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三化学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1.D高炉炼铁、暖水瓶镀银、工业合成氨过程中,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制备波尔多液时用硫酸铜与熟石灰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D项符合题意。2.CC1的原子序数为17,A项错误;HC1属于分子晶体,B项错误;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Cl,C项正确;N2分子中含有1个σ键,2个π键,D项错误。3.B海带灼烧应在坩埚中进行,A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浸取在烧杯中进行,并用玻璃棒搅拌,B项能达到实验目的;用MO2与浓盐酸制备氯气需要加热,C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苯的密度小于水,应在上部,D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4.CB为NaOH溶液,0.1mol·L1的NaOH溶液的pH=l3,A项错误;E为Na[Al(OH)a],F为HCl,若E过量,生成的G会溶解,B项错误;反应⑤为NaCIO+2NH一一NaC+N2H4十HO,消耗1molX,转移2mole,C项正确;反应②和④基本反应类型不相同,D项错误。5.A在HO与HO+中,中心原子都采用sp杂化,HO分子中有两对孤电子对,而HO中只有一对孤电子对,由于孤电子对对成键电子对的排斥力随着孤电子对数量的减少而减弱,因此HO十中的H一O一H键角会比HO中的H一O一H键角大,A项正确;基态氟原子未成对电子数为1,成对电子数为8,B项错误;原子半径:N>O,键长:N一H>O一H,C项错误;电负性:F>Cl,酸性:F:CCOOH>CI CCOOH,D项错误。6.C由结构简式可知,存在顺反异构,A项正确;含有酚羟基,容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B项正确;在强碱中反应生成物含有酚钠和羧酸钠,而在强酸中反应生成物含有酚羟基和羧基,C项错误;与足量H2加成后的产物分子中有2个手性碳原子,D项正确。7.AHgS的溶度积小于FeS的溶度积,FeS去除废水中的Hg2+发生沉淀的转化:FeS(s)+Hg+(aq)=HgS(s)+Fe2+(aq),A项正确;用氯化铁溶液刻蚀铜制电路板时,Cu被Fe3+氧化:2Fe3++Cu一2Fe2+十Cu2+,B项错误;AgCl难溶于水,不能拆开,C项错误;C2O与稀硫酸发生歧化反应:C2O十2H+一Cu十Cu++HO,D项错误。8.D根据题意知,X、Y、Z、W依次为C、OF、A1。第一电离能:X>W,即C>Al,A项错误;最简单氢化物热稳定性:Y<Z,B项错误;W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两性氧化物,C项错误;Y和Z可形成化合物,如OF2,D项正确。9.C根据表格信息,可列三段式:M(g)+N(g)-2P(g)+Q(g)起始量(mol·L1)0.60.300转化量(mol·L1)0.20.20.40.25min时量(mol·L1)0.40.10.40.2再结合10min时的数据可知,温度为T时,反应在5min时已达到平衡,在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二(P:c(c(M)·c(N)Q.4×0.2=0.8,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T0.4×0.10~5min内,用M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u==0.2mol,L=0.04mol·L1·min1,B项错误:根据分析可知,△5 min【高三开学考·化学参考答案第1页(共4页)】S高三化学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策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016S32Fe56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过程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高炉炼铁B.暖水瓶镀银(银镜)C.工业合成氨D.制备波尔多液2.反应2NH3+3C2一6HC+N2、NH3+HC1一NHCI(白烟)可用于氯气管道泄漏的检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的结构示意图:①⑧B.HCI属于共价晶体C.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ClD.N2分子中含有2个σ键3.从海带中提碘涉及以下部分过程:灼烧、水浸取、氯气氧化、萃取。下列仪器(省去夹持装置)的选择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浓盐酸苯(碘)MnOA.海带灼烧B.浸取C.氯气制备D.萃取4.如图A是常见的金属,物质M的焰色试验火焰呈黄色,D是黄绿色气体,X是“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Y是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W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Z可用作火箭推进器中的还原剂,且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2(框图中部分产物已略去)。 Y→M⑤zNO:W+H2OB@卫③,G(白色胶状沉淀)中M溶液电解①D④→F【高三开学考·化学学第1页(共6页)】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0.1mol·L1的B溶液的pH=1B.反应③中F需过量C.消耗1molX,反应⑤转移2moleD.反应②和④基本反应类型相同5.下列有关物质结构或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A.H—O-H键角:H2OB.基态氟原子:未成对电子数>成对电子数C.H2O和NH3分子中的键长:O-H>N一HD.酸性:F3 CCOOH6.阿魏酸乙酯是生产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药物的原料,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阿魏酸乙酯的说法错误的是A.存在顺反异构B.在空气中长期放置易变质C.与强酸或强碱反应后产物相同HOOCHD.与足量H2加成后的产物分子中有手性碳原子7.下列相关离子方程式表示正确的是A.用FeS去除废水中的Hg2+:FeS(s)+Hg2+(aq)HgS(s)十Fe+(aq)B.用氯化铁溶液刻蚀铜制电路板:2Fe3++3Cu—2Fe十3Cu2+C.向AgCl悬浊液中滴加Na2S溶液:2Ag+S2-一Ag2SD.将Cu20加入稀硫酸中:Cu2O+2Ht一2Cu2++H2O8.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X、Y与Z位于同一周期,且X、Y基态原子核外均有2个未成对电子,W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13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一电离能:XB.最简单氢化物热稳定性:Y>ZC.W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强碱D.Y和Z可形成化合物9.温度为T时,在容积为10L的恒容密闭容器充入一定量的M(g)和N(g),发生反应M(g)+N(g)一2P(g)十Q(g)△>0。反应过程中的部分数据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t/min0610n(M)/mol6.04.0n(N)/mol3.01.0A.若Tz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1,则T>TB.0~5min内,用M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4mol·L-1·min1C.该反应在第5~10min之间,v地=v正D.当P、Q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不变时,可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10.一种电解法制取NaBrO3和丁二酸(HOOCCH2CH2COOH)的装置如图所示,图中双极膜是一种能将中间层中水解离产生的H+和OH分离的离子交换膜。下列电源 说法错误的是双极膜A.a极应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HOOCCH=CHCOOHBrB.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Br+6OH一6e一BrO十3H2OHOHC.外电路中每通过1mole,双极膜中有0.5molH2O解离HOOCCH,CH,COOHBrO;D.电解一段时间后,若溶液中Br~不足,则b极处可能有O2Na产生【高三开学考·化学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化学答案-9月开学考(S).pdf 化学试卷.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