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九三阅兵观后感作文写作指导 范文示例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生九三阅兵观后感作文写作指导 范文示例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生九三阅兵观后感作文写作指导+范文示例
抗战胜利80周年大阅兵
1945-2025
1.你知道吗?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是每年的9月3日,它是为了纪念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取得的伟大胜利而设立的重要节日。
历史背景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了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国人民从此奋起抵抗日本侵略者。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正式结束。
1951年8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通告,将抗战胜利纪念日定为9月3日,以纪念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这一历史时刻,铭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设立意义
铭记历史:提醒中国人民牢记历史,勿忘国耻,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缅怀先烈: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的先烈们致敬,传承和弘扬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警示未来:让后人从历史中汲取教训,捍卫世界和平与正义,反对战争和侵略行为。
凝聚民族精神:激发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激励全体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纪念活动
每年9月3日,中国会举行各种纪念活动,包括纪念大会、向烈士敬献花篮、参观抗战纪念馆等,以缅怀先烈,弘扬抗战精神。
一些地方还会举办抗战主题的展览、演出、讲座等活动,向公众宣传抗日战争的历史和意义。
2.写法指导
标题
简洁式:《观九三阅兵式有感》
升华式:《九三阅兵:铭记历史,彰显强国力量》或《观九三阅兵,悟精神传承与使命担当》
开头
开门见山式:
9月3日,我怀着无比激动与崇敬的心情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那一幕幕壮观的场景至今仍在我脑海中不断回放。
抒情引入式:
九三阅兵,这是一场承载着历史与希望的盛典,在期盼中它终于来临。当电视屏幕上出现天安门广场那庄严的场景时,我的内心瞬间被一种强烈的情感所充盈。
背景铺垫式: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这样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时刻,九三阅兵盛大举行,它不仅是一次军事力量的展示,更是对伟大抗战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引用式开头: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
九三阅兵以磅礴的气势向全世界宣告着这一伟大真理。我怀着
无比崇敬的心情,观看了这场意义非凡的阅兵式。
对比式开头:
曾经,我们的祖国在战火中饱受煎熬,人民在苦难中挣扎。如今,2025年9月3日,透过九三阅兵,我看到了一个强大、自信的中国,一个让世界瞩目的中国。
中间
整体介绍
概括流程:简述阅兵式按阅兵式、分列式两个步骤进行,时长约70分钟,以及有45个方(梯)队等,如:阅兵活动分为阅兵式和分列式,在约70分钟的时间里,45个方(梯)队依次展现了我军的风采。
介绍方队:对空中护旗梯队、徒步方队、战旗方队、装备方队、空中梯队、联合军乐团等进行简要介绍,如:空中护旗梯队以独特的方式展示了国家的繁荣和军队的壮大,徒步方队体现了‘一老一新’的特色,战旗方队承载着先烈的荣耀……
印象深刻的画面
选择场景:可以是空中护旗梯队护卫旗帜的画面、徒步方队整齐划一的正步、战旗方队的烈烈战旗、装备方队的先进装备,或是空中梯队的壮观编队等,比如“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装备方队中那些代表着国之重器的先进武器,它们整齐地排列着,散发着强大的威慑力。”
细节描写:对所选画面进行细节描述,如装备的外观、徒步方队的步伐姿态、战旗的颜色与样式等,“那些装备闪闪发光,每一个零件都仿佛在诉说着我国科技的进步和国防力量的强大,一辆辆坦克、导弹车等,有序地驶过天安门广场,履带与地面的接触声仿佛是历史的鼓点。”
谈自己的感受
表达震撼:抒发对阅兵式的壮观、庄严的感受,“看到这样的场景,我内心的震撼无法用言语来形容,我为祖国拥有如此强大的军事力量而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感悟历史:结合抗战历史,谈谈对胜利的珍惜和对先烈的缅怀,“这一切让我想起了那段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是无数先烈的牺牲才换来了今天的和平与强大,我们一定要铭记历史,感恩他们的付出。”
体会精神:如感受到了团结精神、爱国精神、奋斗精神等,“从阅兵式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团结的力量,全体受阅人员齐心协力,展现出了完美的风貌,这种精神也激励着我们在生活中要团结协作,为实现目标而努力。”
联系实际
学习方面:表示要在学习上努力,为祖国的未来贡献力量。如:作为学生,我要以阅兵式中展现的精神为动力,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将来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生活态度:谈谈要培养坚韧、自律等品质。如:在生活中,我要像军人一样,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自律的品质,面对困难不退缩,积极乐观地生活。
社会责任:强调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关心国家大事等。如:我们要时刻牢记自己是祖国的一员,积极传播爱国主义精神,关心国家的发展,为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结尾
总结式结尾:
九三阅兵,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它让我们记住历史的同时,也激励着我们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我相信,在伟大抗战精神的激励下,我们的祖国一定会越来越强大。
展望式结尾:
让我们以九三阅兵为新的起点,传承抗战精神,弘扬民族精神,为建设更加繁荣富强的祖国而努力奋斗。未来,我们将继续在党的领导下,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让和平与正义的光芒永远照耀世界。
呼吁式结尾:
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传承和发扬九三阅兵所展现的精神,让我们的国家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以坚定的步伐,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更多的中国力量!
