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第五中学片区联考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1.(2024九上·永春期中)《天工开物》中记载了古法造纸工艺。下列步骤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煮楻足火 B.斩竹槌洗 C.日晒成干 D.覆帘压纸2.(2024九上·永春期中)科学家与其研究成果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门捷列夫——提出原子学说 B.道尔顿——发现元素周期表C.屠呦呦——提取青蒿素 D.卢瑟福——发现电子3.(2024九上·永春期中)下列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 )A.干冰 B.金刚石 C.铜块 D.氯化钠4.(2024九上·永春期中)分类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从组成角度,KClO3不属于( )A.纯净物 B.化合物 C.含氧化合物 D.氧化物5.(2024九上·永春期中)天津大学研制出稳定性更好的二氧化碳加氢催化剂一Ag/In2O3。In2O3中In的化合价为A.+2 B.0 C.+6 D.+36.(2024九上·永春期中)在“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中,下列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A.加装药品 B.产生氧气C.收集氧气 D.铁丝燃烧7.(2024九上·永春期中)茶叶中富含的硒有防癌作用。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示中x为18B.硒原子核内有34个质子C.硒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gD.硒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8.(2024九上·永春期中)下列关于氧气说法不正确的是( )A.鱼类能在水中生活,是因为水中溶解了一定 量的氧气B.登山运动员要携带氧气瓶,是因为高山上氧气的体积分数低C.自然界能自主弥补氧气的消耗,是因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D.包装食品有时抽成真空,是因为避免食品被氧气氧化而变质9.(2024九上·永春期中)某品牌直饮水机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吸附 B.滤膜的主要作用是过滤C.紫外灯照射的作用是杀菌 D.流出的直饮水是纯净物10.(2024九上·永春期中)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金刚石具有光学特性,可用于切割玻璃B.镁有银白色光泽,可用作制烟花C.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D.氧气能支持燃烧,可用于医疗急救11.(2024九上·永春期中)I.现有①氧气②氮气③二氧化硫④二氧化碳⑤氢气,请用上述物质的序号填空:(1)动植物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气体是 ,燃料燃烧也离不开它。(2) 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3) 是大气污染物之一,也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4) 约占空气体积的78%,是工业上生产硝酸和化肥的重要原料。(5) 可以作高能燃料,且燃烧无污染。Ⅱ.根据下列要求用化学用语表示:(6)2个钠原子 。(7)氦气 。(8)铵根离子 。(9)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10)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 。12.(2024九上·永春期中)下图中的①、②是氟元素和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根据以上信息回答:(1)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 ,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填序号)。(3)C粒子的化学符号是 ;若D粒子为原子,则X= 。(4)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填序号)。(5)由氟元素和钙元素的两种离子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13.(2024九上·永春期中)水是人类宝贵的资源。(1)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①天然水中的 杂质使其呈浑浊,实验室除去该类杂质的操作名称为 ,该操作需用到的玻璃仪器为烧杯、玻璃棒、 。②活性炭具有 作用,可用其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③饮用硬度过大的水不利于人体健康,生活中常用 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2)通过氢气燃烧实验和电解水实验能认识水的组成。①氢气能在空气中燃烧,点燃氢气前一定要 。该反应符号(文字)表达式: 。②请从微观角度分析电解水反应的实质 。(3)2024年4月25日20时59分,我国“神舟十八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为保证宇航员正常的生命活动,空间站内的空气需与我们周围的空气组成相近,主要采用以下循环系统:反应①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该循环系统实现了氧气的循环利用,图中消耗氧气的反应是 (填序号)。14.(2024九上·永春期中)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仪器名称:① ;② 。(2)实验室中若用装置A制取氧气,写出反应符号(文字)表达式 ,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验证集气瓶中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的方法是 。(3)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中多次使用注射器(如图所示)。①甲:用手指堵住注射器末端的小孔,仍能推动活塞,这是因为 。②乙:向右拉动注射器活塞,若观察到 ,说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③丙:与用装置B制氧气相比,丙装置的优点是 。15.(2024九上·永春期中)儿童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发育不良。下图为某种补锌口服液说明书的一部分,回答:***牌口服液 主要成分:葡萄糖酸锌 化学式:C12H22O14Zn 含锌:5.0mg/支 质量:10.0g/支 生产日期:…(1)该口服液的锌属于 (填“常量”或“微量”)元素,(2)补锌口服液中的锌指的是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离子(3)儿童缺锌易得 (填字母)。a.侏儒症 b.佝偻病 c.贫血病(4)葡萄糖酸锌它是由 种元素组成,其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每个葡萄糖酸锌分子中共含有 个原子。(5)每支口服液中锌的质量分数为 。(1g=1000mg)(6)若儿童每1kg体重每日需要0.5mg锌,每天从食物中只能摄入所需锌的一半;体重为20kg的儿童每天还须服该口服液 支,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16.(2024九上·永春期中)多种物质都可催化过氧化氢分解,如MnO2、CuSO4等。实验小组的同学探究漂白液(主要成分是NaClO和NaCl)、FeCl3、K2SO4能否催化过氧化氢分解。(1)MnO2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符号表达式是 。(2)如图所示,分别向三支试管中多次加入5%过氧化氢溶液,每次2mL,如有气泡产生,则 伸入试管,检验是否有氧气生成。结果如下表。研究对象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漂白液 大量气泡 较多气泡 少量气泡 无气泡FeCl3溶液 较多气泡 较多气泡 较多气泡 较多气泡K2SO4溶液 / / /实验结论 ⅰ.