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新翰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新翰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A D D A B B D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C A A D D
1.B 2.C
【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软流层,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读图可知,图中①圈层为地壳,②圈层为地幔,③圈层为外核,④圈层为内核。因此,岩浆一般来源于②圈层,故B选项符合题意,AC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2.据图可知,图中①圈层为地壳,海洋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5-10千米,陆地地壳平均厚度约为39-41千米,因此,地壳厚度海洋较陆地薄,A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震波中的横波只能通过固态物质,②圈层为地幔,由固态物质构成,因此地震横波能通过,B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③圈层(外核)地震横波不能通过,最可能为液态或熔融态,C正确;④圈层为内核,具有非常高的温度和压力,物质密度也极高,D错误。故选C。
【点睛】地球圈层结构分为地球外部圈层和地球内部圈层两大部分。地球外部圈层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地球内圈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称岩石圈。
3.A 4.D
【解析】3.根据图示的海洋与陆地之间的大气环流方向判断,陆地盛行上升气流,判断陆地的气温较海洋高,故判断为白天,由于陆地升温快,故气温较海洋高。故选A。
4.气压分布的一般规律是垂直方向上,越往高空气压越低,故CD的气压较AB低;同一水平面上,水平气流由高压指向低压,因此A点气压高于B点;D点气压高于C点。故选D。
5.D 6.A
【分析】考查索马里寒流成因及影响。
5.索马里洋流成因上是风海流,是受西南季风吹动形成的季节性洋流。在索马里沿岸,因出现上升补偿流,海洋底部冷海水上泛,表层海水温度低,其性质是寒流。冷海水上涌带来大量营养盐类,浮游生物繁生,形成季节性渔场,故D正确。
6.该沙漠带出现在沿海平原,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所以A与其形成无关。故选A。
7.B 8.B
【分析】考查外力作用。
7.图中地质作用,a表示风力侵蚀作用,形成裸岩荒漠,A错。 b表示风力搬运作用,将粉沙尘土吹到黄土高原地区,B对。c表示流水搬运作用,将泥沙带到下游或河口地区,C错。d表示流水沉积作用,形成三角洲地貌,D错。
8.在c过程中,流水搬运泥沙到其它地方,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有水土流失,B对。沙尘暴是风力搬运作用,A错。土地次生盐碱化是不合理灌溉造成,C错。土地荒漠化是不合理耕作或者过度放牧等原因造成的,D错。
【点睛】风力侵蚀作用,形成裸岩荒漠。风力搬运作用,将粉沙尘土吹到黄土高原地区,沉积形成黄土高原。流水搬运作用,将泥沙带到下游或河口地区,沉积形成三角洲。流水搬运泥沙到其它地方,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有水土流失。
9.D 10.D
【分析】9.①位于贺兰山以西,昆仑山以北,属于干旱地区,应为温带荒漠;②位于贺兰山以东,大兴安岭-长城一线以西,属于半干旱区,应为温带草原,亚寒带针叶林主要分布在北纬55°-北纬65°的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D正确,ABC错,故选D。
10.④地位于秦淮线以南,横断山脉以东,属于我国南方地区,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一年四季常青,D正确;夏季葱绿,冬季落叶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叶子呈针状多为针叶林,AB错;④地植被多为森林植被,而非草本植物,C错。故选D。
【点睛】本题组难度一般,对我国各地区气候类型、自然带类型的分布等相关基础知识需要加强理解与记忆,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判断即可。
11.B 12.C
【分析】11.当台风逐渐由南向北靠近A处时,A处位于气旋的北部,北半球的气旋呈逆时针方向旋转辐合,气旋的北部盛行偏北风,故A处盛行偏北风,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2.此次台风主要经过我国亚热带地区,大豆、花生、小麦主要在我国北方种植,香蕉在热带地区种植,A、B、D错误,C正确。故选C。