3.作文主题
主题一:铭记历史,传承精神
写作示例:1945年9月2日,日本代表登上美军“密苏里号”军舰,签署了投降书,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落下帷幕。在这场战争中,无数中华儿女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我们要铭记这段历史,传承他们的精神,让和平的阳光永远普照大地。
主题二:和平的珍贵
写作示例:战争的硝烟虽然已经散去,但战争带来的伤痛却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在战争中,无数家庭破碎,无数生命消逝。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反对一切形式的战争和暴力,共同维护世界和平。
主题三:民族的觉醒与团结
写作示例: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牺牲最惨烈的民族解放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中华民族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觉醒与团结。国共两党摒弃前嫌,共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国军民同仇敌忾,奋起抵抗。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主题四:英雄的赞歌
写作示例:在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涌现出了无数英雄人物。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和热血,谱写了一曲曲英雄的赞歌。我们要向这些英雄致敬,学习他们的英勇无畏、舍生忘死的精神,让他们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
主题五:历史的警示
写作示例: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警示。我们要从历史中汲取教训,警惕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的复活。同时,我们也要反思战争的根源,努力消除战争的隐患,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
主题六:和平与发展
写作示例: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我们要在和平的环境中,努力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时,我们也要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
主题七:铭记与感恩
写作示例:我们要铭记历史,感恩那些为和平付出牺牲的人们。他们的牺牲和奉献,为我们创造了和平的环境。我们要珍惜这份和平,感恩他们的付出,让他们的精神永远传承下去。
主题八:和平的守护者
写作示例:和平需要我们共同守护。我们要积极参与和平建设,反对一切形式的战争和暴力。同时,我们也要提高自己的素质,增强自己的能力,为维护和平作出贡献。
主题九:历史的传承
写作示例:历史是我们的根,我们要传承历史,让历史的精神永远传承下去。我们要通过各种方式,如教育、文化传承等,让后人了解历史,铭记历史,传承历史的精神。
主题十:和平的力量
写作示例:和平是人类最宝贵的力量。我们要相信和平的力量,努力为和平而奋斗。我们要通过对话、合作等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
4.人物素材
1.杨靖宇——东北抗联的精神旗帜
杨靖宇是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1932年起,他率领部队在东北林海雪原中开展游击战争,面对日军的“围剿”与封锁,始终坚持抗战。1940年2月,因叛徒出卖,他在吉林濛江(今靖宇县)陷入重围,孤身与日军周旋数日,弹尽粮绝后仍拒绝投降。日军剖开他的腹部,发现胃里只有树皮、草根和棉絮,无一粒粮食,其钢铁意志令敌人震惊。他用生命诠释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民族气节,后濛江县被改名“靖宇县”以纪念他。
2.赵尚志——“北国雄狮”的铁血抗争
赵尚志与杨靖宇并称“南杨北赵”,是东北抗联的重要领导人。他早年投身革命,1933年创建珠河反日游击队,后发展为东北抗联第三军,在松花江下游开辟抗日根据地,多次重创日军。他作战勇猛、谋略过人,曾率部攻克日军多个据点,令日军敬畏地称其为“大大的赵尚志”。1942年2月,他在战斗中重伤被俘,壮烈牺牲,年仅34岁。日军残忍地割下他的头颅示众,直至2004年,其遗骨才被找到并安葬,实现“魂归故里”。
3.左权——八路军的“常胜将军”
左权是八路军的高级将领,也是抗战中牺牲的八路军最高将领。他早年留学苏联,精通军事理论,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副参谋长,协助彭德怀指挥作战。1940年,他参与指挥“百团大战”,在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据点的战斗中发挥关键作用。1942年5月,日军对八路军总部发动“大扫荡”,左权在掩护总部机关和群众转移时,不幸被炮弹击中,壮烈牺牲,年仅37岁。为纪念他,山西辽县被改名“左权县”,他的牺牲是八路军的重大损失,毛泽东称他为“有理论修养同时有实践经验的军事家”。
4.彭雪枫——“共产党人的好榜样”
