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第3章第1节《电荷与电流》基础性评价答题卷班级 姓名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答案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空2分,共30分)16. 17. 18.(1) (2) 。(3) 。19. 20.(1) (2) 。(3) 三、实验与探究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20分)21.(1)(2) ;(3) 。22.(1)(2) ;(3) ;(4) ;。(5) ;。四、综合题(共3小题,23小题8分,24、25小题各6分,共20分)23.(1)(2) 。(3) 。(4) 。24.(1) ;(2) ,。25.(1) ;(2) ;(3) ;(4) ;(5)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10)211美33美10.20.400.6063图1图2图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第3章第1节《电荷与电流》基础性评价解析卷(测试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将橡胶棒或玻璃棒靠近不同的塑料吸管,发生偏转如箭头,能证明吸管一定带负电的是( )A.B. C. D.【答案】A【解析】A、用带负电的橡胶棒与塑料吸管相互排斥,说明塑料吸管一定带负电,故A正确;B、带正电的玻璃棒与塑料吸管相互排斥,说明塑料吸管一定带正电,故B错误;C、用带负电的橡胶棒与塑料吸管相吸引,因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塑料吸管可能带正电,因带电体吸引轻小不带电体,塑料吸管可能不带电,故C错误;D、带正电的玻璃棒与塑料吸管相吸引,因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塑料吸管可能带负电,因带电体吸引轻小不带电体,塑料吸管可能不带电,故D错误。2.中央电视台某科普节目介绍,飞行的蜜蜂与空气摩擦产生静电,因此蜜蜂在飞行中就可以吸引带正电的花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蜜蜂与空气摩擦得到电子 B.蜜蜂与空气摩擦失去电子C.蜜蜂和空气摩擦时创造了电荷 D.摩擦后的空气带负电【答案】A【解析】由题知,蜜蜂飞行与空气摩擦产生静电,且蜜蜂在飞行中可以吸引带正电的花粉,根据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蜜蜂带负电;蜜蜂带负电的原因是:蜜蜂飞行与空气摩擦,空气中的一些电子转移到蜜蜂身上,蜜蜂得到电子而带负电,空气因失去电子带正电,故A正确,BCD错误。3.小科将两只相同的气球在自己的头发上摩擦后,发现两只气球就会变得“互不理睬”(如图),对该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摩擦产生了电荷使两气球带了电B.摩擦的方法使质子发生转移而带电C.两气球因带了同种电荷而互相排斥D.气球与头发摩擦,气球带电,头发不带电【答案】C【解析】A.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不是产生电荷,故A错误;B.摩擦的方法使头发与气球里的电子发生转移,不是质子发生转移,故B错误;C.两只相同的气球在头发上摩擦后,头发与气球因为相互摩擦而带异种电荷,两只相同的气球带的是同种电荷,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两只气球就会变得“互不理睬”,故C正确;D.两只相同的气球在头发上摩擦后,头发与气球因为相互摩擦而带异种电荷,即气球和头发都带了电荷,故D错误。4.电视机的玻璃荧光屏表面经常有许多灰尘,这主要是因为( )A.灰尘的自然堆积B.玻璃有较强的吸附灰尘的能力C.电视机工作时,屏表面温度较高而吸附灰尘D.电视机工作时,屏表面有静电而吸附灰尘【答案】D【解析】电视机工作时,由于电子运动到了屏幕上,使屏幕带了电,而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故把灰尘吸引到了屏幕上。5.将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能正确表示橡胶棒和验电器金属箔片带电情况的图是( )A.B. C.D.【答案】A【解析】金属箔片张开是因为两箔片都带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结果,故CD错误;将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橡胶棒带负电,故B错误,A正确;6.如图所示是一款网红灯泡,它可以实现平时放置时不亮,当手同时触碰其尾部侧壁和端点时,灯泡会发光,此时人手相当于电路元件中的( )A.电源 B.用电器 C.导线 D.电阻【答案】C【解析】当手同时触碰网红灯泡的尾部侧壁和端点时,灯泡发光,说明此时人手使电路形成了通路,让电流能够从电源出发,经过灯泡等元件形成回路,人手起到了连接电路元件、导通电流的作用,相当于电路中的导线。7.智能家居系统中包含各种电路。