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第1课时水分子的运动 同步练 (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化学鲁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 第1课时水分子的运动 同步练 (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化学鲁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1课时 水分子的运动
1. 下列关于微观粒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微观粒子有大小 B. 微观粒子有质量 C. 微观粒子间有间隔 D. 微观粒子不运动
2. 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B. 温度升高,分子的体积变大
C.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观粒子 D.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3. 日常生活中我们能用打气筒将空气压入自行车车胎内,在打气过程中车胎内发生的变化有(  )
A. 气体分子数目变少 B. 气体分子变大 C. 气体分子间隔变大 D. 气体分子间隔变小
4. 《黄帝内经》中记载:“地气(水蒸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表明古人已认识到云雨是水蒸气经阳光、风等影响变化而来的。下列有关“云”“雨”的认识错误的是 (  )
A. 雨变成云后分子停止运动 B. 此过程能实现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C. 此过程中水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 D. 此过程通过水分子的运动及间隔变化实现
5. (2024·宿迁期中)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
A. 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B. “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C. 25m3的石油气可以装入0.024m3的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D. 1滴水中约含有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6. 水是我们最常接触的物质之一。用微观粒子的观点回答:
(1) 构成水的微观粒子是    。
(2) 常温下,盛放在敞口容器中的水会逐渐减少,说明  。
(3) 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0mL,说明  。
第7题
7. 如图是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简图,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水通过    变化,实现了自身的天然循环。
(2) 驱动水循环的能量来自    (填“地球”“太阳”或“海洋”)。
(3) 水通过天然循环,既实现了       ,又完成了       。
第8题
8. 如图所示为验证有关分子性质的实验。上瓶盛的是空气,下瓶盛的是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当抽出玻璃片后会观察到红棕色气体逐渐扩散到上瓶,同时下瓶气体颜色逐渐变    ,最后上、下两瓶气体的颜色      。此现象说明         、         ,当两瓶气体混合均匀后,分子    (填“继续”或“停止”)运动。
9. 用分子的观点分析下列变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 一种物质的分子运动到另一种物质分子之间的间隔中
B. 分子的运动速率变小了
C. 分子本身改变,由一种分子变成另一种分子
D. 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了
10. 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其部分信息如表所示,下列有关二氧化硫(64g)的说法错误的是 (  )
物 质 分子个数 体 积
0℃/101kPa 20℃/101kPa 0℃/202kPa
二氧化硫 约6.02×1023个 22.4L 124.1L 11.2L
A. 二氧化硫分子质量很小 B. 人能闻到它的气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C. 温度降低,二氧化硫分子体积变小 D. 压强变大,二氧化硫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11. (2024·宿迁段考)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
A. 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是因为水分子在不断运动
B. 空气中的氧气用肉眼看不见,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 品红在热水中扩散比在冷水中快,是因为水分子间有间隔
D. 水烧开时,壶盖被顶开,是因为水分子体积变大
12. 提起压在容器中水面上方的活塞,容器中的水发生汽化,如图所示。下列选项中,最能表示水汽化后相同空间内微观粒子分布的是 (  )
13. 图Ⅰ是探究分子性质的实验装置。小亮同学对其进行了改进,如图Ⅱ所示,在竖直放置的T形三通管的粗玻璃管里,固定着一片湿润的酚酞纱布条。如图Ⅲ为氨气的部分性质。
(1) 图Ⅰ中丙烧杯的作用是                   。图Ⅱ实验中用胶头滴管吸取少许浓氨水,将其滴入T形三通管的细弯管处,然后用橡皮塞封闭管口。一会儿后,观察到    (填“ab”或“bc”)段纱布条先变成红色。
(2) 图Ⅰ和图Ⅱ中的实验均能证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与图Ⅰ实验相比,改进后图Ⅱ实验的优点是          (写一点即可)。
(3) 若将图Ⅱ中装有浓氨水的细弯管处浸入热水中,可以观察到纱布条变红的速度变快,请从微观角度进行解释:               。
第1课时 水分子的运动
1. D 2. B 3. D 4. A 5. A 6. (1) 水分子 (2) 水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3) 分子之间有间隔 7. (1) 三态 (2) 太阳 (3) 水的自身净化 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8. 淡(或浅) 趋于一致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分子之间有间隔 继续
9. C 10. C 11. A 12. C 13. (1) 作对照,说明空气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ab (2) 分子在不断运动 节约试剂(或更加环保等合理答案均可) (3)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