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4.2《让家更美好》 教案+课件(共18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七年级上册4.2《让家更美好》 教案+课件(共18张PPT)

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如何共育家庭幸福之花 ?
目录
CONTENTS
01 以责化怨,家和事兴
02 细品日常,点滴温情
01 以责化怨,家和事兴
小组合作:
家是心灵的港湾,但成长路上,我们和家人的“小碰撞”也不少,请同学们分享你印象中最深刻的家庭“碰撞”,说说经过与感受,共同当“小小调解员”,思考化解妙招,准备课堂分享~
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相互关爱、彼此尊重。会换位思考,有事多商量
许多矛盾背后藏着责任与美德的“小缺口”~小组讨论:以下漫画中谁没承担应尽的责任?缺失了哪些家庭美德?
分担家务的责任;
勤劳朴实、主动分担的美德
关爱子女成长的责任;
关爱后代、重视陪伴的美德
照顾长辈的责任;
孝亲敬长、尊老爱幼的美德
建设美好的家庭,是家庭成员的共同责任;需要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
做饭洗碗
倒垃圾
家庭开支
完成作业
家长会
亲友社交
节日筹备
……
整理房间
陪长辈聊天
照顾生病家人
那么作为家庭一员,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承担哪些责任呢?哪些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呢?承担这些责任能体现哪些家庭美德?
我们要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用责任筑牢家庭的根基,用美德照亮家庭的岁月!
02 细品日常,点滴温情
家是心灵的港湾,成长路上有“小碰撞”,更有藏不住的温暖。这些温暖就像散落在生活里的星光,需要我们用心去发现。
班级分享:
请同学们回忆并分享你印象中最深刻的家庭美好瞬间,说说当时发生了什么,你的感受是怎样的,让我们一起收集这些温暖的“亲情碎片”~
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用心体会亲情之爱。家人间的爱蕴含在生活的点滴之中
希望同学们能将今日所学,内化为与家人相处的智慧,让每一次沟通都充满理解,每一份付出都饱含深情,让我们的家庭不仅是遮风挡雨的居所,更成为传承爱与文明、滋养心灵的精神家园。
①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用心体会亲情之爱。P30
②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相互关爱、彼此尊重。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有事多商量,主动化解矛盾,增进情感。P31
③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P32
④建设美好的家庭,是家庭成员的共同责任。我们要不断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家庭责任意识,为家庭建设作出贡献。P32
怎样建设美好家庭?①②③④ P30-P32
课堂笔记
课堂总结
让家更美好
——怎样建设美好家庭?
①用心体会亲情之爱
②相互关爱,彼此尊重
③传承美德
④家庭成员的共同责任
实战演练
1.小明和妈妈一起商量制定了一些家规,以下对家规的部分要求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推导完全正确的是( )
A.甲→④乙→③ B.甲→①丁→② C.乙→③丙→② D.甲→①丙→④
B
实战演练
2.“忠厚传家远,家和万事兴”。每年的5月15日是国际家庭日,2025年全国妇联共表彰了10户全国“最美家庭”。“最美家庭”有着许多共同特征,你认为被评选为“最美家庭”的原因可能有( )
①家庭成员发扬光大了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的家庭美德
②家庭成员培育和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不存在矛盾
④家庭成员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B
实战演练
3.妈妈工作很忙.平时总加班.我抱怨妈妈心里只有工作。那天开完家长会,她和我谈了很多,我发现妈妈其实一直在默默关心我。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是难以化解的
②我们要用心体会亲情之爱
③家人间的爱蕴含在生活的点滴中
④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都是相同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C
课后拓展
爱需要勇敢表达,也需要用心行动。家人为我们付出了很多爱,今天就让我们用实际行动向家人传递心意。 从以下表达爱的方式中任选一种或创造属于你的独特方式,回家后向家人表达爱,并记录下过程与感受:
直接倾诉型:大声对家人说“我爱你们”“谢谢您为我做的一切”等暖心话语;
温暖行动型:给家人一个拥抱、为忙碌的家人倒杯热水、帮长辈捶背按摩;
文字传情型:写一封感谢信或画一幅画,把想对家人说的话写在里面;
贴心守护型:主动分担一项家务、陪家人聊聊天讲讲学校趣事、记得家人的小习惯并给予关心。2025七上道法《让家更美好》教学设计
选用教材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授课对象 初一年级
课程类型 授新课
教授课时 1个课时
