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临江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南京市临江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临江高中25-26学年上学期高三开学测试卷
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O 16 Cl 35.5 Co 59
单项选择题(共13题,每题3分,共39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江南大学科学家利用双点位催化剂实现由二氧化碳和氢气一步合成乙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有利于实现“碳中和”
B. 该反应中C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 与氢能相比乙醇不易储存
D. 乙醇的结构简式为C2H6O
2.利用反应LiH+NH3H2+LiNH2可制备化工试剂LiN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LiH的电子式为
B. 第一电离能:I1(Li)>I1(H)
C. NH中N原子轨道杂化类型为sp2
D. NH3是含有极性键的极性分子
3.Na、Mg、Al均为第三周期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离子半径:r(Na+)B. 第一电离能:I1(Na)>I1(Mg)>I1(Al)
C. 还原性:Na>Mg>Al
D. 碱性:NaOH4.含硫矿物是多种化工生产的原料,主要有硫黄、黄铁矿(FeS2)、辉铜矿(Cu2S)、明矾[KAl(SO4)2·12H2O]、绿矾(FeSO4·7H2O)、胆矾(CuSO4·5H2O)、重晶石(BaSO4)等。硫黄、黄铁矿可作为工业制硫酸的原料,辉铜矿煅烧时可发生反应:Cu2S+O22Cu+SO2。SO2直接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可将其转化,或用石灰乳、H2S等物质进行回收再利用。下列硫酸盐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 FeSO4具有还原性,可作治疗贫血药剂
B. KAl(SO4)2·12H2O能水解形成胶体,可用作净水剂
C. CuSO4水溶液呈酸性,可用作杀菌剂
D. BaSO4难溶于水,可用于制取BaS
5.下列关于Li、O、Al、S、Fe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烷和三氧化硫都是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
B. LiFePO4中基态亚铁离子的电子排布式:[Ar]3d5
C. 单质硫和金刚石晶体类型不同
D. 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H2O>H2S
6.下列实验装置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分离苯和甲苯 B. 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C. 制备溴苯 D. 制备并检验乙炔
7.常温下,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解释或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将少量铜粉加入稀硫酸中,无明显现象,再加入Fe(NO3)3溶液,铜粉溶解 Fe3+将铜粉氧化
B 用蒸馏水溶解CuCl2固体,并继续加水稀释,溶液由绿色逐渐变为蓝色 [CuCl4]2-+4H2O [Cu(H2O)4]2++4Cl-正向移动
C 用pH计分别测NaClO溶液和CH3COONa溶液的pH,前者pH大于后者 酸性:CH3COOH>HClO
D 取2 mL某卤代烃样品于试管中,加入5 mL 20% KOH溶液并加热,冷却后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该卤代烃中含有氯元素
8.在给定条件下,下列制备过程涉及的物质转化均可实现的是(  )
A. 漂白粉的制备:NaCl(aq)Cl2(g)漂白粉(s)
B. 纯碱工业:NaCl(aq)NaHCO3(s)Na2CO3(s)
C. Mg(OH)2(s)MgCl2(aq)Mg(s)
D. 碘的制取:NaBr(aq)Br2(aq)I2(aq)
9. 对于反应2SO2(g)+O2(g)2SO3(g),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的ΔS>0
B. 该反应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K=
C. 反应中每消耗22.4 L O2(标准状况),转移电子数约为2×6.02×1023
D. 温度不变,提高c起始(O2)或增大反应压强,均能提高反应速率和SO2的转化率
10.黄铜灰渣(含有Cu、Zn、CuO、ZnO及少量FeO、Fe2O3)生产硝酸铜溶液的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浸取”时适当提高硫酸浓度可加快反应速率,但不宜过量太多
B. 若反应中所加Zn过量,所得Cu(NO3)2溶液中含Zn(NO3)2
C. 滤液Ⅱ含Zn2+、Fe2+、Fe3+、SO等离子