关于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电路闭合时,电路中就有电流B.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C.用电器是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D.一个完整的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和导线组成【答案】B【解析】A、电路中产生电流的条件有两个:一是要有电源,二是电路是通路,故A错误;B、电源是将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它在电路中是提供电能的,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故B正确;C、用电器是消耗电能的装置,它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故C错误。D、一个完整的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组成,故D错误。8.关于“水果电池”的实验。下列建议合理的是( )①水果可采用新鲜的柠檬 ②选用量程大一些的电流表③插入水果的金属片最好相同 ④插入水果的金属片不要相同,如铜与锌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①②④【答案】C【解析】①新鲜的柠檬含有丰富的柠檬酸,能提供良好的电解质环境,促进金属片之间的化学反应,从而产生电流。因此,此建议合理。②水果电池产生的电流通常为微安级别,若选用大量程电流表(如安培表),可能导致读数不精确甚至无法检测到微小电流。正确的做法是选择灵敏的小量程电流表(如微安表)。因此,此建议不合理。③原电池的原理依赖于两种不同金属的电势差。若金属片相同,无法形成电势差,也就不会产生电流。因此,此建议错误。④不同金属(如铜和锌)的活动性差异会产生电势差。锌作为活泼金属被氧化,铜作为惰性金属完成电子传递,从而形成电流。此建议符合原电池原理,合理。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9.某次测量中电流表示数如图所示,其读数为( )A.1.4A B.1.2A C.0.24A D.0.22A【答案】C【解析】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指针在0.2A偏右2格的位置,所以电流表的示数为0.24A。10.按图所示连接好电路,将电流表分别连接在1、2、3处,观察并比较相应的电流值I1、I2、I3。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 )A.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B.并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C.串联电路电流逐渐增大D.并联电路电流逐渐增大【答案】A【解析】由图所示,电路为串联电路,将电流表分别连接在1、2、3处,观察并比较相应的电流值I1、I2、I3,通过上面的实验探究可知: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11.用如图所示电路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特点。关于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实验中L1和L2规格都应相同B.为得到普遍规律,应保持器材不变再实验两次C.最好选用三个相同的电流表串联接入a、b、c处测量D.实验中发现两个灯泡亮度不同,说明串联电路电流不相等【答案】C【解析】AB、为得出普遍性的规律,要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多次测量,故AB错误;C、因为不同量程电流表的分度值不同,准确程度不同,并且不同型号的电流表的灵敏度也不一定相同,所以最好选用型号相同、量程相同的三个电流表测量,故C正确;D、两灯串联,通过的电流相等,灯泡亮暗取决于灯的实际功率大小,故D错误。12.为避免立定跳远测试起跳时过线犯规,学校引进了一批体育练习装置。装置的基本原理是:当有同学踏上练习垫时,开关、同时闭合,当装置感应到脚尖过线,红外感应开关断开,蜂鸣器发出声音提醒同学犯规。下列选项能实现上述功能的电路图是( )A.B.C.D.【答案】A【解析】当有同学踏上测试垫时,开关S1、S2同时闭合,此时电路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不过蜂鸣器不会发声,由此可知,蜂鸣器处于短路状态;当机器感应到脚尖过线,红外感应开关S2断开,蜂鸣器发出声音提醒考生犯规,由此可知,开关S2组成的电路把蜂鸣器短路了。13.如图所示,开关S闭合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A.L1与L2都亮 B.L1亮,L2不亮 C.L1不亮,L2亮 D.L1与L2都不亮【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开关S断开时,两灯并联。当开关S闭合后,最右边的导线将灯L2和灯L1都短路,则L1与L2都不亮。14.河水在狭窄的河流中奔流,到达宽阔的河滩后,看上去水流平缓,电流是否也是这样呢?