实验中产生的气体都是氧气。(查阅得知:NaClO+H2O2═O2↑+NaCl+H2O) ⅱ.K2SO4不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 ⅲ. 可能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ⅳ.……17.(2024九上·永春期中)硝酸铵是一种常见的化肥.试计算:(1)硝酸铵中氮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2)硝酸铵中氮原子、氢原子、氧原子的个数比是 ;(3)计算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解析】【解答】A. 煮徨足火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符合题意;B. 斩竹槌洗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C. 日晒成干,是水分的蒸发,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D. 捞好的纸膜一张张叠好,用木板压紧,上置重石,将水压出,变化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变化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变化时都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2.【答案】C【知识点】化学相关人物及贡献【解析】【解答】A、门捷列夫的成果是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元素周期表,不是提出原子学说,所以A错。B、道尔顿是提出原子学说,不是发现元素周期表,所以B错。C、屠呦呦确实成功提取青蒿素,用于防治疟疾,C对。D、发现电子的是汤姆生,不是卢瑟福,所以D错。综上,选C。【分析】本题是对化学科学家及其成果的识记考查,需准确记忆各位科学家的贡献。3.【答案】A【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解析】【解答】A、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的俗称,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A符合题意;B、金刚石由碳原子直接构成,B不符合题意;C、铜由原子直接构成,C不符合题意;D、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金属和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水、氢气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4.【答案】D【知识点】物质的简单分类【解析】【解答】KClO3是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 ;含有钾、氯、氧三种元素,属于化合物 ,也属于含氧化合物,但是不属于氧化物,故答案为:D。【分析】纯净物:有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单质:有一种元素组成的一种纯净物 ;化合物:有多种元素组成的一种纯净物;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5.【答案】D【知识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解析】【解答】已知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在In2O3里,氧元素通常显-2价,设In化合价是x。根据规则列算式:2x + (-2)×3 = 0 ,先算乘法(-2)×3 = -6,式子变为2x - 6 = 0 ,再移项得2x = 6 ,最后解得x = +3,所以选D 。【分析】利用“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这一基本规则,通过设未知数、列方程求解 。6.【答案】B【知识点】药品的取用;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气体制取装置的探究【解析】【解答】A、粉末状药品的取用是一横二送三直立,该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B、KMnO4制氧气时要在导管口塞棉花,防止加热时粉末堵塞导管,且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湿存水回流试管引起试管受热不均而炸裂事件,该操作正确,符合题意;C、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收集氧气时导管应伸到集气瓶底部,该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应在瓶底放细沙或水来吸收热量,该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A、根据粉末状的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是用钥匙或纸槽取用,首先将试管横放后将粉末状药品送入试管底部,然后直立试管后抽出钥匙或纸槽来解答;B、根据加热固体药品制取氧气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来防止湿存水回流试管引起试管受热不均而炸裂事件,且试管口放一团棉花是防止粉末堵塞导管来解答;C、根据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收集氧气时导管应伸到集气瓶底部来解答;D、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应在瓶底放细沙或水来吸收热量,防止集气瓶受热不均而炸裂事件来解答。7.【答案】C【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解析】【解答】A:在原子中,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34 = 2 + 8 + x + 6,解得x = 18,该选项正确。B:由硒原子结构示意图,圆圈内数字表示质子数,硒原子核内有34个质子,该选项正确。C:元素周期表中,汉字下方数字是相对原子质量,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单位是“1”,不是“g”,该选项错误。D:硒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该选项正确。所以选C。【分析】结合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信息,根据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关系、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最外层电子数与化学性质的关系判断。8.【答案】B【知识点】氧气的用途【解析】【解答】A、鱼类能在水中生活,是因为水中溶解了一定量的氧气,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登山运动员要携带氧气瓶,是因为高山上空气比较稀薄,而不是氧气的体积分数低,该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C、自然界能自主弥补氧气的消耗,是因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包装食品有时抽成真空,是因为避免食品被氧气氧化而变质,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A、根据氧气的物理性质不易溶于水来解答;B、根据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来解答;C、根据自然界的氧循环来解答;D、根据食品能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而变质来解答。9.【答案】D【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水的净化;纯净物和混合物【解析】【解答】A:活性炭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色素和异味,作用是吸附,该说法正确。B:滤膜可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主要作用是过滤,该说法正确。C:紫外灯照射能杀菌消毒,作用是杀菌,该说法正确。