【点睛】台风,属于热带气旋的一种。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低压涡旋,是一种强大而深厚的“热带天气系统”。我国把南海与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按其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力(风速)大小划分为6个等级,其中中心附近风力达12级或以上的,统称为台风。
13.A 14.A
【解析】13.影响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自然资源,自然资源的短板是最主要的限制性因素。结合材料可知,北京市地处华北地区,位于我国半湿润地区,年降水量小于800mm,人口多,生产、生活用水量大,水资源非常紧张,所以资源的短板是水资源,水资源是北京市设定人口“天花板”的最主要限制性资源,A正确。结合材料华北地区矿产富饶,因此矿产资源不是限制性因素,B错误。北京土地资源和生物资源都比较丰富,所以土地资源和生物资源不是北京最主要的限制性因素,CD错误,故选A。
14.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有自然资源、科技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及生产生活消费水平。提高环境人口容量,北京应提高资源短板,即增加水资源量,可实行跨流域调水,A正确。推行严格的积分落户制度,只是限制了进京人口,不能提高环境人口容量,B错误。控制用地规模不能提高环境人口容量,C错误。提高城市人均消费水平,会降低环境人口容量,D错误,故选A。
【点睛】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有自然资源、科技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及生产生活消费水平,其中消费水平和环境人口容量呈现负相关关系,其他因素则呈现正相关关系。
15.D 16.D
【解析】15.我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就是要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谋划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确定主体功能定位,明确开发方向,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完善开发政策,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优化和重点开发区域包括城镇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功能区主要功能是提供农产品和生态产品。故①~④分别是重点、城镇化、生态、农产品。D正确,故选D。
16.优化开发区域是对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进 行优化,发挥其经济、科技等方面的优势,进行产业转移、产 业升级,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同时优化、完善城镇化体 系,促进城镇群的协调发展。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主体功能区相关概念,解题时要根据关联图的信息进行推断,判断正确的答案。
17.(1)冲积扇/洪积扇
(2)特点:A、B处等高线向河流的上游方向(高处)凸出;C、D处等高线向河流的下游方向(低处)凸出。
原因:上游段主要受侵蚀作用影响;下游段主要以河流堆积作用为主。
(3)特点:沉积物颗粒依次变小。
成因:当流水携带大量泥沙流动时,由于流速的降低,泥沙逐渐沉积;一般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
(4)靠近河流,可以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利于耕作,可为古村落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气候条件优越,利于农业生产。
【分析】本题以冲积扇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河流堆积地貌、河流地貌对聚落的影响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详解】(1)读图可知,P处位于河流出山口,地貌类型为冲积扇。
(2)读图可知,A、B处位于上游段,主要受流水侵蚀作用影响,等高线向河流的上游方向凸出;C、D位于下游段,主要受河流堆积作用影响,等高线向河流的下游方向凸出。
(3)图中从出山口往湖沼方向,由于地势坡度降低,河流流速减慢,河流从上游携带的大量泥沙逐渐沉积,一般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故图中从出山口往湖沼方向沉积物逐渐变小。
(4)古代城市是在自然条件(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优越、农副产品丰富的地区发展起来的。该区域冲积扇为流水沉积形成,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靠近河流,灌溉水源充足,发展农业生产自然条件优越,可为古村落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位于贺兰山东部山麓地区,贺兰山阻挡冬季风,冬季受冬季风影响小,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受地形抬升影响,降水较多,气候条件优越,利于农业生产和人类居住;河流沿岸,生活取水便利,故古村落较多。
