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探秘水世界 整合提升考点一 水分子的运动及水的净化1. (2024·宿迁泗阳期中)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合理的是 ( )A. 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 温度升高,温度计的水银柱液面上升——汞原子体积变大C. 水通电产生氢气和氧气——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D. 氢气和液氢都可以作燃料——构成物质的分子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2. 下列关于水的净化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采用过滤的方法,可以将天然水转变成纯水B. 可以往自来水中加入胆矾作为絮凝剂C. 用过滤的方法可以从食盐水中获得食盐D. 滤纸要紧贴漏斗的内壁,是为了防止过滤时液体流速过慢考点二 水的分解与合成3. 如图是教材中的两个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实验①在点燃氢气之前要检验其纯度B. 实验②中a、b两管上方生成气体的体积比为2∶1C. 两个实验中发生的反应都是分解反应D. 两个实验均可证明水的组成考点三 溶液的形成4. (2024·苏州)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B. 碘酒中,碘是溶剂,酒精是溶质C. 溶液的溶质只能是一种 D. 所有溶液均是无色、澄清的液体考点四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5. 20℃时,向50g水中加入31.6g硝酸钾固体并进行如图系列操作,请回答下列问题:(1) 甲、丙烧杯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理由是 。 (2) 若乙烧杯中的溶液恰好饱和,则丙烧杯中剩余固体的质量 (填“>”“<”或“=”)20g。 (3) 操作a可采用的方法是 (写一条即可)。 (4) 向乙烧杯中恰好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少量硫酸铜固体,充分搅拌后发现溶液变为蓝色,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填字母)。 A. 一定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其他物质B. 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C. 相同条件下,硫酸铜的溶解能力比硝酸钾的溶解能力强D. 一种溶液中可以有多种溶质考点五 溶质质量分数第6题6. (2024·云南)实验室中存放有如图所示的氯化钾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溶液中的溶剂是水 B. 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6%C. 配制100g该溶液需要6gKCl D. 该溶液取出一半后,溶质质量分数变为3%7. 现有90g10%的硝酸钠溶液,试计算:(1) 向上述溶液中加入10g水,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 向上述溶液中加入10g硝酸钠(硝酸钠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3) 把上述溶液蒸发掉20g水(烧杯中无固体析出),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至0.1%)考点六 溶液的配制8. (2024·宿迁期中)溶液对动植物的生理活动和人类的生产、科研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室温下,某同学欲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1) 计算:需要氯化钠固体的质量是 g。 (2) 称量:① 用图中字母表示正确配制该溶液的操作顺序: 。 ② 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 (填字母)。 A. 增加适量氯化钠固体B. 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C. 调节游码D. 添加砝码(3) 溶解:将氯化钠和水依次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 。 (4) 反思:经检测,所配制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其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 ① 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② 砝码生锈③ 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④ 用于溶解的烧杯中有少量的蒸馏水⑤ 转移溶液时有部分液体溅出⑥ 试剂、砝码的左右位置颠倒且使用了游码9. (2025·宿迁段考)下列关于“水的蒸馏”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表面皿底部出现的水是纯净物B. 实验时会看到玻璃片上的水消失,无任何物质残留C. 蒸馏属于物理变化,水分子种类发生改变D. 蒸馏过程中,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先变大后变小10. (2024·宿迁宿城期中)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某溶液,其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 )A. 1∶4 B. 1∶5 C. 4∶1 D. 5∶111. 实验室用蔗糖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蔗糖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所需蔗糖的质量为3g B. 蔗糖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量C. 量水时仰视读数会使溶液浓度偏大 D. 所需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等第12题12. (2025·宿迁洋河新区期末)某同学往如图所示的烧杯(用石蜡将烧杯和塑料片粘在一起)中加入一种固体物质,搅拌后,发现石蜡熔化,塑料片掉了下来。该同学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A. 蔗糖 B. 硝酸铵 C. 氯化钠 D. 氢氧化钠13. 20℃时,四个化学实验小组各称取了不同质量的氯化钠,然后分别加入各盛有50g水的四只烧杯中,并不断搅拌使其充分溶解,然后过滤、干燥,称量剩余氯化钠的质量,记录实验数据如表。下列对该实验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实验小组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水的质量/g 50 50 50 50称取氯化钠的质量/g 15 20 25 30剩余氯化钠的质量/g 0 2 7 12A. 20℃时,50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有18g氯化钠B. 