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课时 利用化学反应的简单计算1. 在反应2A+3BC+2D中,36gA与56gB恰好完全反应产生28gC和一定质量的D,若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则C和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 )A. 7∶8 B. 7∶1 C. 7∶16 D. 7∶32. 等质量的水和过氧化氢完全分解后,生成氧气的质量关系是 ( )A. 生成的氧气质量一样多 B. 水生成的氧气质量多C. 过氧化氢生成的氧气质量多 D. 无法判断3. 铝粉和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化学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现有30g含铝90%的铝粉样品,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中充分反应(样品中其他成分不反应)。求反应后产生氢气的质量。4. (2025·宿迁宿城二模)由于煤燃烧会产生大量的污染,因此在煤中加入适量的生石灰(CaO)制成供居民取暖的“环保煤”,以减少SO2的排放。燃烧时生石灰吸收SO2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2CaO+2SO2+X2CaSO4。(1) X的化学式为 。 (2) 若煤厂要处理16t二氧化硫,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至少需要加入生石灰的质量。5.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某次实验中固体的质量变化如图所示。(1) 生成氧气的质量是多少 (2) 反应后剩余固体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是多少 第5题6. 一定条件下,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Y=75B. 若Y=20,则丁物质一定是催化剂C. 甲物质不可能是单质D. 甲和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是4∶17. 氢氧化钠保存不当容易变质为碳酸钠,为测定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的纯度,现取20.0g样品于烧杯中加水至完全溶解,然后逐滴加入CaCl2溶液,反应过程中加入CaCl2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Cl2CaCO3↓+2NaCl)请根据图示计算:(1) 恰好完全反应时加入CaCl2溶液的质量为 g。 (2) 该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第7题8. 国家对化肥的销售有明确的质量标准。为检测铵态氮肥质量的优劣,可采用铵盐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方法。某同学称取15g硫酸铵样品(杂质不含氮元素),与足量的NaOH混合后,放入试管中加热,发生如下反应:(NH4)2SO4+2NaOHNa2SO4+2H2O+2NH3↑,充分反应后共收集到3.4gNH3。(1) (NH4)2SO4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结果精确到0.1%)。 (2) 求样品中硫酸铵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3) 合格的硫酸铵化肥中硫酸铵的质量分数为94.3%~99%,通过计算判断上述样品是否合格。9. 已知AgNO3受热可发生如下反应:aAgNO3bAg+cX↑+dO2↑。取AgNO3固体170g,充分加热,使之完全分解。将产生的气体产物通过足量灼热的铜粉(已知X气体不能与铜粉反应),铜粉质量增加16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的化学式可能是CO B. 生成银的质量为54gC. 生成O2和X气体的总质量为52g D. 化学方程式中a∶d=2∶1第1课时 利用化学反应的简单计算1. A 解析:在反应2A+3BC+2D中,36gA与56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8gC和一定质量的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同时生成D的质量为36g+56g-28g=64g;设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则:2A+3B+= x=16则C和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4∶16=7∶8。故本题选A。2. B 解析:设水和过氧化氢的质量均为m,水分解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的质量为y。2H2↑+↑= x=m2H2O+↑= y=m由于x大于y,因此水生成的氧气质量多。故本题选B。3. 解:铝粉样品中铝的质量为30g×90%=27g。设反应后产生氢气的质量为x。+2NaOH+2H2O2NaAlO2+↑= x=3g答:反应后产生氢气的质量为3g。4. (1) O2 (2) 解:设至少需要加入生石灰的质量为x。++O22CaSO4= x=14t答:至少需要加入生石灰的质量是14t。解析:(1) 由2CaO+2SO2+X2CaSO4可知,反应物中除X外,Ca、O、S原子的个数分别为2、6、2,生成物中Ca、O、S原子的个数分别为2、8、2,X的化学计量数为1,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各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所以1个X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X的化学式为O2。5. 解:(1)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则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20g-18.4g=1.6g。(2) 设反应生成二氧化锰的质量为x。2KMnO4K2MnO4++↑= x=4.35g答:(1) 生成氧气的质量是1.6g。(2) 反应后剩余固体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4.35g。6. A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由表中数据可知,X+Y=20+30+15+20-0-10=75,A正确。若Y=20,则丁物质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丁物质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B不正确。由表中数据可知,反应后甲的质量减少了20g,丙的质量减少了5g,则甲和丙都是反应物,该反应不可能是分解反应,所以反应物甲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C不正确。甲和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20g∶5g=4∶1,由于不知道化学反应中,甲、丙前的化学计量数,所以无法判断甲和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D不正确。故本题选A。7. (1) 50 (2) 解:设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CaCl2↓+2NaCl= x=5.3g该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100%=73.5%。答:该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73.5%。8. (1) 21.2% 解:(2) 设样品中硫酸铵的质量为x。+2NaOHNa2SO4+2H2O+↑= x=13.2g(3) 该硫酸铵样品中硫酸铵的质量分数为×100%=88%<94.3%,即该样品不合格。答:(2) 样品中硫酸铵的质量为13.2g。(3) 该样品不合格。9. D 解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含有Ag、N、O三种元素,没有C元素,反应后不可能生成CO,A错误;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银的质量等于硝酸银中银元素的质量,银元素的质量为170g×=108g,B错误;生成O2和X气体的总质量为170g-108g=62g,C错误;将产生的气体产物通过足量灼热的铜粉(已知X气体不能与铜粉反应),铜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铜粉增加的质量即为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即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16g,该化学方程式中a∶d=∶=2∶1,D正确。