18.(1) 温带季风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落叶阔叶林
(2)特点:春季开始上升,夏季达到最高,秋季开始下降。原因:华北平原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春季气温回升,林地植物开始生长;夏季,水热充足,植物生长旺盛,植被覆盖度达到最大;秋季气温降低,降水减少,植被覆盖度随之下降。
(3)华北平原种植冬小麦,4~5月份正值冬小麦生长期,植被覆盖度达到峰值;6月份是冬小麦的收获期,植被覆盖度下降;8月份玉米、高粱等作物达到生长期峰值。
【分析】本大题以为华北平原植被生长期内林地和耕地生态区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图表为材料,涉及气候、值班、影响值班的因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综合思维的地理素养。
【详解】(1)华北平原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高温多雨,冬季受冬季风影响,寒冷干燥,植被类型为落叶阔叶林。
(2)读图即可判断植被覆盖度季节变化特点。原因主要考虑植被生长的季节变化。据上题可知,华北平原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春季气温回升,林地植物开始生长,覆盖度开始上升;夏季高温多雨,水热充足,植物生长旺盛,植被覆盖度达到最大;秋季气温降低,降水减少,植被覆盖度随之下降。
(3)根据主要农作物生长季节分析原因。从华北平原主要农作物生长时间表中可以看出,华北平原适合种植冬小麦,4~5月份正值冬小麦生长期,植被覆盖度达到峰值;6月份是冬小麦的收获期,植被覆盖度下降;7~9月为玉米高粱的主要生长时间,8月份玉米、高粱等作物达到生长期峰值,植被覆盖度达到第二个峰值。
19.(1)缅甸劳动力丰富廉价,且适合服装制造业的女性人口多;政府通过建立相关技能培训中心,提高人口的劳动能力;缅甸人重视家庭,学习适应能力强,适合成为服装制造工人。
(2)“一带一路”倡议为中缅服装工业合作带来重要发展机遇;缅甸政府颁布法令,鼓励外资服装业发展;缅甸以前服装业较为发达,具有一定的服装业制造基础;缅甸享受欧盟的普惠制待遇,对日本等国出口也享受免税,市场广阔。
(3)中资服装企业赴缅甸投资建厂为缅甸提供大量就业岗位,提高工人经济收入;提升缅甸服装制造业的整体技术和工艺水平,促进缅甸服装制造业升级改造;提高当地劳动力技能和素质;为缅甸提供和创造大量税收和出口外汇;推动当地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和转型。
(4)服装产业链不完善;基础设施落后;枯水期电力不足;机械化水平低,生产效率低下。
【分析】本题以缅甸纺织业为情境,设置四道小题,考查缅甸发展服装制造业的优势与缅甸目前纺织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等知识点,重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详解】(1)据材料可知,缅甸劳动力资源优势明显,缅甸为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廉价,且适合服装制造业的女性人口多,政府通过建立相关技能培训中心,提高了人口的劳动技能;由于缅甸人重视家庭,学习适应能力强,所以适合成为服装制造工人,因此缅甸发展服装制造业。
(2)中资服装企业赴缅甸投资的主要原因主要从,政策,产业基础与市场的角度分析。从政策的角度来说,据材料内容可知,“一带一路”倡议为中缅服装工业合作带来重要发展机遇,缅甸政府颁布法令,鼓励外资服装业发展。从产业基础的角度来说,缅甸以前服装业较为发达,具有一定的服装业制造基础。从市场的角度来说,缅甸享受欧盟的普惠制待遇,对日本等国出口也享受免税,所以市场广阔。
(3)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中资服装企业赴缅甸投资建厂为缅甸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了工人的经济收入;带来服装制造的相关工艺和技术,提升了缅甸服装制造业的整体技术和工艺水平,从而促进了缅甸服装制造业的升级改造;提高了当地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和素质;服装产品主要面向国际市场,从而为缅甸提供和创造了大量税收和出口外汇;服装企业的发展还推动了当地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及转型。
(4)据材料可知,缅甸纺织业以服装加工为主,没有大型的纺织厂和染厂,纱线和面料主要依靠进口,所以缅甸服装产业链不完善;缅甸为发展中国家,经济较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善,机械化水平低,所以生产效率低下;缅甸主要为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集中,冬季枯水期电力不足等,这些都制约了缅甸纺织业的发展。
