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1.2中国的疆域 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地理商务星球版新教材八上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课标】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1.2中国的疆域 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地理商务星球版新教材八上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课标】第二节 中国的疆域 教学设计
课题 中国的疆域 学科 地理 课型 新授课
来源 八年级上(2024商务星球版) 节次 授课日期
教师 授课对象 八年级上册学生
目标确立依据 课标分析 课标摘要 运用地图,描述中国的地理位置与疆域特征,说明南海诸岛是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增强国家版图意识与海洋权益意识。
课标分解 运用地图分析中国疆域辽阔、海陆兼备的特征,明确南海诸岛和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的固有领土,引导学生树立国家版图意识和海洋权益观念,增强国土认知与爱国情怀。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中国地理的开篇和总纲,具有奠基性作用。其核心目标是引导学生从空间上整体认知祖国,建立完整的疆域概念。教材编排通常遵循“由宏观到微观”的逻辑:首先,运用地图从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三个维度分析中国的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这是理解我国自然环境和人文活动差异的基础。其次,重点阐述疆域的四至点、辽阔的陆地国土和广袤的海洋国土,并通过邻国、濒临的海洋等知识点,强化其海陆兼备的大国形象。最后,也是本节的思政重点与难点——通过地图和史实资料,明确台湾岛、南海诸岛、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旨在培养学生的国家版图意识、主权意识和海洋权益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教学中,必须充分利用各类地图(政区图、地形图、疆域图),引导学生读图、析图、绘图,将抽象知识转化为空间印象,是达成教学目标的关键。
学情分析 初中生已具备基本的地图阅读技能和初步的国家概念,对中国版图形状有感性认识,但认知多停留在“地大物博”的宏观层面,缺乏从地理学角度(如经纬度、海陆位置)进行精准分析的能力。同时,学生对领土、领海的主权意识较为模糊,对南海诸岛、钓鱼岛等热点区域的战略意义和法律依据知之甚少,易受片面信息影响。其空间想象和地理思维能力正处于发展期,需借助直观的地图和生动的案例,将抽象的疆域概念和主权意识转化为具体的空间认知和情感认同,这是教学的关键挑战与突破口。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描述中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范围及邻国,识记领土四至点。2.通过读图、填图活动,提升空间定位与地图分析能力,归纳海陆兼备的优越性。3.明确台湾、南海诸岛、钓鱼岛等是祖国固有领土,增强版图意识、主权观念和爱国情怀。核心素养:区域认知能够从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等多角度,全面分析和评价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并以此为基础理解区域特征。综合思维初步建立“地理位置→疆域特征→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逻辑链条,综合分析海陆兼备的疆域特征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地理实践力熟练运用地图、地球仪等工具,进行定位、量算、描述,完成诸如绘制中国轮廓图、标注重要地理事物等实践活动,巩固空间认知。4.人地协调观理解辽阔的国土是我国宝贵的资源基础,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同时,深刻认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要性,强化国家版图意识和海洋权益意识,将爱国情怀与地理学习紧密结合,坚定维护国家统一的责任感。
评价任务 1.通过填空、选择,评价对我国地理位置、四至点、邻国及濒临海洋等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2.提供空白地图,要求学生准确填注主要岛屿、领海及邻国,评价其空间分布与版图意识。3.结合材料,简要说明南海诸岛、钓鱼岛等主权归属的法理与事实依据,评价其主权观念与综合思维能力。
重点 中国优越的海陆兼备位置及其意义;我国领土范围及构成,特别是台湾、南海诸岛、钓鱼岛的主权归属。
难点 如何将抽象的疆域概念(如领海、专属经济区)转化为学生的空间认知,并内化形成坚定的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意识。
材料准备 地图、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要点
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中国的疆域 看完宣传片认识到即将学习的内容是中国的疆域。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我国疆域相关问题进入课堂学习
任务一:疆域特征
