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多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入学定位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京市海淀区多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入学定位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北京市新高三入学定位考试
化学
本试卷共9页,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Ti-48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14题,每题3分,共42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文物是承载中华文化的血脉。下列国家博物馆文物的主要材质属于有机高分子的是
A.青铜礼器四羊方尊 B.彩绘鹳鱼石斧图陶缸 C.太平天国玉玺 D.溪山雨意图画卷
A. A B. B C. C D. D
2. 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正确的是
A. 的VSEPR模型:
B. 葡萄糖的结构简式:
C.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D. 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攀登高山时佩戴护目镜,可以防止强紫外线引起眼睛蛋白质变性灼伤
B. 核苷与磷酸通过醚键结合形成核苷酸,如
C. 石油经过分馏可得到煤油、柴油等,是利用了物质的溶解性差异
D. 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4. 物质的微观结构决定其宏观性质,丙酮()是一种常见的有机溶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丙酮的电子式为 B. 丙酮分子中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
C. 核磁共振氢谱只有1组峰 D. 丙酮可以发生加成反应
5. 下列反应中体现了氧化性的是
A. 可以使溶液褪色
B. 可以漂白草帽、纸张等
C. 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为红色
D. 通入溶液中,产生淡黄色沉淀
6.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表达正确的是
A. 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
B. 中性条件下,钢铁发生吸氧腐蚀的正极反应式为:
C. 溶液中通入少量:
D. 将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和溶液以体积比混合:
7. 利用下列装置(夹持装置略)进行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制备无水 B.制备溴苯并验证有HBr产生
C.证明酸性:碳酸>苯酚 D.用乙醇萃取中的S
A. A B. B C. C D. D
8. 明代《徐光启手迹》记载了制备硝酸的方法,其主要流程(部分产物已省略)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流程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B. 和反应的方程式为
C. 煅烧产物X为FeO
D. 制利用了的难挥发性
9. 对下列事实进行归纳推测,合理的是
事实 推测
A 铁钉放入稀硫酸中产生气泡 铁钉放入浓硫酸中产生大量气泡
B 与稀盐酸反应吸热 与稀醋酸反应也吸热
C 和Cu反应生成 S和Cu反应生成CuS
D 酸性强弱:
A. A B. B C. C D. D
10. 常温下,将一定量的稀硫酸滴入溶液中,溶液中含X元素的微粒有、、、,四种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随pOH(,)的变化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曲线II代表的变化曲线
B. b点时,
C. 常温下,的水溶液的
D. a、c两点水的电离程度相等
11. 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型的电化学还原催化剂——二维锑片(Sb)。酸性条件下人工固碳装置中气体在Sb表面发生三种催化竞争反应,其反应历程如下图所示(*表示吸附态中间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生成HCOOH和CO时吸收能量
B. 该催化剂对生成的催化效果最好
C. Sb表面生成CO的反应为
D. Sb表面发生的三种催化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12. 钠离子电池在大型储能应用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多孔碳材料代替锂离子电池的石墨作负极材料,钠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的嵌入和脱出实现电荷转移,放电时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钠易跟水反应,不能将有机电解质溶液换成水溶液
B. 放电时,正极区离子导体中的物质的量不变
C. 充电时,铝箔X与电源负极相连
D. 锂元素稀缺,量产后的钠离子电池的生产成本比锂离子电池的低
13. 不同空腔尺寸的瓜环[n](n=5,6,7,8…)可以通过形成超分子从气体或溶液中识别不同分子并选择性吸附。下图为瓜环[7]的一种合成路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的名称为乙炔
B. “成环”反应中生成M和
C. M生成瓜环[7]的反应类型为加聚反应
D. 与反应过程中加入过量的可提高生成物产率
14. 某小组为了探究卤代烃的性质,设计了下列实验:
资料:能与反应生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可以用Na和乙醇反应制备
B. 由iii和vii可证明ii中有NaBr生成
C. 由v中出现黑色沉淀推测,iii中水溶液显碱性
D. 在水中水解,是因为水分子中羟基的氢原子比乙醇更不活泼
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5题,共58分。
15. 氮族元素可以形成许多结构和性质特殊的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非常稳定,通常只能与电离能小的、等金属元素形成离子型化合物。
①基态N原子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____。
②分子的空间结构为三角锥形,解释原因:___________。
(2)离子液体[]中,C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_。
(3)已知烷基的推电子效应强于H原子,与结合能力更强的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丁二酮肟可用于检验溶液中的,制取丁二酮肟并检验涉及的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其中二丁二酮肟合镍中含有的作用力类型有:共价键、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氮化钛可以用于制作电池的材料,其晶胞如图,该晶胞的密度为,与氮原子最近的且距离相等的钛原子有___________个,氮原子与钛原子最近的核间距为___________