教材分析 1.教材作用:本框是在《家的意味》基础上的延伸,聚焦如何建设美好家庭,为学生在家庭生活中践行责任与美德提供实践指导。 2.主要知识点:本框围绕建设美好家庭展开,阐述了化解家庭矛盾的方法、家庭成员的责任担当以及传承家庭美德的重要性。
学情分析 1.学生已有基础:学生已了解家的含义和意义,具备一定的家庭生活体验,能感知家庭中的矛盾与温暖。 2.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对如何将责任与美德转化为实际行动缺乏清晰认识,难以系统掌握化解家庭矛盾的具体方法,许多家庭问题并不是学生自己就能够化解的,还需要家庭成员的理解与配合。
学习目标 健全人格:通过责任与美德探讨会,增强对家庭的责任感与归属感,培养主动化解家庭矛盾的意识。 责任意识:通过责任与美德探讨会,认识到建设美好家庭是家庭成员的共同责任,树立主动分担家庭事务、为家庭建设贡献力量的意识。 道德修养:理解并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学会以尊重、关爱、包容的态度对待家人,提升家庭生活中的道德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建设美好家庭的做法
教学难点 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建设美好家庭的要求
教学方法工具 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案例教学法、活动探究法 教学工具:书本、多媒体、黑板
教学过程
教学思路
一、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家庭矛盾场景材料,引发学生共鸣,提出“如何让家更美好”的核心问题。 二、新课讲解 1. 化解家庭矛盾:通过小组分享家庭矛盾及化解方法,总结出相互关爱、彼此尊重的核心要点。 2. 承担家庭责任与传承美德:结合漫画分析责任与美德缺失的问题,明确家庭成员的共同责任及传统家庭美德的重要性。 3. 感受亲情温暖:通过分享家庭美好瞬间,引导学生体会亲情之爱藏于生活点滴。 三、总结及作业 总结本课重点,完成思维导图和课堂作业,巩固所学。
一、导入新课(4min)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引导:同学们,家庭是我们每天都要朝夕相处的地方,和家人在一起的日子里,也会有一些小“碰撞”。 展示材料:家庭的小“碰撞” 教师引导: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减少这些“碰撞”,让我们的家变得更美好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索如何共育家庭幸福之花。 通过真实的家庭矛盾场景材料,引发学生情感共鸣,使学生直观感受家庭中存在的问题,自然引出“如何让家更美好”的探究主题,激发学习兴趣。
二、新课讲解(31min)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以责化怨,家和事兴(17min) 【活动】家庭矛盾分享会 教师引导:家是心灵的港湾,但成长路上,我们和家人的“小碰撞”也不少,接下来请同学们分享你印象中最深刻的家庭“碰撞”,说说经过与感受,共同当“小小调解员”,思考化解妙招,准备课堂分享~ 学生回答 教师引导:听了各个小组的分享,大家发现不同家庭矛盾的化解方法有什么共同点吗? 学生回答:关爱、尊重、沟通 教师讲解:从各小组的热烈讨论和精彩分享中,我们能清晰地感受到,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相互关爱、彼此尊重。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有事多商量,主动化解矛盾,增进情感。这正是化解家庭矛盾的核心所在,当我们真正站在家人的角度换位思考,用真诚的态度沟通,用理解和包容对待彼此的差异,很多看似棘手的矛盾都有可能迎刃而解。 【活动】责任与美德探讨会 教师引导:刚刚同学们分享的许多矛盾背后还藏着责任与美德的“小缺口”~请同学们看下面漫画,讨论:以下漫画中谁没承担应尽的责任?缺失了哪些家庭美德? 展示漫画 学生回答 教师讲解:第一幅画的是饭后场景,孩子玩着手机说“我只负责学习,家务不该我做”,缺失了分担家务的责任和勤劳朴实、主动分担的美德。第二幅展现了家长会中家长的多次缺席和孩子的失落,说明父母缺失关爱子女成长的责任和关爱后代、重视陪伴的美德。最后一幅漫画子女互相推脱,没有承担照顾长辈的责任,缺失孝亲敬长、尊老爱幼的美德。 教师引导:所以这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学生回答 教师讲解:对的,许多矛盾都是因为家庭成员缺失了应尽的责任、没有家庭美德引起的,所以啊,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我们每个家庭成员共同来担起责任,我们要不断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家庭责任意识,为家庭建设作出贡献,一起分担家务、一起关心彼此、遇到事情互相商量,在协作中慢慢增强家庭责任意识。同时,家庭是道德养成的起点,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我们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知书达礼、遵纪守法等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让美德在家庭中生根、在亲情中升华。当我们每个人都能主动分担责任,把这些好美德融入日常行动,家庭里的矛盾自然会越来越少,温暖也会越来越多。 教师提问:那么作为家庭一员,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承担哪些责任呢?哪些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呢?承担这些责任能体现哪些家庭美德?同学们根据下面的“家庭责任清单”思考下。 