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高三(2023级)开学收心检测
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西开普省位于南非西南端,是南非最干旱的地区之一,年平均降水量仅350mm,远低于500mm的全国平均水平,地区用水主要依赖由水库组成的供水系统。下图示意西开普省地理位置。完成下面小题。
1. 西开普省是南非最干旱的地区之一,主要原因有( )
①东部受寒流影响②受气压带影响时间短③受风带影响时间短④山地分布广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 西开普省供水系统供水压力最小的时段为( )
A. 3~5月 B. 6~8月 C. 9~11月 D. 12月至次年2月
下图示意某时刻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a→b天气变化(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4 该日( )
A. 甲地大风扬沙 B. 乙地天气晴朗 C. 丙地阴雨天气 D. 丁地为偏北风
下图为北美东部某地地质剖面图,X代表断层线,Y代表不整合面(指曾经沉积区遭受区域抬升后,发生沉积间断-剥蚀,后期又沉降发生沉积的作用面),该处岩层未发生倾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该区域发生过地壳运动的证据有( )
①岩层F、H互相平行 ②X两侧明显位移
③岩层F、H等产生倾斜 ④存在不整合面Y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6. 断层X与岩层EGH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 HGEX B. GHEX C. HXEG D. HXGE
人工减雨是重大户外活动实施气象保障的重要手段。南京青奥会开幕式期间,气象部门采用提前降雨配合火箭减雨的技术思路来实施减雨作业。一方面,在奥体中心的上风位开展碘化银冷云催化作业,通过播撒适量碘化银,促进水汽凝结,使降雨提前;另一方面,使用火箭密集发射碘化银,产生高浓度冰晶“分食”水汽,使云滴“长不大”,抑制降水发展。相对湿度越大,碘化银成冰率越高,-5~-10℃的环境温度利于碘化银冰化。下图示意南京青奥会开幕时近地面大气相对湿度、温度和垂直风向风速随海拔高度变化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适合进行碘化银冷云催化作业的最佳高度为( )
A. 1.0km~2.0km范围内 B. 4.0km~5.0km范围内 C. 6.0km~7.0km范围内 D. 8.0km~9.0km范围内
8. 推测此次人工减雨作业点在奥体中心的( )
A. 西南方向 B. 西北方向 C. 东北方向 D. 东南方向
9. 火箭减雨作业时,南京的近地面雨滴群可能发生( )
A. 大滴粒子增多,小滴粒子增多 B. 大滴粒子减少,小滴粒子增多 C. 大滴粒子增多,小滴粒子减少 D. 大滴粒子减少,小滴粒子减少
大棚具有蓄热保温的功能,大棚种植是当前比较普遍的农业种植模式。下图为我国某地大棚内外获得太阳辐射的实测值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该日测试时段内天气状况可能是( )
A. 晴天 B. 降雪 C. 晴转阴 D. 阴转晴
11. 经测量仪多次测量发现,10:00左右棚内测量值偏低,原因最可能是( )
A. 天气变化 B. 物体挡光 C. 太阳高度 D. 测量误差
晨昏线上地方时为0时的M点,其在某时间段内的纬度位移如下图实线所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该时间段是( )
A. 冬至→春分→夏至 B. 春分→夏至→秋分
C. 夏至→秋分→冬至 D. 秋分→冬至→春分
13. M点的这种移动将影响地球上( )
A. 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B. 各地自转速度的变化
C. 极昼极夜范围的变化 D. 各地区地方时的差异
2025年4月15日,全球最大的24000箱级集装箱船正式交付,被称为“超级带货王”。该船采用液化天然气(LNG)作为动力,需在特定港口加注,交付后将投入亚洲东部至欧洲航线运营。两地区间贸易往来密切,其中中国出口以机电产品、纺织品为主,欧洲出口以汽车、精密仪器为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若该船从上海出发至荷兰,下列中途加注站选择最合理的是( )