彭雪枫是新四军的重要领导人,兼具军事才能与文人风骨。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率部在豫皖苏边区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创建了淮北抗日根据地。1941年,他任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多次粉碎日军“扫荡”,还创办了“拂晓报”和“拂晓剧团”,用文化宣传动员群众抗日。1944年9月,在收复河南夏邑县八里庄的战斗中,他亲临前线指挥,不幸被流弹击中,牺牲时年仅37岁。毛泽东为他题词“共产党人的好榜样”,他的一生诠释了“为民族解放而牺牲”的初心。
5.佟麟阁——七七事变中的抗日忠魂
佟麟阁是国民党陆军上将,也是全面抗战爆发后第一位牺牲的国民党高级将领。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进攻北平(今北京),时任第29军副军长的佟麟阁坚决反对妥协,率部驻守南苑阵地。7月28日,日军集中兵力猛攻南苑,佟麟阁亲临前线指挥,被日军飞机炸弹击中腿部后,仍坚持指挥战斗,最终因失血过多壮烈牺牲,年仅45岁。他用生命践行了“军人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的誓言,后被追赠为陆军上将,北平、天津等地曾以他的名字命名街道,以纪念其抗日报国之举。
6.赵登禹——血洒南苑的“打虎将军”
赵登禹是国民党陆军中将,与佟麟阁同为第29军将领,因早年曾徒手打死老虎,被誉为“打虎将军”。1933年长城抗战中,他率部在喜峰口大败日军,用大刀队夜袭敌营,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的歌曲便源于此役。1937年七七事变后,他任第132师师长,与佟麟阁共同守卫南苑。7月28日,在与日军的激战中,他身先士卒,不幸被日军机枪子弹击中,壮烈牺牲,年仅39岁。他的牺牲彰显了中国军人抵御外侮的决心,后被追赠为陆军上将,北京“赵登禹路”便是为纪念他而命名。
7.张自忠——“抗战军人之魂”
张自忠是国民党陆军上将,被誉为“抗战军人之魂”。他早年投身军旅,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后参与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等重大战役。1940年5月,日军发动枣宜会战,时任第33集团军总司令的张自忠亲率部队渡过襄河,深入日军腹地作战。在战斗中,他所部被日军包围,激战数日,弹尽粮绝,他本人多处负伤,仍坚持指挥,最终壮烈牺牲,年仅49岁。日军为他的气节所震撼,将其遗体收敛后送回我方,蒋介石为他举行国葬,毛泽东、周恩来等均为他题词哀悼。他用生命证明了“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的忠诚。
8.戴安澜——远征缅甸的“域外捐躯第一人”
戴安澜是国民党陆军少将,也是中国远征军的杰出将领。1942年,为保卫滇缅公路(中国抗战的“生命线”),他率第200师作为远征军先头部队赴缅甸参战。在同古战役中,他率部孤军奋战,面对数倍于己的日军,坚守阵地12天,歼敌数千人,打破了日军快速占领缅甸的企图。后在撤退途中,部队遭遇日军伏击,戴安澜身负重伤,仍坚持指挥突围,最终因伤口感染,于1942年5月26日在缅甸茅邦村壮烈牺牲,年仅38岁。他是中国远征军在海外牺牲的最高将领,后被追赠为陆军中将,美国也为他颁发“军团功勋勋章”,以表彰其抗日功绩。
5.范文示例
铭记历史,致敬英雄——观2025年93阅兵有感(一)
2025年9月3日,天安门广场上红旗飘扬,礼炮轰鸣,一场庄严隆重的纪念活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隆重举行。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通过电视直播全程观看了这场震撼人心的盛典,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一、历史的回响,民族的脊梁
阅兵式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为主题,通过空中护旗梯队、徒步方队、战旗方队、装备方队和空中梯队的依次亮相,生动再现了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的壮阔历程。当抗战老战士、老同志、支前模范代表和烈士遗属在观礼席上挥动国旗时,我仿佛看到了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胜利丰碑。他们的眼神中,既有对历史的深沉回望,也有对和平的坚定守护。
二、强军的号角,复兴的力量
此次阅兵首次安排民兵方队参阅,首次集中展示无人智能、网电攻防、高超声速等新型作战力量,首次邀请国民党抗战老兵观礼。这些创新设计不仅彰显了人民军队改革重塑后的崭新风貌,更传递出中国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决心。当歼-20、东风-17等国产现役主战装备组成的方队呼啸而过时,我深刻感受到祖国国防科技的跨越式发展,以及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三、和平的誓言,世界的担当