展示家庭责任清单:做饭洗碗、倒垃圾、完成作业、亲友社交、家庭开支、家长会、节日筹备、整理房间、陪长辈聊天、照顾生病家人 学生回答 教师讲解:很好,就像你们说的,你们可以承担洗碗、整理自己房间的责任,这些是个人能做的,而照顾生病家人、保持家里整洁是全家的共同责任,洗碗能体现勤劳朴实的美德,照顾生病家人能体现孝亲敬长、尊老爱幼的美德。所以同学们,家庭的美好从来不是凭空而来的,它藏在我们主动分担家务的身影里,藏在对家人温柔的陪伴里,藏在代代相传的美德里。我们要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用责任筑牢家庭的根基,用美德照亮家庭的岁月。 二、细品日常,点滴温情(14min) 教师引导:当我们用相互关爱、承担责任、弘扬美德化解矛盾之后,其实家庭中也有很多温暖的瞬间,这些温暖就像散落在生活里的星光,需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就像材料中的一样。 展示材料:家庭温暖日常 【活动】亲情瞬间捕捉会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回忆并分享你印象中最深刻的家庭美好瞬间,说说当时发生了什么,你的感受是怎样的,让我们一起收集这些温暖的“亲情碎片”~ 学生分享 教师讲解:听着大家分享的一个个温暖故事,老师的心里也暖洋洋的。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我们用心体会亲情之爱,家人间的爱蕴含在生活的点滴之中,有妈妈深夜守护的身影,有爸爸跨越距离的牵挂,有长辈藏在细节里的疼爱。当然,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尽相同,有的温馨和睦,爱藏在礼物之中;有的磕磕绊绊,爱藏在斗嘴之中;有的内敛深沉,爱藏在一句句反话中;有的随和自然,可能只是简单的一句注意安全。但是,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去体悟,就会看到这些藏在日常里的爱,它们让家庭成为我们最坚实的依靠,成为无论走多远都牵挂的港湾。 学生完成课堂笔记: 怎样建设美好家庭?①②③④ P30-P32 ①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用心体会亲情之爱。P30 ②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相互关爱、彼此尊重。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有事多商量,主动化解矛盾,增进情感。P31 ③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P32 ④建设美好的家庭,是家庭成员的共同责任。我们要不断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家庭责任意识,为家庭建设作出贡献。P32 通过让学生分享自身经历的家庭矛盾及感受,引导其自主思考化解方法,使学生在真实体验中总结出相互关爱、彼此尊重的核心要点。 借助漫画这一直观载体,让学生分析责任缺失与美德缺失的具体表现,将抽象的责任与美德概念具象化。通过讨论不同漫画场景,帮助学生明确家庭成员应承担的责任及需传承的传统家庭美德,认识到责任担当与美德传承对建设美好家庭的重要性,进而树立家庭责任意识。 提供具体的家庭责任清单,使学生清晰知晓在家庭生活中自己可承担的具体事务及蕴含的美德意义,将责任与美德落到实处,为学生在生活中践行责任与美德提供明确指引。 展示家庭温暖日常材料营造氛围,鼓励学生分享家庭美好瞬间,让学生在回忆与分享中感受亲情的温暖。结合不同家庭亲情表现的多样性分析,引导学生体会亲情之爱藏于生活点滴,培养学生用心体悟亲情的能力,增强对家庭的情感归属感。
三、本课总结及作业(5min)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引导:这节课我们像剥洋葱一样,层层揭开了“让家更美好”的秘密,知道了如何共育家庭幸福之花。那么回顾一下:当家庭有矛盾时,我们需要用什么来化解? 学生回答:相互关爱和尊重! 教师提问:建设家庭时,我们要扛起什么、传承什么? 学生回答:扛起责任,传承美德! 教师追问:最后,我们还要学会做什么? 学生回答:感受亲情,发现爱! 教师总结:大家总结得太到位了!美好家庭不是没有矛盾的家庭,而是矛盾能被温柔化解的家庭;不是没有责任的家庭,而是每个人都愿意担当的家庭;不是没有爱的家庭,而是爱能被看见、被珍藏的家庭。希望同学们能将今日所学,内化为与家人相处的智慧,让每一次沟通都充满理解,每一份付出都饱含深情,让我们的家庭不仅是遮风挡雨的居所,更成为传承爱与文明、滋养心灵的精神家园。 完成本课思维导图及课堂作业 通过总结回顾本课重点内容,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巩固学习成果。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基本达成预设教学目标,学生通过分享家庭矛盾、探讨责任美德等活动,家庭责任感与归属感得到增强,多数能清晰阐述建设美好家庭的做法,对传统家庭美德的理解和亲情体悟也更深刻。多样化活动激发了参与热情,漫画、材料等资源助力抽象知识具象化,突破教学重点。但存在不足,引导学生将责任美德转化为持续行动不够,后续需增加实践反馈,优化时间分配,关注特殊家庭学生,提供针对性引导。
六、课后拓展
爱需要勇敢表达,也需要用心行动。家人为我们付出了很多爱,今天就让我们用实际行动向家人传递心意。 从以下表达爱的方式中任选一种或创造属于你的独特方式,回家后向家人表达爱,并记录下过程与感受: 直接倾诉型:大声对家人说“我爱你们”“谢谢您为我做的一切”等暖心话语; 温暖行动型:给家人一个拥抱、为忙碌的家人倒杯热水、帮长辈捶背按摩; 文字传情型:写一封感谢信或画一幅画,把想对家人说的话写在里面; 贴心守护型:主动分担一项家务、陪家人聊聊天讲讲学校趣事、记得家人的小习惯并给予关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