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第1课时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 同步练 (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化学鲁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 第1课时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 同步练 (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化学鲁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1课时 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
1.     
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一定能燃烧 B. 燃烧时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C. 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D. 燃烧是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 (2024·福建)下列灭火方法主要是利用“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原理的是 (  )
A. 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火焰 B. 关闭燃气灶阀门,熄灭火焰
C. 用水浇灭炭火 D. 用锅盖盖灭油锅火焰
3. “清洁能源之火,让奥运之光飞扬”,北京冬奥会的传递火炬首次用氢气作燃料。为确保火炬在极寒和大风等恶劣条件下持续燃烧,设计火炬需重点考虑的因素是 (  )
A. 持续不断地释放氢气 B. 温度不低于氢气的着火点
C. 火炬外壳隔热性能好 D. 氢气与空气保持充分接触
4. (2024·成都)“生命宝贵,安全第一”。下列情况的灭火方法或原理错误的是 (  )
选 项 实 例 方 法 原 理
A 森林发生火灾 开辟隔离带 隔离可燃物
B 家用电器着火 用水浇灭 降低温度
C 酒精洒在桌上起火 用湿毛巾盖灭 降低温度、隔绝空气
D 图书馆图书失火 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降低温度、隔绝空气
5. 每年5月12日是我国的“防灾减灾日”,下列有关火灾现场的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  )
A. 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
B. 用水浇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低姿行走到安全通道
C. 人员被火势围困在高层建筑时使用楼内电梯撤退
D. 逃生路线被火封住,应退回室内,关闭门窗,向门窗浇水,发出求救信号
6. 燃烧与人类生产、生活有着密切关系。
(1) 下列成语的原意与燃烧不相关的是    (填字母)。
    
A. 卧薪尝胆 B. 釜底抽薪 C. 火上浇油 D. 煽风点火
(2) 室内起火时,如果急于打开门窗,那么火反而会烧得更旺,原因是 。
第7题
7. 为探究“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小明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在实验中,他观察到甲中白磷燃烧,乙中白磷不燃烧。(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
(1) 通常保存少量白磷的方法是放入盛有    的广口试剂瓶中。
(2) 甲中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3) 甲中的X、乙中的Y依次为           。
8. 粉丝中含有淀粉,点燃粉丝,燃烧端朝上易熄灭,从燃烧的条件来看,主要原因是 (  )
A. 粉丝没有与氧气充分接触 B. 热空气增大了粉丝的着火点
C. 温度没有继续达到粉丝的着火点 D. 粉丝中还含有其他物质,阻止它继续燃烧
9. (2024·宿迁模拟)课堂上,老师用玻璃棒蘸取混有少许浓硫酸的高锰酸钾固体去接触酒精灯灯芯,同学们惊奇地发现,酒精灯被点燃了!这就是神奇的化学魔术“魔棒点灯”。在此过程中浓硫酸和高锰酸钾反应生成二氧化锰、氧气及其他物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 反应放出的热使玻璃棒点燃了酒精灯 B. 二氧化锰能促使该反应更快进行
C. 反应产生的氧气具有氧化性 D. 灯芯和酒精都是可燃物
10. (2024·泰州兴化质检)某课题组通过数字化实验对白磷燃烧的温度变化及影响因素进行探究。将5g白磷加入试管中并将试管置于60℃热水中,t3s时,注入过氧化氢溶液,实验装置及数据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t1s时白磷开始燃烧
B. t4s时温度高于t2s时温度,说明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
C. t3~t4s对应温度升高说明过氧化氢分解放热
D. 气球的作用是调节气压和防止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污染空气
11. (2024·贵州)科学利用和控制燃烧为人类服务,可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 蜡烛燃烧。
用燃着的火柴将图(a)中相同大小的两支蜡烛点燃。
① 用火柴引燃蜡烛,为蜡烛燃烧提供的条件是 。
② 乙的烛芯比甲长,导致燃烧时更旺,原因是 。
③ 围绕甲、乙两支蜡烛的燃烧,你还想探究的问题是 。
第11题(b)
(2) 氢气燃烧。
2024年5月3日,搭载“嫦娥六号”探测器的“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该火箭的发动机使用液氧液氢作为推进剂,火箭发动机运行简示图如图(b)。
① 火箭升空时,燃烧室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 液体火箭发动机的优点是可以通过调控发动机内阀门来调控动力。火箭运行过程中,为增大动力,应进行的操作是                        。
第1课时 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
1. D 2. C 3. B 4. B 5. C 6. (1) A (2) 打开门窗,为可燃物提供更多的氧气,使火势更猛 7. (1) 冷水 (2) 4P+5O22P2O5 (3) 温度高于40℃的水、空气
8. C 9. B
10. C 解析:t1s时温度升高,白磷开始燃烧,A正确;t3s时,注入过氧化氢溶液,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氧气和水,t4s时的温度高于t2s时,说明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放出的热量越大,B正确;由以上分析可知,t3~t4s对应温度升高是因为白磷与生成的O2接触,继续燃烧,放出大量热,故温度再次升高,C不正确;该实验中,白磷燃烧,放出热量,装置内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增大,故气球的作用是调节气压,防止压强过大,橡皮塞被冲出,白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所以气球可以收集五氧化二磷,防止污染空气,D正确。故本题选C。
11. (1) ① 提供热量,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其着火点 ② 乙的烛芯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大 ③ 蜡烛燃烧的产物(合理答案均可) (2) ① 2H2+O22H2O ② 控制阀门A和阀门B,使燃烧室内的液氢、液氧充分反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