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期末复习专题4 化学与社会考向一 燃烧与灭火1. (2025·宿迁宿城段考)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将木柴架空燃烧,目的是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烧B. 逃离火灾现场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C. 在油库、面粉厂、纺织厂等场所,要严禁烟火D. 油锅着火,用锅盖盖上,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温度2. 如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三组实验。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1) 甲实验中可说明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的现象是 。 (2) 乙实验中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3) 丙实验中可观察到外层大烧杯内壁上的水位高低变化情况是 。 (4) 以下对三组实验进行的分析或总结中,错误的是 (填字母)。 A. 丙实验中大烧杯的作用是减少白烟带来的污染B. 乙实验中将白磷换成红磷,也能观察到燃烧现象C. 乙实验中对比通入氧气前后的现象,能得出燃烧需要氧气参与的结论考向二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3. (2024·广州)能源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石油属于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 B. 天然气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可造成空气污染C. 乙醇汽油用作汽车燃料可减少空气污染 D. 太阳能电池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4. 利用能源、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是我们共同关注的问题。开发新能源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1) 生活中,人们常常利用燃烧产生的能量来做饭、取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 燃烧一定是化合反应 ② 化学反应一定放出热量③ 氧化反应一定放出热量 ④ 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2) 煤燃烧时会排放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与二氧化氮能发生反应:SO2+NO2SO3+X,其中X的化学式为 。 (3) 天然气、氢气、乙醇、汽油、柴油中属于无污染的清洁燃料的是 。 (4) 属于新能源应用的是 (填“太阳能路灯”“风力发电”或“火力发电”)。 (5) 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考向三 化学与环境保护5. (2024·河南)建设美丽家园需要天蓝、地绿、水清。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 )A. 随手关闭电灯 B. 积极植树、造林、种草C. 露天焚烧树叶、塑料袋 D. 将垃圾分类、回收、利用6.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下列对化学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化学只研究自然界中已经存在的物质B.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其应用的科学C. 利用化学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以改善人类生存条件D. 利用化学合成药物,以抑制细菌和病毒,保障人体健康7. 化学让生活更美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发现煤气泄漏时,应打开换气扇及时通风B. 氦气通电发出粉红色的光,发生的是化学变化C. 用干冰营造舞台意境时,看到的白雾是二氧化碳气体D. 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氢能等新能源,有利于保护环境8. 劳动课程要求学生承担家庭劳动。下列项目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不相符的是 ( )选 项 项 目 化学知识A 用燃气灶炒菜 燃气燃烧放热B 用干冰冷冻食品 干冰易升华且吸收大量热C 用厨余垃圾自制花肥 物质发生缓慢氧化D 利用活性炭自制净水器 活性炭具有催化作用9. (2024·宿迁宿豫期末)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解释或分析正确的是 ( )A. 图a中将煤球变成蜂窝煤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长煤燃烧的时间B. 图b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C. 图c中蜡烛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金属丝阻碍了空气的流动D. 由图d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燃烧引起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10. 如图是我国西汉彩绘雁鱼青铜灯及其示意图。灯油燃烧时,产生的烟气通过鱼身和雁颈导入雁体内水中,可减少对室内空气的污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10题A. 烟气中氧气、氮气体积比约为1∶4B. 产生烟尘的原因是灯油完全燃烧C. 转动灯罩隔绝空气,可使灯火熄灭D. 水能吸收烟尘,还能吸收一氧化碳11. (科技民生)化学在氢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催化重整法制氢反应过程如下:反应1:CH3OHCO↑+2H2↑;反应2:CO+H2OCO2+H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反应1中生成的CO和H2的质量比为7∶1B. 上述反应中,碳、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C. 通过上述两步重整制氢,32g甲醇(CH3OH)理论上最终可制得4g氢气D. 氢能的最大优点是环保、低污染12. (2024·宿迁沭阳段考)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多次有意义的活动,同学们对化学的兴趣更加浓厚了。本周,兴趣小组以“探究燃烧的奥秘”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项目一】 用图甲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将W形管右侧部分放入80℃热水中。通入N2,a、b处白磷均不燃烧;改通O2,a处白磷不燃烧,b处白磷燃烧。(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P2O5白烟有毒,可用湿棉花收集)(1) 实验过程中,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现象是 。 【项目二】 用图乙装置探究燃烧前后的质量变化。(2) 用激光引燃红磷,则在实验过程中,气球的变化情况是 。实验时若取用的红磷量不足,对实验结果 (填“有”或“没有”)影响。 【项目三】 应用燃烧。(3) 戴维发明了一种安全灯,用一种网眼很小的普通金属网罩住火焰,这种灯在矿井里点燃不会引起可燃气体爆炸,为了纪念戴维,人们把安全灯称为“戴维灯”(如图丙)。结合燃烧条件,分析这种灯在矿井里点燃不会引起可燃气体爆炸的原因: 。 【项目四】 再探镁的燃烧。查阅资料:镁不仅能在氧气中燃烧,还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4) 分析上面的资料,写出你对燃烧新的认识: 。 【项目五】 安全用火。(5) 作为中学生应该具备应对火灾的安全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填字母)。 A. 遇到室内起火,迅速打开门窗通风B. 遭遇火灾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跑离着火区域C. 扑灭电器失火不可用水基型灭火器D. 进入沼气池之前,先做灯火试验化学与社会1. D 2. (1)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 (2) 4P+5O22P2O5 (3) 先下降,后上升 (4) B 3. B 4. (1) ③ (2) NO (3) 氢气 (4) 太阳能路灯、风力发电 (5) 混合物 5. C6. A 7. D 8. D 9. D 10. C11. C 解析:反应1中生成的CO和H2的质量比为28∶4=7∶1,A正确;上述反应中,甲醇中碳元素为-2价,氢元素为+1价,一氧化碳中碳元素为+2价,二氧化碳中碳元素为+4价,氢气中氢元素为0价,因此上述反应中碳、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B正确;第一步反应中,32g甲醇(CH3OH)理论上最终可制得4g氢气和28g一氧化碳,第二步反应中,28g一氧化碳理论上可制得2g氢气,因此,通过上述两步重整制氢,最终可制得6g氢气,C错误;氢气燃烧产物为水,对环境没有污染,因此氢能的最大优点是环保、低污染,D正确。故本题选C。12. (1) 通N2时,b处白磷不燃烧,通O2后,b处白磷燃烧 (2) 先变大后变小 没有 (3) 温度不能达到可燃气体的着火点 (4) 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或二氧化碳也能支持某些物质的燃烧等合理答案均可) (5) A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