16. 为提纯与精炼砂金矿中的金与银(二者含量在以上),采用以下工艺流程:
已知:①;
②草酸()作为还原剂很容易将Au还原,且不与其他金属离子反应;在强酸性环境下(),草酸以分子态存在,还原性较弱,反应慢;在弱酸性环境下(),草酸部分电离为,还原性强。
(1)分离酸浸液与尾渣的操作为___________。
(2)NaCl和浸金的同时生成NO。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除去的目的,除了进一步破坏砂金颗粒,有利于Au的进一步溶解,还包括___________。
(4)与反应时,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___,若用亚硫酸钠代替草酸作还原剂,缺点是___________。
(5)还原过程中为加快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为___________。
(6)在AgCl还原为银粉的过程中,有两种气体生成,包括和___________。
17. 缓释药物与相应普通制剂比较,给药频率减少且能显著增加患者顺应性或降低药物的副作用。以下为缓释布洛芬的合成过程:
已知:气态烃A是石油裂解的产物,。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F中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___。
(2)写出C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
(3)写出过程中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写出由M生成缓释布洛芬的方程式___________。
(5)化合物G的同分异构体中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①遇溶液显紫色
②可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
③核磁共振氢谱图有六组吸收峰,且峰面积比为
18. 氢能是最为理想的能源之一,乙醇重整制氢是最可行的途径之一、
Ⅰ.乙醇与水催化重整制氢气
反应①:
反应②:
反应③:
(1)反应③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和表示)。
(2)按发生反应①③,平衡时的产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低温时的产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高温时的产率随温度升高而下降的原因为___________。一定温度下,可采取___________方法提高的平衡转化率。
(3)一定温度下,若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三个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 若体系中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说明反应体系达到平衡
B. 若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说明反应体系已达平衡
C. 增大的浓度可以提高的平衡转化率
D. 向密闭容器中加入,容器中压强增大,反应①、②均逆向移动
Ⅱ.
(4)利用如图所示装置(MEA为复杂的膜电极)电解乙醇制氢气,写出阳极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
19. 某小组制备配离子,实验如下:
实验Ⅰ
实验Ⅱ
已知:i.; ;
ii.生成的速率过快,大量混杂于沉淀中。
(1)用化学用语表示溶液显酸性的原因___________。
(2)实验I中,生成蓝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两个过程中氨水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
(3)探究实验I和II中沉淀溶解程度不同的原因:
①理论分析:实验I和II中沉淀溶解反应为,由___________(结合平衡常数分析)可知不易溶于氨水。
②提出猜想:运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原因___________。
③实验证明:进一步设计实验,___________(填实验操作及现象)证实了上述猜想。
(4)进一步探究实验II中“沉淀部分溶解,生成深蓝色浊液”的原因:
猜想1:生成的溶于氨水
猜想2:生成的速率过快,部分包裹于沉淀中,要证明猜想1是否成立,设计实验并预测实验现象:___________(填实验操作及现象)。
2025-2026学年北京市新高三入学定位考试
化学
本试卷共9页,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Ti-48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14题,每题3分,共42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题答案】
【答案】D
【2题答案】
【答案】C
【3题答案】
【答案】A
【4题答案】
【答案】B
【5题答案】
【答案】D
【6题答案】
【答案】B
【7题答案】
【答案】A
【8题答案】
【答案】C
【9题答案】
【答案】B
【10题答案】
【答案】D
【11题答案】
【答案】B
【12题答案】
【答案】C
【13题答案】
【答案】C
【14题答案】
【答案】D
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5题,共58分。
【15题答案】
【答案】(1) ①. ②. 的VSEPR模型为四面体形,含一个孤电子对,略去孤电子对,的空间结构为三角锥形
(2)sp2、sp3 (3)CH3CH2NH2
(4) ①. 配位键 ②. 氢键
(5) ①. 6 ②.
【16题答案】
【答案】(1)过滤 (2)
(3)提高后续还原剂还原效率
(4) ①. 2:3 ②. 生成二氧化硫,污染空气
(5)适当提高草酸浓度,搅拌等
(6)
【17题答案】
【答案】(1) ①. 加成反应 ②. 碳碳双键、醛基
(2)
(3)+2+2Ag↓+3NH3+H2O
(4)+n+nH2O
(5)
【18题答案】
【答案】(1) ①. ②.
(2) ①. 低温时,反应①随温度升高正向进行的程度大于反应③正向进行的程度,高温时,反应①随温度升高正向进行的程度小于反应③正向进行的程度 ②. 减小体系压强、分离出 (3)B
(4)
【19题答案】
【答案】(1)Cu2++2H2OCu(OH)2+2H+
(2) ①. Cu2++2NH3·H2O=Cu(OH)2+2 ②. 提供OH-生成Cu(OH)2沉淀;提供配体NH3生成配离子
(3) ①.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②. ,实验I中第一步生成的可与OH-反应生成NH3·H2O,平衡正向移动,有利于Cu(OH)2的溶解 ③. 取II中剩余沉淀,继续滴加1mol/L氨水,沉淀未见明显溶解,滴加饱和NH4Cl溶液,固体完全溶解,得到深蓝色溶液
(4)取纯净的Cu(OH)2加入1mol/L氨水,充分振荡,若沉淀部分溶解,得到深蓝色溶液,说明猜想1成立,否则猜想1不成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