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冀人版 科学 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多样的材料第 4 课 材料的来源一、填空1. 我们身边的物品是由( )制成的,各种各样的( )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2. 直接来自大自然的材料称为( ),利用天然材料加工而成的材料称为( )。3. 玻璃、金属等( )的出现填补了( )性能的不足。4. 玻璃是将( )等材料经过高温熔化等处理加工制成的。5. 炼铁的主要原料是( )、( )和( )等。将铁从含铁矿物中提炼出来的方法,主要有( )和( )。6.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1900多年前( )的( )改造了造纸术。7. ( )的发明和制造是我国古代人民在人类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史上做出的一项十分宝贵的贡献,推动了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 )发展。8. ( )的进步丰富了人造材料的种类。9. ( )、( )、( )等都是矿产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 )基础。10. 制造工具、机器及零件等用到的钢铁是从( )中冶炼出来的。11. 建筑施工使用的水泥是人们利用( )和( )等生产出来的。12. 我国是一个矿产资源( )的国家,但是( )较低,而且有些矿产资源还面临着( )的危险。13. 我们要提倡( ),( )。可以使用( )发电和( )发电代替煤炭发电。二、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1. 直接来自大自然的材料称为( )。A. 人造材料 B. 天然材料 C. 合成材料 D. 再生材料2. 改进造纸术的是我国东汉的( )。A. 张衡 B. 蔡伦 C. 毕昇 D. 祖冲之3. 下列属于人造材料的是( )。A. 木材 B. 棉花 C. 玻璃 D. 铁矿石4. 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是( )。A. 人均占有量高 B. 全部可再生C. 种类少但储量足 D. 部分面临枯竭5. 可代替煤炭发电的环保方式是( )。A. 核能发电 B. 火力发电 C. 风力发电 D. 石油发电6. 造纸术对世界文化发展的贡献体现了( )。A. 天然材料的优势 B. 科技阻碍文化传播C. 人造材料的文化价值 D. 矿产资源的重要性7. 下列属于矿产资源的是( )。A. 树木 B. 淡水 C. 铁矿石 D. 动物皮毛8. 可用于证明“人造材料填补天然材料性能不足”实例是( )。A. 棉花代替羊毛 B. 玻璃代替兽皮窗C. 木材代替石材 D. 黏土代替沙土9. 下列做法中可以保护矿产资源的是( )。A. 加大开采力度 B. 回收循环使用C. 完全依赖进口 D. 禁止使用金属10. 科学技术对人造材料的主要影响是( )。A. 减少材料种类 B. 降低材料性能C. 丰富材料种类 D. 淘汰所有天然材料三、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 天然材料都是由人工材料合成的。 ( )2. 玻璃是由石英砂高温熔化制成的。 ( )3. 西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 )4. 石英砂、铁矿石、煤炭等属于可再生资源。 ( )5. 风力发电可代替煤炭发电,减少污染。 ( )6. 我国所有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都很高。 ( )7. 人造材料的出现已经完全取代了天然材料。 ( )8. 回收利用矿产资源是重要的环保措施。 ( )9. 纸的发明阻碍了人类文化的传播。 ( )10.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造材料种类越来越少。 ( )四、连线题石油 硬币橡皮筋 天然材料 灯泡塑料管 棉花木头 人造材料 铁矿石铁拉链 羊毛衫纸币 陶土五、课本习题解答1. 这些船模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哪些材料可以从大自然中直接获取?2. 判断下面的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将判断的结果记录在下面。3. 在分类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是怎么解决的?4. 玻璃、金属等人造材料的出现填补了天然材料性能的不足。人造材料是如何加工、制造而成的呢?5. 科学技术的进步丰富了人造材料的种类,它给我们的衣食住行带来了哪些改变? 6.矿产资源有什么用途 7.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矿产资源呢 六、拓展思维,提升素养。仿照下面的示例,了解金属、塑料、木材的特性,写出与它们的特性相对应的用途。示例:塑料的绝缘性好,因此可以做导线的外壳。第 4 课 材料的来源答案一、填空。1.我们身边的物品是由(材料)制成的,各种各样的(材料)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2.直接来自大自然的材料称为(天然材料),利用天然材料加工而成的材料称为(人造材料)。3.玻璃、金属等(人造材料)的出现填补了(天然材料)性能的不足。4.玻璃是将(石英砂)等材料经过高温熔化等处理加工制成的。5.炼铁的主要原料是(铁矿石)、(焦炭)和(石灰石)等。将铁从含铁矿物中提炼出来的方法,主要有(高炉法)和(直接还原法)。6.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1900多年前(东汉)的(蔡伦)改造了造纸术。7.