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高三年级9月质量监测地理·答案1~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答案B命题透析本题以“空中土豆”钱培模式为情景,考查农业生产模式,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综合思雏的学科核心素泰思路点拨由材料可知,“空中土豆“栽培模式无需土壤,能节省土地,这是其主要优势,该模式未体现光照利用率的提升,该模式不能增强作物的抗旱性,也不能丰富作物品种。2.答案A命题透析本题以“空中土豆”栽培模式为情景,考查农业技术推广,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综合思雏的学科核心素养。思路点拨由材料可知,该模式依赖智能设备,初期投资成本是传统模式的8倍,设备及其维护成本高会限制其推广,该模式水肥利用率高,相较于传统模式化肥用量小,该模式技术提升主要依赖研发人员而不是广大农民,技术提升不是该模式推广过程中考虑的主要问题,该模式减少了化肥的使用量,有利于提高产品品质。3.答案D命题透析本题以“空中土豆”栽培模式为情景,考查农业发展与国家安全,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雏的学科核心素养。思路点拔提高种粮补贴对于助力区域发展作用较小,河套平原地势平坦,降水稀少,不适合大规模开发水电,改变种植结构对区域发展的助力作用小,且可能会挤压其他粮食作物的生长空间,威胁粮食安全,完善产业链条,实现种薯价值最大化,可以帮助种植户规避市场风险,增加产值,保证经济收益,维护粮食安全。4.答案D命题透析本题以德化瓷帮古道为情景,考查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雏的学科核心素养。思路点拨读图可知,永春县为瓷帮古道南线重要节点,能够承接德化瓷器并转运至泉州港,优越的交通区位使其成为瓷器中转核心城市,永春县成为瓷器中转地与瓷土资源无关,永春县主要承担中转功能,瓷器消费市场并不在当地,材料未提及政策对永春县的扶持。5.答案A命题透析本题以德化瓷帮古道为情景,考查门户城市演变的驱动力,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思路点拨门户城市(如泉州港、福州港)的形成与发展,本质上是为了满足德化瓷器外销的中转需求。瓷器需通过港口出口,港口因贸易发展而聚集人流、物流,逐渐发展成为门户城市,港口基础设施改善是贸易需求推动的结果,而非驱动力,航海技术影响贸易范围,但并非门户城市形成的核心驱动力,城市等级提升是城市演变的结果,而非驱动力。6.答案C命题透析本题以德化瓷帮古道为情景,考查交通运输与城市发展,旨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综合思雏的学科核心素养2025年高三年级9月质量监测地 理考生注意: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内蒙古河套平原某农业基地创新采用“空中土豆”立体无土栽培育种模式(见图1),利用智能喷雾系统向土豆精准供给定制营养液,水肥利用率高达95%,可全年循环生产,但其初期投资成本是传统育种模式的8倍,且需要有稳定的电力供应。据此完成1~3题。1. 该模式的主要优势是( )A. 提高光照利用率 B. 摆脱土壤约束C. 增强作物抗旱性 D. 丰富作物品种2. 该模式推广面临的核心难题是( )A. 设备费用高 B. 化肥用量大C. 技术提升难 D. 产品品质差3. 为实现“空中土豆”助力区域发展与国家安全,当地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 提高种粮补贴 B. 大力开发水电C. 改变种植结构 D. 完善产业链条德化瓷帮古道是连接德化窑口与沿海港口的瓷器运输通道。历史上,处于南线枢纽的永春县是瓷器中转核心城市;明代泉州港衰微,福州港兴起,北线逐渐繁忙;清代厦门港兴起后,运输路线再次调整。图2示意德化瓷帮古道线路。据此完成4~6题。4. 历史上永春县成为瓷器中转核心城市,主要得益于( )A. 瓷土资源 B. 消费市场C. 优惠政策 D. 交通条件5. 德化瓷帮古道门户城市演变的核心驱动力是( )A. 瓷器贸易需求变化 B. 港口基础设施改善C. 航海技术进步 D. 城市等级提升6. 泉州港衰微后,其周边城镇最可能出现的变化是( )A. 人口规模持续扩大 B. 瓷器加工产业集聚C. 商贸功能逐渐弱化 D. 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清口水利枢纽是大运河南北运输的关键节点。明朝时,为应对河道泥沙淤积问题,水利学家潘季驯提出在黄河沿线筑堤,进行“束水攻沙”,通过调控水流状态保障大运河通航。清朝时,为进一步优化航运条件,该枢纽增设“U”形弯道及福兴闸、通济闸、惠济闸三级船闸,有效提升了船只通行效率。图3为清口水利枢纽结构手绘图。据此完成7~9题。7. “束水攻沙”主要利用的地理原理是( )A. 流水侵蚀作用与流速的关系B. 流水堆积作用与流量的关系C. 流水搬运作用与流向的关系D. 流水溶蚀作用与基岩岩性的关系8. 清口水利枢纽中“U”形弯道的主要作用是( )A. 加快航行速度 B. 保障航运畅通C. 便于船只停靠 D. 增加灌溉水量9. 清口水利枢纽中三级船闸的主要功能是( )A. 分隔行驶路线 B. 拦截泥沙C. 控制船只流量 D. 调节水位2024年4—9月,某研究团队对我国某地沙丘草本植物进行连续调查,调查发现:该地草本植物以短命植物为主;随时间推移,沙丘两坡向(迎风坡、背风坡)物种替代指数(反映物种组成差异)增大、相似性指数减小。