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6张PPT)西汉时大文学家东方朔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据说有一次,他向汉武帝上一奏本,这个奏本足足用了三千片竹简,需要两个人才能抬动,汉武帝足足看了一个多月,那个累啊,真是难以形容啊!第15课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一、造纸术的发明1.观察图片并结合教材知识,说说在纸发明之前,人们是用什么材料书写?以上书写材料有哪些缺点?纸问世之前,古人把文字刻画、书写在甲骨和简帛上面,或铸刻在青铜器物上面。书写材料:后人用“册”“编”“卷”来称书籍的篇幅,就是从简的编连方式和存放特点来的竹简丝帛商周时代甲骨青铜器缺点:简用竹木制成,分量很重;帛虽然轻,但价格昂贵。2.根据图片和教材知识,指出我国是在何时发明造纸术的?放马滩纸1986年,在甘肃天水放马滩汉墓出土的西汉早期的纸,上面绘有地图。这种纸薄而软,纸面平整光滑。这是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也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西汉时期,人们己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表面有细纤维渣,可见造纸技术比较原始。其原料为大麻,纸上用墨线绘有山、川、崖、路,是一幅世界最早的纸绘地图。3.分析材料,根据图片并结合教材知识,说说改进造纸术的人物、时间、原材料和特点。1.时间:2.人物:东汉时,前105年蔡伦蔡伦3.材料:4.特点:树皮、麻头、破布、旧鱼网等纸的质量大大提高,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范晔的《后汉书》 洗涤原料⑤舂(chōng)捣④蒸煮 焚烧草木灰 浸渍沤制⑧晾晒⑦捞取纸浆⑥制浆⑨码放造纸术的制作流程4.根据《造纸术的传播示意图》和材料,并结合教材知识,分析造纸术的传播有什么历史意义?造纸术的传播公元4世纪(朝鲜)公元7世纪(日本)公元8世纪 阿拉伯国家公元12世纪(非洲)公元12世纪(欧洲)公元16世纪(美洲)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传播,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公元19世纪(大洋洲)没有纸的发明,就不可能有现代文明。造纸术改变世界面貌。--美国.MH.哈特二、医学、数学与农学的成就1.观看视频《历史文化名人之张仲景》,根据图片和教材知识,说说张仲景的生活年代、主要医学成就和地位。东汉末年①《伤寒杂病论》张仲景②发展了“治未病”思想,提倡预防疾病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被后世称为“医圣”成就:地位:年代: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总结了各种疾病的症状,提出在诊断上要辨证分析病情,然后对症治疗。东汉末年华佗(安徽人)年代:成就:①擅长用针灸、汤药为人治病,能实施外科手术②发明“麻沸散”③创编“五禽戏”2.观看视频《华佗》和《五禽戏》图,结合教材知识,说说华佗的生活年代、主要医学成就。3.观看图片,阅读材料,指出数学著作《九章算术》的成书时间、内容、地位和从选材角度看的特点。时间:最晚成书于东汉时期。内容:总结了东汉以前的数学知识,内容有解决实际问题的算术、代数、几何等。地位:当时世界上先进的数学著作。特点:注重实际应用,与人们的生产生活联系紧密。3.观看图片,阅读材料,指出农学著作《氾胜之书》的内容和主张。《氾胜之书》是后世的通称。作者氾胜之,汉成帝时人,曾为议郎,在今陕西关中平原地区教民耕种,获得丰收。该书是他编成西汉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经验和操作技术的总结,主要内容包括耕作的基本原则、播种日期的选择、种子处理、个别作物的栽培、收获、留种和贮藏技术﹑区种法等。成就:总结了关中地区的农业生产经验。主张:提出改良土地、适度施肥、合理密植等农业生产方法。1.结合教材知识,概括司马迁的生平经历,并思考他能写出《史记》这部巨著的原因是什么?从中你能感受到什么样的精神品质?三、司马迁与《史记》勤奋好学,饱读书籍实地考察,搜集资料继承父业,撰写诗书仗义执言,遭受酷刑发愤著书,终成巨著忍辱负重、自强不息、正直不屈、坚韧不拔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司马迁(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年代:西汉汉武帝时期内容:从黄帝到汉武帝时的史事。体例:①记录帝王将相历史活动肯定了他们的功绩,也揭露了他们的腐朽和罪恶②为下层人物写传记2.观看视频《司马迁与<史记>》,根据图片和教材知识,说说《史记》的作者、成书年代、内容和体例。3.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知识,概括《史记》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他爱憎分明,秉笔直书,对我国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史记》文笔优美,所记人物形象生动,在文学史上也有崇高的地位。①史学价值:②文学价值:《史记》被称为“实录、信史”。