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七章第一节 自然环境 教学讲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七章第一节 自然环境 教学讲义

资源简介

第七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 自然 环境人教版(2024)地理教学讲义
引言:
亲爱的同学们,欢迎来到七年级下册的地理课堂!想象一下,我们正站在一艘探索地球奥秘 的飞船上,当我们把目光投向脚下的这颗蓝色星球时,一片广袤无垠、气势磅礴的大陆映入 眼帘,那便是我们今天旅程的目的地——亚洲。亚洲,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如同 一个慈祥的母亲,孕育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也用她那鬼斧神工的画笔,描绘出了一幅幅 壮丽多姿的自然画卷。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化身探险家,去揭开亚洲自然环境的神秘面 纱,探索它独特的地理位置、广阔的疆域、雄伟的地形以及变幻莫测的气候。准备好了吗? 让我们一起出发,去领略亚洲的雄浑与壮美,感受这片大陆的魅力与挑战!
一、世界第一大洲——亚洲的地理位置与范围
说起亚洲,我们的脑海中总会浮现出“广阔”、“辽远”这样的词汇。没错,亚洲是地球上当 之无愧的“巨无霸”,无论是陆地面积还是人口数量,都稳居世界第一。它的广阔与多样, 让它在世界地理的舞台上,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要真正读懂亚洲这本厚重的“地理之 书”,我们首先要翻开它的第一页——地理位置与范围。
1. 半球位置:东方日出,北境极光
从地球的“十字路口”——赤道和本初子午线来看,亚洲像一个安睡的巨人,绝大部分身躯 都躺在北半球和东半球的怀抱里。这意味着,当西半球的伙伴们还在梦乡中时,亚洲的东方 已经迎来了第一缕曙光。它的北部,勇敢地伸入寒冷的北极圈,有机会欣赏到绚烂的北极 光;而它的南部,则热情地拥抱赤道,甚至有些调皮的岛屿,还悄悄地把脚伸进了南半球。 这样一来,亚洲就拥有了从冰天雪地的寒带到烈日炎炎的热带的完整气候“光谱”,为各种 奇特的自然景观和珍稀的动植物提供了绝佳的舞台。
2. 海陆位置:三洋环抱,心怀大陆
亚洲的家,安在广阔的亚欧大陆上,但它并不孤独。它的北边,是冷峻的北冰洋,东边是浩 瀚的太平洋,南边是温暖的印度洋。三大洋就像三个性格迥异的朋友,围绕在亚洲的身边, 为它带来了丰富的海洋宝藏,也为它勾勒出蜿蜒曲折的海岸线,塑造了无数美丽的半岛和岛 屿。比如,东边的日本群岛、菲律宾群岛,就像一串串散落在太平洋上的珍珠;南边的印度
半岛、中南半岛,则像伸向印度洋的臂膀。然而,亚洲的内心,却是一片广阔的大陆腹地, 远离海洋的怀抱。这种既能听涛观海,又能感受内陆风情的独特位置,使得亚洲的性格也变 得复杂多样,既有湿润多雨的海洋性气候区,也有干旱少雨的内陆干旱区,充满了无穷的魅 力。
3. 经纬度位置:跨度之最,独步全球
如果说经纬网是地球的“坐标系”,那么亚洲无疑是这个坐标系中跨度最大的“明星”。它从 北纬81度附近,一路向南延伸到南纬11度,纬度跨度接近92度,几乎囊括了地球上所有的 纬度带。从东经26度,一路向东跨越到西经170度,经度跨度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64度。这 意味着,当亚洲东部的居民正在迎接清晨的阳光时,西部的居民可能还在深夜的星空下徜 徉。这种独一无二的经纬度位置,正是亚洲自然环境千姿百态的根本原因。它就像一个神奇 的魔术师,变幻出了从极地苔原到热带雨林,从温带草原到高山冰川的各种奇妙景观。
4. 面积:世界之最,大陆的脊梁
亚洲的陆地面积约为4400万平方千米,占据了世界陆地总面积的近三分之一,是当之无愧 的世界第一大洲。这片广阔的土地,不仅为亚洲的亿万生灵提供了栖息之所,也造就了其内 部显著的地域差异。从东部沿海湿润的季风气候,到西部内陆干燥的沙漠戈壁;从北部西伯 利亚的茫茫雪原,到南部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每一寸土地都展现着亚洲的博大与雄浑。这片
广阔的土地,也孕育了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为人类文明的繁衍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 基础。
5. 地理分区:六大区域,风情各异
为了更好地探索亚洲这片神奇的大陆,地理学家们根据地理方位和自然、人文特征,将它划 分为了六个各具风情的区域: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每个区域都像一幅 独特的画卷,等待着我们去展开:
东亚: 这里是我们的家园,深受太平洋季风的吹拂,孕育了灿烂的农耕文明。 东南亚: 这里是热带的天堂,阳光、沙滩、雨林,充满了浓郁的异域风情。 南亚: 这里是古老文明的摇篮,恒河水静静流淌,诉说着悠久的历史故事。
西亚: 这里是“世界油库”,广袤的沙漠下,埋藏着黑色的金子,连接着亚、非、欧 三大洲的十字路口。
中亚: 这里是丝绸之路的故乡,深居内陆,气候干旱,却有着悠久灿烂的绿洲文化。 北亚: 这里是冰雪的世界,广袤的针叶林和苔原,是野生动物的乐园。
这六大区域,共同构成了多姿多彩的亚洲,也为我们接下来的探索之旅,提供了清晰的路线 图。
二、亚洲的地形地势:雄鹰之首,江河之源
如果说亚洲是一只展翅高飞的雄鹰,那么它中部的崇山峻岭,便是那高昂的头颅。亚洲的地 形地势,可以用“地势起伏大,中部高、四周低”来概括。这雄伟的地形,不仅塑造了亚洲 的壮丽山河,也深刻地影响着这里的气候、河流和人类的家园。正如歌曲《亚洲雄风》中所 唱:“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这正是对亚洲山河最生动的 写照。
1. 地势特征:世界屋脊,众山之王
亚洲的地势,就像一个巨大的“山”字,中部高高隆起,四周则逐渐降低。这使得亚洲成为 了“世界屋脊”的所在地,拥有着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和最高大的高原。
中部高峻: 亚洲的心脏地带,是地球上最令人敬畏的地方。这里,青藏高原和帕米尔 高原高高耸立,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被誉为“世界屋脊”。无数雪山冰川,在这里 汇聚,成为了亚洲众多大江大河的摇篮。
四周低缓: 在亚洲的四周,地势则变得平缓起来。广阔的平原、低矮的高原和连绵的 丘陵,在这里交错分布。这些地方,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成为了亚洲人口最密集、 经济最繁荣的地区。
2. 主要地形区:山川湖海,各显神通
亚洲的地形,就像一个巨大的拼盘,山脉、高原、平原、盆地,各种地形类型应有尽有,共 同构成了一幅幅壮丽的画卷。
山脉: 亚洲是“山之国度”,这里有世界上最年轻、最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它的主 峰珠穆朗玛峰,更是地球之巅。此外,昆仑山、天山、阿尔泰山等,也像一条条巨 龙,蜿蜒盘踞在亚洲大地上。
高原: 除了“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亚洲还有德干高原、伊朗高原、蒙古高原等。这 些高原,辽阔而苍茫,是游牧民族的家园,也是探险家们向往的地方。
平原: 亚洲的平原,是富饶的“鱼米之乡”。西西伯利亚平原、华北平原、恒河平原 等,土地肥沃,河网密布,是亚洲农业最发达、人口最稠密的地区。
盆地: 在亚洲的内陆,还分布着一些神秘的盆地,如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这些 地方,气候干旱,沙漠广布,却也孕育了独特的绿洲文明。
3. “山结”帕米尔高原:亚洲地形的“十字路口”
在亚洲的中心,有一个神奇的地方——帕米尔高原。它虽然面积不大,但在亚洲地形格局 中,却扮演着“十字路口”的重要角色,被称为“山结”。在这里,喜马拉雅山、昆仑山、 天山等多条巨大的山脉,就像打了一个结,然后向四面八方延伸开去,构成了亚洲地形 的“骨架”。因此,帕米尔高原是理解亚洲地形的关键,也是探险家们心中的圣地。
4. 亚洲的河流:万水之源,奔流入海
受中部高耸地势的影响,亚洲的大江大河,大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山高原,然后呈放射状,浩 浩荡荡地奔向四周的海洋。这些河流,源远流长,不仅为沿岸地区带来了生命之水,也孕育
了灿烂的河流文明。
北冰洋的“冰河”: 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它们一路向北,注入寒冷的北冰 洋,大部分时间都被冰雪覆盖,显得格外冷峻。
太平洋的“母亲河”: 黄河、长江、湄公河,它们流经亚洲东部和东南部,滋养着两 岸的亿万人民,是名副其实的“母亲河”。
印度洋的“圣河”: 恒河、印度河,它们流淌在南亚次大陆上,被当地人民视为“圣 河”,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
内陆的“生命线”: 在亚洲的内陆,还有一些河流,如塔里木河,它们最终没有汇入 大海,而是消失在茫茫的沙漠之中,成为了干旱地区宝贵的“生命线”。
亚洲的河流,就像一条条流动的血脉,将这片广阔的大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也为我们讲述 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三、亚洲的气候:季风之舞,气候万象