D:流出的直饮水含可溶性杂质,是混合物,不是纯净物,该说法错误。所以答案选D。【分析】解题关键是了解直饮水机各部分(活性炭、滤膜、紫外灯)的作用,以及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通过分析各选项对直饮水机工作原理及水质类别的表述是否正确来解题。10.【答案】C【知识点】空气的组成;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解析】【解答】A、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是因为它是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不是光学特性,A错。B、镁用作制烟花,是因为镁燃烧时发出耀眼白光,不是银白色光泽,B错。C、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不易和其他物质反应,所以能作保护气,性质和用途对应,C对。D、氧气用于医疗急救,是因为能供给呼吸,不是支持燃烧,D错。综上,选C。【分析】逐一分析每个选项中物质“性质”和“用途”是否匹配,依据物质特性判断。11.【答案】①;④;③;②;⑤;2Na;He;;O;【知识点】空气的组成;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常见元素与原子团的化合价;二氧化碳的用途【解析】【解答】(1)动植物呼吸、燃料燃烧都需要氧气,所以填① 。(2)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填④ 。(3)二氧化硫会污染大气、形成酸雨,填③ 。(4)氮气约占空气体积78%,用于制硝酸和化肥,填② 。(5)氢气燃烧放热多、产物是水无污染,作高能燃料,填⑤ 。(6)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多个原子在元素符号前加数字,2个钠原子是2Na。(7)氦气是单原子分子,化学式为He。(8)铵根离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符号为。(9)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元素,符号O。(10)元素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氧化铝中铝元素显 + 3价表示为。【分析】依据氧气、氮气、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氢气的性质(供给呼吸、参与光合、污染性、空气占比、燃烧特性 ),匹配对应用途。根据化学用语规则(原子、单质、离子、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 )书写。12.【答案】(1)9;40.08(2)BC(3)Cl-;8(4)AB(5)CaF2【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解析】【解答】(1)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9;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08。(2)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BC,因为它们质子数相同。(3)C粒子的化学符号是Cl-;若D粒子为原子,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X = 8。(4)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粒子相似,因为它们最外层电子数相同。(5)由氟元素和钙元素的两种离子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CaF2。【分析】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等于核电荷数,下方数字是相对原子质量。同种元素的粒子质子数相同。C粒子质子数为17,核外电子数为18,是氯离子;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可据此计算X。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粒子化学性质相似。氟离子为F-,钙离子为Ca2+,根据化合价可写出化合物化学式。(1)在元素信息示意图中,左上角数字为该元素的原子序数,最下方的数字为该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所以根据元素信息示意图可知,氟元素的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序数=9,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0.08,故填9;40.08;(2)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质子数相同时元素种类相同,则图中BC是同种元素。故填BC;(3)C粒子是氯元素的离子,核外电子数多1,故是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的氯离子,表示为Cl-,故填Cl-;原子中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相等,若D为原子,则X=18-2-8=8,故填8;(4)粒子的化学性质是由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而A、B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故A与B的化学性质相似,故填AB;(5)氟元素和钙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氟化钙,根据化学式的书写规则和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可知,氟化钙的符号为CaF2,故填CaF2;13.【答案】(1)不溶性;过滤;漏斗;吸附;煮沸(2)检验氢气纯度;;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或水分子分解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每2个氢原子结合成1个氢分子,很多氢分子聚集成氢气;每2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很多氧分子聚集成氧气)(3)分解反应;②【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电解水实验;硬水与软水;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解析】【解答】(1)①天然水中不溶性杂质使水浑浊,用过滤操作除去,用到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 。②活性炭有吸附作用,能除异味和色素 。③生活中用煮沸降低水的硬度 。(2)①氢气燃烧前要检验氢气纯度(防爆炸),反应符号表达式 。②电解水微观实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成原子(水分子分成氢原子、氧原子 ),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氢原子结合成氢分子,氧原子结合成氧分子 )。(3)反应①是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一变多”,属于分解反应 。消耗氧气的是宇航员代谢(反应②,人体呼吸消耗氧气 ),填② 。【分析】依据水净化的步骤(过滤除不溶性杂质、活性炭吸附、煮沸硬水 )和仪器用途答题。结合氢气性质(点燃前验纯 )、电解水微观本质(分子→原子→新分子 )分析。根据反应特点(一变多为分解反应 )、氧气消耗场景(人体呼吸 )判断。(1)①天然水中含有不溶性的杂质,使水呈浑浊状态;过滤能将固液分离,实验室除过滤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过滤操作需用到的玻璃仪器为烧杯、玻璃棒和的漏斗;②活性炭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③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化合物,日常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式将钙镁化合物转化成沉淀,从而降低水的硬度;(2)①氢气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发生爆炸,所以点燃前要先验纯;氢气和氧气点燃生成水,该反应的符号或文字表达式为:或;②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电解水从微观角度来看是水分子分解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每2个氢原子结合成1个氢分子,很多氢分子聚集成氢气;每2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很多氧分子聚集成氧气;(3)反应①为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符合一变多,属于分解反应;由图可知,①③④均生成氧气,发应②消耗氧气。