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评估测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评估测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期中评估测试卷
(总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1~10小题每题3分,11~12小题每题4分,共3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做好初中生活规划要求我们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合理有效地安排和利用时间,提高效率。下列行为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
A.写作业拖拖拉拉,一边玩一边写作业
B.周末花大量时间刷短视频、玩手机游戏
C.做好计划,松弛有度,避免事情变紧急
D.遇到紧急事件,拒绝老师和同学的帮助
2.进入青春期,小慧越来越关注自我,更加在意周围人对自己的看法。班主任说小慧是负责任的班干部,同学却说她是爱打“小报告”的人;邻居说小慧是勤快的孩子,妈妈却认为她很懒。她无法确定哪个才是真正的自己,为此感到困惑。下列观点可以用来解答她的困惑的是 (  )
①走自己的路,不用在意他人评价 
②他人评价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应照单全收 
③要用理性的心态面对他人的评价 
④要重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但也要客观冷静分析,不能盲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创新题)某班老师组织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践活动成果分享,下面是参与活动后丽丽的评价量表部分内容。
评价内容 自评 小组评价
积极参加小组活动,发挥自己的才能 ★★★ ★★
按时完成任务,有较好的成果 ★★★★★ ★★★★★
乐于帮助他人,共同探究 ★★★★ ★★
对于量表中自评与小组评价不一致的内容,丽丽应该 (  )
①与小组成员进行解释,据理力争  ②重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理性面对 
③自我反思,提高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④多发挥自己的才能,不进行共同探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有人说,如果要给一个人提一些人生建议,他会给出“正确的初衷”,这个很重要,刚出发那会儿可能你意识不到,但是有一天蓦然回首就会发现:一路走来,正确的初衷是你的加持,是你的护身符,有一天会成为你的铠甲和你的灯塔。这启示我们 (  )
①明确的人生目标能帮助我们找到前进的方向 ②志向是人生的航标,我们要学习立志,早立志 ③正确的初衷确保我们无坚不摧,顺利成才 ④不切实际的愿望阻碍我们前进,没有实际意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以下几点中,能准确概括图片反映的内容的是 (  )
①这些行为都是学习的体现 ②学习就是在学校里接受教育 ③学习就是只掌握知识和技能 ④学习不仅表现为接受和掌握,还表现为探究、发现、体验和感悟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6.一位老师每逢节气都会给学生写寄语,下面是其中的一部分。此举体现了 (  )
5月5日 立夏 立夏当立志, 奋斗正当时。 5月21日 小满 将满未满, 人生可追。 半熟未熟, 岁月可待。 6月5日 芒种 忙有所获, 不负耕耘。 6月21日 夏至 所有美好, 终会如期而至。 追光的人, 终会光芒万丈。
①循循善诱,诲人不倦 ②因循守旧,固守传统 ③以文化人,润心启智 ④尊师重教,教学相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2025广安期末)班会课上,小卉描绘了进入初中后她生活中的三个情境,它们共同表达的主题是 (  )
情境一: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我的视野更开阔了,思维更活跃了。 情境二:进入初中以来,寄宿生活大大提高了我的生活自理能力。 情境三:我喜欢画画,在班级里做黑板报主编,使我的特长有了用武之地。
A.合作能让大家共同进步 B.要做自立自强的中学生
C.集体有利于我们发展个性 D.集体生活成就更好的我
8.(2025赣州期末)漫画《心念一转,心结可以变成蝴蝶结》,启示我们与朋友相处要 (  )
心念一转,心结可以变成蝴蝶结
A.能够为朋友做任何事 B.面对伤害,私自报复
C.时时忍让,处处呵护 D.学会正确地处理冲突
9.小敏在日记中这样写道:“伤心了,会有人主动宽慰你;获奖了,会收到真诚的祝贺;感冒了,会有人递上温开水……我越来越喜欢我的班级。”从小敏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 (  )
A.每个人都希望被集体认可和接纳
B.每个人都有过集体生活的情感需要
C.联结度高的集体能带给我们更多温暖
D.她能在集体中散发自己的光和热
10.(2025唐山期中)在制定班级制度时,班主任王老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求学生为班级管理献计献策。你一计,我一计,在同学们的共同策划下,班级制定好了管理制度。这一做法 (  )
①有利于展现自己的个性,不断完善自己 ②有利于学生自主管理,提高自治精神 
③能够形成既合作又竞争的良好氛围 ④有利于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人类作为社会性动物,需要与他人建立各种人际关系才能满足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常见的人际关系包括亲情、友情等,它们分别具有不同的含义和重要性。根据材料回答11~12小题。
