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语文园地一教材第11~14页1.联系生活,学习与天气有关的词语。2.正确认读“晴朗、雾霾”等词语,会认“朗、雾”等生字,会写“转、夹”。3.理解“迎、追”等动词的意思,感受动词运用的准确、恰当;联系日常生活,运用“有时候……有时候……”和“在……在……在……在……”各说一个完整的句子。4.掌握左窄右宽、左宽右窄的字的写法。5.积累背诵古诗《梅花》,大致了解诗句的意思。6.联系生活实际,介绍一种动物,说话前先想好要说的内容;认真听别人介绍,对不明白的地方,能有礼貌地提问。7.正确、流利地朗读童话故事《企鹅寄冰》。识汉字、学古诗。比较几组动词的不同意思,体会用词的准确性。【教师准备】图片、幻灯片等。【学生准备】自主预习。【教学方法】通过视频、图片、游戏、交流识字等方法激发学生对识字的兴趣;创设多种生动有趣的读书情境,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学习方法】借助拼音自主学习,通过情景表演、联系生活体会几组动词的不同意思;自主阅读童话故事。1课时情景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有趣的视频。(播放一段包含各种天气变化的动画视频,如开头是阳光明媚的晴天,小朋友们在外面玩耍;接着天空渐渐阴沉,下起雨来,还伴随着闪电和雷声;随后又刮起大风,雨滴变成了冰雹;最后天晴了,但草地上结了一层霜。)视频看完啦,大家在视频里都看到了哪些不一样的天气呀?谁能说一说自己最喜欢视频里的哪种天气?为什么呢?(邀请几位同学回答。)探究新知一、识字加油站1.课件出示课本中的词语和图片。2.教师范读,小老师领读。3.勇攀高峰游戏练习:依次出示包含课本中生字的词语(不是“识字加油站”中的),指名学生认读,读对了再出示下一个,最终到达山顶,夺得红旗。二、字词句运用1.学习第一部分。(1)指名学生朗读每一组词语并交流自己的理解,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教师适当指导。(2)教师明确这些加点的词都是表示动作的,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一组演一演。(3)指名学生表演展示,师生共同评议,看动作是否准确地表达了词语的意思。2.学习第二部分。(1)指名学生朗读这两句话,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2)鼓励学生用上句中加点的词,来说说自己的日常生活。(3)学生自主思考练说,与同桌轻声交流。三、书写提示这四个字都是左右结构。“海”“作”两个字左边窄,右边宽;“都”“别”两个字正好相反,左边宽,右边窄。四、日积月累1.教师范读古诗《梅花》,明确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王安石。2.学生借助拼音自主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3.指名学生朗读,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相机正音。4.正音后学生再次练习朗读。5.教师指导学生读出古诗的节奏: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6.学生练读,全班有节奏地齐读古诗。五、口语交际1.教师出示动物图片,问学生:你喜欢哪种动物?为什么?(学生自由回答)2.让学生扮演自己喜欢的动物,互相打招呼问好,并作自我介绍。六、我爱阅读1.学生自由朗读。2.出示南极和非洲的图片,通过对比帮助学生理解短文内容。狮子:非洲—炎热 企鹅:南极—寒冷作业布置1.选用相关同步练习。2.用“有时候……有时候……”和“在……在……在……在……”造句。这节课我们在语文园地里认识了很多汉字朋友,积累了和天气有关的词语,还知道不同的动作要用不同的词语来表示,运用加点词语练习了说完整的句子,进一步掌握了左右结构汉字的书写要领,背诵了古诗,认识了有趣的动物,阅读了有趣的童话故事,学得特别开心。课后请大家把古诗背给家长听一听,再和家人一起读一读《企鹅寄冰》。本次语文园地的教学有以下几点成功之处:一是巧妙地创设多种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二是成功突破了“字词句运用”中体会不同动词的意思这一教学难点。在教学中,教师没有进行空洞的讲解,而是让学生自主朗读思考,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同伴合作进行表演。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学生亲自参与体验,真正体会到了不同动词的表达效果,感受到了用词的准确性,语感得到了训练与提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