司马迁《史记》中揭露夏桀、商纣、秦始皇的残暴行径;颂扬了陈胜、吴广起义的作用;还大胆抨击当时最高统治者的丑恶行为,如揭露了汉武帝晚年搜刮人民的情况,抨击他迷信、梦想会仙人的荒唐事。《汉书》评论《史记》的文笔是“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即秉笔直书,实事求是。柳宗元:朴素凝炼、简洁利落,无枝蔓之疾;浑然天成、滴水不漏,增一字不容;遣词造句,煞费苦心,减一字不能。鲁迅:“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四、道教和佛教1.阅读图文并结合教材知识,说说道教兴起的兴起时间和主要派别。张角创立了太平道,尊奉黄帝和老子,也吸收了在社会上流行的一些神仙方术。(2)主要派别:(1)兴起时间:东汉末年。张陵创立的五斗米道,人们只要出五斗米,就可入道。道教四大名山湖北武当山四川青城山江西龙虎山安徽齐云山2.结合教材知识,说说佛教的创立时间、起源地和基本教义。佛 教佛教主张众生平等创立时间:公元前6世纪基本教义:释迦牟尼起源地:古代印度3.结合图片和教材知识,说说佛教的传入、发展和影响。佛 教传入: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国。发展:东汉明帝时,西域的僧人运载佛经到洛阳,得到上层统治阶级的扶持,佛教逐步在社会上传播开来。影响:佛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在社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三大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浙江普陀山—观音菩萨四川峨眉山—普贤菩萨安徽九华山—地藏菩萨教别发源地时间信仰对象宗教场所教 义佛教印度西汉末年佛寺院转世投胎,忍受苦难虔诚信佛,来世幸福道教中国东汉时期神仙道观修身养性,炼制丹药长生不老,得道成仙阅读教材完成下面表格,并思考封建统治阶级为什么总是积极提倡和扶持佛教和道教 ①佛教和道教的基本教义。 ②符合统治者的政治需要。原因:课堂小结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造纸术的发明发明:西汉时期改进: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影响: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医学和数学与农学的成就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医圣”华佗:针灸、汤药,外科手术,“麻沸散”“五禽戏”作者: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宗教内容: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的史事史学体例: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道教:东汉时期兴起,太平道和五斗米道佛教:古代印度,众生平等,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国《九章算术》:东汉,数学著作价值:史学价值、文学价值《氾胜之书》;农学著作1.(营口中考)汉武帝批阅奏折时,有时一个奏折所用的竹简需要两人抬进宫。东汉时期,这种不方便现象得到了改善,这主要得益于以下哪一人物的重大贡献( )A.张仲景 B.扁鹊 C.华佗 D.蔡伦2.(黔东南中考)中医是中国“国粹”之一,中国古代中医学人才辈出。东汉名医张仲景的成就是( )①写成《伤寒杂病论》一书 ②发明了“麻沸散”③发明了切脉诊法 ④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③④3.(雅安中考)他重视医疗体育,创编了一套保健运动体操“五禽戏”,帮助人们强身健体,起到祛病长生的作用。他是( )A.司马迁 B.蔡伦 C.张仲景 D.华佗DC当堂达标D4.(眉山中考)成书于东汉时期的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提到了很多多面体体积的算法,主要是有关筑堤、造台、开河、掘窖的体积问题,以及谷仓、米囤、粮窖的容量问题。由此可知中国古代( )A.数学家多出生于农民家庭 B.数学知识与农业生产相关C.数学普及促进农业的发展 D.科举制促进了数学的进步5.(临沂中考)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人固然都有一死,但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却比鸿毛还轻,这是因为他们生存所追求的东西不同啊!)他在遭受酷刑后,努力追求的“东西”是( )A.仗义执言,策动大臣们上书为民请命B.报仇雪恨,策划组织活动反对汉武帝C.饱读诗书,游历汉朝各地的名山大川D.发愤著述,秉笔撰写不朽的历史巨著6.白马寺是我国最早的佛教寺院,它兴建于( )A.西汉武帝时期 B.东汉明帝时期 C.南朝时期 D.西晋时期BBD7.两汉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为科技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从而在许多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美国作家哈特写了《影响人类历史进程100名人排行榜》一书,书中将世界100外名人按他们对人类历史和人们日常生活影响的大小排列顺序,蔡伦被排在第七位。