11.对“家”的认识正确的是 (  )
①家就是一所房子,没有温暖和亲情 ②家对我们而言,是身心的寄居之所,是心灵的港湾 ③家是一个充满亲情的地方,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温暖和幸福 ④家是逃离世俗纷争的地方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2.出自《太子少傅箴》中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
①结交朋友应慎重选择  ②选择朋友时要考虑是否于己有利 
③朋友对一个人影响很大  ④性格、爱好相同的人才能成为朋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13题20分,14题20分,15题22分,共62分)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校七年级(1)班围绕“筑梦于心,逐梦前行”主题召开了一次班会,请你一起参与讨论。
进入中学阶段,放飞梦想正当时。习近平总书记说:“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从实践起步。”当今世界,知识信息快速更新,学习稍有懈怠,就会落伍。对初中生来说,学习是成就梦想的奠基石,每个人的世界都是一个圆,学习是半径,半径越大,拥有的世界就越广阔。
梦想是一盏灯,照亮我们前行的方向;梦想是一对翅膀,给我们穿越风雨的力量。进入中学阶段,我们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开始深入探寻生命的奥秘,开始编织人生的梦想。
(1)做有梦想的少年,应当如何去做 (6分)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对“学习是成就梦想的奠基石”这句话的理解。(10分)
(3)少年的你有着怎样的梦想 (4分)
14.(2025福州期中)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那天,我感冒发烧,看到医生拿着注射器向我走来,我大哭起来,妈妈在旁边安慰我:“乖,没事,不疼。”而爸爸却在旁边开玩笑似的“嘲笑”我:“瞧你多大了 还没有弟弟勇敢呢!”奶奶轻轻捂住我的眼睛,针悄悄地扎进了我稚嫩的胳膊,现场紧张的气氛被欢声笑语淹没了。身边环绕的幸福让我忘记了病痛。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倡导现代家庭文明观念,一方面传承中华孝道,养成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良好品质,另一方面倡导忠诚、责任、亲情。中华民族有着深深的家庭情结,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注重发扬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
(1)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家的认识。(8分)
(2)“百善孝为先”,结合材料二谈谈为什么要传承中华孝道。(4分)
(3)“家和万事兴”,我们应如何为构建美好的家庭出力 (8分)
15.跨进中学大门,我们进入了新的人生阶段。我们走在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路上。某校七年级(3)班全体同学在道德与法治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以“认识自己·发现自己”为主题的探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活动,并完成相关任务。
首先,几个同学表演了课堂情景剧。剧情梗概:张老师在班会课上表扬辉辉扶起不慎跌倒的同学,而辉辉的同桌乐乐听后却对辉辉冷嘲热讽。事后乐乐被张老师批评了,乐乐在反思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向辉辉诚恳道歉,并决心要改正错误。
讨论会上,同学们围绕“别人的意见”争论不休。壮壮说:“别人的意见都不对,只有我才是正确的。”而芳芳认为:“别人的意见也许对我们有用,我会认真对待别人的意见。”
在学习活动总结会上,同学们向全体七年级同学发出倡议书,倡议大家做更好的自己,学会拥抱美好的未来。
(1)乐乐是通过哪些途径来正确认识自己的 简要谈谈乐乐正确认识自己的意义。(8分)
(2)你同意讨论会中谁的观点 请简述理由。(9分)
(3)请结合所学,将以下倡议书补充完整。(5分)
倡 议 书 亲爱的同学们: 面对刚刚开启的中学生活,我们对未来无限憧憬,渴望飞得更高、更远,成就更好的自己。为此,特向全体七年级同学发出如下倡议: ①    ②    ③    ④    ⑤    …… 七年级(3)班全体同学 2025年9月15日
【详解答案】
1.C 解析:本题考查做好初中生活规划。做好计划,松弛有度,避免事情变紧急是合理有效地安排和利用时间的表现,C符合题意;一边玩一边写作业,不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A说法错误;“周末花大量时间刷短视频、玩手机游戏”是沉迷于网络的表现,要合理利用网络,B说法错误;遇到紧急事件,要请求老师和同学的帮助,D说法错误。故选C。
2.D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对待他人评价。班主任、同学、邻居和妈妈对小慧的评价,启示我们要用理性的心态面对他人的评价,要重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但也要客观冷静分析,不能盲从,③④符合题意;“不用在意他人评价”“照单全收”说法错误,要正确对待他人评价,①②错误。故选D。
3.C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对待他人评价。从量表中可以看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评价,他人评价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自己,对待他人的评价丽丽既要重视,又要做到冷静分析,要用理性的心态去面对,同时丽丽要学会反思,提高合作的意识和能力,②③符合题意;我们要重视他人的评价,积极听取他人合理的意见,据理力争不利于与同学相处,①错误;我们要学会合作学习,④错误。故选C。
