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寒号鸟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 寒号鸟 教案

资源简介

12 寒号鸟
教材第56~59页
1.会认“鹊、寻”等生字,读准多音字“号、当”;会写“阵、做”等字,理解“当作、前面”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寒号鸟和喜鹊对话时不同的语气、心理。
3.体会文中生动、具体的表达,如“冻得直打哆嗦”“冷得像冰窖”。
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2.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寒号鸟和喜鹊对话时不同的语气和心理。
理解课文内容,正确地评判故事中的角色。从寒号鸟可悲的下场中,懂得只顾眼前,得过且过是不行的,应该像喜鹊那样着眼未来,从现在做起。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情境图插图、寒号鸟的图片、冰窖的图片。
【学生准备】
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教学方法】
朗读法,分角色朗读,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读出情感。
【学习方法】
在朗读中识字,在朗读中深入思考问题,主动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2课时
第一课时
情景导入
1.借助课文插图,说说寒号鸟的样子。
2.结合查阅的资料,拓展对寒号鸟的认知。
3.理解“寒号鸟”中“号”的字音、字义。
同桌讨论,教师梳理:“号”是多音字,在这里表示哭叫,读第二声,例如“号叫”“号哭”,课文中“哀号”的“号”也读第二声。
初读课文
1.创设情境,朗读课文。
寒号鸟为什么要在夜晚不停地哭叫呢?我们可以去问问它的邻居喜鹊。请同学们先给课文标好自然段,然后大声地朗读课文,不会读的字可以读读拼音。
2.自主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
(1)出示生字词,重点认读。(教师出示本课的生字新词,让学生先自己读一读,然后再展示读,相机正音。)
第一组:天气晴朗、将来、得过且过、寒冬腊月、大雪纷飞、狂吼、重复。
(注意:“纷”是前鼻音,“朗”“将”“狂”是后鼻音)
第二组:读读下面的词语,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注意:指导学生读好“一”的变调。)
一堵石崖、一道缝、一条河、一棵大杨树。
第三组:读读下面的词语,你发现了它们有什么特点吗?可以试着说两个词语吗?
衔枯草、忙做窝、听劝告、打哆嗦。
(2)将这些字词放到课文中,看谁能读得正确、流利。可以指读、齐读。
3.理清课文脉络,发现季节变化。
(1)画一画:尝试默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表示季节变化的句子。
①几阵秋风,树叶落尽,冬天快要到了。
②冬天说到就到,寒风呼呼地刮着。
③寒冬腊月,大雪纷飞。北风像狮子一样狂吼,崖缝里冷得像冰窖。
(2)读一读:这三个句子,让你明白了什么?(故事随时间变化而发展。)
(3)说一说:寒号鸟的最终下场只能是怎样的?
指导书写
重点字:
阵:左短右长,左窄右宽。“阝”横撇弯钩宜短,竖画正直。“车”横向笔画平行,下横要长,竖画正直,舒展。
亮:点画居中,横画宜短,“冖”宜宽。上中下各部中心对齐。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1.课件出示寒号鸟和喜鹊各自的窝,引导学生观察两种动物的窝有什么不同。
2.学生结合插图,观察交流从中得到的信息。
(1)寒号鸟住在山脚下的一堵石崖上的一道缝里。
(2)喜鹊的窝在河边的大杨树上。
(3)寒号鸟和喜鹊住得很近。
通过看插图,对照课文明白两种小动物的窝是怎样的。在对比中,让学生对寒号鸟和喜鹊的形象有初步感知,并提醒学生读准“一”的声调变化。
3.教师配乐口述第1自然段的内容,引入新课。
探究新知
1.自由读课文中描写天气的句子,思考:从哪里可以看出天气越来越冷?(冬天快要到了、冬天说到就到、寒冬腊月。)
2.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1)“几阵秋风,树叶落尽,冬天快要到了。”其中“尽”字写出了冬天快要到了。
(2)“冬天说到就到,寒风呼呼地刮着。”“寒号鸟在崖缝里冻得直打哆嗦。”“呼呼”是拟声词,写出了风很大,“寒风”就是北风,吹到身上非常冷。
(3)“寒冬腊月,大雪纷飞。北风像狮子一样狂吼,崖缝里冷得像冰窖。”
①联系实际说一说大雪纷飞的天气是怎样的。
②听音频,理解“北风像狮子一样狂吼”,这个比喻句说明北风十分猛烈。
③教师介绍“冰窖”,学生看图,感受“冷得像冰窖”。
“冰窖”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事物,教师可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认识事物,并体会这样表达的好处。
④鼓励学生模仿“冷得像冰窖”进行拓展积累,如冷得像掉进冰窟窿。教师强调:“得”后面的内容是对“得”前面的内容的补充。
⑤出示课后习题: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补充“热得    ”,比如,“热得直扇扇子”“热得像火炉”。
3.有感情地朗读上面的句子,读出天气的寒冷。
4.默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描写喜鹊的做法和描写寒号鸟的做法的句子。
5.引导学生交流对喜鹊和寒号鸟的看法。
(1)喜鹊很勤劳,看得远。冬天快要到的时候,它就已经开始给自己做窝了。可以从“一早”“忙着”看出来。
(2)寒号鸟很懒惰。它“只知道出去玩,累了就回来睡觉”。
(3)寒号鸟很懒惰,还不听别人的劝告。喜鹊让它做窝,它说喜鹊“傻”,而且还说“太阳高照,正好睡觉”。
(4)寒号鸟不吸取教训,很懒。已经挨了一次冻,嘴里也说要做窝,但第二天天气一好,就又不做了。
6.引导学生理解“得过且过”。(能过得去就过下去。形容苟且度日,不做长远打算。)
(1)引导学生反思:生活中你有没有得过且过的行为?比如,做作业拖拖拉拉,非要等到第二天老师催要才补做;再如,家里长时间不整理,乱七八糟的,最后想找的东西也找不到了。
(2)用“得过且过”造句,说一说你身边的人或事。
作业布置
1.选用相关同步练习。
2.故事新编。寒号鸟怎么做才不会被冻死?编一个寒号鸟没有被冻死的故事。
本文运用对比的手法,叙述了喜鹊和寒号鸟对待做窝的不同态度,二者的不同做法和不同结果,告诉人们“现在懒惰,将来难过”“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过上美好生活。
喜鹊忙着做窝准备过冬,而寒号鸟却又是玩,又是睡,不去做窝。冬天到了,喜鹊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得过且过,还是不肯做窝。寒冬腊月,喜鹊在温暖的窝里熟睡,寒号鸟却被冻死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勤劳自勉,抓住大好时光勤奋努力,不要懈怠懒惰,得过且过,荒废大好年华。
本文是一个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本文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对比朗读感悟,并能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和分角色朗读来理解文章的寓意。在指导学生领悟故事的深刻道理时,教师采用图文对照、想象画面等方式,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