如图所示的导体,A端粗,B端细,则电流流过它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A到B,电流逐渐增大 B.从A到B,电流大小不变C.从A到B,电流逐渐减小 D.无法比较AB两端电流的大小【答案】B【解析】导体串联接在电路中,流过导体各处的电流相等,与导体各部分的粗细无关,电流从A到B大小不变。15.如图是王老师在实验室连接的一个电路,电路图与之对应的是( )A.B.C.D.【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电流从电源正极出来后,分成两条路径:一条路径经过,另一条路径经过、,然后两条电流汇合在一起,经过开关后回到电源的负极,所以该电路为并联电路,开关在干路中控制整个电路,控制。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空2分,共30分)16.小明在实验室看到一个用线悬挂起来的轻质小球。为了能快速的判断:(1)小球是否带电;(2)小球的带电性。小明画出了下面的思维导图,请你根据学过的知识完成下列问题:①处应填入 ;②处应填入 。下列现象中与摩擦起电无关的是 (填字母)。A.雷电现象B.脱毛衣时产生火花与“噼啪”声C.演奏小提琴,琴弓与琴弦摩擦产生声音D.梳头时头发随梳子飘起来【答案】①球带正电;②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C。【解析】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将轻质小球去靠近该玻璃棒时,球被排斥,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小球带正电;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如果去靠近细线悬吊着的轻质小球时,产生了相互吸引的现象,那么小球有两种可能:①根据带电物体可以吸引轻质小球的性质,小球可以不带电;②根据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的性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所以小球带负电;物体之间的摩擦会使一个物体上的电子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得到电子的那个物体就带了负电,另一个失去电子的物体就带了等量的正电,这种现象称为摩擦起电,这些物体所带的电荷叫静电。雷电现象、脱毛衣时产生火花与“噼啪”声、梳头时头发随梳子飘起来都与摩擦起电有关;演奏小提琴,琴弓与琴弦摩擦产生声音这是利用振动发声,与摩擦起电无关。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17.如图所示是具有报警功能的文物展示台,该展示台由木板、弹簧、金属片A、B、C和报警电路组成。当把压在B上的物品搬离时,金属片B在弹簧作用下与金属片 A、C分开,相当于 (填“闭合”或“断开”)开关,这时灯 (填“亮”或“不亮”),电铃 (填“响”或“不响”)。【答案】 断开 亮 响【解析】当把压在B上的物品搬离时,金属片B在弹簧作用下与金属片A、C分开,相当于断开开关,此时灯泡和电铃串联,电路中有电流通过,此时灯亮,电铃响。18.把两种不同材料的导线(如铁线和铜线)组成如图所示的闭合电路,当AB两端存在温度差时,电路中就会有电流通过,这种电路叫热电偶。实验表明,热电偶电路中电流的大小跟相互连接的两种金属丝的材料有关,且接点A和B间的温度差越大,电流越大。(1)如果只将图中铁丝换成铜丝,电路中将 (选填“有”或“没有”)电流。(2)如果只将A处杯中的冰水混合物换为沸水,稳定后,通过电路铜丝中的电流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请写出热电偶电路的一种应用: 。【答案】(1)没有;(2)变小;(3)制成温度计(温差发电等)。【解析】(1)如图所示,其他条件不变,只将铁丝换成铜丝,电路中将无电流。由材料可知,热电偶电路中电流的大小跟相互连接的两种金属丝的材料有关;若将铁丝换成铜丝,则与其他导线的材料相同,电路中无电流。(2)由材料可知,热电偶电路中电流的大小跟接点A和B间的温度差的大小有关,温度差越大,回路电流越大;若将A处杯中的冰水混合物换为沸水,则AB两端存在温度差会减小,电路电流会变小。(3)因为热电偶电路中电流的大小跟接点A和B间的温度差的大小有关,温度差越大,回路电流越大,所以可以利用电信号来反映温度,即可以利用这种性质可以把热电偶做成温度计(温差发电等)。19.如图所示的电路,只闭合开关S1时,能够发光的灯泡是 ;同时闭合开关S1、S2时,L1、L2的连接方式是 联,此时电流表A2测灯泡 (选填“L1”或“L2”)的电流。【答案】 L1 并 L2【解析】只闭合S1时,L2支路是断开的,故L1发光,L2不发光,A1测L1电流。同时闭合开关S1、S2时,L1、L2并联,电流表A1测量干路的电流,电流表A2测量L2的电流。20.如图是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的实物连接图。(1)电流表测量的是通过灯泡 的电流(填“L1”或“L2”);(2)如果电流表示数如图所示,则测出的电流是 ;(3)如果要用电流表测干路电流,且只允许移动其中一根导线,应将导线 (填“a”、“b”或“c”)的右端接在电流表的负接线柱上。