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课题 第一单元 少年有梦 第2课 正确认识自我 2.2 做更好的自己课程标准 依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程目标”中的“第四学段”的“健全人格”。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正确认识自己,能够自我反思,不断完善自我,保持乐观的态度,学会合作,树立团队意识。“课程内容”中的“第四学段 ”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客观认识和对待自己,形成正确的自我认同,提高自我管理能力。课时教材分析 《做更好的自己》是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少年有梦的第二课。本课旨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学会接纳和欣赏自己,掌握做更好的自己的方法,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自我发展的意识。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己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往往不够全面和客观。他们渴望被认可、被尊重,同时也面临着来自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压力和挑战。因此,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做更好的自己,对他们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做更好的自己的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核心素养目标 1. 健全人格:认识自我,接纳差异,培养积极乐观、追求进步的成长心态。 2. 道德修养:主动改进不足,发扬优点,养成坚持学习、持续提升的品格。 3. 责任意识:链接潜能与社会需求,增强服务他人、贡献社会的使命感,努力自我完善。设计思路 总议题:超越比较困境,绽放更好的自己议题线情境线任务线知识线议题一:悦纳真我,拥抱独特人生情境一:大家来“找茬” 任务一:找出图中最特别的鸭子知识一:为什么要做更好的自己?议题二:破茧成蝶,成就璀璨自我情境二:热辣滚烫 情境三:接纳方法论 情境四:潜能开发计划 情境五:辩论任务二:分小组讨论 任务三"接纳卡"写作 任务四:填写潜能开发计划 任务五:辩论知识二:如何做更好的自己?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导入新课同学们,老师最近收到一封匿名信(展示信封),信里说:‘为什么我永远比不上别人?’ 过渡提问 :请用一句话描述你最近一次‘觉得自己不够好’的经历。(等待举手)小张说‘数学考不过同桌’,小李说‘唱歌总跑调其实,贾玲在拍摄《热辣滚烫》前也曾说:‘我胖了20年,但改变不是为了打败谁。’这句话里藏着什么智慧?"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是做‘别人眼中的完美者’重要,还是做‘不断进步的自己’更重要? 积极参与讨论,思考怎么做更好的自己?设计意图通过匿名信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后面的知识讲授做了铺垫。议题一:悦纳真我,拥抱独特人生情境一:大家来“找茬” 议学任务一:找出图中最特别的鸭子 其实每只鸭子都不同 总结升华:"就像森林里既有参天大树也有灌木丛,‘不同’不等于‘不好’。 踊跃发言设计意图通过比较新颖的形式,让学生体悟做更好自己的重要性。议题二 :破茧成蝶,成就璀璨自我情境二:热辣滚烫 议学任务二:观看视频后分小组讨论:真正的胜利是爱上运动的过程’。如果只盯着体重秤,会错过什么? 议学小结二:做更好的自己①学会欣赏自己 情境三:接纳方法论 议学任务三 :2."接纳卡"写作 (格式:虽然我______,但我______) (议学提示)虽然我解题慢,但我正确率高;虽然我说话直接,但我待人真诚。 ②学会接纳自己 改正缺点的方法(P14方法与技能) ③不断完善自己 情境四:潜能开发计划 议学任务四:现在请用SMART原则,为你的某个特质设计‘潜能开发计划’。 ④不断完善发掘自己的潜能 情境五:辩论 议学任务五:正方‘自我实现必须先利己’vs反方‘自我实现必须利他 2.如何做更好的自己?(P13) ①学会欣赏自己。②学会接纳自己。③不断完善自己。④不断发掘自己的潜能。⑤做更好的自己,是在为他人、为社会服务中实现的。 三、总结提升环节 教师语言设计: 1. 隐喻升华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场‘热辣滚烫’的拳击赛,你的对手从来不是别人,而是‘昨天的自己’。贾玲、马龙都在告诉我们:做更好的自己,不是雕刻完美的雕像,而是唤醒沉睡的生命力。 2. 行动号召 现在请把‘21天微公益挑战卡’贴到班级成长树(指向墙面):每天做一件让‘自己满意’且‘对他人有益’的小事。三周后,我们来分享这些‘微光’如何照亮彼此。"* 3. 留白提问 最后送大家一句改编自李白的话:‘天生我材必有用,关键用在何处?’(停顿)这个问题,留给未来的你来回答。设计意图通过名人故事和轻松的活动,既能传递知识,又能营造良好氛围,符合初中生情感认知特点。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本节课案例与互动设计成功,但需更注重实操指导与课堂调控,让每个学生真正“学以致用”。培根铸魂 启智润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