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坐井观天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 坐井观天 教案

资源简介

11 坐井观天
教材第54~55页
1.会认“观、沿”等生字,会写“观、呀”等字,理解“坐井观天、哪儿”等词语。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懂、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对话,初步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
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揭示“坐井观天”这个成语的寓意。
2.分角色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读课文初步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小鸟贴画、青蛙贴画。
【学生准备】
自主阅读课文,重点读青蛙和小鸟对话的内容。
【教学方法】
通过多种形式读、课件演示,帮助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方法】
在朗读中识字,在朗读中深入思考问题,主动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2课时
第一课时
情景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位新朋友。一位是青蛙(贴画),另一位是小鸟(贴画)。小鸟在天上,青蛙在地上,这两个动物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激发学生读课文的兴趣。
2.课件出示自读要求,指导学生自读课文: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3.检查朗读,相机指导认读生字。
(1)指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正音。注意:指导朗读青蛙和小鸟的对话时,注意“哪”字的读音。“哪”是多音字,在课文里两种读音都出现过。教学时建议让学生对比朗读,发现规律:“哪”放在句末时读轻声。
(2)在检查朗读相关自然段时,相机指导识记和理解生字。
4.你们见过井吗?(课件出示井的图片。)谁能帮“井”找几个朋友,组成词语?
5.老师也组了三个词语,请大家读一读。课件:在刚才的那口井旁出示词语“井沿、井口、井底”。“沿”是个生字,老师想看看谁能用最短的时间把它记住。能用语言表达下你是怎么记住的吗?“沿”字的第5笔是什么?看图指出井沿、井口、井底。
6.就是在这口井,小鸟和青蛙一个叽叽叽,一个呱呱呱地争论起来了。他们为了什么事争论起来呢?
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然后认真想一想,用一句话来回答。
小鸟和青蛙争论天的大小。
7.组织学生小组间赛读课文。
(1)四人小组轮读,相互正音。
(2)小组合作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3)组织朗读挑战赛,相机评议。
指导书写
重点字:
呀:“口”上宽下窄,大小适中。“牙”上横短,下横长,竖钩端正。
抬:左窄右宽。左部提画有力,右部上下中心对齐。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1.复习。《坐井观天》这个故事的主要人物有谁?(板书:青蛙 小鸟)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2.导入。青蛙坐井观天,小鸟落在井沿。结合图片理解“井沿”。(板书:坐井观天 落在井沿)他们之间有了怎样的对话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有趣的故事吧。
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第1自然段,学生齐读。
2.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找出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用不同的符号在文中画出来。
3.课件出示第2、3自然段,学习第一次对话。
(1)学生自读第一次对话。
(2)指生读,师生评读,体会青蛙生活在黑暗的井里,突然有一天因来了一只小鸟而感到开心、愉悦的心情和小鸟飞了一百多里后口渴的情形。
(3)同桌分角色练习朗读,再现对话情形。
朗读青蛙的话时要体现出青蛙的喜悦之情,语调上扬;朗读小鸟的话时要读出小鸟的疲倦,突出“一百多里”。
4.课件出示第4、5自然段,学习第二次对话。
(1)指生读青蛙的话,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说大话”就是“吹牛”的意思。
(2)引导学生思考交流:青蛙为什么认为小鸟在说大话?
生:因为青蛙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而小鸟却说自己飞了一百多里。(板书:井口那么大)
(3)指生读小鸟的话,引导学生理解“无边无际”。(板书:无边无际)并联系生活想一想:除了天是无边无际的,还有什么也是无边无际的呢?(大海、沙漠、森林、草原。)
(4)引导学生思考:青蛙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而小鸟认为天是无边无际的,他们谁是对的?谁是错的?读读课文,谈谈自己的理解。
(5)课件出示下面两组句子,引导学生比较朗读,感受原文的反问句和感叹句在语气表达上更为强烈,突出井底之蛙的自以为是。教师指导朗读时要读出青蛙“不相信”的语气和小鸟“劝告”的语气。
①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
②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天无边无际,大得很。
5.课件出示第6、7自然段,学习第三次对话。
(1)引导学生自由读,边读边想:“青蛙笑了”和“小鸟也笑了”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吗?(课件突出“笑”)他们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2)小组合作学习。分角色朗读,讨论上面的问题。
6.师生评议:青蛙的话要读出傲慢、自信的语气,表现出青蛙的自以为是;小鸟的话要读出耐心地摆事实、讲道理的语气,表现出小鸟的诚恳。(教师相机板书:目光狭窄、自以为是)
作业布置
1.选用相关同步练习。
2.现实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像青蛙一样坐井观天的人?你会怎么去面对他?
本文通过介绍青蛙和小鸟争论天的大小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青蛙的眼界狭窄与自以为是,进而让我们明白了不能做眼界狭窄、自以为是的人的道理。
这则寓言故事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有多大”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要看得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根据寓言故事的特点及本课的语言特色,在教学中,教师以青蛙与小鸟的三次对话为线索,以读代讲,以读促学,让学生在读中悟情明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