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珍爱我们的生命评估测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单元珍爱我们的生命评估测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评估测试卷
(总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1~10小题每题3分,11~12小题每题4分,共3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人脸识别技术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现已应用于多个领域。人脸识别技术的广泛应用体现了 (  )
A.人的生命具有无限性 B.生命是不可逆的
C.人的生命是有接续的 D.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
2.(创新题)下列传统节日中,具有祭祖和扫墓习俗,彰显敬畏生命情怀的是 (  )
       A         B         C         D
3.“如果我是一个有思维的生命,我必须以同等的敬畏来尊敬其他生命,而不仅仅限于自我小圈子,因为我明白:它深深地渴望圆满和发展的意愿,跟我是一模一样的。”这启发我们 (  )
①生命至上,他人的生命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 ②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每个人的生命只属于自己 ③生命休戚与共,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 ④要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善待他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图患于将来。”守护安全,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坚持预防为主,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高度警觉,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概率。下列能体现这种高度警觉状态的是 (  )
①为赶时间,上下楼梯横冲直撞  ②无视学校禁令,乱吃垃圾食品 
③能正确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  ④认真学习并落实实验室张贴的安全须知等警示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5.“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泪两行。”在2025年城市交通秩序专项整治行动中,某县交警对开车接打电话、发微信等行为进行集中整治。开车不接打电话,这不仅是一项安全常识,更是一条法律条文。此次专项整治活动说明 (  )
①公民要严格执法,维护规则  ②司机应树立规则意识,做到文明驾车 
③规则的完善更符合社会发展需要  ④司机规则意识都弱,易危及行人安全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6.江西省教育厅印发《2024年全省学校安全教育工作方案》,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将每学期开学第一周设定为“安全教育周”。各校因地制宜、精心组织,开展安全教育,全力筑牢安全稳定防线。此举 (  )
①有利于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建设平安校园 ②旨在提高中小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③确保每位中小学生都能够健康成长 ④体现了国家对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7.当下课铃一响,一楼教室外的空地瞬间成了游乐场。踢足球、跳皮筋、拍手掌……学生们玩得不亦乐乎,10分钟一下子就过去了。课间适度“留白”有利于学生 (  )
①放松心情,缓解心理疲劳 ②释放天性,学会及时享乐 ③强健体魄,促进身体健康 ④减轻焦虑,消除学习压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一场特殊的“其乐飞扬”青春告别会在福建省龙岩市举行。品学兼优的高二学生乐乐(化名)国庆假期不幸在厦门遭遇车祸去世。乐乐的父母作出大爱之举——捐献器官。乐乐的器官最少救了7个人。对此,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
①每个人的生命和整个人类息息相关 ②乐乐的生命因捐献行为得到了延续 ③遵循自然规律是对生命最好的珍视 ④乐乐父母“推己及人”,关爱他人生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下图《跨越》启示我们要 (  )
A.正确对待挫折,增强生命韧性 B.认识到生命是短暂的、可逆的
C.爱护身体,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D.敬畏生命,不漠视他人的生命
10.(2025石家庄期末)2024年十一小长假,很多家庭都带着孩子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文化旅游活动,如参观科技馆、游览风景名胜、瞻仰红色文化遗存、沉浸新华书店、观看爱国主义教育电影等。孩子们也会利用假期时间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书面和活动作业,或开展一些体育运动。这告诉我们 (  )
①要不断完善自己,善于向他人学习 ②要滋养心灵,和谐的内心世界是我们幸福生活的重要支柱 ③要爱护身体,拒绝与学习无关的活动 ④良好的生命状态需要健康的心理和丰富的精神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人人重视安全细节,方能避免事故发生,守护个人平安与社会和谐,共同筑牢安全防线。根据材料回答11~12小题。
11.某校假期来临之际,学校给同学们发了一份安全提示,意在规范学生假期行为,尽可能避免假期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推测下列同学的行为中符合安全提示的有 (  )
