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走向共同富裕 课件(共32张PPT) 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走向共同富裕 课件(共32张PPT) 素材

资源简介

(共32张PPT)
1.2 走向共同富裕
第一课 踏上强国之路



习主席谈共同富裕、共享发展
新课导入
共同富裕
名词解释
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
共同富裕
同步、同时、同等富裕

地位: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要求
全体人民通过努力,逐步实现普遍富裕的过程,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的最大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
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本P9-13,完成下面的目标思考题,要求大字慢看,小字快读,并且用铅笔圈点勾画重难点知识,时间分钟。
1.全面深化改革的内涵和总目标?
2.我国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
3.怎样全面深化改革?
4.为什么要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5.党和政府怎样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自学导航
改革进行时
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我国取得了辉煌成就
政治
稳步推进
国家治理现代化
生态文明
建设美丽中国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社会
人民由满足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向美好生活目标迈进
文化
中国“软实力”
受全球关注
经济
经济总量
稳居世界第二
思考:我国的改革开放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是不是意味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就此完成了?
改革开放
升级
全面深化改革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内涵
总目标
我国推行的改革是一场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和军队以及党的建设等领域的改革。(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
★补充: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全面深化改革的含义和总目标(P9 相关链接)
结合第一课时内容,回顾我国改革开放后取得的发展成就
( 提示: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角度思考。)
议学活动:辩一辩
TUOZHAN
观点一:
改革开放已经过去四十七年,已经发展成熟,我们无需再进行改革开放。
观点二:
中国过去的发展靠改革,未来发展仍然要坚持改革开放。
原因:①我国过去40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P9(成就经验)
2、全面深化改革原因
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 的发展,我国取得如此 巨大的成就,人民群众 吃饱穿暖早已不是问题, 人民群众是否还有更多的期盼呢?
饭菜的味道不好
教室楼层高没有电梯
操场运动设施太少
多媒体教学设备反应慢
教学基础设施陈旧
操场运动设施太少
为什么你不吐槽学校没有多媒体设备、风扇、操场、 黑 板等这些最基本的满足问题,而更多的去思考幸福感?
以学校目前的发展能否满足我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过去四十多年改革开放卓有成就,但发展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问题是人民最关心的、最渴求解决的问题
东西部、城乡、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较大
就业信息不畅通,就业质量有待提高
过去的发展对环境破坏严重
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程度较低……
人民渴望有更满意的收入、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更多的教育资源……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落后的社会生产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VS
不平衡
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收入分配不平衡等
不充分
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
原因:②(新矛盾)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P9
措施:①坚持党的领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将改革进行到底,开启全面深化改革新征程。P9
2、全面深化改革原因
3、全面深化改革措施
中国从2015年开始,经济增长速度连续5年低于7%。2020、2021、2022受疫情影响,三年平均增长5.3%,2024年经济增速5%,这说明中国经济进入了怎样的阶段?
原因:③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新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P9
措施:②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P9
2、全面深化改革原因
3、全面深化改革措施
知识拓展
粗放型经济
经济新常态
高质量增长、结构优化、创新驱动
高速度
高质量
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
转换增长方式: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优化经济结构:降低高能耗产业比重,淘汰落后的、产能过剩的;提高新技术、新能源等高产值、低污染产业比重。
改变粗放式增长模式(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如钢铁、煤炭等消耗自然资源、破坏自然环境的工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思考:这些图片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
东部
西部
区域发展不平衡
城镇化水平不高
城乡发展
不平衡、不协调
原因:④(现实挑战)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P10
措施:③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2、全面深化改革原因
3、全面深化改革措施
1978年12月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伟大决策
1985年3月
邓小平提出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1992年10月
党的十四大提出“新时期最鲜明的
特点是改革开放”
2013年11月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重大决定
2007年10月
党的十七大提出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
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2020年10月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
思考:上述图话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改革不是对原有体制机制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束缚中国发展的因素进行体制根本性变革。皆大欢喜的改革多已经完成,剩下的都是难啃的骨头,但改革再难也要向前推进、不断深化。改革开放,这是不能背叛的历史使命,也是不能改变的前行方向。
原因:⑤(鲜明特色)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P11