20.(1)位于巴基斯坦西部(纵贯巴基斯坦);呈东北——西南走向;北连我国新疆喀什,南至瓜达尔港;连接沿海与内陆;全长近1200公里,线路较长。(任意4点即可)
(2)穿越高山高寒冻土区,地质条件复杂,地势起伏大,施工难度大,技术成本高;建设线路长,工程总投资大;铁路对材料性能要求高,材料成本高;沿线基础设施差,运输费用高;自然环境恶劣,施工条件差,人工费用高。
(3)位于世界主要航线上,地理位置重要;靠近波斯湾石油产区,石油来源充足;深水港,港阔水深,航运条件好;石油资源消费市场广阔。
【分析】本大题以瓜达尔港和中巴铁路建设为背景,设置三道小题,涉及铁路分布特征、交通区位、工业区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地理信息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详解】第(1)题,图中可以看出,中巴铁路位于巴基斯坦西部;呈东北——西南走向;连接喀什与瓜达尔港;连接沿海与内陆;从文字信息中可知,中巴铁路长1200千米,线路较长。
第(2)题,按照题中五个方面的要求结合中巴铁路的图文信息及所学知识进行梳理。中巴铁路北端为青藏高原,因此铁路穿越高山高寒冻土区,地质条件复杂,地势起伏大,施工难度大,技术成本高;题中信息表明,中巴铁路全长1200千米,建设线路长,工程总投资大;铁路沿线地区自然条件复杂,因此铁路对材料性能要求高,材料成本高;沿线地区经济落后,基础设施差,运输费用高;沿线地区自然环境恶劣,施工条件差,人工费用高。
第(3)题,根据图文信息可知,瓜达尔港位于世界主要航线上,地理位置重要;靠近波斯湾石油产区及石油运输线,石油来源充足;瓜达尔港为俾路支省西南部的深水港,港阔水深,航运条件好;中国等国家的石油消费市场广阔。
答案第1页,共2页2025-2026学年高二地理入学考卷
考试范围:高一全部 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读“火山景观图”(图1)和“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图”(图2),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 )
A.①圈层 B.②圈层 C.③圈层 D.④圈层
2.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圈层的厚度海洋较陆地厚 B.②圈层横波不能通过
C.③圈层最可能为熔融态 D.④圈层的温度、压力和密度都较小
下图为海陆风形成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3.此图表示的时间应该是 ( )
A.白天 B.夜晚 C.冬季 D.全天
4.比较ABCD四点的气压高低顺序应该是 ( )
A.A>B>C>D B.A<B<D<C C.D>C>A>B D.C<D<B<A
读“7月索马里洋流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5.有关图中区域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索马里洋流是暖流
B.驱动图中索马里洋流的是盛行西风
C.索马里洋流附近海域的渔业资源丰富主要是陆地径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
D.索马里洋流附近海域的鱼群7月份相对1月份多
6.索马里半岛沿海平原有一条沙漠带,与其形成无关的是
A.该地地势高,降水少
B.季节性寒流的降温减湿,加剧干燥
C.该地夏季盛行西南离岸风比较干燥,降水少
D.东北季风大致与海岸平行且比较干燥,降水少
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因外力作用在成因上具有一定的联系。下图中各字母表示不同的主导外力作用类型。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表示风力沉积作用 B.b表示风力搬运作用
C.c表示流水溶蚀作用 D.d表示流水搬运作用
8.在c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有(  )
A.沙尘暴 B.水土流失
C.土地次生盐碱化 D.土地荒漠化
读我国植被分布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9.图中①②分别为( )
A.①为温带草原,②为温带荒漠
B.①为温带草原,②为亚寒带针叶林
C.①为温带荒漠,②为亚寒带针叶林
D.①为温带荒漠,②为温带草原
10.图中④地植被特点( )
A.夏季葱绿,冬季落叶 B.叶子呈针状
C.草本植物为主 D.一年四季常青
读某台风中心移动方向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当台风中心由南向北逐渐逼近A处时,A处盛行( )
A.西南风 B.偏北风
C.南风 D.东南风
12.此次台风对所经过地区的哪些农业造成了影响( )
A.棉花种植业、大豆种植业、花生种植业
B.水产养殖业、水稻种植业、小麦种植业
C.水稻种植业、柑橘种植业、水产养殖业
D.小麦种植业、油茶种植业、香蕉种植业
北京所在的华北地区是我国水源短缺、矿产富饶的地区。近年来,北京市设定了人口“天花板”,计划2020年的人口总量控制在2300万以内。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3.北京市设定人口“天花板”的最主要限制性资源是( )