D. 反应Ⅱ会产生NO污染环境,可将滤渣灼烧后再加稀硝酸
11.电解制备钴(Co)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装置工作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a为电源的正极
B. 钴电极上的电极反应为Co2++2e-===Co
C. Ⅱ室中HCl的浓度减小
D. 若不使用离子交换膜,石墨电极上会析出Cl2
12.合成抗肿瘤药氟他胺的部分流程如下。已知吡啶的结构简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B. 乙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甲
C. 1 mol丙最多与4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D. 乙―→丙过程中加入吡啶是为了结合反应中产生的HCl
13.有机物Z是合成药物的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1 mol化合物X最多能与3 mol NaOH反应
B. 化合物Y存在顺反异构体
C. 可用NaHCO3溶液鉴别X与Y
D. 化合物Z中含有1个手性碳原子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61分)
14.(13分)氧化亚铜(Cu2O)主要用于制造杀虫剂、分析试剂和红色玻璃等。Cu2O在酸性溶液中歧化为二价铜和铜单质。以黄铜矿(主要成分为CuFeS2,含有杂质SiO2)为原料制取Cu2O的一种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 ①Cu+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 。
②写出“浸泡”时CuFeS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
(2) 判断“操作1”反应已完成的实验操作及现象为 ▲ 。
(3) “热还原”时,将新制Na2SO3溶液和CuSO4溶液按一定量混合,加热至90 ℃并不断搅拌反应得到Cu2O粉末。制备装置如题图所示。
反应时A装置原料反应配比为n(Na2SO3)∶n(CuSO4)=3∶2,B装置的作用是吸收反应产生的酸性气体,防止污染环境,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4)实际反应中不断滴加NaOH溶液的作用是 ▲ 。
15.(17分)某物质E可做香料,其结构简式为,工业合成路线如图:
已知:R—CH==CH2+HBr―→;
R—CH==CH2+HBr(R—代表烃基)。
(1)A为芳香烃,相对分子质量为78。下列关于A的说法正确的是 ▲ (填字母)。
a. 密度比水大    b. 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上     c. 一氯代物只有一种
(2)B的结构简式可能是 ▲ 、 ▲ ;
(3)步骤④的化学方程式是 ▲ ;
(4)E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符合以下条件的结构简式: ▲ (只写反式结构)。
①具有顺反结构; ②能与NaOH溶液反应; ③分子中苯环上的一溴代物有两种。
写出以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流程图。
16.(16分)钴的氧化物常用于制取催化剂和颜料等。以含钴废料(含Co2O3和少量Fe、Al、Mn、Ca、Mg等的氧化物及活性炭)为原料制取钴的氧化物的流程如下:
已知:萃取时发生的反应为Co2++n(HA)2 CoA2·(n-1)(HA)2+2H+。
(1)除Fe、Al:先加入NaClO3溶液,再加入Na2CO3溶液调节pH。写出NaClO3氧化Fe2+的离子方程式: ▲ 。
(2)除Ca、Mg:当某离子浓度c≤1×10-6 mol/L时,认为该离子已除尽。
①为使Ca2+、Mg2+除尽,必须保持溶液中c(F-)≥ ▲ mol/L。
②若调节溶液的pH偏低、将会导致Ca2+、Mg2+沉淀不完全,其原因是 ▲ [Ksp(CaF2)=1.0×10-10,Ksp(MgF2)=7.4×10-11,Ka(HF)=3.5×10-4]。
(3)萃取、反萃取:加入某有机酸萃取剂(HA)2,实验测得Co2+萃取率随pH的变化如图甲所示。向萃取所得有机相中加入H2SO4,反萃取得到水相。
①该工艺中设计萃取、反萃取的目的是 ▲ 。
②Co2+萃取率随pH升高先增大后减小的可能原因是 ▲ 。

(4)热分解:向反萃取所得水相中加入(NH4)2C2O4溶液,充分反应后,得到CoC2O4·2H2O。将CoC2O4·2H2O在空气中加热可得到钴的氧化物。分解时测得残留固体的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乙所示。
乙 丙
①B点剩余固体产物为 ▲ (写出计算过程)。
②钴的一种氧化物的晶胞如图丙所示,在该晶体中与一个钴原子等距离且最近的钴原子有 ▲ 个。
17.(15分)“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社会发展重大战略之一。
Ⅰ. 中国首次实现了利用CO2人工合成淀粉,其中最关键的一步是以CO2为原料制CH3OH。在某CO2催化加氢制CH3OH的反应体系中,发生的主要反应有:
①CO2(g)+H2(g)CO(g)+H2O(g) ΔH1=+41.1 kJ/mol
②CO(g)+2H2(g)CH3OH(g) ΔH2=?
