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48 分,每题 3 分)1-5:B D A C A6-10:C B D A B11-16:C A D B D C二、非选择题(52 分)17. (14 分)(1) 历史信息:①西周中期的青铜铸造技术水平;②西周先王的统治业绩(如文王、武王开疆拓土);③微氏家族的兴衰史及商遗民的境遇;④西周史官制度及文字记载传统;⑤西周与商遗民的关系。(6 分,每点 1-2 分)(2) 历史价值:①为研究西周历史提供实物史料,印证《史记》等文献记载的真实性;②补充文献中关于微氏家族的缺失记载,丰富西周史研究;③铭文文体与《诗经》相似,为研究西周文学提供素材;④反映西周对商遗民的政策,有助于理解早期国家治理模式;⑤青铜器本身是西周手工业发展的重要见证。(8 分,每点 2 分,答出 4 点即可)18. (14 分)(1) 特点:①学科分化细化(形成动物学、植物学等);②民间普及度高(博物馆、民间组织兴盛);③与实践结合紧密。(4 分)原因:①工业革命推动自然科学发展;②环球航海考察扩大认知范围;③启蒙思想传播激发对自然的探索兴趣;④印刷术发展促进博物学出版物传播。(4 分)(2) 积极影响:①推动生物学等学科建立与发展;②达尔文进化论冲击神创论,改变人类世界观;③促进自然科学知识普及,提升民众科学素养;④为近代科学研究奠定基础,推动技术革新。(6 分,每点 2 分)19. (12 分)(1) 相同点:①都服务于革命需要,打破经济封锁;②都采取灵活政策,鼓励商业发展;③都注重规范市场秩序。(3 分)不同点:①土地革命时期:以公营经济为领导,合作社与私营经济并存;②抗日战争时期:强调“对外调剂”与“对内自由”结合,更注重自主自给。(3 分)(2) 历史意义:①保障根据地物资供应,支持革命战争;②促进根据地经济发展,改善民众生活;③积累经济建设经验,为新中国经济政策提供借鉴;④巩固根据地政权,扩大党的群众基础。(6 分,每点 2 分,答出 3 点即可)20. (12 分)示例论题:劳动模范表彰制度随时代发展不断丰富,反映中国社会变迁阐释:①1950-1956 年:表彰对象以工农劳动者为主,代表人物如孟泰,体现新中国成立初期优先发展工业、强调劳动创造价值的时代需求,服务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②1979 年后:表彰对象扩展到科技工作者(如袁隆平、陈景润),反映改革开放后“四个现代化”建设对科技的重视,凸显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③2005 年以来:进城务工人员、私营企业主纳入评选,代表人物涵盖体育、医疗等领域(如姚明、钟南山),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社会结构多元化,强调各行各业共同推动社会发展。结论:劳动模范表彰制度的演变,始终与国家发展战略相契合,既彰显时代精神,也反映中国从工业化建设到现代化发展的社会转型。(论题 2 分,阐释 8 分,结论 2 分)保密★启用前铜仁市2026届高三年级摸底考试历史2025年8月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考古学家在距今六千多年的姜寨遗址第一期文化中,发现陶纺轮15件,骨梭12件。在不少陶器的底部,还发现了布纹的印痕。这些发现可以用来研究A.阶级分化与国家的产生B.先民的生产与生活状况nC.早期农业生产工具形制D.旧石器时代的纺织技术2.汉初,“举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率众为善,置以为三老,乡一人。择乡三老一人为县老,与县令丞尉以事相教,复勿徭戍。”后又置孝悌、力田与三老配合,他们可以直接向皇帝上书,有些建议还被皇帝采纳。据此可知,三老的设立旨在A.减轻中央政府的基层治理成本B.形成与县级长官的相互牵制C.弥补法度不能深入乡里的不足D.推行教化与加强基层的治理3.唐初,州府佐吏有别驾、长史、司马一人。司马协助地方长官处理政务并掌管地方军务。但唐后期,司马的职务变得闲散,而俸禄不减少,成为朝廷安置贬谪官员的主要职位。这一变化说明製A.唐代中央权力的变迁B.人才的选拔标准提高C.中央财政状况的好转D.人民的赋役负担加重4.北宋前期,描写都市生活、关注女性内心情感的“柳词”曾风靡一时,后苏轼以雄奇奔放的豪放派词风一改此势。南宋,辛弃疾将豪放派进一步发扬光大,忧国忧民、抒发爱国情怀成为宋词的主要内容。宋词的发展变化A.推动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B.促进市民文化成为社会的主流C.体现了理学影响力的扩大D.提高词作在科举考试中的比例历史试卷第1页(共6页)5.在清代,江西赣州地区农民多以种植苎麻为业,但是资金短缺。因此,福建商人以高利贷的形式预放工本给种苎者,到夏秋苎麻成熟后再收购其货。这反映了A.商业资本渗入生产领域B.农产品收购资金短缺C.江西成为新的纺织中心D.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弛6.1840年,英军在中国近海进行水文调查。据当时英国水兵回忆:“我们派阿特兰特号去侦查舟山港水道的情况,进港后发现岸边有许多中国兵船,但对我们的到来他们没有警觉。我们一旦确定了水道,舰队就驶入舟山港碇泊。”这主要表明A.清军丧失虎门战役的战机B.英军的调查符合国际惯例C.清军的海防意识十分淡薄D.英军绘制了准确中国海图7.1922年,李立三在安源路矿工人补习夜校期间自编教材,结合工人受剥削压迫的现状,通俗地讲解马列主义。同年,一批进步工人加入中国共产党。据此可知,当时党的活动A.激励了工人投身国民革命B.注重启发工人的阶级觉悟C.旨在推动工人运动的兴起D.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8.1947年,学生运动发展为“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并迅速席卷全国。新华社在评论中写道“和全民为敌的蒋介石政府,现在已经发现它自己处在全民的包围中…学生运动的高潮,不可避免地促进整个人民运动的高潮”。这反映了A.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向城市转移B.学生爱国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C.革命统一战线的不断巩固和扩大D.人心向背在历史中的重要作用9.图1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次重大外交活动。这一系列外交活动中国和印度两国政府代表团就两国在中国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举中国代表团出席解决朝鲜问题中国代表团参加亚非会议,行谈判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印度支那问题的国际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1953年1954年1955年图1A.为国家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B.标志着不结盟运动的兴起C.实现了同亚非国家关系的正常化D.突破资本主义阵营的封锁10.1979年开始,中央把一些属于中央部委的行政和经济管理权限下放给地方政府,许多原来中央直属的企业也交给地方政府管理。此后,地方政府在投资决策、吸引外资等方面获得更多自主决策权。这A.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B.调动了地方政府参与改革的积极性C.推动中央直属企业经营模式的创新D.适应我国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需要历史试卷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贵州省铜仁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摸底考试历史试题.pdf 贵州省铜仁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摸底考试历史试题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