A.水资源 B.矿产资源 C.土地资源 D.生物资源
14.为提高环境人口容量,北京市可采取的对策是( )
A.实行跨流域调水 B.推行严格的积分落户制度
C.控制用地规模 D.提高城市人均消费水平
读“我国主体功能区分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5.图中①~④分别是( )
A.城镇化重点生态农产品 B.生态城镇化重点农产品
C.重点农产品生态城镇化 D.重点城镇化生态农产品
16.下列对优化开发区域含义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优化农业结构、调整农林牧渔的比例
B.优化产业结构,重点发展制造业
C.优化城乡结构,协调城乡之间的发展
D.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城镇群的协调发展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共52分
1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P处地貌为 。(1分)
(2)说明图中A、B所在地区与C、D所在地区等高线弯曲的特点及原因(原因主要考虑侵蚀与堆积的差异)。(4分)
分析图中从出山口往湖沼方向沉积物变化的一般特点及成因(成因可从AB、CD两地段各自对应的不同流水作用来说明)。(3分)
该区域冲积扇上古村落较多,试分析原因。(2分)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植被覆盖度反映了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面积的大小及植被生长的茂盛程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植被的生长状态和生长趋势。我国华北平原光热资源丰富,主要种植冬小麦、玉米等农作物。同一农业耕作区内,不同农作物的植被覆盖度差异明显。下表为华北平原主要农作物生长时间。下图为华北平原植被生长期内林地和耕地生态区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
播种时间 主要生长时间 收获时间
冬小麦 10月 4-5月 6月
玉米 6月 7-9月 10月
(1)华北平原属于 气候,气候特点为 ,主要植被类型为 。(3分)
(2)说出林地生态区生长期内植被覆盖度季节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3分)
分析耕地生态区生长期内植被覆盖度出现双峰值的原因。(4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在“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下,自2014年以来,大批中资服装企业赴缅甸(如图所示)投资。目前在缅甸投资纺织制衣业的中资企业有300余家,雇佣当地劳动力近30万人。事实上,2004年以前,缅甸的服装行业较为发达,但由于西方国家实施制裁,导致缅甸服装行业长期不景气,这种情况直到2014年才有所改变。2012年缅甸颁布《外国投资法》,鼓励外资服装业发展,建立了相关技能培训中心。缅甸人口接近5300万,有65%处于劳动年龄,其中有一半为服装制造业所青睐的女性人口。缅甸人重视家庭,学习适应能力强,适合成为服装制造工人。目前,缅甸服装业享受欧盟的普惠制待遇,对日本等国出口也享受免税。中资企业的落地生根带动了缅甸服装出口规模的连年增长,促进了缅甸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目前,缅甸纺织业以服装加工为主,没有大型的纺织厂和染厂,纱线和面料主要依靠进口。据悉,目前缅甸电力70%来自水电,只有像绣花等需要手工完成的工序在这里做比较有优势。
从劳动力角度分析缅甸发展服装制造业的优势。(4分)
分析除劳动力因素外,中资服装企业赴缅甸投资的主要原因。(4分)
简述中资服装企业赴缅甸投资建厂对缅甸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4分)
指出缅甸目前纺织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4分)
20.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巴基斯坦俾路支省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一半,人口约占5%,经济落后。瓜达尔港为俾路支省西南部的深水港,西距巴基斯坦─伊朗边境约120公里,南临印度洋的阿拉伯海,西望红海,位于亚洲乃至全世界大多数油轮必经的海上通道—霍尔木兹海峡湾口处。拟建的中巴铁路全长近1200公里,也主要经过该省。瓜达尔港和中巴铁路建成将有力促进该省乃至区域经济的发展。2018年10月23日,沙特表示要为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注资100亿美元,其附加条件是在瓜达尔港建设一个石油城。
材料二:下图是中巴经济走廊中的瓜达尔港和拟建铁路分布图。
描述拟建的中巴铁路的空间分布特点。(6分)
试从技术、投资、材料、运费、人工五个方面分析中巴铁路建设成本高的原因。(6分)
(3)分析沙特阿拉伯选择在瓜达尔港建设石油城的原因。(4分)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