14.【答案】(1)铁架台;水槽(2);C或E;将带火星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3)分子间有空隙;长颈漏斗下端有气泡产生;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解析】【解答】(1)①是铁架台,用于固定、支撑实验装置;②是水槽,常配合排水法收集气体 。(2)反应符号表达式:。收集装置选C(向上排空气法,因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或E(排水法,因氧气不易溶于水 )。验证氧气:将带火星木条伸入集气瓶,木条复燃则为氧气(利用氧气助燃性 )。(3)①甲:堵住注射器小孔仍能推动活塞,因为分子间有空隙,活塞推动时分子间距离变小 。②乙:向右拉活塞,装置内压强减小,若长颈漏斗下端有气泡产生,说明气密性良好(外界空气进入 )。③丙:与B(长颈漏斗 )相比,注射器可控制液体滴加速度,从而控制反应速率 。【分析】依据仪器外观、用途识别名称(铁架台支撑、水槽盛水 )。根据装置A(固体加热型 )判断是氯酸钾制氧气,结合氧气性质(密度、溶解性 )选收集装置,用助燃性验证。从分子特性(间隔 )、气密性原理(压强差 )、注射器功能(控制液体 )分析。(1)根据图像,仪器①为铁架台,仪器②为水槽;(2)装置A是固固加热型发生装置,试管口没有棉花,适用于氯酸钾制取氧气,氯酸钾在加热及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与氧气,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氧气密度大于空气、不易溶于水,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所以收集装置可选用C或E;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检验氧气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若木条复燃,说明瓶中气体是氧气;(3) ①甲:用手指堵住注射器末端的小孔,仍能推动活塞,这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②乙: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向右拉动注射器活塞,则装置内压强减小,空气会从长颈漏斗进入锥形瓶内,观察到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有气泡产生;③丙:与用装置B制氧气相比,丙装置含有注射器,可以通过注射器控制反应物的滴加速率来控制反应速率,而装置B没有这一作用,故填:可以控制反应速率。15.【答案】(1)微量(2)c(3)a(4)4;11:112;49(5)0.05%(6)1【知识点】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矿物质与微量元素;元素的概念;化学式的相关计算【解析】【解答】(1)锌在人体中含量少,属于微量元素,填“微量” 。(2)口服液标签说的“锌”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选c 。(3)儿童缺锌影响生长发育,易得侏儒症(佝偻病是缺钙、贫血病是缺铁等 ),选a 。(4)看化学式 C12H22O14Zn,有C、H、O、Zn,共4种元素 。氢、氧元素质量比:(1×22):(16×14)=22:224 = 11:112 。分子中原子总数:12 + 22 + 14 + 1 = 49个 。(5)每支含锌5.0mg,口服液质量10.0g=10000mg,质量分数=。(6)计算需服用口服液支数:20kg儿童每日需锌20×0.5mg=10mg,食物摄入一半(5mg),还需5mg;每支含锌5mg,所以需1支 。【分析】依据常量、微量元素的分类(含量标准 )判断。理解物质标签中“元素”的宏观表述(不强调具体形态 )。结合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对应关系。熟练运用化学式的相关计算(元素质量比、原子总数 )。掌握质量分数的基本计算方法。理清“需求总量→食物摄入→缺口→对应口服液支数”的逻辑。(1)该口服液的锌属于微量元素;(2)补锌口服液中的“锌”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锌”是强调组成元素,故选:c;(3)a、缺锌导致儿童发育不良,易得侏儒症;b、缺钙易得佝偻病;c、缺铁易得贫血病;故选:a;(4)葡萄糖酸锌它是由碳、氢、氧和锌四种元素组成,其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14)=11:112,每个葡萄糖酸锌分子中共含有原子数=12+22+14+1=49;(5)每支口服液中锌的质量分数为:;(6)体重为20kg的儿童每天需要锌元素20kg×0.5mg/kg=10mg,每天从食物中能摄入所需锌的一半,剩余的5mg正好1支口服液能提供。16.【答案】(1)(2)带火星木条;无气泡;FeCl3【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解析】【解答】(1)过氧化氢在MnO2催化下分解为水和氧气,符号表达式:。(2)检验氧气用带火星木条(氧气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所以第1空填“带火星木条” 。K2SO4不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加入后无气泡,第2空填“无气泡” 。FeCl3溶液多次加入过氧化氢,都有较多气泡(反应持续发生 ),符合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和质量不变”的特点(需后续验证质量和化学性质 ),所以第3空填“FeCl3” 。【分析】依据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原理(催化剂、生成物 )写符号表达式。利用氧气的检验方法(带火星木条复燃 )确定操作;根据实验现象(气泡多少 )判断物质是否有催化作用,结合催化剂特点(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反应前后性质和质量不变 )推导结论。(1)MnO2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符号表达式是。(2) 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检验氧气使用带火星的木条。所以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检验是否有氧气生成。因为结论中硫酸钾不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所以硫酸钾溶液对应的现象是无气泡。过氧化氢 溶液逐渐加入漂白液产生气泡由多到少,化学性质发生改变,不可能是催化剂。过氧化氢 溶液逐渐加入氯化铁溶液中,始终产生较多气体,化学性质不变,可能是催化剂。所以FeCl3可能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17.【答案】(1)7:1:12(2)2:4:3(3)解:答: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5%。【知识点】化学式的相关计算【解析】【解答】(1)硝酸铵中氮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2)硝酸铵中氮原子、氢原子、氧原子的个数比是2:4:3;(3)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分析】(1)根据化学式计算相对分子质量;(2)根据化学式分析原子个数比;(3)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质量分数。1 / 1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第五中学片区联考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1.