(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东汉时期的蔡伦被排在世界最有影响100位名人前列的理由。材料二 造纸术外传时间表(2)根据材料二,指出4-8世纪,我国的造纸术传播到哪些国家?材料三 (3)“五禽戏”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位医学家的成就?“医圣祠”是为了纪念谁而修建的?图一 五禽戏 图二 医圣祠材料四图三司马迁祠 图四白马寺 图五青城山(4)司马迁被后人誉为“文史祖宗”。你认为他获得这一美誉的理由是什么?(5)材料四的图四、五中的建筑物分别于哪一宗教有关?你能说出这两种宗教的起源吗?(5)图四是佛教,图五是道教。佛教起源于古印度,道教兴起于我国东汉末年。时间 4世纪 7世纪 8世纪 12世纪 16世纪 19世纪国家或地区 朝鲜 日本 阿拉伯国家 欧洲、非洲 美洲 大洋洲(4)司马迁撰写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3)华佗。、张仲景。(2)朝鲜、日本、阿拉伯国家。(1)蔡伦改进造纸术,扩大原料来源,提高纸的产量和质量。造纸术传播到世界各地,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深刻影响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兼职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第15课 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学案【学习目标】1.讲述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的基本史实,了解造纸术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影响。2.知道东汉时期的医学家张仲景和华佗及其各自的医学成就,了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的内容及地位。3.掌握《史记》的作者、体例、叙史范围及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4.了解道教产生和佛教传入的基本史实。5.通过学习繁荣的秦汉文化,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重点难点】1.重点: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张仲景和华佗对中医学的贡献,司马迁和《史记》,佛教和道教。2.难点:造纸术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影响,道教与佛教对当时和当代社会的影响。【自主学习】一、造纸术的发明1.发明: 时期,人们已经懂得造纸的基本方法。2.改进(1)改进: 时, 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工艺,使纸的质量大大提高。(2)优点: 易找,价格便宜,便于推广。4.意义(1)纸的使用日益普遍,逐渐取代简帛,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也便利了 的流传。(2)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 的伟大贡献之一。二、医学、数学与农学的成就1.张仲景(1)地位: 末年名医,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被后世称为“ ”。(2)成就:写成了 ,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发展了“ ”的思想,提倡预防疾病。2.华佗(1)地位: 末年名医。(2)成就①擅长用针灸、汤药为人治病,能实施 。②发明了“ ”,用于各种手术。③创编出了“ ”,帮助人们强身健体。3.《九章算术》(1)成书时间: 时期。(2)内容:总结了东汉以前的 知识,内容有今天的算术、代数、几何等。(3)地位:是当时 的数学著作。4.《氾胜之书》(1)内容;总结了 的农业生产经验。(2)主张:提出了改良土地、适度施肥IE、合理密植等农业生产方法。三、司马迁与《史记》1.作者: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 。2.体例:我国古代 。3.内容:记述了从传说中的 到 时的史事。4.价值(1)史学:爱憎分明, ,对我国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文学: ,所记人物形象生动,在文学史上有崇高的地位。四、道教和佛教1.道教: 末年,主要派别有张角创立的 ,以及 创立的五斗米道。2.佛教(1)创立:产生于 世纪的古代印度。(2)主张:主张 。(3)传入: 之际,佛教传入中国。(4)传播: 时,佛教逐步在社会上传播开来。(5)意义:佛教的传入,丰富了 ,在社会、 思想、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合作探究】1.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的作用。2.《史记》的成书原因。【当堂达标】1.