【答案】(1)L1;(2)0.36A;(3)b。【解析】(1)由电路图可知,电流表与L1灯串联,测灯L1的电流。(2)由图2所示电流表可知,其量程是0~0.6A,分度值为0.02A,电流表示数为0.36A。(3)如果要用电流表测干路电流,电流表应串联接在干路中,由电路图可知,只需将导线b的右端接在电流表的负接线柱上即可。三、实验与探究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20分)21.按照图1中的电路图连接电路,并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强度。(1)根据图1中的电路图,用笔线代替导线补全图2中的实物图;(2)正确连接后,闭合开关,电流表显示如图3所示,此时电流强度为 A;(3)若在电路中增加一节电池,用电器继续工作,电流会 (增大/不变/减小)。【答案】(1)见解答图:(2)0.5;(3)增大。【解析】(1)由图1可知,两灯泡串联,图2中的实物图连接如下图所示:;(2)电流表显示如图3所示,电流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0.02A,其示数为0.5A;(3)串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各电池电压的和,如果在电路中再串联一节电池,电源电压增大,由I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22.小华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中,如图10甲所示是实验的电路图。(1)电流表在使用时必须 (选填“串联”或“并联”)在被测电路中;(2)小华刚接好最后一根导线,电流表的指针就发生了偏转,原因是 ;(3)他先将电流表接A处,闭合开关后,观察到灯L2发光,但灯L1不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零,电路可能存在的仪器故障是 ;(4)测量B处的电流时,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原因是 。另一组的小明同学在实验开始前,检查器材时,也发现了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原因是 ;(5)下表是小华同学在实验中用两盏规格相同的灯泡得出的实验结论。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且各支路的电流相等,请指出小华的探究过程的一点不妥之处: 。A点的电流 B点的电流 C点的电流0.16A 0.16A 0.32A你对此实验提出的改进建议是③ 。【答案】(1)串联(2)连接电路时开关没有断开(3)L1断路(4) 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电流表没调零(5) 使用了规格相同的灯泡或只做了一次实验(合理即可) 使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多次试验【解析】(1)根据电流表的使用规则可知,电流表在使用时必须串联在被测电路中。(2)刚接好最后一根导线,电流表的指针就发生了偏转,原因是连接电路时开关没有断开。(3)将电流表接A处,闭合开关后,观察到灯L2发光,则干路和L2支路为通路,但灯L1不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零,则电路可能存在的故障是L1断路。(4)[1]他在测量B处的电流时,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指针反偏原因是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2]检查器材时,开关断开也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原因是电流表没调零。(5)[1][2][3]做实验一般要做三次以上,本实验小华同学只做了一次,并且使用了规格相同的灯泡,偶然性太大;为了避免偶然性,得出普遍规律,应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多次实验。四、综合题(共3小题,23小题8分,24、25小题各6分,共20分)23.学习了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之后,小沈同学大胆地猜想,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否与两电荷所带的电荷量和它们之间的距离有关呢 于是他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做起了实验,Q是一个带正电的物体,把系在细线上的带正电的小球先后挂在A、B、C三处,比较小球在不同位置所受带电物体的作用力的大小。回答下列问题:(1)这个力的大小是通过 显示出来的。(2)为使实验现象更明显,悬挂在细线上的小球应用 (选填“小钢球”或“塑料泡沫小球”)。(3)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电荷量一定时, ,电荷间相互作用力越大。(4)做完以上实验后,用另一个小球靠近带正电的物体Q时,情景如图乙所示,则另一个小球的带电情况可能是 。