A. 摩尔曼斯克 B. 纽约 C. 新加坡 D. 鹿特丹
15. “超级带货王”在下列地区航行减排效果最显著的是( )
A. 赤道无风带低速航行 B. 西风带逆风航行 C. 信风带顺风航行 D. 极地东风带破冰航行
16. 该航线双向货运量大的根本原因是( )
A. 两地人口稠密 B. 政策支持力度大 C. 海运成本低廉 D. 产业互补性强
江西省龙虎山丹霞地貌,是由古“信江盆地”厚层的河湖相红色沉积岩,经地壳整体抬升及外力作用而形成的赤壁陡崖景观。该地除丹霞群峰外,各类丹霞洞穴广泛发育,其中竖状洞穴极具特色。据调查发现,该地丹霞地貌多分布于古盆地边缘冲积扇,以砾岩、砂砾岩等粗粒沉积物为主。下图为竖状洞穴形成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 与古盆地中部相比,丹霞地貌多发育于古盆地边缘是因为盆地边缘( )
A. 岩层较易风化破碎 B. 岩层抗蚀能力更强 C. 地壳抬升作用较强 D. 堆积作用持续更久
18. 据图推测,竖状洞穴多呈现下大上小的形态,其原因是( )
A. 洞穴底部岩性较软弱 B. 洞穴底部风化严重 C. 洞穴内部多重力坍塌 D. 洞穴底部冲蚀强烈
下图为海口市某高中室外篮球场,图甲为某同学经常练习投篮的球场及投篮点示意图,图乙为该球场篮板侧视图,M、N分别为某日及半月后地方时12:00篮板上沿在球场的投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 仅从面光投篮会降低投篮命中率角度考虑,该同学在早上6:00投篮命中率最低的地点可能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0. 篮板上沿投影从N到M移动的节气最可能为( )
A. 立夏—芒种 B. 芒种—夏至 C. 夏至—小暑 D. 小暑—大暑
某地在一年中有61天极夜,极昼天数略多于极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 极夜结束后的第30天,该地( )
A. 日出东南 B. 正午太阳位于正北 C. 日落西北 D. 白昼时间长于夜晚
22 该地极昼和极夜日数不等,体现出( )
A. 地球自转速度存在季节差异 B. 地球公转轨道并非为正圆形
C. 当地南北两侧地形差异较大 D. 当地冬夏两季太阳高度相同
高能洪水特指自然因素作用下大量水体短时间内急剧释放而形成的、水流能量非常高的超常规洪水。我国高能洪水主要发生在青藏高原及周围山区河流中。高能洪水多由山谷坝体溃决、湖盆外溢或地下湖溢流形成,冰川堰塞湖溃决是高能洪水常见的形成机制。与普通降雨型洪水相比,高能洪水具有超强侵蚀和物质携带能力,沉积物多为单次事件形成,有沉积层序变化规律。如图为高能洪水典型沉积层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 与普通降雨型洪水相比,高能洪水沉积物的特点是( )
A. 沉积物分选性差 B. 沉积物黏性大 C. 沉积物粒径小 D. 沉积物磨圆差
24. 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区容易发生高能洪水的主要原因是( )
①板块构造运动剧烈 ②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③降水丰富且冰川发育 ④植被稀少,汇水快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5. 堰塞湖溃决会对沿河流域产生不同影响,具体表现为( )
A. 加深河床,形成大型沉积边滩 B. 重塑河道,河道变窄
C. 减少沉积物悬浮,改善水质 D. 土地租金合理,沉积物被携带到下游,增加土壤肥力
二、综合题(共50分)
2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江心洲为江河中的沙洲,主要由心滩(河床中的浅滩或枯水期出露水面的水下浅滩)发育而来。湘江中下游河段为普遍发育江心洲的分汊型河道,发育有众多江心洲。图1示意湘江中下游河段主要江心洲分布,图2示意1985~2015年湘江中下游河段主要江心洲面积变化。
(1)说出心滩发育为江心洲的过程中形态发生的主要变化,并说明理由。
(2)指出1985~2015年湘江中下游河段面积变化最大的江心洲,并分析成因。
2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嶂石岩地貌在太行山中、南段东侧广泛分布,其中以河北省赞皇县嶂石岩地区发育最为典型,是国家级地质公园。某研学小组到河北省开展野外实践活动,深化对嶂石岩地貌的认知。