(纸)的发明和制造是我国古代人民在人类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史上做出的一项十分宝贵的贡献,推动了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文化)发展。8.(科学技术)的进步丰富了人造材料的种类。9.(铁矿石)、(石灰石)、(煤炭)等都是矿产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10.制造工具、机器及零件等用到的钢铁是从(铁矿石)中冶炼出来的。11.建筑施工使用的水泥是人们利用(石灰石)和(黏土)等生产出来的。12.我国是一个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但是(人均占有量)较低,而且有些矿产资源还面临着(枯竭)的危险。13.我们要提倡(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可以使用(水力)发电和(风力)发电代替煤炭发电。二、选择。1.直接来自大自然的材料称为(B)。A.人造材料 B.天然材料 C.合成材料 D.再生材料2.改进造纸术的是我国东汉的(B)。A.张衡 B.蔡伦 C.毕昇 D.祖冲之3.下列属于人造材料的是(C)。A.木材 B.棉花 C.玻璃 D.铁矿石4.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是(D)。A.人均占有量高 B.全部可再生C.种类少但储量足 D.部分面临枯竭5.可代替煤炭发电的环保方式是(C)。A.核能发电 B.火力发电 C.风力发电 D.石油发电6.造纸术对世界文化发展的贡献体现了(C)。A.天然材料的优势 B.科技阻碍文化传播C.人造材料的文化价值 D.矿产资源的重要性7.下列属于矿产资源的是(C)。A.树木 B.淡水 C.铁矿石 D.动物皮毛8.可用于证明“人造材料填补天然材料性能不足”实例是(B)。A.棉花代替羊毛 B.玻璃代替兽皮窗C.木材代替石材 D.黏土代替沙土9.下列做法中可以保护矿产资源的是(B)。A.加大开采力度 B.回收循环使用C.完全依赖进口 D.禁止使用金属10.科学技术对人造材料的主要影响是(C)。A.减少材料种类 B.降低材料性能C.丰富材料种类 D.淘汰所有天然材料三、判断。1.天然材料都是由人工材料合成的。 ( × )2.玻璃是由石英砂高温熔化制成的。 ( √ )3.西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 × )4.石英砂、铁矿石、煤炭等属于可再生资源。 ( × )5.风力发电可代替煤炭发电,减少污染。 ( × )6.我国所有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都很高。 ( × )7.人造材料的出现已经完全取代了天然材料。 ( × )8.回收利用矿产资源是重要的环保措施。 ( √ )培优大讲堂 科学 三年级上册9.纸的发明阻碍了人类文化的传播。 ( √ )10.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造材料种类越来越少。 ( × )四、下面这些物品哪些是天然材料 哪些是人造材料 用线连一连。五、课本习题解答。1.这些船模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哪些材料可以从大自然中直接获取 答:答案这些船模是用木材、麻绳、塑料、玻璃、金属、棉花、纸等材料制成的。可以从大自然中直接获取的材料有木头、棉花、蚕丝、金属、麻绳等。2.判断下面的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将判断的结果记录在下面。答:(1)木头:纸抽、课桌、筷子、字典。(2)塑料:尺子。(3)棉花或蚕丝:毛绒帽、丝巾。(4)金属:勺子、钥匙。(5)玻璃:玻璃球、玻璃杯。(6)动物皮革:皮包。直接来自大自然的材料有:木头、棉花或蚕丝、动物皮革。不能直接来自大自然的材料有:塑料、金属、玻璃。3.在分类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 是怎么解决的 答:课桌是由木材加油漆制作而成的,无法明确区分,只能按照它的主要成分来进行归类。钢筋是由多种材料复合构成的,按它的功能来进行分类,属于人造材料。4.玻璃、金属等人造材料的出现填补了天然材料性能的不足。人造材料是如何加工、制造而成的呢 答:人造材料是通过对天然材料进行分解、溶化、冶炼、脱水等一系列处理加工、制造而成的。5.科学技术的进步丰富了人造材料的种类,它给我们的衣食住行带来了哪些改变 领域 传统材料 现代人造材料 改变意义衣 棉/麻 易皱涤纶(抗皱速干) 提升耐用性与功能性食 陶罐 食品级塑料 轻便安全,延长保质期住 土木结构 钢筋混凝土 建筑高度与抗震性革命行 木制马车 碳纤维车身 交通工具轻量化与高速化6.矿产资源有什么用途 答:答案(1)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作为主要能源,支撑发电、交通等领域。(2)金属矿产(如铁、铝)用于生产机械设备、汽车、电子元件等。(3)石灰石、花岗岩等用于建造房屋、道路、桥梁。(4)磷、钾盐等矿产用于制造肥料,提升农作物产量。(5)稀土元素用于手机、电池、磁性材料等高科技产品。(6)硫、盐类矿产用于生产酸、碱、塑料等化工品。7.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矿产资源呢 答:(1)制定保护矿产资源的法律法规;(2)对矿产资源实行保护性开采;(3)节约使用矿产资源,实施回收与循环使用;(4)积极开发新资源;(5)推广节约矿产资源的先进技术等。六、拓展思维,提升素养。仿照下面的示例,了解金属、塑料、木材的特性,写出与它们的特性相对应的用途。示例:塑料的绝缘性好,因此可以做导线的外壳。答:(1)金属具有可延展性,可以制作成小刀、勺子等。(2)塑料具有防水性,可以制作雨靴、雨伞等。(2)木材具有重量轻、弹性好、纹理色调丰富美观、加工容易等优点,可以做成精美的家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