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第一节 土地资源 教学讲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2024)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第一节 土地资源 教学讲义

资源简介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 土地资源人教 版(2024)地理教学讲义
序言:脚下的沃土,生命的根基
亲爱的同学们,欢迎来到八年级地理第三章的第一节!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中国的 广袤疆域、多样人口和丰富民族文化。今天,我们将把目光聚焦到我们脚下这片承载着万物 生长的土地——土地资源。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自然资源,它不仅为我们 提供了食物和居住空间,更是支撑着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
你是否曾思考,我们餐桌上的粮食从何而来?城市里高楼大厦是如何拔地而起的?为什么有 些地方适合耕种,有些地方却只能发展林牧业?这些问题的答案,都与土地资源的类型、分 布以及利用方式息息相关。学习这些知识,不仅仅是为了认识土地的价值,更是为了培养我 们对土地的珍惜之心,提升我们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的意识,从而更好地建设美丽中 国。
在这一节课中,我们将一同揭开土地资源的奥秘。我们将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和主要类 型,认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分布规律,探究土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并思考如何 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这不仅仅是一次知识的学习,更是一次对自然馈赠的感恩,一 次对未来发展的责任担当,一次对美好家园的共同守护。
地理,是一门充满生机的学科。它让我们看到,每一寸土地都蕴藏着无限的可能,每一次耕 耘都播撒着希望的种子。我希望通过这节课,你们能够学会用地理的眼光去观察世界,用人 文的情怀去感受土地的魅力,成为一个热爱生活、热爱土地、热爱祖国的地理人。
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世界吧!
第一节 土地资源:承载生命的厚土
土地资源的特点:人多地少,类型多样
同学们,中国陆地面积广阔,但土地资源却有着“总量大、人均少、类型多、耕地比重小、 分布不均”的特点。这些特点深刻影响着我国的农业生产布局、城乡建设以及生态环境保
护。
1. 总量大,人均少:
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然而,由于人口众多,我国人均土地面积 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特别是人均耕地面积更是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这使得我国在粮 食安全和土地利用方面面临巨大压力。
2. 类型多样,耕地比重小: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气候类型丰富,这使得土地资源类型也多种多样,包括耕地、林地、草 地、水域、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土地等。其中,耕地是农业生产最宝贵的资源,但我国耕地面 积占比较小,且优质耕地资源有限。
图3.1 中国土地资源:展示了中国广袤的土地资源,但人均占有量相对较少,凸显了土地资 源的重要性。
3. 分布不均:
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与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密切相关,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
耕地: 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地区,如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 游平原、四川盆地等,这些地区地势平坦,气候温和湿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适 宜发展种植业。
林地: 主要分布在东北的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西南的横断山区以及东南丘陵山 地。这些地区降水丰富,地形崎岖,适宜森林生长。
草地: 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以及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这些地区降水较 少,气候干旱,适宜发展畜牧业。
未利用土地: 主要分布在西北干旱地区和青藏高原,包括戈壁、沙漠、冰川、裸岩 等,这些土地利用难度大,开发潜力有限。
图3.2 中国土地分布:展示了中国不同土地类型的分布格局,反映了自然环境对土地利用的 影响。
土地利用:因地制宜,发挥优势
我国在土地利用方面,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需 求,合理规划和利用土地资源。
1. 耕地利用:
精耕细作,提高单产: 在耕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我国通过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推广 优良品种,改进耕作技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单产。
发展多种经营: 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作物、蔬菜、水果等多种经营, 提高土地的综合效益。
保护基本农田: 严格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严禁占用基本农田进行非农建设,确保 国家粮食安全。
2. 林地利用:
发展林业生产: 发展用材林、经济林、防护林等,提供木材、水果、药材等林产品。
发挥生态功能: 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维护生物多样 性等重要生态功能。我国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工程,加强森林资源保 护。
3. 草地利用:
发展畜牧业: 在草地资源丰富的地区,发展畜牧业,提供肉、奶、皮毛等畜产品。
保护草地生态: 实行草畜平衡,防止过度放牧,加强草地建设和改良,防止草地退化 和沙化。
图3.3 土地利用类型:展示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特点,体现了人类对土地的合理开发和利 用。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面向未来的智慧
土地资源是有限的、不可再生的。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土地资源面临着越来越大 的压力。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保障国家长远发展和人民福祉的必然选择。
1.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盘活存量土地,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产出效 益。
严格土地管理: 健全土地管理法律法规,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防止土地过度开发 和浪费。
2. 保护耕地资源:
数量与质量并重: 严格保护耕地数量,同时注重耕地质量建设,通过科学施肥、土壤 改良等措施,提高耕地肥力。
防治耕地污染: 加强对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控制农药化肥使用量,推广有机农业, 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3. 保护生态环境:
防治水土流失: 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采取植树造林、修建梯田、坡改梯等措施, 防治水土流失。
防治土地荒漠化: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采取退耕还林还草、封沙育林育草、建设防护 林等措施,防治土地荒漠化。
保护生物多样性: 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维护生态 平衡。
思考与展望:人地和谐,共创美好未来
同学们,土地是我们的母亲,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是每个公 民义不容辞的责任。让我们共同努力,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节约每一寸土地, 保护每一片绿色,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丽,让我们的未来更加可持续!
思考题:
1. 请你结合家乡的实际情况,谈谈家乡的土地资源主要有哪些类型?是如何被利用的? 2. 你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如何节约和保护土地资源?
3. “寸土寸金”这个词语,在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的今天,你如何理解它的含义?
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能够对土地资源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并将其转化为实际 行动,共同守护我们宝贵的土地资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