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3常见的酸课后巩固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 学号_______一、选择题1.盐酸是初中阶段的三大强酸之一,是较为常见的酸溶液。下列关于盐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盐酸是纯净物B. 常用的37%的盐酸可以通过加热浓缩使其浓度增大C. 人的胃液里含有盐酸,说明盐酸无腐蚀性D. 浓盐酸在空气中形成白雾,该白雾是盐酸的小液滴2.下列有关盐酸性质探究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甲中试剂瓶口出现白雾,说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B. 乙中铁锈溶解且溶液变黄色,说明盐酸可用于除铁锈C. 丙中白色固体溶解消失,说明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D. 丁中出现白色沉淀,由此可证明盐酸中存在3.下列物质中,有一种物质能跟另外三种物质发生反应,这种物质是()A. B. C. D. HCl4.盐酸溶液中含有,能使石蕊试液变红。在滴有紫色石蕊的稀盐酸溶液中,分别加入过量的下列物质,溶液仍为红色的是( )A. B. C. D.5.为研究盐酸的化学性质,小明进行如下实验,其中会出现气泡的是()A. B.C. D.6.生锈的铁钉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会产生气泡。为探究气体是什么反应产生的,兴趣小组设计如图实验,比较分析实验现象后,小明认为还需要继续补充实验。以下观点正确的是()A. 应补充一支加入稀盐酸的试管,久置观察 B. 应补充一个铁与水能否反应的实验C. 应补充一个氧化铁与水能否反应的实验 D. 应同时补充B和C两个实验7.下列有关硫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 打开盛有浓硫酸的试剂瓶塞,瓶口出现白雾B. 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先用干布拭去再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用小苏打溶液冲洗C. 实验室用稀硫酸和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D. 人体胃液中含有硫酸,可以帮助消化8.用稀硫酸除铁锈的原理是()A. B.C. D.9.在①氧化铁、②金属锌、③氢氧化铜、④氯化钡溶液四种物质中,跟稀硫酸、稀盐酸都能发生反应且反应中表现了“酸的通性”的组合是()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10.在研究稀硫酸性质时,分别将一定量的稀硫酸滴入盛有锌粒、氧化铜粉末、氢氧化铜粉末和氯化钡溶液的4支试管中。有关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 反应①中有气泡产生 B. 反应②中铜的化合价升高C. 反应③中将生成蓝色溶液 D. 反应④有白色沉淀生成11.实验室中一瓶浓硫酸敞口放置一定时间,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其变化关系的是()A. B.C. D.12.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粉至过量,下列图像合理的是()A. B.C. 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4.0分)13.某同学总结了盐酸的五种化学性质(如图),盐酸与图中五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请按要求填空:(1)A处缺少的物质类别是__________。(2)用盐酸擦洗铝壶会破坏其表面的保护层,该过程中生成铝的化合物的名称是__________。(3)在A处类别中选一种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酸是一种重要物质,请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稀盐酸能除铁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写出稀盐酸除铁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症,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如图是小科构建的硫酸部分知识网络,其中“—”表示相连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1)石蕊试液在溶液中显红色,该溶液中能使石蕊试液变红的离子是_________。(2)在实验室中常用浓硫酸作干燥剂,这是利用它的_________。(3)硫酸与4种物质发生的化学反应中,没有体现酸的通性的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盐酸、硫酸是两种常见的酸。(1)露置在潮湿的空气中会产生“白雾”现象的是浓_________(填名称,下同),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的是浓_________。(2)它们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因为它们的溶液中都含有_________(填离子符号)。(3)用稀盐酸除铁锈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果要鉴别这两种酸,可以在取样后,往样品中滴加_________溶液。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0分)17.同学们探究盐酸的性质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根据实验情况回答下列问题。(1)能产生气泡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2)能证明C中发生了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有一只烧杯中的物质不与稀盐酸反应,是__________。(4)E中反应可用于生活中铁锈的去除,E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掌握了物质的化学性质,老师带领大家设计了一款新游戏——“化学棋”,游戏规则:①每粒棋子代表一种物质;②吃子:所选棋子能与棋盘(如图)中的某棋子发生反应,则棋盘中的该棋子被吃掉;③连吃:前一次反应的生成物能与另一棋子发生反应时,则该棋子也被吃掉。若小丽想用一颗棋子连续吃掉棋盘上的所有棋子,应选择的棋子是__________。A. B. C. D.18.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生产原料,也是实验室中常用的试剂,为了探究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化学小组又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已知:六支试管中均发生化学反应)(1)上述六支试管中,有气泡产生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写出一个)(2)试管C中,可观察到的明显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一条)。(3)物质X是与其他试管中类别不同的物质,请举一个例子(填化学式):_________。(4)充分反应后,小娜同学取试管F中的上层清液,继续进行实验探究,她向其中加入了少量溶液和足量稀硝酸,出现白色沉淀,从而得出原试管 F中反应物过量的结论,你_________(填“同意”或“不同意”)她的看法,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分析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19.同学们从山上采集到一种石灰石,进行实验。取用8克石灰石样品,把40克稀盐酸分四次加入样品中(杂质既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充分反应后经过过滤、干燥等操作,最后称量,得实验数据如表。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10 10 10 10剩余固体的质量/g 5.5 1.0 1.0(1)上表中的值应为__________。(2)列式计算实验所用的稀盐酸的质量分数。(3)求第三次实验充分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_克。五、解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20.为测定某黄铜(铜锌合金)中锌的含量,某化学小组取该黄铜样品加入烧杯中,再分五次向其中加入等量的稀硫酸(涉及的化学方程式:),测得相关数据如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累计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50 100 150 200 250产生氢气的累计质量/g 0.1 0.3 0.4 0.4(1)表中的值为__________。(2)计算该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3)请在坐标中画出:实验过程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图。第6页,共6页【答案】1. D 2. D 3. D 4. D 5. D 6. B 7. B8. D 9. B 10. B 11. A 12. C13. (1)盐( 2)氯化铝( 3)(合理即可)14. (1) (2)15. (1)(氢离子) (2)吸水性 (3)16. (1)盐酸硫酸( 2) (3) (4)17. (1)BD (2)溶液由红色逐渐变成无色( 3)A (4)红棕色固体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5)B18. (1)BE或 (2)红色固体减少或消失,溶液变为黄色 (3) [或或或,合理即可 ] (4)不同意 稀硫酸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的盐酸也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19. (1)3.0 (2)设碳酸钙完全反应需要的质量为,解得:实验所用的稀盐酸的质量分数为:。(3)33.9220. (1)0.2 (2)13g (3)如图第1页,共2页6HC1+Fe203 2FeCl3 +3H2OA1(OH)3+3HC1=A1Cl3+3H20H2SO4+BaCl2 BaSO+2HCIFe2O3 +6HCl=2FeCl3 +3H2OMg+H2SO4=MgSO4+H2个Na2CO3 +H2S04 Na2S04+H20+CO2 T001.825g×100%=18.25%10g氢气的质量/g0.60.50.40.30.20.1050100150200250稀硫酸质量/gNa2CO3 2HCI 2NaCl H2O+CO,T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3常见的酸课后巩固练习.docx 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