据此完成10~11题。10. 影响该地沙丘不同坡向植物密度的主导因素为( )A. 昼夜温差 B. 外力侵蚀C. 土壤类型 D. 降水强度11. 4—9月该地沙丘两坡向植被变化的原因是( )A. 水分变化,短命植物迅速完成荣枯过程B. 气温升高,不同坡向热量差异增大C. 风力增强,植物种子传播距离差异增大D. 光照变化,植物光合作用效率提高2025年12月18日,海南自贸港将启动全岛封关运作。封关是将海南岛全岛建成一个由海关监管的特殊区域,其核心如图4所示。全岛封关之后,将实施更优惠的“零关税”政策,海南自贸港与外界的联通将更加顺畅。据此完成12~13题。12. “零关税”政策对海南岛内产业的直接影响是( )A. 传统农业规模迅速扩张 B. 低端服务业竞争力增强C. 高端制造业生产成本降低 D. 资源密集型产业加速集聚13. 海南自贸港监管模式的核心地理意义是( )A. 增大岛内与内地的贸易壁垒 B. 增加海南岛内的货物流通成本C. 限制境外货物进入内地市场 D. 优化国际物流与国内流通衔接非遗减贫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文化传承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某瑶族聚集村寨地处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2008年以来该村抓住瑶族药浴(医药疗法)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的契机,成为借助民族文化推动乡村振兴的典范。图5示意该村非遗减贫发展模式。据此完成14~15题。14.该村非遗减贫发展模式中,“人”对“业”的直接支撑主要体现在( )A.改善道路等基础设施,吸引游客B.提供瑶药种植、旅游接待等技能培训C.建设瑶药加工基地,延长产业链D.传承瑶浴文化,提升品牌知名度15.与传统产业扶贫相比,非遗减贫的核心优势是( )A.短期内清零贫困人口 B.显著改善生态环境C.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D.大规模吸纳劳动力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嶂石岩地貌具有顶平、身陡、麓缓的特点,岩层上部多为红色石英砂岩,底部为较软的泥岩。左权县地处太行山主脉中段,嶂石岩地貌(见图6)广泛发育,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早期居民点分布分散。近年来,左权县克服居民点分布的限制,向山水要产业,倾力打造“中国北方国际写生基地”,谋划“山水—写生—消费—产业”模式,实现旅游业创新发展,目前已成为多所高校的实践基地。(1)简述左权县嶂石岩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过程。(6分)(2)分析早期居民点分布特点对左权县产业发展的不利影响。(4分)(3)说明打造“中国北方国际写生基地”对左权县旅游业发展的积极意义。(4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美国得克萨斯州中部(位置见图7)以亚热带草原气候为主,夏季多短时强降水。该区域地形以台地、丘陵为主,基岩多为石灰岩,土层平均厚度仅20~30厘米,土壤颗粒较粗且有机质含量低。2025年7月3日深夜至4日凌晨,该区域发生严重洪灾,损失惨重。(1)从地形、地质、气候角度分析该区域土层薄的原因。(6 分)(2)简述该区域土层厚度与土壤特性对其蓄水功能的不利影响。(6 分)(3)从土壤与植被的相互关系角度,分析该区域植被状况对洪灾的加剧作用。(6 分)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 分)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地区古堰塞湖众多,形成时间集中于末次冰期和全新世早期。堰塞坝的反复堵溃,会对下游聚落造成洪水威胁。图 8 示意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古堰塞湖分布,图 9 示意雅鲁藏布江干流三个古堰塞湖的海拔。(1)概括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古堰塞湖的分布特点。(4 分)(2)结合气候变迁,分别分析末次冰期与全新世早期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地区容易形成堰塞湖的原因。(6 分)(3)通过合理的监测和预警系统可以减轻堰塞湖溃决的危害,简述在此过程中地理信息技术发挥的作用。(4分)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9分)2025年1号台风“蝴蝶”于6月11日上午8时在南海中西部海面生成,13日登陆海南岛。从中央气象台历史统计数据来看,历年1号台风的平均生成日期为3月25日,今年受副热带高压异常的影响晚了两个多月。图10示意台风“蝴蝶”的移动路径。(1)推测2025年4—6月台风源地副热带高压势力的强弱,并从大气运动角度说明2025年1号台风生成时间偏晚的原因。(5分)(2)简述2025年1号台风生成时间偏晚对广东省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地理-2025年高三年级9月质量监测详细答案.pdf 山西省大同市大同市平城区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