(营口中考)汉武帝批阅奏折时,有时一个奏折所用的竹简需要两人抬进宫。东汉时期,这种不方便现象得到了改善,这主要得益于以下哪一人物的重大贡献( )A.张仲景 B.扁鹊 C.华佗 D.蔡伦2.(黔东南中考)中医是中国“国粹”之一,中国古代中医学人才辈出。东汉名医张仲景的成就是( )①写成《伤寒杂病论》一书 ②发明了“麻沸散”③发明了切脉诊法 ④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③④3.(雅安中考)他重视医疗体育,创编了一套保健运动体操“五禽戏”,帮助人们强身健体,起到祛病长生的作用。他是( )A.司马迁 B.蔡伦 C.张仲景 D.华佗4.(眉山中考)成书于东汉时期的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提到了很多多面体体积的算法,主要是有关筑堤、造台、开河、掘窖的体积问题,以及谷仓、米囤、粮窖的容量问题。由此可知中国古代( )A.数学家多出生于农民家庭 B.数学知识与农业生产相关C.数学普及促进农业的发展 D.科举制促进了数学的进步5.(临沂中考)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人固然都有一死,但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却比鸿毛还轻,这是因为他们生存所追求的东西不同啊!)他在遭受酷刑后,努力追求的“东西”是( )A.仗义执言,策动大臣们上书为民请命B.报仇雪恨,策划组织活动反对汉武帝C.饱读诗书,游历汉朝各地的名山大川D.发愤著述,秉笔撰写不朽的历史巨著6.白马寺是我国最早的佛教寺院,它兴建于( ) A.西汉武帝时期 B.东汉明帝时期 C.南朝时期 D.西晋时期7.两汉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为科技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从而在许多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美国作家哈特写了《影响人类历史进程100名人排行榜》一书,书中将世界100外名人按他们对人类历史和人们日常生活影响的大小排列顺序,蔡伦被排在第七位。(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东汉时期的蔡伦被排在世界最有影响100位名人前列的理由。材料二 造纸术外传时间表时间 4世纪 7世纪 8世纪 12世纪 16世纪 19世纪国家或地区 朝鲜 日本 阿拉伯国家 欧洲、非洲 美洲 大洋洲(2)根据材料二,指出4-8世纪,我国的造纸术传播到哪些国家?材料三图一 五禽戏 图二 医圣祠(3)“五禽戏”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位医学家的成就?“医圣祠”是为了纪念谁而修建的?材料四图三 司马迁祠 图四 白马寺 图五 青城山(4)司马迁被后人誉为“文史祖宗”。你认为他获得这一美誉的理由是什么?(5)材料四的图四、五中的建筑物分别于哪一宗教有关?你能说出这两种宗教的起源吗?【我的收获】参考答案【自主学习】一、1.简帛 2.西汉 3.(1)东汉 蔡伦 (2)原料 4.(1)典籍(2)世界文明二、1.(1)东汉 医圣(2)《伤寒杂病论》 治未病 2.(1)东汉(2)外科手术 麻沸散 五禽戏3.(1)东汉(2)数学(3)世界上先进 (4)关中地区三、1.司马迁 2.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3.黄帝 汉武帝4.(1)秉笔直书(2)文笔优美四、1.东汉 太平道 张陵 2.(1)公元前6 (2)众生平等(3)两汉 (4)东汉明帝(5)中国文化【合作探究】1.便利了人们的书写,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多是从我国直接或间接传出的,推动了世界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它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化的伟大贡献。2.司马迁修成《史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汉武帝时期西汉社会的繁荣与国力的强盛为他提供了有利的社会条件,司马迁的史学家传和个人的不懈努力是《史记》得以修成的直接原因。【当堂达标】1.D 2.C 3.D 4.B 5.D 6.B7.(1)蔡伦改进造纸术,扩大原料来源,提高纸的产量和质量。造纸术传播到世界各地,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深刻影响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2)朝鲜、日本、阿拉伯国家。(3)华佗。张仲景。(4)司马迁撰写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5)图四是佛教,图五是道教。佛教起源于古印度,道教兴起于我国东汉末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华佗.mp4 历史文化名人之张仲景.mp4 司马迁与史记_.mp4 第15课 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学案.docx 第15课 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