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探秘水世界 素能测评 (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化学鲁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单元探秘水世界 素能测评 (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化学鲁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探秘水世界 素能测评
一、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
1. 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混合,充分搅拌后,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  )
 
A. 碘和酒精 B. 酒精和水 C. 蔗糖和水 D. 面粉和水
2. 下列关于水的天然循环说法错误的是 (  )
A. 这是水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 B. 水分子间的间隔和排列方式不断变化
C. 水分子的能量来源于太阳 D. 水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3.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 食盐溶液 B. 橙汁饮料 C. 洁净的空气 D. 蒸馏水
4. 下列化学反应中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的是(  )
A. 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B. 碳+氧气二氧化碳
C. 氧化汞氧气+汞 D. 碳酸氢铵氨气+二氧化碳+水
5. 如图所示,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在甲烧杯中放入某物质X后,发现乙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X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 (  )
A. 氢氧化钠 B. 硝酸铵 C. 氯化钠 D. 冰块
    
6. 现有一杯20℃的饱和硝酸钾溶液,欲改变其溶质质量分数,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  )
A. 加入一定量的水 B. 恒温蒸发部分水 C. 升温到60℃ D. 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钾
7. 许多科学知识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关系。其中并列关系是由于分类依据相同而把事物截然分开并列,而交叉关系是对事物分类时,由于采用不同的分类依据,因此必然出现交叉关系。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饱和溶液包含浓溶液 B. 饱和溶液与稀溶液属于并列关系
C.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属于交叉关系 D. 不饱和溶液与稀溶液属于交叉关系
8. t℃时,根据某物质在不同质量的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斜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由图可知,该物质的溶解能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B. N点表示该溶液没有达到饱和状态
C. t℃时,25g该物质加入80g的水中形成饱和溶液
D. 将N点表示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再加入20g该溶质
9. 用8g固体粉末进行如图实验,下列对于该实验的过程及结果判断正确的是 (  )
A. 溶液Ⅰ一定是某种物质的饱和溶液 B. 溶液Ⅱ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 剩余的2g固体一定是纯净物 D. 原固体是纯净物
10. 已知2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NaCl的质量为36g,把20gNaCl固体加入该温度下的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是 (  )
A. 36% B. 40% C. 28.6% D. 26.5%
二、 填空、简答题(共18分)
11. (8分)从微观视角看物质及其变化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
(1) 人们在室外喷洒消毒液,一会儿室内也闻到了消毒液的气味,这种现象表明           ;天气越热,消毒液的气味弥漫得越快,这说明                   。
(2) 小齐在家做糖块在水中溶解的实验时,观察到如图甲所示的现象,请用分子的观点进行解释:
① 小齐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证明了         。
② 糖水中含有的微观粒子有        ,所以糖水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 A、B、C、D表示四种物质,A和B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如图乙所示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① 该反应共涉及    种化合物。
② 该反应说明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观粒子是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12. (5分)直饮水机是目前很多学校选择的饮用水供水方式,其工作流程如图甲所示。
(1) ①中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该性质属于    (填“化学性质”或“物理性质”)。
(2) 超滤膜的作用相当于实验室中的    (填操作名称),天然水净化时进行该操作,玻璃棒的作用是    。正确过滤后,展开滤纸,若黑色代表泥沙,则看到的情况最接近图乙中的    (填字母)。
(3) ③中紫外灯管照射的作用是 。
13. (5分)溶液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 学习“溶液的形成”时,小科进行了如下实验:往A、B、C三只烧杯中分别装入等质量的水,在相同温度下,向三只烧杯中分别加入50g、25g、5g同种固体物质,充分溶解后,静置,现象如图甲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 小科认为,A烧杯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他的判断依据是 。
② A、B、C三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