阅兵式上,来自俄罗斯、美国、英国等14国的50位国际友人或其遗属代表受邀观礼,联合国副秘书长、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等国际组织负责人出席活动。这不仅体现了中国对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历史贡献的铭记,更展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全球视野。正如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强调:“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四、青春的使命,时代的答卷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生逢其时,更重任在肩。先烈们用生命换来的和平,需要我们用奋斗守护;民族复兴的蓝图,需要我们用智慧绘就。从抗战时期的“一寸山河一寸血”,到今天的“中国梦”,历史的接力棒已传递到我们手中。我们要以阅兵精神为指引,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用知识武装头脑,用实践锤炼本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华章。
九三阅兵式观后感(二)
2025年9月3日,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这一天,我怀着无比激动与崇敬的心情,观看了盛大的九三阅兵式。
当庄严的国歌奏响,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阳光中冉冉升起,我的内心涌起一股强烈的自豪感。整个阅兵式开场的宏大氛围,让我感受到了国家的庄严与神圣。
阅兵式上,徒步方队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走来。他们身姿挺拔,眼神坚定,每一个动作都精准无误。那整齐的脚步声,如同激昂的鼓点,敲击在我的心上。他们展现出了军人的纪律性和顽强意志。其中,我特别注意到一位年轻的士兵,汗水湿透了他的军装,但他依然保持着标准的姿势,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执着。从他身上,我看到了中国军人的风采,他们是国家的脊梁,是人民的守护者。
装备方队更是让人眼前一亮。一辆辆先进的坦克、导弹发射车缓缓驶过,展示了我国强大的国防力量。这些现代化的武器装备,是我国科技实力的象征。从这些装备中,我看到了国家的发展与进步。而每一辆装备又凝聚着无数科研人员的心血和智慧。
空中梯队呼啸而过,战机编队在空中划出一道道绚丽的弧线。它们的轰鸣声仿佛在向世界宣告:中国已经强大起来了!它们代表着我国航空事业的飞速发展。
观看完阅兵式,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次阅兵式,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国家的强大和民族的团结。它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次爱国主义的洗礼。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要以军人和科研人员为榜样,努力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相信,在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祖国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九三阅兵式》观后感(三)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九三阅兵以磅礴的气势向全世界宣告着这一伟大真理。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观看了这场意义非凡的阅兵式。
整个阅兵式场面宏大,气势磅礴。天安门广场上,整齐划一的方队,先进精良的装备,无不展现出我国强大的军事力量和综合国力。三军将士们身着威武的军装,精神抖擞,他们组成的一个个方阵,犹如钢铁长城,坚不可摧。各类先进的武器装备排列有序,彰显着我国国防科技的飞速发展。天空中,战鹰呼啸而过,拉出绚丽的彩烟,仿佛在诉说着我国空军的辉煌历程。
在众多精彩的环节中,徒步方队和装备方队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徒步方队体现的“一老一新”特色,让我感受到了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一老”的抗战老部队,他们的前身是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联、华南游击队等英雄队伍,仿佛让我穿越回了那段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看到了先烈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解放,不畏强敌、浴血奋战的身影。而“一新”的军事力量结构新布局,则展示了我军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发展的决心和实力。他们整齐划一的步伐和坚定的眼神,让我明白,正是有这样一支传承着光荣传统又充满活力的军队,我们的国家才能安稳前行。
这场阅兵,不仅是对历史的铭记,对先烈的缅怀,更是对和平的承诺,对未来的展望。它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我们的祖国从曾经的积贫积弱走向如今的繁荣富强,离不开无数先辈们的流血牺牲,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拼搏奋斗。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我们要传承和弘扬抗战精神,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让祖国的明天更加美好。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