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朱德的扁担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5 朱德的扁担 教案

资源简介

15 朱德的扁担
教材第69~71页
1.会认“朱、德”等生字,会写“同、志”等字,理解“同志、红军”等词语。
2.通过反复诵读,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读出重音。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大家越发敬爱朱德同志的原因,感受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以及和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
学会生字,理解词语,能流利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课文大意。
懂得大家越发敬爱朱德同志的原因,感受朱德同志以身作则及和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
【教师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扁担图片。
【学生准备】
搜集朱德的相关资料,初步认识朱德。
【教学方法】
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悟朱德同志的精神。
【学习方法】
学习读好长句,通过阅读故事提炼要点,圈画关键词语,了解故事背景后解疑释难,学讲故事。
2课时
第一课时
情景导入
(出示朱德的扁担的图片)
师:这根扁担可不是普通的扁担,现在珍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里呢。为什么呢?仔细看看,上面写了什么?现在你知道这根扁担的主人是谁吗?(板书课题:朱德的扁担)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交流课前了解的信息,师简介:朱德与毛主席、周总理一样,是我们老一辈的革命家,他深受人民的爱戴。
那么朱德和扁担之间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感人的故事。
初读课文
1.课件出示自读提示,引导学生自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预习时圈画的生字多读几遍。
(2)引导学生和同桌交流各自是用什么方法来记住生字的。
2.指四名学生,每名学生朗读一个自然段,教师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从词要连续读、词组与词组之间要停顿的角度对朗读停顿进行指导。
3.通过先读短语,再读长句的方法指导学生对长句进行朗读。
句子:红军要巩固井冈山根据地,粉碎敌人的围攻,需要储备足够的粮食。
(1)出示该长句中的短语“巩固井冈山根据地”“粉碎敌人的围攻”“需要储备足够的粮食”,指生朗读。
(2)引导学生思考“红军要巩固的是什么”“粉碎谁的围攻”“储备一点粮食够吗”,从而明确这三个短语中需要重读的词语分别为“根据地”“敌人”“足够”。
(3)教师调动学生之前的朗读经验,明确朗读停顿的注意事项——词要连续读,词组与词组之间要停顿。
4.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运用朗读重音和停顿的方法,轮流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朱德为什么会在扁担上写这五个字呢?
出示:红军会师以后,朱德同志用扁担(挑粮食),战士们都(心疼)他,就把他的扁担(藏)了起来。朱德同志又(找来)一根扁担,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字。
指导书写
重点字:
军:秃宝盖的横宜长,覆盖下面的“车”。
非:横画和竖画分别平行,左右对称,横画间距均匀;左右两竖不要离得太开。
戴:“土”下横宜长;“田”中竖正对上竖;左边上下各部分中心对齐,排布紧凑。斜钩弯转自然,撇和点位置恰当。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1.复习:出示本课中的重要字词,学生进行认读,教师适时指导。
指名学生对下列词语和短语进行认读,并试着用它们说说课文内容。
朱德 挑粮 战士 心疼
藏起来 扁担 写上 敬爱
2.导入:那么,朱德同志为什么要坚持跟大家一起去挑粮呢?让我们从第1自然段中看看能否找到原因。
探究新知
1.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导学生朗读,相机讲解“会师”,并简介背景。
井冈山在我国江西省,地势险要。1927年,毛泽东同志带领红军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会师”在这里指的就是朱德率领的队伍与毛泽东率领的队伍会合在一起,壮大革命的队伍。
(2)引导学生思考:红军在山上,山下不远处就是敌人,从中可以明白什么?
①敌人和红军离得很近。
②敌人就在旁边,红军行动很危险。
2.学习第2自然段。
(1)默读第2自然段,引导学生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去山下挑粮很困难?
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
(2)指导学生再读“山高路陡,非常难走”,想象画面,并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挑粮的艰辛。
(3)指导朗读第四句话。引导学生从一个“争”字感受战士们“不怕累,不怕苦”的精神。
3.自由读第3自然段,说说战士们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担,找出原因。
白天挑粮爬山,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
4.理解朱德“找扁担,写名字”。
(1)读句子,理解“不料”。引导学生换词理解,体会“不料”就是“没有想到”的意思,并练习说话。
(2)引导学生思考:朱德同志又找来一根扁担,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字,这时,他会想些什么呢?
(3)小结:朱德同志在扁担上写的这五个字,是向战士们表明他的决心,他要和战士们同甘共苦。
作业布置
1.选用相关同步练习。
2.搜集老一辈革命家的故事,在班上讲一讲。
本文讲述的是朱德同志和战士们为了坚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一起到山高路陡、距离遥远的茅坪去挑粮的故事,既表现了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与战士同甘共苦的崇高品质,也表现了战士们对朱德同志的关心和敬爱。
朱德同志不怕吃苦、不怕牺牲,始终把自己当作一名普通的战士。他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这是多么高尚的品质啊!课后我们还可以阅读更多关于朱德同志的故事,或者是其他革命先辈的故事,感受革命先辈们的人格魅力。
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教师在课堂上逐步培养。教学本文时,教师通过“多读课文”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己感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注重抓住重点词句,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思中感悟,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