(2024九上·永春期中)《天工开物》中记载了古法造纸工艺。下列步骤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煮楻足火 B.斩竹槌洗 C.日晒成干 D.覆帘压纸【答案】A【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解析】【解答】A. 煮徨足火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符合题意;B. 斩竹槌洗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C. 日晒成干,是水分的蒸发,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D. 捞好的纸膜一张张叠好,用木板压紧,上置重石,将水压出,变化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变化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变化时都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2.(2024九上·永春期中)科学家与其研究成果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门捷列夫——提出原子学说 B.道尔顿——发现元素周期表C.屠呦呦——提取青蒿素 D.卢瑟福——发现电子【答案】C【知识点】化学相关人物及贡献【解析】【解答】A、门捷列夫的成果是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元素周期表,不是提出原子学说,所以A错。B、道尔顿是提出原子学说,不是发现元素周期表,所以B错。C、屠呦呦确实成功提取青蒿素,用于防治疟疾,C对。D、发现电子的是汤姆生,不是卢瑟福,所以D错。综上,选C。【分析】本题是对化学科学家及其成果的识记考查,需准确记忆各位科学家的贡献。3.(2024九上·永春期中)下列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 )A.干冰 B.金刚石 C.铜块 D.氯化钠【答案】A【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解析】【解答】A、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的俗称,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A符合题意;B、金刚石由碳原子直接构成,B不符合题意;C、铜由原子直接构成,C不符合题意;D、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金属和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水、氢气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4.(2024九上·永春期中)分类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从组成角度,KClO3不属于( )A.纯净物 B.化合物 C.含氧化合物 D.氧化物【答案】D【知识点】物质的简单分类【解析】【解答】KClO3是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 ;含有钾、氯、氧三种元素,属于化合物 ,也属于含氧化合物,但是不属于氧化物,故答案为:D。【分析】纯净物:有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单质:有一种元素组成的一种纯净物 ;化合物:有多种元素组成的一种纯净物;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5.(2024九上·永春期中)天津大学研制出稳定性更好的二氧化碳加氢催化剂一Ag/In2O3。In2O3中In的化合价为A.+2 B.0 C.+6 D.+3【答案】D【知识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解析】【解答】已知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在In2O3里,氧元素通常显-2价,设In化合价是x。根据规则列算式:2x + (-2)×3 = 0 ,先算乘法(-2)×3 = -6,式子变为2x - 6 = 0 ,再移项得2x = 6 ,最后解得x = +3,所以选D 。【分析】利用“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这一基本规则,通过设未知数、列方程求解 。6.(2024九上·永春期中)在“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中,下列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A.加装药品 B.产生氧气C.收集氧气 D.铁丝燃烧【答案】B【知识点】药品的取用;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气体制取装置的探究【解析】【解答】A、粉末状药品的取用是一横二送三直立,该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B、KMnO4制氧气时要在导管口塞棉花,防止加热时粉末堵塞导管,且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湿存水回流试管引起试管受热不均而炸裂事件,该操作正确,符合题意;C、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收集氧气时导管应伸到集气瓶底部,该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应在瓶底放细沙或水来吸收热量,该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A、根据粉末状的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是用钥匙或纸槽取用,首先将试管横放后将粉末状药品送入试管底部,然后直立试管后抽出钥匙或纸槽来解答;B、根据加热固体药品制取氧气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来防止湿存水回流试管引起试管受热不均而炸裂事件,且试管口放一团棉花是防止粉末堵塞导管来解答;C、根据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收集氧气时导管应伸到集气瓶底部来解答;D、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应在瓶底放细沙或水来吸收热量,防止集气瓶受热不均而炸裂事件来解答。7.(2024九上·永春期中)茶叶中富含的硒有防癌作用。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示中x为18B.硒原子核内有34个质子C.硒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gD.硒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答案】C【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解析】【解答】A:在原子中,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34 = 2 + 8 + x + 6,解得x = 18,该选项正确。B:由硒原子结构示意图,圆圈内数字表示质子数,硒原子核内有34个质子,该选项正确。C:元素周期表中,汉字下方数字是相对原子质量,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单位是“1”,不是“g”,该选项错误。D:硒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该选项正确。所以选C。【分析】结合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信息,根据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关系、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最外层电子数与化学性质的关系判断。8.(2024九上·永春期中)下列关于氧气说法不正确的是( )A.鱼类能在水中生活,是因为水中溶解了一定 量的氧气B.登山运动员要携带氧气瓶,是因为高山上氧气的体积分数低C.自然界能自主弥补氧气的消耗,是因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D.