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节 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第1课时 利用化学反应的简单计算1.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理论基础是 定律,它是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循的客观规律。对于一个确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各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是确定的,这个比值就是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 与 的乘积之比,这种质量比成正比例关系。 2.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一定要按照一定的步骤和格式解题,步骤要完整,单位要一致,具体的计算步骤如下:(1) 设 ,求什么就设什么,通常用x、y等字母表示。 (2) 写出反应的 。 (3) 找出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并将与之成比例的 与 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4) 列出 ,求解。 (5) 检查无误后简明地写出答案。第1题1. 某同学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时,称取2.4g镁条进行燃烧实验(如图)。(1) 求2.4g镁条完全燃烧生成氧化镁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2) 该同学称得反应后固体的总质量大于2.4g,请说明原因: 。 2. (2023·宜宾)将MnO2和KClO3的固体混合物35.0g加热至质量不再变化,冷却后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25.4g。回答下列问题:(1) 生成O2的质量为 g。 (2) 计算反应前固体混合物中MnO2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第2课时 利用化学反应的综合计算1. 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时,参加反应的一般是溶液中的溶质。所以利用化学方程式列有关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比时,要以溶质的质量列比例式,而不能用溶液的质量或体积列比例式。2. 求反应中消耗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出参加反应的溶质的质量,然后代入公式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3. 求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首先确定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一般是反应生成的能溶于水的生成物);然后求溶液的质量,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可利用溶液组成法或质量守恒法计算。(1) 溶液组成法: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其中溶质一定是溶解的,若生成物中有水生成,则还要加入生成水的质量。(2) 质量守恒法: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等于反应前各种物质的质量总和减去生成的气体和沉淀的质量,即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反应前各种物质的质量总和-生成的气体质量-生成的沉淀及其他不溶物的质量。1. (2024·枣庄)某兴趣小组开展模拟工业上从海带中制碘(I2)的实验,主要反应为H2O2+2NaI+H2SO4Na2SO4+I2+2H2O。实验室中现有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过氧化氢溶液50g,需稀释成5%的溶液。(1) 稀释需要加水的质量为 g。 (2) 实验中共消耗稀释后的过氧化氢溶液34g,最终可制得碘单质的质量为多少克 2. 向盛有一定质量铁粉的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硫酸充分反应,如图所示为产生的气体的质量与所加稀硫酸的质量的关系。请根据关系图分析并计算:(已知Fe+H2SO4FeSO4+H2↑)(1) 铁粉反应完时,产生氢气的质量为 g。 (2) 原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第2题第三节 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第1课时 利用化学反应的简单计算1. 质量守恒 化学式量 化学计量数 2. (1) 未知量 (2) 化学方程式 (3) 已知质量 未知质量 (4) 比例式1. (1) 解:设2.4g镁条完全燃烧生成氧化镁的质量为x。+O2= x=4g答:2.4g镁条完全燃烧生成氧化镁的质量为4g。(2) 参加反应的镁和氧气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的氧化镁的总质量,故反应后固体的总质量大于2.4g2. (1) 9.6 (2) 解:设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质量为x。2KCl+↑= x=24.5g所以反应前固体混合物中MnO2的质量分数为×100%=30%。答:反应前固体混合物中MnO2的质量分数为30%。解析:(1) 生成O2的质量为35.0g-25.4g=9.6g。第2课时 利用化学反应的综合计算1. (1) 150 (2) 解:设最终可制得碘单质的质量为x。+2NaI+H2SO4Na2SO4+ + 2H2O= x=12.7g答:最终可制得碘单质的质量为12.7g。解析:(1) 设需要加水的质量为y,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则50g×20%=(50g+y)×5%,y=150g。2. (1) 0.08 (2) 解:设10g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为x。Fe+FeSO4+↑= x=1.96g原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19.6%。答:原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