第一组最终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C. 第二组最终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9∶25D. 第三组和第四组最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14.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了“水的组成及变化”探究实验。【提出问题】 水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 【设计并进行实验】 实验1(燃烧法):如图Ⅰ在带尖嘴的导管口点燃纯净的氢气,观察到火焰呈 色,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冷而干燥的烧杯,过一会儿,观察到烧杯内壁有 且烧杯外壁发热。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其基本反应类型为 。 实验2(电解法):按如图Ⅱ所示进行电解水实验,a管中收集的气体是 。 【实验结论】 由上述两个实验都能得到的实验结论:水是由 组成的。 【拓展提升】 从微观角度分析水的分解。由图Ⅲ可知,上述反应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微观粒子是 ,在化学变化中 可分, 不可分,所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观粒子。 15. 二氧化氯是国际上公认的安全、高效消毒剂,它能够迅速、彻底地杀灭各种细菌和病毒。现有一瓶二氧化氯消毒液,瓶上的标签如图所示。(1) 二氧化氯消毒液的溶剂是 。从该溶液中取出100g,则取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2) 这瓶二氧化氯消毒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 (3) 欲配制36kg溶质质量分数为1%的稀二氧化氯消毒液,需要这种浓二氧化氯消毒液的体积为 mL,水的体积为 mL。 16. (2024·宿迁沭阳段考)在一定温度下,向100g水中依次加入一定质量的氯化钾(KCl)固体,充分溶解,加入KCl固体的质量与所得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1) 该温度下,烧杯①中所得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 烧杯③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 (填字母)。 A. 40%B. 37.5%C. 28.6%(3) 现有3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KCl溶液,若要将其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KCl溶液,则需加水的质量是 。 第三单元整合提升1. B 2. D 3. C 4. A5. (1) 烧杯底部有固体剩余 (2) = (3) 升高温度(或加入水等合理答案均可) (4) ABD 解析:(1) 图中甲、丙烧杯的底部均有固体剩余,所以所得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2) 若乙烧杯中的溶液恰好饱和,继续加入原固体,固体不会溶解,因此剩余固体的质量还是20g。(3)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因此操作a可以是添加溶剂或升高温度。(4) 向乙烧杯中恰好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少量硫酸铜固体,充分搅拌后发现溶液变为蓝色,可以得出:① 一定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其他物质;② 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③ 一种溶液中可以有多种溶质,但不能比较两种物质的溶解能力大小,故选ABD。6. D7. 解:(1) 向90g10%的硝酸钠溶液中加入10g水,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00%=9%。(2) 向90g10%的硝酸钠溶液中加入10g硝酸钠(硝酸钠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00%=19%。(3) 将90g10%的硝酸钠溶液蒸发掉20g水(烧杯中无固体析出),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00%≈12.9%。答:(1) 加入10g水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9%。(2) 加入10g硝酸钠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9%。(3) 蒸发掉20g水(烧杯中无固体析出)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12.9%。8. (1) 5 (2) ① cbdea ② B (3) 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 (4) ①②9. C 10. A 11. C 12. D13. A 解析:由第二组、第三组和第四组的实验可知,20℃时,50g 水中最多能溶解18g氯化钠,此时溶液达到饱和状态,A错误;由题表可知,第一组最终所得溶液中含有15gNaCl,故其为不饱和溶液,B正确;第二组所得溶液的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8g∶50g=9∶25,C正确;第三组和第四组最终所得溶液中含有相同质量的溶质和溶剂,因此它们最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D正确。故本题选A。14. 【设计并进行实验】 实验1(燃烧法):淡蓝 水雾 H2+O2H2O 化合反应 实验2(电解法):氧气 【实验结论】 氢元素和氧元素 【拓展提升】 氢原子、氧原子 分子 原子15. (1) 水 60% (2) 720g (3) 500 35400 解析:(3) 36kg=36000g,设需要这种浓二氧化氯消毒液的体积为x,由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可知,1.2g/mL×x×60%=36000g×1%,解得x=500mL;则需加水的质量为36000g-500mL×1.2g/mL=35400g,由于水的密度为1g/mL,因此所需水的体积为35400mL。16. (1) 不饱和 (2) C (3) 700g 解析:(1) 饱和溶液是指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由图可知,烧杯①中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2) 根据图示可知,该温度下,100g水中加入60g氯化钾,所得溶液质量为140g,说明只溶解了40g氯化钾,所以烧杯③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28.6%。(3) 设需加水的质量是x。根据题意可得300g×10%=(300g+x)×3%,解得x=700g。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