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课时 化学方程式及其意义1. 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S+O2SO2提供的信息,正确的是 ( ) A. 硫加氧气等于二氧化硫B. 硫元素和氧元素反应生成二氧化硫C. 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D. 每32份质量的硫与16份质量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8份质量的二氧化硫2. 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① 原子数目② 分子数目③ 元素种类④ 物质种类⑤ 原子种类⑥ 物质的总质量A. ①④⑥ B. ②③⑤C. ①②⑥ D. ①③⑤⑥3. 航天员在空间站内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可以通过以下反应除去:4X+4CO2+2H2O4KHCO3+3O2,则X的化学式为 ( )A. K2O B. KOH C. K2O2 D. KO24. 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N2+O22NO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 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不变C. 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D. 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不变5. 四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 ( )A. CH4+2O2CO2+2H2O B. 2CO+O22CO2C. 2H2+O22H2O D. H2+Cl22HCl6. 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化成最简整数比)(1) 2Mg+O22MgO: 。(2) CO+CuOCu+CO2: 。(3) CaCO3+2HClCaCl2+H2O+CO2↑: 。 7. 质量守恒定律的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1) 硅(Si)是太阳能电池和电脑芯片中不可缺少的材料。硅生产的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化学反应:SiO2+2CSi+2X↑。由此推断X的化学式为 。 第7题(2) 一定条件下,物质A()与物质B()反应生成物质C(),如图是其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和“”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① 反应前后的原子种类是否发生变化 (填“是”或“否”)。 ② 在A、B、C三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 ③ 参与反应的A、B和生成的C的分子个数比为 。 8. (2024·宿迁沭阳期末)二氧化氯(ClO2)具有很强的杀菌能力,是公认的绿色消毒剂,广泛用于自来水的处理,其制备方法有2NaClO2+Cl22X+2ClO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X的化学式为NaCl B. 1个ClO2分子中含有1个氧分子C. NaClO2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 NaClO2与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不同9. 如图所示,两个甲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三个乙分子和一个丙分子,则从图示获得的信息中,不正确的是 ( )第9题A. 分子的种类在化学反应中发生了改变B.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C. 反应生成的丙物质属于单质D. 一个乙分子中含有一个A原子、一个B原子10. 在化学反应aA+bBcC+dD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化学计量数a与b之和一定等于c与d之和B. 若取xgA和xgB反应,则生成C和D的质量总和不一定是2xgC. 反应物A和B的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D.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11. 通过学习,根据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比较下列反应,写出四个反应的共同点:① C+O2CO2 ② 2CO+O22CO2③ CH4+2O2CO2+2H2O ④ C2H5OH+3O22CO2+3H2O(1) 。 (2) 。 (3) 。 12. 将8g硫在给定质量的氧气里燃烧,有如表所示的数据。回答以下问题:实验次序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给定氧气的质量/g 7 8 10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g 14 16 16(1) 以上数据说明,在三次实验中,第 次恰好完全反应。 (2) 第 次实验中硫有剩余,剩余 g。 (3) 第 次实验中O2有剩余,剩余 g。 (4) 三次实验的化学反应过程中,有没有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 (填“有”或“没有”)。 第1课时 化学方程式及其意义1. C 2. D 3. D 4. B 5. B 6. (1) m(Mg)∶m(O2)∶m(MgO)=3∶2∶5 (2) m(CO)∶m(CuO)∶m(Cu)∶m(CO2)=7∶20∶16∶11 (3) m(CaCO3)∶m(HCl)∶m(CaCl2)∶m(H2O)∶m(CO2)=100∶73∶111∶18∶44 7. (1) CO (2) ① 否 ② AC ③ 2∶1∶28. B 9. D10. B 解析: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化学计量数之和在反应前后可能发生变化,A错误;xgA和xgB若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C和D的质量总和是2xg,若不是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C和D的质量总和小于2xg,B正确;反应物的质量比与生成物的质量比没有必然联系,C错误;该反应的反应物为两种,不是分解反应,D错误。故本题选B。11. (1) 都为氧化反应 (2) 反应条件都为点燃 (3) 生成物都为氧化物(合理答案均可)12. (1) 二 (2) 一 1 (3) 三 2 (4) 没有 解析:(1) 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相等,所以第二次实验中两种物质恰好完全反应。(2) 由于第一次实验中氧气只有7g,不足8g,所以硫会有剩余,剩余硫的质量=8g+7g-14g=1g。(3) 根据第二次实验完全反应,说明硫和氧气按1∶1 的质量比进行反应,8g硫最多可消耗8g氧气,由于第三次实验中氧气的质量为10g,大于8g,所以氧气有剩余,剩余的质量为8g+10g-16g=2g。(4) 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