包装食品有时抽成真空,是因为避免食品被氧气氧化而变质【答案】B【知识点】氧气的用途【解析】【解答】A、鱼类能在水中生活,是因为水中溶解了一定量的氧气,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登山运动员要携带氧气瓶,是因为高山上空气比较稀薄,而不是氧气的体积分数低,该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C、自然界能自主弥补氧气的消耗,是因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包装食品有时抽成真空,是因为避免食品被氧气氧化而变质,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A、根据氧气的物理性质不易溶于水来解答;B、根据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来解答;C、根据自然界的氧循环来解答;D、根据食品能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而变质来解答。9.(2024九上·永春期中)某品牌直饮水机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吸附 B.滤膜的主要作用是过滤C.紫外灯照射的作用是杀菌 D.流出的直饮水是纯净物【答案】D【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水的净化;纯净物和混合物【解析】【解答】A:活性炭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色素和异味,作用是吸附,该说法正确。B:滤膜可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主要作用是过滤,该说法正确。C:紫外灯照射能杀菌消毒,作用是杀菌,该说法正确。D:流出的直饮水含可溶性杂质,是混合物,不是纯净物,该说法错误。所以答案选D。【分析】解题关键是了解直饮水机各部分(活性炭、滤膜、紫外灯)的作用,以及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通过分析各选项对直饮水机工作原理及水质类别的表述是否正确来解题。10.(2024九上·永春期中)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金刚石具有光学特性,可用于切割玻璃B.镁有银白色光泽,可用作制烟花C.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D.氧气能支持燃烧,可用于医疗急救【答案】C【知识点】空气的组成;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解析】【解答】A、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是因为它是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不是光学特性,A错。B、镁用作制烟花,是因为镁燃烧时发出耀眼白光,不是银白色光泽,B错。C、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不易和其他物质反应,所以能作保护气,性质和用途对应,C对。D、氧气用于医疗急救,是因为能供给呼吸,不是支持燃烧,D错。综上,选C。【分析】逐一分析每个选项中物质“性质”和“用途”是否匹配,依据物质特性判断。11.(2024九上·永春期中)I.现有①氧气②氮气③二氧化硫④二氧化碳⑤氢气,请用上述物质的序号填空:(1)动植物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气体是 ,燃料燃烧也离不开它。(2) 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3) 是大气污染物之一,也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4) 约占空气体积的78%,是工业上生产硝酸和化肥的重要原料。(5) 可以作高能燃料,且燃烧无污染。Ⅱ.根据下列要求用化学用语表示:(6)2个钠原子 。(7)氦气 。(8)铵根离子 。(9)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10)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 。【答案】①;④;③;②;⑤;2Na;He;;O;【知识点】空气的组成;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常见元素与原子团的化合价;二氧化碳的用途【解析】【解答】(1)动植物呼吸、燃料燃烧都需要氧气,所以填① 。(2)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填④ 。(3)二氧化硫会污染大气、形成酸雨,填③ 。(4)氮气约占空气体积78%,用于制硝酸和化肥,填② 。(5)氢气燃烧放热多、产物是水无污染,作高能燃料,填⑤ 。(6)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多个原子在元素符号前加数字,2个钠原子是2Na。(7)氦气是单原子分子,化学式为He。(8)铵根离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符号为。(9)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元素,符号O。(10)元素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氧化铝中铝元素显 + 3价表示为。【分析】依据氧气、氮气、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氢气的性质(供给呼吸、参与光合、污染性、空气占比、燃烧特性 ),匹配对应用途。根据化学用语规则(原子、单质、离子、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 )书写。12.(2024九上·永春期中)下图中的①、②是氟元素和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根据以上信息回答:(1)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 ,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填序号)。(3)C粒子的化学符号是 ;若D粒子为原子,则X= 。(4)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填序号)。(5)由氟元素和钙元素的两种离子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答案】(1)9;40.08(2)BC(3)Cl-;8(4)AB(5)CaF2【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解析】【解答】(1)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9;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08。(2)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BC,因为它们质子数相同。(3)C粒子的化学符号是Cl-;若D粒子为原子,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X = 8。(4)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粒子相似,因为它们最外层电子数相同。(5)由氟元素和钙元素的两种离子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CaF2。【分析】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等于核电荷数,下方数字是相对原子质量。同种元素的粒子质子数相同。C粒子质子数为17,核外电子数为18,是氯离子;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可据此计算X。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粒子化学性质相似。氟离子为F-,钙离子为Ca2+,根据化合价可写出化合物化学式。(1)在元素信息示意图中,左上角数字为该元素的原子序数,最下方的数字为该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所以根据元素信息示意图可知,氟元素的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序数=9,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0.08,故填9;40.08;(2)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质子数相同时元素种类相同,则图中BC是同种元素。