       ①         ②       ③          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记者在某市市区多个路口调查发现,市民驾乘电动自行车佩戴安全头盔的比例仍然较低,多数市民还未养成驾乘电动自行车佩戴安全头盔的习惯。据悉,正确佩戴安全头盔可将交通事故死亡风险降低60%至70%。对此,我们中学生必须做到 (  )
①遵守社会规则,增强风险意识  ②制定相关法律,加大处罚力度 
③加强宣传力度,提高逃生能力  ④学会珍爱生命,自觉佩戴安全头盔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13题18分,14题22分,15题22分,共62分)
13.(2025秦皇岛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生命的名言:①世界上没有卖后悔药的,因为人生不可以重来。
②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的生命都无可替代。
材料二 被授予“共和国勋章”的钟南山出生于医学世家。他的父亲钟世藩,是医学界赫赫有名的儿科医学专家,国家一级教授,对事业有着执着的追求,对待病人尽心尽责,这种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影响着钟南山。钟南山立志要学医治病救人!他长期从事呼吸道传染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钟南山之子钟惟德,受祖父和父亲的影响,也走上了医学的道路。目前,钟惟德已是著名的泌尿外科专家、国家级百千万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材料三 长江三湘小区一处杂物间着火了,距离着火点10多米外就是一处液化气站,事发时,小区居民何新余在被妻子叫醒后,就跑出去拨打了119及110,何新余还挨个楼栋去叫醒邻居。“根本顾不得害怕,赶紧救人。”他说,他一边大喊着,一边逐层楼去敲门,告诉大家着火了,快点跑。“幸亏有他,我们这里是个老小区,老人和小孩很多,他很及时地通知了大家,让我们有比较充足的时间去躲避危险。”居民刘女士说。
(1)材料一中名言分别体现了生命的哪些特点 (6分)
(2)从钟南山家庭的三代传承中,谈谈你对生命有接续的理解。(4分)
(3)从何新余的故事中,说一说我们应该如何敬畏生命。(8分)
14.(2025长春期末)某校七年级(2)班以“保持身心健康”为主题,召开主题班会,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要求。
主题一 严峻现实
据调查,我国17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其中约3 000万人受到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困扰。有关专家指出,少年儿童原本就是“心理脆弱”人群,特别是当孩子进入青春期,也进入了“情绪的狂飙期”,容易导致心理问题。如何积极行动,破解青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
(1)运用所学知识回答:心理健康的表现是什么 (4分)
(2)依据材料,运用所学知识为受到心理健康问题困扰的同龄人提出一条改善建议。(2分)
主题二 国家举措
2024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开展首个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活动的通知》,活动主题为“全社会都行动起来,共促学生心理健康”,活动时间是2024年5月。
(3)依据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全社会都行动起来,共促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6分)
主题三 启思导行
身心健康不仅是个人的财富,也是家庭幸福的支撑。保持身心健康,不仅需要我们爱护身体,而且还需要我们滋养心灵。保持身心健康,不仅需要科学的方法,也需要持之以恒的行动。
(4)请你列举两项健康的生活方式。(4分)
(5)保持身心健康,需要滋养心灵,谈一谈我们可以通过哪些具体方式来滋养心灵。(6分)
15.小秦所在的七年级(2)班围绕“思考生命,守护生命”开展以下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活动一 围绕“敬畏生命”,小安展示了一则新闻。新闻内容如下。
2023年12月8日中午放学后,银川市第十八中学八年级(4)班的学生马鑫怡、刘叶、朱美光,回家路上看到有老人跌倒在地,三人没多想,立即上前将老人扶起,而这一感人瞬间恰好被路人拍了下来发到了社交平台,网友纷纷表示,这三位同学的行为值得称赞。
活动二 同学们参加了学校开展的应急疏散演练活动后,打算制作《自救自护手册》,下面是同学们设计的《自救自护手册》当中的部分表格。
危险情境 应对措施
发生踩踏时 顺着人流方向移动,同时利用身边的人将信息传递出去,阻止后面的人继续前行
发生洪水时 ①   
发生台风时 ②   
活动三 同学们计划围绕“爱护身体”的主题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
“爱护身体”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生命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守护生命,我们才能感受四季的冷暖交替,体验生活的千姿百态,品尝人生的幸福美满。为了守护生命,我们向大家发出如下倡议: 爱护身体,①  ; 爱护身体,②  ; 爱护身体,③  。 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做一个珍惜生命、敬畏生命的人! 七年级(2)班全体成员 2025年9月15日
(1)请从“敬畏生命”的角度,说说活动一中三位同学的行为为什么值得称赞。(答出两点即可)(6分)
(2)请你将活动二中表格内容补充完整。(分别答出一点)(4分)
(3)请你将活动三中倡议书补充完整。(12分)
【详解答案】
1.D 解析:本题考查生命的特点。人脸识别技术的广泛应用体现了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D符合题意;人的生命是有限的,A说法错误;题文没有体现生命是不可逆的,B不符合题意;题文没有体现人的生命是有接续的,C不符合题意。故选D。