亚洲的气候,就像一首雄浑的交响乐,既有季风带来的和谐韵律,又有各种气候类型交织出 的华丽篇章。由于亚洲巨大的面积、复杂的地形和独特的海陆位置,使得它的气候特征可以 用“季风显著,类型多样”来概括。这里是世界上气候类型最复杂、季风气候最典型的地 区。
1. 季风气候的典型性:亚洲的“呼吸”
季风,就像亚洲的“呼吸”,一呼一吸之间,便决定了亚洲东部和南部广大地区的旱涝与冷 暖。夏季,温暖湿润的海洋季风,从太平洋和印度洋吹来,为大地带来充沛的降水,万物复 苏,生机勃勃。冬季,寒冷干燥的大陆季风,从西伯利亚吹来,使得大地一片萧瑟,等待着 春天的复苏。这种显著的季风气候,为亚洲的农业生产,特别是水稻的种植,提供了得天独 厚的条件。然而,季风的“脾气”也并不总是那么温和,它的不稳定,也常常给人们带来旱 涝灾害的困扰。
2. 气候类型的多样性:自然的“调色板”
亚洲,就像一个巨大的自然“调色板”,拥有着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气候类型。从北到南,从 东到西,气候景观千变万化,令人目不暇接。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 在亚洲的北部,是寒带气候的天下。这里,冬季漫长而严寒, 夏季短暂而凉爽,是北极熊和驯鹿的家园。
温带家园,四季分明: 在亚洲的中纬度地区,是温带气候的舞台。东部的温带季风气 候,四季分明,是我们熟悉的家园;内陆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则冬冷夏热,降水稀
少,是广阔草原和戈壁的天下。
亚热带风情,温润宜人: 在亚洲的南部和东南部,是亚热带气候的世界。这里的气候 温和湿润,是柑橘、茶叶等作物的故乡。
热带天堂,热情奔放: 在亚洲的南部和东南部低纬度地区,是热带气候的乐园。热带 雨林气候区,全年高温多雨,是地球上最丰富的“物种基因库”;热带季风气候区,则 分旱雨两季,充满了浓郁的异域风情;热带沙漠气候区,则炎热干燥,是骆驼和仙人 掌的天下。
高原气候,垂直变化: 在青藏高原等高海拔地区,则形成了独特的高原山地气候。这 里,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其最真实的写照。
这种多样化的气候类型,不仅为亚洲带来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也深刻地影响着亚洲各地 的农业生产、工业布局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四、总结与展望:魅力与挑战并存的亚洲
通过今天的探索之旅,我们对亚洲的自然环境,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我们知道了,亚洲是 世界第一大洲,它拥有着独特的地理位置、广阔的疆域、雄伟的地形和多样的气候。这些自 然要素,共同塑造了亚洲雄浑壮美的自然风貌,也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 条件。
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亚洲也面临着频繁的自然灾害和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在未来的发 展中,如何更好地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亚洲各国需 要共同面对的挑战。
希望今天的课程,能够激发同学们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也能够让大家对我们生活的这片大 陆,有更深的理解和热爱。在接下来的课程中,我们将继续深入探索亚洲的人文环境和区域 发展,去发现更多关于亚洲的秘密。让我们一起期待下一次的地理之旅吧!
亚洲的陆地面积约为44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30%,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第 一大洲。这一庞大的面积不仅使其拥有广阔的陆地空间,也使其内部形成了显著的地域差 异。与世界其他大洲相比,亚洲的面积优势一目了然:
巨大的面积使得亚洲内部的自然环境呈现出显著的地域分异规律,从东部沿海的季风气候到 西部内陆的干旱气候,从北部寒冷的西伯利亚平原到南部炎热的东南亚热带雨林,无不体现 着亚洲自然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这种广阔的陆地空间也为亚洲孕育了丰富多样的自然资 源,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