活动一:绘制素描图
嶂石岩地貌不同地貌体的分布与组合表明,其发育过程经历了幼年期、青年期、壮年期和老年期4个阶段。研学过程中同学们绘制了嶂石岩地貌景观图,下图中的四幅图可呈现嶂石岩地貌演化过程。
(1)推测素描图中嶂石岩地貌的演化顺序____,并指出演化过程中的主要地质作用____。
活动二:探究形成机制
在多次流水横向掏蚀作用(下图)和岩体纵向崩塌作用下,“崖墙面”不断后退,形成陡崖。
(2)从岩性差异角度,说明“断墙”地貌的形成过程。
2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美亚海盆是北冰洋靠近亚洲和北美洲一侧的深海盆地,其中上层水体结构较为复杂,存在混合层、温跃层和盐跃层。混合层的形成受海—气相互作用、海水垂直运动和风浪扰动作用影响。在极地地区,盐度是控制海水运动的主要因素,盐跃层通常被当作北冰洋的主要热储层及海水垂向热量传输的“密度障碍层”。如图示意夏季美亚海盆中上层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垂向变化。
(1)据图描述美亚海盆夏季海水盐度的垂向变化特征。
(2)推测美亚海盆混合层厚度最大的季节,并说明理由。
(3)说明盐跃层成为海水热量垂向传输的“密度障碍层”的主要原因。
2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1949年以来,最强台风“贝碧嘉”于9月16日7:30前后在上海浦东登陆,后向陆地方向移动,给沪浙苏皖等地区带来强风雨天气。受其影响,部分城市树木折断倒伏,甚至连根拔起。这些树多为梧桐、杨柳等温带大叶或浅根性绿化树种,深根性的香樟树多数安然无恙。
材料二:下图为某时段“贝碧嘉”台风中心移动路径和气压中心变化图。
(1)概述图中所示台风中心的整体移动方向和强度变化。
(2)从海水运动角度分析“贝碧嘉”过境时使所处海域表层水温明显下降的原因。
(3)评价台风对苏南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
高三(2023级)开学收心检测
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题答案】
【答案】1. D 2. B
【3~4题答案】
【答案】3. C 4. C
【5~6题答案】
【答案】5. D 6. C
【7~9题答案】
【答案】7. C 8. A 9. B
【10~11题答案】
【答案】10. A 11. B
【12~13题答案】
【答案】12. B 13. C
【14~16题答案】
【答案】14. C 15. B 16. D
【17~18题答案】
【答案】17. B 18. D
【19~20题答案】
【答案】19. D 20. C
【21~22题答案】
【答案】21. A 22. B
【23~25题答案】
【答案】23. A 24. C 25. D
二、综合题(共50分)
【26题答案】
【答案】(1)主要变化:面积变大;高度增大等。
理由:水流流过心滩时,流速变慢,泥沙易在心滩表面沉积,导致心滩淤高,面积变大。
(2)江心洲:月亮岛。
成因:面积大、洲体狭长,与水流接触面积大;靠近河岸,主汊道较宽,水流侵蚀能力较强等。
【27题答案】
【答案】(1) ①. c→d→b→a ②. 流水侵蚀作用、风化作用、重力崩塌作用
(2)岩层通常由抗侵蚀性强的岩层和抗侵蚀性弱的岩层交替组成,形成水平或近水平层理;流水优先侵蚀软岩层,在崖脚处横向掏蚀,形成凹槽;在重力作用下,悬空的硬岩层发生纵向节理开裂,最终崩塌形成陡峭崖面;此过程反复循环,导致崖墙阶段性后退。
【28题答案】
【答案】(1)随深度增加,海水盐度总体呈增大趋势;表层混合层和盐跃层③以下海水盐度随深度变化小;混合层以下存在三个随深度增加海水盐度显著增加盐跃层。
(2)冬季。理由:冬季,表层海水温度低,盐度高,密度大,易下沉,有利于海水垂直混合;冬季,海面风速较大,对表层海水的扰动作用强,加强了海水垂直混合。
(3)盐跃层上层海水盐度低、密度小,下层海水盐度高、密度大,盐跃层内海水密度的垂直分布使海水的垂向混合运动减弱,减少了下层海水的热量向上传输。
【29题答案】
【答案】(1)移动:先向西北移动,后向南移动。强度:先增强后变弱。
(2)台风风力大,蒸发加强,散热加快;海水扰动,下层冷水上泛;台风带来大量云层遮挡太阳辐射,减少海水吸收的热量。
(3)不利:强降雨引发洪涝灾害,淹没农田;河湖水位上涨,影响渔业生产;大风导致农作物被吹倒;大风和暴雨导致农业设备受损。有利:缓解旱情、高温;降水将大气中营养物质带入土壤,提升土壤肥力,有利于作物生长;为喜湿生物提供生存空间,提高生物多样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