③CO2(g)+3H2(g)CH3OH(g)+H2O(g) ΔH3=-48.9 kJ/mol
(1) ΔH2= ▲ 。
(2) 5 Mpa时,向某密闭容器中按投料比n(H2)∶n(CO2)=3∶1充入H2和CO2,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①图中X代表 ▲ (填化学式)。
②体系中CO2的物质的量分数受温度影响不大,原因是 ▲ 。
Ⅱ. CH4还原CO2是实现“双碳”经济的有效途径之一,相关的主要反应有:
①CH4(g)+CO2(g)2CO(g)+2H2(g) K1
②CO2(g)+H2(g)CO(g)+H2O(g) K2
(3) 反应CH4(g)+3CO2(g)4CO(g)+2H2O(g)的K= ▲ (用K1、K2表示)。
Ⅲ.CO2/HCOOH循环在氢能的贮存/释放、燃料电池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其中涉及的CO2催化加氢原理如下:
(4) 在密闭容器中,向含有催化剂的KHCO3溶液(CO2与KOH溶液反应制得)中通入H2生成HCOO-,其离子方程式: ▲ ;其他条件不变,HCO转化为HCOO-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1所示。反应温度在40~80 ℃范围内,HCO催化加氢的转化率迅速上升,其主要原因是 ▲ 。
2025-2026学年度南京临江高中第一学期高三化学限时训练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13题,每题3分,共39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A 2.D 3.C 4.B 5.B 6.C 7.B 8.D 9.D 10.C 11.C 12.D 13.A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61分)
14. (13分)
(1) ①[Ar]3d10 (2分)
②CuFeS2+4Fe3+===5Fe2++Cu2++2S (3分)
(2) 取样,滴加铁氰化钾溶液,无蓝色沉淀产生 (3分)
(3) 3Na2SO3+ 2CuSO4Cu2O↓+ 3Na2SO4+ 2SO2↑ (3分)
(4) 降低溶液酸性,防止Cu2O在酸性溶液中歧化为二价铜和铜单质 (2分)
15.(17分)
(1)bc (2分)
(2)  (2分+2分)
(3) +HBr(3分)
(4) (2分)
(5)
(6分)
16.(16分)
(1) ClO+6Fe2++6H+===6Fe3++Cl-+3H2O (2分)
(2) ①0.01 (2分)
②pH偏低,较多的F-与H+形成HF,导致溶液中F-浓度减小,使Ca2+、Mg2+不能完全转化为沉淀
(2分)
(3) ①与Mn2+等杂质离子分离,富集Co2+或提高Co2+的浓度 (2分)
②当pH<6.5时,随着pH升高,溶液中c(H+)减小,萃取反应的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更多的Co2+与萃取剂反应;当pH>6.5时,随着pH升高,溶液中c(OH-)增大,Co2+与OH-形成Co(OH)2 沉淀 (2分)
(4) ①Co3O4 (4分)
n(CoC2O4)=n(CoC2O4·2H2O)==0.1 mol
设B点剩余固体的化学式为CoOx,则
n(CoOx)=n(CoC2O4)==0.1 mol
M(CoOx)==80.3 g/mol
则59+16x=80.3,解得x≈1.33
则CoOx为Co3O4
②12 (2分)
17.(15分)
(1)-90.0 kJ/mol (3分)
(2) ①CO (2分)
②随温度升高,反应①正向进行程度与反应③逆向进行程度相差不大。 (3分)
(3)K1K  (2分)
(4)HCO+H2HCOO-+H2O; (3分)
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增大;温度升高催化剂的活性增强,反应速率增大。 (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