(2) 将80g物质M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如图乙所示为溶液的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 a点时,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② 向b点对应的溶液中加入70g水,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
③ 由此曲线可得出的结论是 。
三、 实验、探究题(共16分)
14. (7分)硼酸是白色粉末状结晶或三斜轴面鳞片状光泽结晶,现要配制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硼酸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图甲是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操作示意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操作②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2) 已知砝码规格有50g、20g、10g和5g。在操作③的称量过程中,应选用的砝码规格和游码的读数分别为    、    。
(3) 已知水的密度为1g/mL,则应量取水的体积为    mL。
(4) 装瓶、贴标签,在图乙中的标签上填写相应的内容。
(5) 若称取的硼酸中含有杂质,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5. (9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水的组成展开了项目式学习。
【活动一】 用燃烧法探究水的组成。
(1) 在带尖嘴的导管口点燃纯净的氢气(如图甲所示),观察到火焰呈    色,然后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过一会儿,观察到烧杯内壁有        ,且烧杯外壁发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活动二】 用电解法探究水的组成。
该兴趣小组利用如图乙所示的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先在电解器玻璃管里加满水(含少量氢氧化钠),再接通直流电源。
【查阅资料】 水中加入的氢氧化钠只起增强导电性的作用,本身不参与反应。
(2) 电解后,若b玻璃管中产生3mL气体,则a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约为    mL。
(3) 切断电源后,用燃着的木条放在b玻璃管尖嘴口检验产生的气体,观察到的现象是 。
【实验结论】
(4) 由上述两个实验都能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
【活动三】 探究影响电解水速率的因素。
(5) 电解纯水速率较慢。为探究不同电压和不同浓度氢氧化钠溶液对电解水速率的影响,该兴趣小组进行了多次实验,测得产生20mL氢气所需的时间如图丙所示。
① 电解浓度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时,改变电压对电解水速率的影响是                    。
② 上述实验中,电解水速率最快的条件是                 。
③ 除了上述因素外,你认为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电解水的速率           (写一点即可)。
四、 计算题(6分)
16. 氯化钠是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的一种重要原料,也是实验室里常见的一种试剂。如表是20℃时,氯化钠溶于水的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序号 水的质量/g 加入氯化钠的质量/g 溶液的质量/g
① 10 2 12
② 10 3 13
③ 10 4 13.6
④ 10 5 m
(1) 实验①中得到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结果精确到0.1%)。
(2) m=    。
(3) 农业上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实验室有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欲将其稀释成可以选种的溶液,需加水的体积是多少 (水的密度为1g/mL,写出计算过程)
第三单元素能测评
一、 1. D 2. D 3. D 4. A 5. A 6. A 7. D 8. B
9. A 解析:用8g固体粉末进行如图实验,实验过程中温度不变,加入10g水后溶解、过滤,剩余固体的质量为4g,说明该温度下,10g水最多能溶解8g-4g=4g固体,再次加水能够继续溶解,说明溶液Ⅰ一定是某种物质的饱和溶液,A 正确。若第二次溶解的固体中的溶质和第一次溶解的不同,则溶液Ⅱ可能是不饱和溶液,也可能是饱和溶液,B错误。 剩余的2g固体不一定是纯净物,也可能是含多种物质的混合物,C错误。用8g固体粉末进行如图实验,实验过程中温度不变,加入 10g水,剩余固体的质量为4g,说明该温度下,10g水最多能溶解8g-4g=4g固体;过滤后,向剩余固体中再加入10g水,剩余 2g固体,说明10g水中只溶解了2g固体,所以剩余的固体为难溶于水的杂质,或者是第二次溶解的固体中的溶质和第一次溶解的不同,则原固体是混合物,D错误。故选A。
10. D
二、 11. (1)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 (2) ① 糖块溶解,杯中液面下降 分子之间有间隔 ② 糖分子和水分子 混合物 (3) ① 2 ② 原子 12. (1) 物理性质 (2) 过滤 引流 B (3) 杀菌消毒 13. (1) ① A烧杯中有未溶解的固体 ② A≥B>C (2) ① 50% ② 40% ③ 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物质M的质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合理答案均可)
三、 14. (1) ⑤③①④② 搅拌,加速溶解 (2) 5g 1.0g (3) 194 (4) 如图所示 (5) 偏小
15. (1) 淡蓝 水雾出现 氢气+氧气水 (2) 6 (3) 燃着的木条燃烧得更旺 (4) 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5) ① 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电压越大,电解水速率越快 ② 10%的氢氧化钠溶液、12V电压 ③ 温度(合理答案均可)
四、 16. (1) 16.7% (2) 13.6 (3) 解:设需加水的体积为V,则(100g+1g/mL×V)×16%=100g×20%,V=25mL。答:需加水的体积是25mL。
解析:(1) 实验①中氯化钠完全溶解,所以得到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16.7%。(2) 实验③中,水的质量是10g,加入的溶质质量是4g,而溶液质量为13.6g,说明溶液已经饱和且有固体剩余,所以实验④中,加入的5g氯化钠,最多只能溶解3.6g,所以m=13.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