故本题选D。第2课时 利用化学反应的综合计算1. (2023·邵阳)某工厂化验室用20%的氢氧化钠溶液洗涤一定量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共消耗氢氧化钠溶液40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试计算:(1) 40g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是 g。 (2) 这一定量石油产品中含H2SO4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2. 尿素[CO(NH2)2]可用于去除大气污染物中的NO,其化学反应为6NO+2CO(NH2)25N2+2CO2+4H2O。若需去除废气中6gNO,求理论上需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尿素溶液的质量。3.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已知:Zn+H2SO4ZnSO4+H2↑)。请根据图示信息计算:(1) 实验中产生氢气的质量是 g。 (2) 实验中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第3题4. 向100gCu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依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已知:CuSO4+2NaOHCu(OH)2↓+Na2SO4]第4题(1) 该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g。 (2) 求Cu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5. (2024·陕西)学习小组用一瓶长久放置、标签标示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并用如图所示方法测定实验产生氧气的质量。请完成下列分析及计算:(1) 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的质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 实验产生氧气的质量是 g。 (3) 通过计算说明实验所用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标签标示的5%是否一致。第5题6. (2024·兰州)兴趣小组同学得知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就用它来测定某瓶标签破损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称取5.5g干燥的鸡蛋壳(杂质不参加反应)于烧杯中,再将75g该稀盐酸分3次加入,充分反应后得到实验数据如表(已知:CaCO3+2HClCaCl2+H2O+CO2↑):(1) 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 g。 (2) 求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7. (2023·龙东地区)有碳酸镁和氢氧化镁的混合物10g,经测定,混合物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向其中加入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4.7%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不饱和溶液,将溶液蒸干后得到的固体质量为[已知:MgCO3+H2SO4MgSO4+CO2↑+H2O,Mg(OH)2+H2SO4MgSO4+2H2O] ( )A. 12g B. 18g C. 24g D. 36g8. (2023·齐齐哈尔)现有碳酸钠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10.9g,加入93.5g水,固体完全溶解,向该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所得溶液质量与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Na2CO3+2HCl2NaCl+H2O+CO2↑)。请计算:第8题(1) 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g。 (2) 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第2课时 利用化学反应的综合计算1. (1) 8 (2) 解:设这一定量石油产品中含H2SO4的质量为x。+Na2SO4+2H2O= x=9.8g答:这一定量石油产品中含H2SO4的质量为9.8g。解析:(1) 40g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是40g×20%=8g。2. 解:设理论上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尿素溶液的质量为x。+5N2+2CO2+4H2O= x=40g答:理论上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尿素溶液的质量是40g。3. (1) 0.4 (2) 解:设参加反应的H2SO4的质量为x。Zn+ZnSO4+↑= x=19.6g实验中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19.6%。答:实验中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6%。4. (1) 4.9 (2) 解:设Cu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2NaOH↓+Na2SO4= x=8%答:Cu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5. (1) 不变 (2) 1.6 (3) 解:由图示可知,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为400.0g-300.0g=100.0g。设生成1.6g氧气需要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2H2O+↑= x=3.4g所用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3.4%。答:所用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标签标示的5%不一致。6. (1) 5 (2) 解:由表格数据分析可知,25g稀盐酸与2.5g碳酸钙恰好完全反应。设25g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CaCl2+H2O+CO2↑= x=1.825g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7.3%。答: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7. B 解析:有碳酸镁和氢氧化镁的混合物10g,经测定,混合物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则混合物中含有镁元素的质量为10g×36%=3.6g。向其中加入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4.7%的稀硫酸,碳酸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水和二氧化碳,氢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恰好完全反应时,将溶液蒸干后得到的固体为硫酸镁,反应前后镁元素的质量不变,则得到的固体质量为=18g。故本题选B。8. (1) 4.4 (2) 解:设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x,原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y。+2HCl+H2O+↑= x=11.7g= y=10.6g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6%。答: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解析:(1)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9g+93.5g+100g-200g=4.4g。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5.3 第1课时利用化学反应的简单计算.docx 5.3 第2课时利用化学反应的综合计算.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