讲授新课 【合作探究】1.找出我国疆域的最东端、最西端、最南端和最北端。2.估算我国疆域跨越的经度和纬度。3.同一时刻,为什么我国两个地区时间存在差异?4.我国冬季的黑龙江和海南岛为什么景观差异如此之大?5.说出我国的陆地领土面积?6.说出我国的大陆国界线和海岸线有多长?7.说说出我国管辖的海域8.找出我国主要的岛屿及海峡。9.何为内海(内水)? 学生按要求完成任务:最北端:位于黑龙江省 漠河市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最南端:位于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最东端:位于 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最西端:位于 帕米尔高原。学生按要求完成任务:73°E-135°E,东西跨经度62°3°N-53°N,南北跨纬度50°学生按要求完成任务:东西跨经度广,产生时间差异。学生按要求完成任务:南北跨纬度广,产生气候(温度)差异。学生按要求完成任务:中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 ,居世界第三位。学生按要求完成任务:大陆国界线:约2.2万千米;大陆海岸线:约1.8万千米学生按要求完成任务:中国主张管辖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学生按要求完成任务:台湾岛是我国最大的岛屿;海南岛是我国第二大的岛屿;崇明岛是我国第三大的岛屿。 舟山群岛是我国最大的群岛。学生按要求完成任务:定义:深入大陆内部,被大陆或岛屿、群岛所包围,仅通过狭窄的海峡与大洋或其他海相沟通的水域。 考查疆域特征(区域认知)(满分45分)找出我国疆域的最东端、最西端、最南端和最北端。(5分)2.估算我国疆域跨越的经度和纬度。(5分)3.同一时刻,为什么我国两个地区时间存在差异?(5分)4.我国冬季的黑龙江和海南岛为什么景观差异如此之大?(5分)5.说出我国的陆地领土面积?(5分)6.说出我国的大陆国界线和海岸线有多长?(5分)7.说说出我国管辖的海域(5分)8.找出我国主要的岛屿及海峡。(5分)9.何为内海(内水)?(5分)
任务二: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要点
新授课 【合作探究】1.找出台湾岛、钓鱼岛、赤尾屿、黄尾屿等岛屿。2.收集资料,说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我国固有领土。 学生按要求完成任务: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位于我国台湾的东北部,由 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等岛礁组成,这些岛屿位于我国东海大陆架上。学生按要求完成任务:历史依据;法理依据。 考查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区域认知和实践能力)(满分20分)1.找出台湾岛、钓鱼岛、赤尾屿、黄尾屿等岛屿。(10分)2.收集资料,说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我国固有领土。(10分)
任务三:南海诸岛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要点
新授课 【合作探究】1.说说南海诸岛的组成2.南海诸岛包括哪些群岛?3.三沙市设立的地理意义是什么? 学生按要求完成任务:岛、沙洲、礁、暗沙、浅滩。学生按要求完成任务: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三沙市:2012年我国政府正式批准海南省设立三沙市。三沙市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包括黄岩岛和我国领土最南端的曾母暗沙。三沙市人民政府驻西沙群岛中的永兴岛。2020年,国务院批准三沙市设立西沙区、南沙区。永兴岛是南海诸岛中最大的岛屿。学生按要求完成任务:领土主权;海洋资源管理;区域发展;生态保护。 考查南海诸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满分35分)1.说说南海诸岛的组成(10分)南海诸岛包括哪些群岛?(10分)3.三沙市设立的地理意义是什么?(15分)
课堂拓展
课堂小结 说出我国的疆域 学生口头说出我国的疆域
本节课评价等级 及格 良好 优秀
累计总分(90) 54——63 64——71 72——90
板书设计
课堂练习 我国最东端的城市--抚远日出喧嚣沸腾时,最西端的城市--喀什在夜晚寂静沉睡。据此,回答第1~2小题。1.喀什以西是我国疆域最西端所在的( )A.帕米尔高原 B.曾母暗沙 C.黑龙江 D.乌苏里江2.抚远日出喧嚣沸腾时,喀什在夜晚寂静沉睡。这反映了我国( )A.南北跨维度广C.东西跨经度广B.海岸线漫长D.边境线漫长 央视纪录片《航拍中国》片头介绍“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 是 960 万平方公里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是四季轮回的天地,还是冰与火的乐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960 万平方公里的辽阔,还是 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说明我国( )A.邻国众多 B.疆域辽阔 C.岛屿众多 D.资源丰富4.“四季轮回的天地,冰与火的乐章”,道出了我国( )A.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明显 B.东西距离长,时间差异大C.大部分位于高纬度,终年严寒 D.热带面积广,光热条件好5.我国海岸线漫长,拥有辽阔的海域,下列属于我国内海的是( )A.渤海、琼州海峡 B.渤海、台湾海峡C.黄海、琼州海峡 D.黄海、台湾海峡
特色资源分析和技术手段说明 用中国疆域政区图(标四至点、邻海邻国)、疆域轮廓拼图,搭配 “中国岛礁” 实景图,具象化疆域范围;引入疆域相关诗词,增强文化关联。
教学反思 教学中,疆域政区图和拼图帮学生感知范围,但部分学生记不住四至点经纬度。视频引入虽添趣味,却未深入关联疆域知识,下次需设计更精准的文化衔接环节。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