4)将反光镜放在直立的位置;
(5)将显微镜放回原处
4、清洁整理收镜
(三)双目显微镜的操作提示:
(三)双目显微镜的操作提示:
双目显微镜
├── 1. 对光调光
│ ├── (1)打开显微镜电源开关,确认载物台已经降到最低处,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 └── (2)调节两个目镜间距离以适应瞳距,用光源调节旋钮调节视野亮度。
├── 2. 调焦观察
│ ├── (3)把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固定,通过调整移动手轮来移动装片,将标本移至通光孔中心。
│ ├── (4)转动粗准焦螺旋,使载物台缓慢上升,至玻片标本尽量接近物镜。此过程要从侧面注视。
│ └── (5)转动粗准焦螺旋,使载物台缓慢下降,直到看清物像。微调目镜间距使双目观察到的视野完全重合。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 3. 清洁整理
└── (6)观察结束后,要将载物台下降到最低处,将光源调到最低后关闭电源。
例如2、在视野中看到8个细胞,将物镜转换成40倍后,视野中的细胞数是___个。
2
例如:1、目镜是10倍,物镜是10倍,那么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_____倍。
100
(三)物体放大倍数的规律: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与目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
2倍数 物像 视野 亮度
越大 越大 越小 越暗
越小 越小 越大 越亮
P16讨论1,转换高倍物镜后,你观察到的视野发生了什么变化?
思考1:使用显微镜观察时,为什么在下降镜筒时眼睛要注视物镜?
思考2:请说出你看清玻片标本上的“上”字时,光线在显微镜中经过的路线。
光线经反光镜反射,通过光圈,通光孔,透过玻片标本,进入物镜,镜筒和目镜,最后进入人眼
避免物镜压坏玻片标本
五、拓展提升:
例如:一物像处于显微镜视野右上方,要使该物像移至视野的正中央,应向_______方向推玻片。
右上方
思考3,将所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先向左移动玻片标本,看看物像朝哪个方向移动?想一想,物像移动的方向和移动玻片标本的方向之间有什么关系?
目镜内看到的物象是倒象,即上下颠倒,左右相反,所以物像向右移动,因此玻片标本的移动方向与物象的移动方向完全相反。
思考4:换成写有“上”字的玻片标本,继续观察,描述你所观察到的现象。
如:玻片标本上的“上”字,看到的物象就是 “ ”字 。即上下颠倒,左右相反。
课本P16练习2、如果显微镜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在目镜和物镜都不调换的情况下,你用什么办法来判断这个污点在何处?
先转动目镜,若污点移动,则在目镜上,若不动,移动装片,污点移动则在玻片上

六、归纳总结
显微镜使用步骤
├── 1 取镜和安放
│ ├── ①取出显微镜
│ └── ②安装目镜物镜
├── 2 对光
│ ├── ①转动转换器用低倍镜
│ ├── ②转动遮光器用大光圈
│ └── ③转动反光镜
├── 3 观察
│ ├── ①使标本正对通光孔
│ ├── ②转动粗准焦螺旋
│ └── ③转动细准焦螺旋
└── 4 清洁整理收镜
2、观察同一材料的同一部位时,高倍物镜与低倍物镜相比,其( )
A.物像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B.物像小、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C.物像大、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D.物像大、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1、遮光器上光圈的作用是( )
A.调节焦距 B.调节光亮度
C.调节光线角度 D.调节图像清晰度
B
C
七、当堂检测
4、 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中的物像“E”从右图甲转为乙,应向何方移动装片(  )
A.右上方  B.右下方
C.左上方  D.左下方
3、在显微镜下观察印有“F”字的装片,看到的物像是( )
A. B. C. D.
F
F
F
F
A
D
6、如下图所示,1、2为物镜长度;3、4为目镜长度;5、6为观察时物镜与标本切片距离大小。欲获得最大倍数的观察效果,其正确的组合是( )
A 1、3、5 B 2、4、6
C 2、3、5 D 2、4、5
5、如右图所示,某学生在测一个视野中看到发现了一行细胞。此时显微镜头的读数是10×和10×,如果将镜头换成10×和40×, 那么在一个视野中可以看到的细胞数目是( )
A 1个 B 2个
C 4个 D 32个
B
C
7、写出显微镜的相应结构:
(1)转动时,镜筒的升降范围很大的结构是[ ]_____
__________;
(2)接近玻片标本的镜头 是[ ]_____;
(3)取显微镜时,握镜的部位是[ ]_____;
(4)把玻片放上[ ]_____后,要用标本夹压住,标 本要正对[ ]_______的中央。
F 粗准
焦螺旋
C 物镜
H 镜臂
I 载物台
G 通光孔
8(1)使用显微镜,应先用___倍镜,再用___倍镜观察;
(2)在观察物像时发现视野较暗,可采用________ 或__________ 的方法使视野变亮;
(3)显微镜下看到一草履虫在沿逆时针方向运动,那么它实际的运动方向是__________。


调大光圈
使用凹面镜
逆时针方向
八、作业巩固
作业
├── (一)纸质作业与任务
│ ├── 1、背诵默写《生物提纲》
│ └── 2、课后作业《学法大视野》
└── (二)数字资源与任务
└── (三)预习下一节

下 课
Thanks!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