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3.8《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第一课时 课件(共29张PPT,含内嵌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3.8《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第一课时 课件(共29张PPT,含内嵌视频)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推翻帝制,民族觉醒
TUI FAN DI ZHI MIN ZU JUE XING
导入
第一部分
革命先驱
孙中山
革命先驱孙中山
大家听说过中山路这个名称没有?
那么大家知道中山路名称的来源吗?
没错!就是用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名字命名的。
革命先驱孙中山
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又名帝象,化名中山樵,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 ,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创立了《五权宪法》。他首举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帜,建设共和而终两千年封建帝制。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
革命先驱孙中山
立志救国
1866年孙中山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他早年到香港学医,毕业后在澳门广州行医。但他认识到“医国”比医人更重要。所以1894年孙中山向李鸿章提出改革建议,但并未被采纳,于是走上了革命的大路。
革命先驱孙中山
一起欣赏一下孙中山先生留给我们的名言吧!
一息尚存,不忘救国。
国家之本,在于人民。
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
中国如果强盛起来,我们不但要回复民族的地位,还要对世界负一个大责任。
革命先驱孙中山
人们在以各种方式缅怀孙中山先生,那你知道哪些关于孙中山先生的地方呢?
戊戌六君子
谭嗣同 康广仁 林旭 杨深秀 刘光第 杨锐
戊戌革新失败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大肆捕杀维新党人,维新志士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六人都于1898年9月28日在北京惨遭杀害,史称"戊戌六君子"。
拓展内容
第二部分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清宣统三年),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狭义上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义爆发,至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前后这一段时间中国所发生的革命事件。广义上辛亥革命指自十九世纪末(一般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开始,但也有学者认为应该从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算起),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清朝统治在中国出现的连场革命运动。
辛亥革命
接下来,大家看看辛亥革命的简介吧~
辛亥革命
黄花岗起义是1911年4月革命党人在广州举行的起义,又称广州起义、广州三·二九之役。1910年11月孙中山、黄兴、赵声等革命党人在马来半岛的槟榔屿召开庇能会议,决定再次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黄兴担任总指挥,在越华路小东营五号设立起义总指挥部。1911年4月27日下午5时30分,黄兴率130余名敢死队员直扑两广总督署,发动了中国同盟会的第十次武装起义广州起义。敢死队突入总督署,总督张鸣岐逃走,起义军焚毁总督署后,在东辕门外与水师提督李准派来弹压起义的北洋军短兵相接。起义军浴血奋战,终因寡不敌众而不幸失败。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由此而来。
喻培伦
拓展内容
喻培伦(1886年2月3日-1911年4月27日),字云纪,汉族,四川省内江市人。清末民主革命家,革命烈士。光绪三十一年,留学日本,三十四年加入同盟会。曾专研化学,研制炸弹,组织暗杀团,谋刺两江总督端方和摄政王载沣均未成功。1911年春,在黄兴的率领下随林觉民、方声洞等革命党人攻入广东督署,被俘后从容就义,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喻培伦
拓展内容
3月29日下午5时半,喻培伦带领11人的一支冲锋队埋伏到督署后面。这是一位独臂英雄,胸前挂着满满一筐炸弹,奋勇当先,用右手扔出一枚枚炸弹,督署后墙被炸开一个缺口,冲锋队员冲进去。张鸣歧此时已逃离督署,喻培伦从前门冲出,清军援兵已经扑上来,黄兴下令将起义军分为3路冲出。喻培伦率领一路,沿途投掷炸弹。从黄昏到半夜,喻培伦拼死搏斗,脸部被敌人子弹打伤仍坚持战斗,直到扔出最后一颗炸弹,力竭被俘。就义时年仅25岁。
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
武昌起义,又称辛亥首义、武汉首义,是指1911年10月10日(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在湖北武昌发生的一场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兵变,也是辛亥革命的开端。黄花岗起义失败后,以文学社和共进会为主的革命党人决定把目标转向长江流域,准备在以武汉为中心的两湖地区发动一次新的武装起义。通过革命党人的努力,终于在1911年(清宣统三年)10月10日成功地发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武昌起义。起义的胜利,逐步使清朝走向灭亡,并建立起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是亚洲和中国走向民主共和的开端,在中国历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
总 结
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发生的一次历史性巨变。虽然不是一次彻底的革命,没有真正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但是推翻了统治中国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推动了近代中国的变革。
第三部分
民主共和
民主共和
民主共和渐入人心
1912年一月,革命党建立临时政府,孙中山就
任民国大总统,宣告民国成立。2月12日清帝退位。
民主共和
民主共和
民主共和
第四部分
课堂小结
感谢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