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田家四季歌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 田家四季歌 教案

资源简介

4 田家四季歌
教材第23~24页
1.会认“季、蝴”等生字,读准多音字“场”,会写“季、肥”等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读出儿歌的节奏,了解不同季节的农事活动。
朗读、背诵课文,学会本课生字词。
了解田家四季农事,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词语卡片。
【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读准字音。
【教学方法】
引领学生在图画中识字、学词、朗读。
【学习方法】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结合插图了解文章内容。
1课时
情景导入
同学们,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个农业大国。我国从南到北,种植的农作物不一样,一年四季的农事活动也不一样。关于我们这儿四季的农事你们知道有哪些?(学生讨论交流。)
本文就介绍了江南地方的农事活动。今天,我们来学习《田家四季歌》。
探究新知
1.出示田家四季图。
图片中,四个季节里,田家人在做什么农事活动?(除草、采桑、插秧、收稻谷。)
2.指生朗读课文,争取读得正确流利。
3.学习第1小节,结合图片巩固识字,理解课文。
(1)指生读——你看到了怎样的景象?(蝴蝶翻飞、鲜花盛开、麦苗嫩绿、桑叶正肥……)
认识生字:蝴、蝶。关注字形特色,都是虫字旁。
(2)再次读好最后一句话。
4.学习第2小节。
借助图片了解农事活动,体会田家人夏日的忙碌。理解“戴月光”,区分、识记“戴”和“带”。
自由读。读了这段话,你感觉到什么?(农民伯伯们的忙碌。)
认识生字“忙”——再读课文,从哪里看出忙碌?(早起勤耕作,归来戴月光。拓展词语:早出晚归。认识生字“戴”,与“带”作比较。)
5.学习第3小节。
借助画面,理解比喻句“谷像黄金粒粒香”,感受秋季丰收的景象;拍手读儿歌,感受田家的喜悦心情。
为什么会快乐呢?(出示一粒米的诞生过程。)
拓展阅读《悯农》(其二):知道要节约粮食。
6.学习第4小节,通过“笑盈盈”感受田家冬日的闲适之乐。
作业布置
1.选用相关同步练习。
2.试着画一幅四季图。
《田家四季歌》这首儿歌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描绘了田家四季的农事活动,以简练的笔墨勾画了四幅田园风景图,带着赞美的情感歌颂了田家人的辛勤劳动。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一年四季农作物生长和农事活动的常识,还感受到了辛勤劳动带来的愉悦。田家的四季生活各不相同,虽然充满了辛苦的劳作,但也有满满的收获。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应珍惜田家人的劳动成果,爱惜每一粒粮食。有机会的话,也请同学们走进田家,真正体会他们的生活。
本课教学,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他们紧扣文本内容,反复朗读课文,观察课文插图,展开合理的想象进行表达。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恰当出示与文本内容相关的图片和资料,给予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有效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农民的苦与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