故填BC;(3)C粒子是氯元素的离子,核外电子数多1,故是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的氯离子,表示为Cl-,故填Cl-;原子中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相等,若D为原子,则X=18-2-8=8,故填8;(4)粒子的化学性质是由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而A、B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故A与B的化学性质相似,故填AB;(5)氟元素和钙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氟化钙,根据化学式的书写规则和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可知,氟化钙的符号为CaF2,故填CaF2;13.(2024九上·永春期中)水是人类宝贵的资源。(1)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①天然水中的 杂质使其呈浑浊,实验室除去该类杂质的操作名称为 ,该操作需用到的玻璃仪器为烧杯、玻璃棒、 。②活性炭具有 作用,可用其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③饮用硬度过大的水不利于人体健康,生活中常用 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2)通过氢气燃烧实验和电解水实验能认识水的组成。①氢气能在空气中燃烧,点燃氢气前一定要 。该反应符号(文字)表达式: 。②请从微观角度分析电解水反应的实质 。(3)2024年4月25日20时59分,我国“神舟十八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为保证宇航员正常的生命活动,空间站内的空气需与我们周围的空气组成相近,主要采用以下循环系统:反应①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该循环系统实现了氧气的循环利用,图中消耗氧气的反应是 (填序号)。【答案】(1)不溶性;过滤;漏斗;吸附;煮沸(2)检验氢气纯度;;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或水分子分解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每2个氢原子结合成1个氢分子,很多氢分子聚集成氢气;每2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很多氧分子聚集成氧气)(3)分解反应;②【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电解水实验;硬水与软水;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解析】【解答】(1)①天然水中不溶性杂质使水浑浊,用过滤操作除去,用到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 。②活性炭有吸附作用,能除异味和色素 。③生活中用煮沸降低水的硬度 。(2)①氢气燃烧前要检验氢气纯度(防爆炸),反应符号表达式 。②电解水微观实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成原子(水分子分成氢原子、氧原子 ),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氢原子结合成氢分子,氧原子结合成氧分子 )。(3)反应①是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一变多”,属于分解反应 。消耗氧气的是宇航员代谢(反应②,人体呼吸消耗氧气 ),填② 。【分析】依据水净化的步骤(过滤除不溶性杂质、活性炭吸附、煮沸硬水 )和仪器用途答题。结合氢气性质(点燃前验纯 )、电解水微观本质(分子→原子→新分子 )分析。根据反应特点(一变多为分解反应 )、氧气消耗场景(人体呼吸 )判断。(1)①天然水中含有不溶性的杂质,使水呈浑浊状态;过滤能将固液分离,实验室除过滤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过滤操作需用到的玻璃仪器为烧杯、玻璃棒和的漏斗;②活性炭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③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化合物,日常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式将钙镁化合物转化成沉淀,从而降低水的硬度;(2)①氢气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发生爆炸,所以点燃前要先验纯;氢气和氧气点燃生成水,该反应的符号或文字表达式为:或;②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电解水从微观角度来看是水分子分解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每2个氢原子结合成1个氢分子,很多氢分子聚集成氢气;每2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很多氧分子聚集成氧气;(3)反应①为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符合一变多,属于分解反应;由图可知,①③④均生成氧气,发应②消耗氧气。14.(2024九上·永春期中)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仪器名称:① ;② 。(2)实验室中若用装置A制取氧气,写出反应符号(文字)表达式 ,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验证集气瓶中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的方法是 。(3)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中多次使用注射器(如图所示)。①甲:用手指堵住注射器末端的小孔,仍能推动活塞,这是因为 。②乙:向右拉动注射器活塞,若观察到 ,说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③丙:与用装置B制氧气相比,丙装置的优点是 。【答案】(1)铁架台;水槽(2);C或E;将带火星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3)分子间有空隙;长颈漏斗下端有气泡产生;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解析】【解答】(1)①是铁架台,用于固定、支撑实验装置;②是水槽,常配合排水法收集气体 。(2)反应符号表达式:。收集装置选C(向上排空气法,因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或E(排水法,因氧气不易溶于水 )。验证氧气:将带火星木条伸入集气瓶,木条复燃则为氧气(利用氧气助燃性 )。(3)①甲:堵住注射器小孔仍能推动活塞,因为分子间有空隙,活塞推动时分子间距离变小 。②乙:向右拉活塞,装置内压强减小,若长颈漏斗下端有气泡产生,说明气密性良好(外界空气进入 )。③丙:与B(长颈漏斗 )相比,注射器可控制液体滴加速度,从而控制反应速率 。【分析】依据仪器外观、用途识别名称(铁架台支撑、水槽盛水 )。根据装置A(固体加热型 )判断是氯酸钾制氧气,结合氧气性质(密度、溶解性 )选收集装置,用助燃性验证。从分子特性(间隔 )、气密性原理(压强差 )、注射器功能(控制液体 )分析。(1)根据图像,仪器①为铁架台,仪器②为水槽;(2)装置A是固固加热型发生装置,试管口没有棉花,适用于氯酸钾制取氧气,氯酸钾在加热及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与氧气,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氧气密度大于空气、不易溶于水,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所以收集装置可选用C或E;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检验氧气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若木条复燃,说明瓶中气体是氧气;(3) ①甲:用手指堵住注射器末端的小孔,仍能推动活塞,这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②乙: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向右拉动注射器活塞,则装置内压强减小,空气会从长颈漏斗进入锥形瓶内,观察到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有气泡产生;③丙:与用装置B制氧气相比,丙装置含有注射器,可以通过注射器控制反应物的滴加速率来控制反应速率,而装置B没有这一作用,故填:可以控制反应速率。