措施:④不断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
2、全面深化改革原因
3、全面深化改革措施
①(成功经验)我国过去4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P9
②(主要矛盾)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P9
③(新阶段)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P9
④(现实挑战)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P10
①坚持党的领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将改革进行到底,开启全面深化改革新征程。P9
②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P9
③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⑤(鲜明特色)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P11
④全社会要不断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推动全面深化改革
2、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P9--11)
3、如何全面深化改革(P9--11)
共享发展成果
为什么党和政府要让人民共享发展?
什么是共享发展? P11 探究与分享
同学们围绕“共享发展”的话题,你一言我一语地展开了讨论。
不同观点
共享发展应该是人人享有,而不是一部分人享有,先富要带后富。
1
共享发展就是要共同享有国家发展的所有成果。
2
共享发展不是短时间就能实现的。
3
“人心齐,泰山移。”人人共享需要人人共建。
4
共享的主体→
共享的内容→
共享的过程→
共享的途径→
思考:
你同意他们的观点吗?你是如何看待“共享发展”的?
共享发展:强调以人民为中心,全民共享、全面共享、渐进共享、共建共享。
全民共享
渐进共享
全面共享
共建共享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在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尽量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事情做好,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努力使全体人民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不断将蛋糕做大,让全体人民公平地享受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实现一定发展水平上的公平正义。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教材P11—13,回答:为什么要“让全体人民公平地享受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原因:①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3.为什么要共享发展成果
材料: 习近平总书记说:“你们高兴,我们也高兴,共产党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就是为老百姓办事的,让老百姓生活更幸福就是共产党的事业。”这说明了什么?
原因: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为什么要共享发展成果
你是如何看待“天下之大,黎元为先”这句话的?
出自李世民《晋宣帝总论》 含义:天地虽然广袤无垠,但是黎民百姓才是国家的根本。
原因:③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P12
①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P11
③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人民福祉。P3
④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3.为什么共享发展成果?
笔记区:
幼有所育
学有所教
劳有所得
病有所医
住有所居
老有所养
弱有所扶
民之所想,
政之所向
近年来,党和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
看图片·思考如何共享发展成果?
提高就业质量
提高收入水平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打赢脱贫攻坚战
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①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P11
②党和政府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P12
③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用社会主义制度做坚实保障。P13
4.如何实现共享发展?
幼有所育
学有所教
劳有所得
老有所养
住有所居
病有所医
弱有所扶



笔记区:
1.2走向共同富裕
改革进行时
共享发展成果
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容和总目标
如何全面深化改革?
为什么要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如何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课堂小结
1.2022年2月22日,中央发布《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党中央国务院推进乡村振兴,这一举措( )
①能够消除城乡差距,实现同步富裕
②体现了协调、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③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④表明解决“三农”问题是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B
课堂练习
2.“要坚持政府过紧日子,更好节用裕民”“装满‘米袋子’、充实‘菜篮子’”“大力实施‘万企兴万村’行动”……这些暖心的举措体现了人民政府( )
①具有国家重大事项的最高决定权
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③致力于解决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④让人民群众平均享有发展成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C
课堂练习
单击编辑标题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村日益呈现新面貌。
(1)我国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什么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2)我们青少年可以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做哪贡献?
探究分享P10:
△意义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让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②有利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③有利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解决社会主要矛盾;④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⑤有利于实现中国梦,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原因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是解决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是确保社会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需要。
(2)①认真学习、了解和积极宣传有关乡村振兴的发展政策;②热爱家乡,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向有关部门献计献策:③敢于同破坏乡村建设的行为作斗争等
课堂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