4.A 解析:本题考查对梦想的正确认识。题文强调了梦想的重要性,启示我们明确的人生目标能帮助我们找到前进的方向,志向是人生的航标,我们要学习立志,早立志,①②说法正确;③夸大了梦想的作用,说法错误;④说法错误。故选A。
5.A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认识学习。结合图片信息可知,图片中的行为都是学习的体现,学习不仅表现为接受和掌握,而且表现为探究、发现、体验和感悟,①④正确;学习并不局限在学校,我们生活中的所看、所听、所尝、所触、所做,都可以是学习,②错误;学习不仅表现为接受和掌握,而且表现为探究、发现、体验和感悟,③错误。故选A。
6.A 解析:本题考查教师的作用。依据题文的表述,每个节气老师都会给学生写寄语体现了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以文化人,润心启智。①③正确,符合题意。②错误,要批判继承传统文化。④观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A。
7.D 解析:本题考查集体生活成就我。分析题文,小组合作学习、寄宿生活、在班级里做黑板报主编,这都是集体生活的体现,说明了集体生活成就更好的我,D说法正确;只有情境一体现合作能让大家共同进步,A不符合题意;只有情境二体现要做自立自强的中学生,B不符合题意;只有情境三体现集体有利于我们发展个性,C不符合题意。故选D。
8.D 解析:本题考查学会处理朋友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分析题干,漫画中的“心念一转,心结可以变成蝴蝶结”寓意着通过改变心态和思维方式,可以将矛盾和冲突化解为美好的结果。因此,与朋友相处时,要学会正确地处理冲突,D符合题意;“为朋友做任何事”说法过于绝对,A说法错误;面对伤害,私自报复,会激化矛盾,适得其反,B说法错误;时时忍让,这是缺乏原则的表现,C说法错误。故选D。
9.C 解析:本题考查集体的温暖。集体不仅有共同目标而且分工明确,一般来说,集体的联结度越高,集体温暖就越多,集体的凝聚力会越强,材料表明联结度高的集体能带给我们更多温暖,C说法正确;A、B材料未体现,排除;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0.C 解析:本题考查建设美好集体。题文体现了对于集体事务,每个人都可以提出意见和建议,每个人的意见和建议都应得到尊重和重视,这样有利于学生自主管理,提高自治精神,有利于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号召力,②④符合题意;题文未涉及展现自己的个性,①不符合题意;题文未涉及竞争,③不符合题意。故选C。
11.C 解析:本题考查家的意义。家并不就是一所房子,家里有温暖和亲情,①说法错误。家对我们而言,是身心的寄居之所,是心灵的港湾;家是一个充满亲情的地方,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温暖和幸福。②③说法正确。④是对家的错误认知。故选C。
12.B 解析:本题考查友谊。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说明朋友对一个人影响很大,结交朋友应慎重选择,①③符合题意;②是选择朋友时的功利性态度,不可取,排除;“才能”说法太绝对,④错误。故选B。
13.(1)①做有梦想的少年,应当树立远大志向。②做有梦想的少年,应当紧扣时代脉搏。
(2)①学习是我们现阶段的基本任务,也是我们成就梦想的重要路径。②学习可以提升我们的思想品德和精神境界,增强能力,增长智慧,使我们面前的世界更广阔、更精彩,让我们拥有实现梦想的持续力量。③梦想的实现,需要我们努力学习、善于学习。
(3)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教师。(言之有理即可)
14.(1)①家是生命的居所,是心灵的港湾。②家是我们的第一所学校,是我们的修身之所。③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④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⑤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2)①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②孝亲敬老也是公民的法定义务。
(3)①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用心体味亲情之爱。②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相互关爱、彼此尊重。③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④建设美好的家庭,是家庭成员的共同责任。
15.(1)途径:通过他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通过对自我的全面分析来认识自己。
意义:正确认识自己,准确把握自己的禀赋和特性,有助于我们增强自信,促进自我发展,促进与他人的交往,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外部世界。
(2)同意芳芳的观点。
理由:①他人的评价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②他人的评价有助于我们形成对自己更为客观、完整、清晰的认识。③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是走向成熟的表现。④我们要客观冷静地对待他人的评价,既不盲从也不轻视。
(3)①学会欣赏自己;②学会接纳自己;③不断完善自己;④不断发掘自己的潜能;⑤在为他人、为社会服务中努力实现做更好的自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