【答案】(1)细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 (2)塑料泡沫小球(3)电荷间距离越小 (4)带负电或者不带电【解析】(1)在小球质量一定的情况下,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越大,小球受到的电荷间作用力越大,这个力的大小可以通过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大小显示出来,这种研究方法称之为转换法。(2)为使实验现象更明显,悬挂在丝线上的小球应选用质量较小的塑料泡沫小球。(3)由图知,A处小球偏转角度最大,C处小球偏转角度最小,故可得出结论:在电荷量一定的情况下,电荷间的距离越小,电荷间的作用力越大。(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相互排斥的一定是同种电荷,但相互吸引的可能是异种电荷,也可能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24.小明同学连接了如图电路图进行实验,请你帮他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1)小明将开关S断开,然后把灯泡 L2两端的接线柱用一根导线相连接,小明再次闭合开关S,灯泡L2将 (选填“发光”或“不发光”);(2)受上面实验现象启发,为了让两盏灯同时熄灭,小明认为可以不断开开关,而用一根导线同时连接图中灯泡 L2左端和灯泡 L1的右端接线柱即可。根据所学知识,我们应该告诉小明 (选填“能”或“不能”) 这样操作,具体的原因是 。【答案】(1)不发光 (2)不能 会造成电源短路【解析】(1)用一根导线并联在灯泡L2的两端,则灯泡L2被短路,所以灯泡L2不发光。(2)连接图中灯泡L2左端和灯泡L1的右端接线柱,电流直接从正极出发,不经过用电器直接回到负极,这样就造成电源短路,会损坏电源,所以不能这样操作。25.公元1821年,物理学家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把两根铜丝和一根铁丝与灵敏电流计串联成闭合电路,然后把铜丝和铁丝的一个连接点放在盛有冰水混合物的容器里保持低温;另一个连接点放在火焰上加热。发现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发生了偏转,这一现象表明这时闭合电路中产生了电流,这种电流叫做“热电流”,这种电路叫做“热电偶电路”,如图所示。进一步的实验表明:热电偶电路中电流的大小跟相互连接的两种金属丝的性质以及连接点D和G间的温度差有关。下表给出了通过实验测得的热电偶电路中电流大小与温度差关系的数据。两连接点间的温度差 0 1 100 200 300电路中的电流 0.00 0.01 0.64 1.42 2.29(1)这样的热电偶实际上是一个电源,它是把内能转化为 能的装置;(2)在热电偶电路中,电路是由 (填“相同”或“不同”)材料的导体组成的闭合电路;(3)其它条件不变,移去酒精灯,一段时间后,电路中电流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4)利用热电偶的性质可以把热电偶做成 ;A.加热器 B.温度计 C.测力计(5)观察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答案】(1)电 (2)不同 (3)B (4)B(5)其它条件不变时,两连接点间的温度差越大,电路中的电流越大【解析】(1)由题意可知,把铜丝和铁丝的一个连接点放在盛有冰水混合物的容器里保持低温,另一个连接点放在火焰上热,才会产生“热电流”,因此,热电偶电源工作时将内能转化为电能。(2)由短文描述可知,在热电偶电路中,产生热电流的条件是:电路是由不同材料的导体(如铜和铁)组成的闭合电路。(3)其它条件不变,移去酒精灯,一段时间后,温度降低,则两连接点间的温度差变小,由表可知电路中电流变小,故选B。(4)热电偶电路产生的电流大小与温度有关,所以利用热电偶的性质可以把热电偶做成温度计,故选B。(5)观察表中数据,可知两连接点间的温度差越大,电路中的电流越大。故得出的结论是:其它条件不变时,两连接点间的温度差越大,电路中的电流越大。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10)/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第3章第1节《电荷与电流》基础性评价试题卷(测试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将橡胶棒或玻璃棒靠近不同的塑料吸管,发生偏转如箭头,能证明吸管一定带负电的是( )A.B. C. D.2.中央电视台某科普节目介绍,飞行的蜜蜂与空气摩擦产生静电,因此蜜蜂在飞行中就可以吸引带正电的花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蜜蜂与空气摩擦得到电子 B.蜜蜂与空气摩擦失去电子C.蜜蜂和空气摩擦时创造了电荷 D.摩擦后的空气带负电3.小科将两只相同的气球在自己的头发上摩擦后,发现两只气球就会变得“互不理睬”(如图),对该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摩擦产生了电荷使两气球带了电B.摩擦的方法使质子发生转移而带电C.两气球因带了同种电荷而互相排斥D.气球与头发摩擦,气球带电,头发不带电4.