15.(2024九上·永春期中)儿童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发育不良。下图为某种补锌口服液说明书的一部分,回答:***牌口服液 主要成分:葡萄糖酸锌 化学式:C12H22O14Zn 含锌:5.0mg/支 质量:10.0g/支 生产日期:…(1)该口服液的锌属于 (填“常量”或“微量”)元素,(2)补锌口服液中的锌指的是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离子(3)儿童缺锌易得 (填字母)。a.侏儒症 b.佝偻病 c.贫血病(4)葡萄糖酸锌它是由 种元素组成,其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每个葡萄糖酸锌分子中共含有 个原子。(5)每支口服液中锌的质量分数为 。(1g=1000mg)(6)若儿童每1kg体重每日需要0.5mg锌,每天从食物中只能摄入所需锌的一半;体重为20kg的儿童每天还须服该口服液 支,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答案】(1)微量(2)c(3)a(4)4;11:112;49(5)0.05%(6)1【知识点】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矿物质与微量元素;元素的概念;化学式的相关计算【解析】【解答】(1)锌在人体中含量少,属于微量元素,填“微量” 。(2)口服液标签说的“锌”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选c 。(3)儿童缺锌影响生长发育,易得侏儒症(佝偻病是缺钙、贫血病是缺铁等 ),选a 。(4)看化学式 C12H22O14Zn,有C、H、O、Zn,共4种元素 。氢、氧元素质量比:(1×22):(16×14)=22:224 = 11:112 。分子中原子总数:12 + 22 + 14 + 1 = 49个 。(5)每支含锌5.0mg,口服液质量10.0g=10000mg,质量分数=。(6)计算需服用口服液支数:20kg儿童每日需锌20×0.5mg=10mg,食物摄入一半(5mg),还需5mg;每支含锌5mg,所以需1支 。【分析】依据常量、微量元素的分类(含量标准 )判断。理解物质标签中“元素”的宏观表述(不强调具体形态 )。结合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对应关系。熟练运用化学式的相关计算(元素质量比、原子总数 )。掌握质量分数的基本计算方法。理清“需求总量→食物摄入→缺口→对应口服液支数”的逻辑。(1)该口服液的锌属于微量元素;(2)补锌口服液中的“锌”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锌”是强调组成元素,故选:c;(3)a、缺锌导致儿童发育不良,易得侏儒症;b、缺钙易得佝偻病;c、缺铁易得贫血病;故选:a;(4)葡萄糖酸锌它是由碳、氢、氧和锌四种元素组成,其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14)=11:112,每个葡萄糖酸锌分子中共含有原子数=12+22+14+1=49;(5)每支口服液中锌的质量分数为:;(6)体重为20kg的儿童每天需要锌元素20kg×0.5mg/kg=10mg,每天从食物中能摄入所需锌的一半,剩余的5mg正好1支口服液能提供。16.(2024九上·永春期中)多种物质都可催化过氧化氢分解,如MnO2、CuSO4等。实验小组的同学探究漂白液(主要成分是NaClO和NaCl)、FeCl3、K2SO4能否催化过氧化氢分解。(1)MnO2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符号表达式是 。(2)如图所示,分别向三支试管中多次加入5%过氧化氢溶液,每次2mL,如有气泡产生,则 伸入试管,检验是否有氧气生成。结果如下表。研究对象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漂白液 大量气泡 较多气泡 少量气泡 无气泡FeCl3溶液 较多气泡 较多气泡 较多气泡 较多气泡K2SO4溶液 / / /实验结论 ⅰ.实验中产生的气体都是氧气。(查阅得知:NaClO+H2O2═O2↑+NaCl+H2O) ⅱ.K2SO4不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 ⅲ. 可能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ⅳ.……【答案】(1)(2)带火星木条;无气泡;FeCl3【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解析】【解答】(1)过氧化氢在MnO2催化下分解为水和氧气,符号表达式:。(2)检验氧气用带火星木条(氧气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所以第1空填“带火星木条” 。K2SO4不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加入后无气泡,第2空填“无气泡” 。FeCl3溶液多次加入过氧化氢,都有较多气泡(反应持续发生 ),符合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和质量不变”的特点(需后续验证质量和化学性质 ),所以第3空填“FeCl3” 。【分析】依据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原理(催化剂、生成物 )写符号表达式。利用氧气的检验方法(带火星木条复燃 )确定操作;根据实验现象(气泡多少 )判断物质是否有催化作用,结合催化剂特点(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反应前后性质和质量不变 )推导结论。(1)MnO2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符号表达式是。(2) 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检验氧气使用带火星的木条。所以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检验是否有氧气生成。因为结论中硫酸钾不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所以硫酸钾溶液对应的现象是无气泡。过氧化氢 溶液逐渐加入漂白液产生气泡由多到少,化学性质发生改变,不可能是催化剂。过氧化氢 溶液逐渐加入氯化铁溶液中,始终产生较多气体,化学性质不变,可能是催化剂。所以FeCl3可能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17.(2024九上·永春期中)硝酸铵是一种常见的化肥.试计算:(1)硝酸铵中氮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2)硝酸铵中氮原子、氢原子、氧原子的个数比是 ;(3)计算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答案】(1)7:1:12(2)2:4:3(3)解:答: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5%。【知识点】化学式的相关计算【解析】【解答】(1)硝酸铵中氮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2)硝酸铵中氮原子、氢原子、氧原子的个数比是2:4:3;(3)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分析】(1)根据化学式计算相对分子质量;(2)根据化学式分析原子个数比;(3)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质量分数。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第五中学片区联考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学生版).docx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第五中学片区联考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