2.B 解析:本题考查敬畏生命。清明节是中华民族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具有祭祖和扫墓习俗,B符合题意;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主要习俗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A不符合题意;中秋节象征着大团圆和美好祝愿,主要习俗有吃月饼、赏月、猜灯谜等,C不符合题意;七夕节,又名乞巧节,来自牛郎与织女的传说,穿针乞巧、拜织女是七夕节固有的习俗,D不符合题意。故选B。
3.D 解析:本题考查敬畏生命。“我必须以同等的敬畏来尊敬其他生命”启示我们生命休戚与共,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它深深地渴望圆满和发展的意愿,跟我是一模一样的”启示我们要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善待他人。③④符合题意。生命至上,他人的生命和自己的生命同样重要,①说法错误。每个人的生命不仅属于自己,也属于社会,②说法错误。故选D。
4.C 解析:本题考查增强安全意识。①②是安全意识不强的表现,排除;正确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学习并落实安全须知的做法正确,③④符合题意。故选C。
5.D 解析:本题考查遵守规则。材料说明司机应树立规则意识,做到文明驾车;规则的完善更符合社会发展需要。②③说法正确。严格执法的主体不是公民,①错误。④观点绝对化,说法错误。故选D。
6.D 解析:本题考查防护能力。“杜绝”说法绝对化,①说法错误;依据教材知识,江西省教育厅印发《2024年全省学校安全教育工作方案》对各级各类学校提出的安全教育要求,体现了国家对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旨在提高中小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②④说法正确;③说法绝对化。故选D。
7.B 解析:本题考查保持身心健康。题干表述了学生利用课间10分钟踢足球、跳皮筋、拍手掌,这有利于放松心情,缓解心理疲劳,有利于强健体魄,促进身体健康,①③符合题意;及时享乐是不正确的价值观,②说法错误;“消除”的说法过于绝对,④说法错误。故选B。
8.C 解析:本题考查敬畏生命。乐乐的父母作出大爱之举——捐献器官,乐乐的器官最少救了7个人,体现了乐乐的生命因捐献行为得到了延续,乐乐父母“推己及人”,关爱他人生命,②④正确;①③不符合题意。故选C。
9.A 解析:本题考查增强生命韧性。漫画《跨越》告诉我们,人生难免有挫折,我们要正确对待挫折,增强生命韧性,A符合题意;生命是不可逆的,B说法错误;漫画的主旨是正确面对挫折,C、D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故选A。
10.D 解析:本题考查滋养心灵的原因。题干中开展各种各样的文化旅游活动、利用假期时间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书面和活动作业,或开展一些体育运动,是滋养心灵的表现,告诉我们要滋养心灵,和谐的内心世界是我们幸福生活的重要支柱,良好的生命状态需要健康的心理和丰富的精神,②④符合题意;题干未涉及要不断完善自己,善于向他人学习,①不符合题意;要爱护身体,也要参与与学习无关的活动,学会养护精神,③说法错误。故选D。
11.A 解析:本题考查自救自护方法。发现溺水人员,向他人求助,符合自救自护的要求,①做法正确;台风来时,关好门窗,符合自救自护的要求,②做法正确;发生火灾,不能从电梯逃生,③做法错误;不能在马路上打闹,④做法错误。故选A。
12.B 解析:本题考查守护生命。正确佩戴安全头盔可将交通事故死亡风险降低60%至70%,启示我们中学生必须做到遵守社会规则,增强风险意识,学会珍爱生命,自觉佩戴安全头盔,①④说法正确;中学生没有制定法律的权利,②说法错误;③说法在题干中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故选B。
13.(1)①生命是不可逆的;②生命是独特的。
(2)①在历史的长河中,虽然个人的生命很短暂,但一代又一代的个体生命实现了人类生命的接续。在生命的接续中,每个人的生命不仅是“我”的生命,还是“我们”的生命。②在生命的传承中,人类的精神不断积淀和丰富。
(3)①敬畏生命,就要关爱他人的生命。我们既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又要关爱他人的生命,谨慎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尊重、关怀和善待他人。②敬畏生命,就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14.(1)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而持续的心理状态,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并能有效地激发个人潜能。
(2)学会合理调节情绪,如通过运动、倾诉、转移注意力等方式缓解不良情绪。
(3)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心理健康关系到个人成长、家庭幸福和社会发展,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有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4)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积极参加社交活动等。
(5)我们可以多阅读有益的书籍,汲取精神养分;培养兴趣爱好,如绘画、音乐等,丰富内心世界;参加志愿者活动,在帮助他人中获得心灵的满足与成长。
15.(1)他们坚持生命至上,自觉珍爱他人的生命;他们不漠视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
(2)①就近迅速向山坡、结构牢固的楼房上层等地转移 ②远离可能倒塌的建筑物、树木、广告牌等
(3)①应当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 ②应当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③应当积极、主动、科学地锻炼身体,强健体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