电视机的玻璃荧光屏表面经常有许多灰尘,这主要是因为( )A.灰尘的自然堆积B.玻璃有较强的吸附灰尘的能力C.电视机工作时,屏表面温度较高而吸附灰尘D.电视机工作时,屏表面有静电而吸附灰尘5.将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能正确表示橡胶棒和验电器金属箔片带电情况的图是( )A.B. C.D.6.如图所示是一款网红灯泡,它可以实现平时放置时不亮,当手同时触碰其尾部侧壁和端点时,灯泡会发光,此时人手相当于电路元件中的( )A.电源 B.用电器 C.导线 D.电阻7.智能家居系统中包含各种电路。关于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电路闭合时,电路中就有电流B.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C.用电器是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D.一个完整的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和导线组成8.关于“水果电池”的实验。下列建议合理的是( )①水果可采用新鲜的柠檬 ②选用量程大一些的电流表③插入水果的金属片最好相同 ④插入水果的金属片不要相同,如铜与锌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①②④9.某次测量中电流表示数如图所示,其读数为( )A.1.4A B.1.2A C.0.24A D.0.22A10.按图所示连接好电路,将电流表分别连接在1、2、3处,观察并比较相应的电流值I1、I2、I3。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 )A.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B.并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C.串联电路电流逐渐增大D.并联电路电流逐渐增大11.用如图所示电路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特点。关于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实验中L1和L2规格都应相同B.为得到普遍规律,应保持器材不变再实验两次C.最好选用三个相同的电流表串联接入a、b、c处测量D.实验中发现两个灯泡亮度不同,说明串联电路电流不相等12.为避免立定跳远测试起跳时过线犯规,学校引进了一批体育练习装置。装置的基本原理是:当有同学踏上练习垫时,开关、同时闭合,当装置感应到脚尖过线,红外感应开关断开,蜂鸣器发出声音提醒同学犯规。下列选项能实现上述功能的电路图是( )A.B.C.D.13.如图所示,开关S闭合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A.L1与L2都亮 B.L1亮,L2不亮 C.L1不亮,L2亮 D.L1与L2都不亮14.河水在狭窄的河流中奔流,到达宽阔的河滩后,看上去水流平缓,电流是否也是这样呢?如图所示的导体,A端粗,B端细,则电流流过它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A到B,电流逐渐增大 B.从A到B,电流大小不变C.从A到B,电流逐渐减小 D.无法比较AB两端电流的大小15.如图是王老师在实验室连接的一个电路,电路图与之对应的是( )A.B.C.D.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空2分,共30分)16.小明在实验室看到一个用线悬挂起来的轻质小球。为了能快速的判断:(1)小球是否带电;(2)小球的带电性。小明画出了下面的思维导图,请你根据学过的知识完成下列问题:①处应填入 ;②处应填入 。下列现象中与摩擦起电无关的是 (填字母)。A.雷电现象B.脱毛衣时产生火花与“噼啪”声C.演奏小提琴,琴弓与琴弦摩擦产生声音D.梳头时头发随梳子飘起来17.如图所示是具有报警功能的文物展示台,该展示台由木板、弹簧、金属片A、B、C和报警电路组成。当把压在B上的物品搬离时,金属片B在弹簧作用下与金属片 A、C分开,相当于 (填“闭合”或“断开”)开关,这时灯 (填“亮”或“不亮”),电铃 (填“响”或“不响”)。18.把两种不同材料的导线(如铁线和铜线)组成如图所示的闭合电路,当AB两端存在温度差时,电路中就会有电流通过,这种电路叫热电偶。实验表明,热电偶电路中电流的大小跟相互连接的两种金属丝的材料有关,且接点A和B间的温度差越大,电流越大。(1)如果只将图中铁丝换成铜丝,电路中将 (选填“有”或“没有”)电流。(2)如果只将A处杯中的冰水混合物换为沸水,稳定后,通过电路铜丝中的电流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请写出热电偶电路的一种应用: 。19.如图所示的电路,只闭合开关S1时,能够发光的灯泡是 ;同时闭合开关S1、S2时,L1、L2的连接方式是 联,此时电流表A2测灯泡 (选填“L1”或“L2”)的电流。20.如图是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的实物连接图。(1)电流表测量的是通过灯泡 的电流(填“L1”或“L2”);(2)如果电流表示数如图所示,则测出的电流是 ;(3)如果要用电流表测干路电流,且只允许移动其中一根导线,应将导线 (填“a”、“b”或“c”)的右端接在电流表的负接线柱上。三、实验与探究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20分)21.按照图1中的电路图连接电路,并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强度。(1)根据图1中的电路图,用笔线代替导线补全图2中的实物图;(2)正确连接后,闭合开关,电流表显示如图3所示,此时电流强度为 A;(3)若在电路中增加一节电池,用电器继续工作,电流会 (增大/不变/减小)。22.小华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中,如图10甲所示是实验的电路图。(1)电流表在使用时必须 (选填“串联”或“并联”)在被测电路中;(2)小华刚接好最后一根导线,电流表的指针就发生了偏转,原因是 ;(3)他先将电流表接A处,闭合开关后,观察到灯L2发光,但灯L1不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零,电路可能存在的仪器故障是 ;(4)测量B处的电流时,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原因是 。另一组的小明同学在实验开始前,检查器材时,也发现了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原因是 ;(5)下表是小华同学在实验中用两盏规格相同的灯泡得出的实验结论。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且各支路的电流相等,请指出小华的探究过程的一点不妥之处: 。A点的电流 B点的电流 C点的电流0.16A 0.16A 0.32A你对此实验提出的改进建议是③ 。四、综合题(共3小题,23小题8分,24、25小题各6分,共20分)23.学习了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之后,小沈同学大胆地猜想,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否与两电荷所带的电荷量和它们之间的距离有关呢 于是他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做起了实验,Q是一个带正电的物体,把系在细线上的带正电的小球先后挂在A、B、C三处,比较小球在不同位置所受带电物体的作用力的大小。回答下列问题:(1)这个力的大小是通过 显示出来的。(2)为使实验现象更明显,悬挂在细线上的小球应用 (选填“小钢球”或“塑料泡沫小球”)。(3)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电荷量一定时, ,电荷间相互作用力越大。(4)做完以上实验后,用另一个小球靠近带正电的物体Q时,情景如图乙所示,则另一个小球的带电情况可能是 。24.小明同学连接了如图电路图进行实验,请你帮他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1)小明将开关S断开,然后把灯泡 L2两端的接线柱用一根导线相连接,小明再次闭合开关S,灯泡L2将 (选填“发光”或“不发光”);(2)受上面实验现象启发,为了让两盏灯同时熄灭,小明认为可以不断开开关,而用一根导线同时连接图中灯泡 L2左端和灯泡 L1的右端接线柱即可。根据所学知识,我们应该告诉小明 (选填“能”或“不能”) 这样操作,具体的原因是 。25.公元1821年,物理学家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把两根铜丝和一根铁丝与灵敏电流计串联成闭合电路,然后把铜丝和铁丝的一个连接点放在盛有冰水混合物的容器里保持低温;另一个连接点放在火焰上加热。发现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发生了偏转,这一现象表明这时闭合电路中产生了电流,这种电流叫做“热电流”,这种电路叫做“热电偶电路”,如图所示。进一步的实验表明:热电偶电路中电流的大小跟相互连接的两种金属丝的性质以及连接点D和G间的温度差有关。下表给出了通过实验测得的热电偶电路中电流大小与温度差关系的数据。两连接点间的温度差 0 1 100 200 300电路中的电流 0.00 0.01 0.64 1.42 2.29(1)这样的热电偶实际上是一个电源,它是把内能转化为 能的装置;(2)在热电偶电路中,电路是由 (填“相同”或“不同”)材料的导体组成的闭合电路;(3)其它条件不变,移去酒精灯,一段时间后,电路中电流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4)利用热电偶的性质可以把热电偶做成 ;A.加热器 B.温度计 C.测力计(5)观察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1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单元学习评价】浙教版八上 第3章第1节《电荷与电流》基础性评价(答题卷).docx 【单元学习评价】浙教版八上 第3章第1节《电荷与电流》基础性评价(解析卷).docx 【单元学习评价】浙教版八上 第3章第1节《电荷与电流》基础性评价(试题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