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语文园地七教材第93~94页1.能梳理总结摘抄的基本方法,形成主动积累语言、主动摘抄的意识。2.会写“螺、螃”等字,能说出“螃、鲤”等生字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特点。能初步了解“用前面结尾的词语或句子做下文的开头”的语言现象,并尝试续说这样的句子。1.能了解撇和捺要舒展的书写要点,写好“未、欠”等带有撇、捺笔画的字。2.朗读、背诵古诗《采莲曲》。【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王昌龄的资料。【教学方法】运用情境教学法展开教学,积极引导学生以自主发现、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采取以诵读为主,多种形式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积累、拓展。【学习方法】交流学习法,通过与同学之间进行交流,积累更多好的读书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反复诵读学习法,熟读成诵,深入领会《采莲曲》这首古诗描写的意境,受到美的熏陶。1课时情景导入1.师:回顾本单元我们学过的课文,同学们都积累到了哪些好的读书方法呢?谁来说一说?(生说出自己好的读书方法。)2.师:同学们积累的读书方法可真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看看还能收获些什么吧!(板书:语文园地)探究新知一、梳理与交流。1.同学们,根据老师的了解,我们班许多同学都喜欢读课外书。平时你们都读什么课外书呢?(生自由交流。)读课外书的时候,做阅读摘抄可以帮助我们积累习作知识。下面让我们一起进入“梳理与交流”,看看如何做阅读摘抄。2.学生交流。3.教师评议,方法指导。(1)不动笔墨不读书。①圈点勾画。②作批注。③写读书笔记。可做阅读摘抄、编提纲、写体会。④做卡片。(2)善于做笔记。①摘抄型笔记。②提纲型笔记。③感想型笔记。④评价型笔记。(3)摘抄注意的问题。①摘抄内容分门别类。②边摘抄边背诵。(板书:分门别类、边抄边背)4.出示优秀摘抄范例,并交流评价。教师小结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摘抄的基本方法。二、识字加油站。1.课件出示带有“虫”和“鱼”的生字的动物图片。(1)说说这些图片上都有哪些动物。(2)同桌间互相交流。(3)课件出示:田螺 蝌蚪 螃蟹鲤鱼 鲫鱼 鲨鱼(4)师领读,指生读,自由读。2.出示会写字:螺、螃、蟹、鲤、鲫、鲨3.说说这些字有什么特点。4.利用规律拓展识字。(1)出示“螳螂”二字及图片,让学生猜读。(2)引导学生利用形声字的规律来进行识记,明白形声字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规律。三、词句段运用。1.课件出示课本上的相关句子。2.小组交流,说说发现了什么。3.小组代表发言,教师评议并小结。(这些句子都有“用前面结尾的词语做下文的开头”的语言现象,也就是都运用了顶真的修辞手法。)4.朗读积累。四、书写提示。注意书写规则:撇和捺要写得舒展。五、日积月累。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互相交流,识记生字。自由朗读。2.教师引导学生借助插图想象情境。3.出示重点字词含义。4.讲解注释,小组合作,交流体会诗句的意思。5.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教师小结。6.尝试齐背《采莲曲》。7.搜集其他描写大自然美景的诗句,并尝试背诵。作业布置1.选用相关同步练习。2.默写古诗《采莲曲》。同学们,本单元的学习到此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看到你们收获了不少新知识,老师为你们感到开心。相信在下一单元的学习中,你们会掌握更多有价值的新知识。在“梳理与交流”的学习中,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读书习惯进行摘抄,并总结做摘抄的方法,学会让摘抄在学习中发挥作用。在“日积月累”的授课中,由于学生对这首诗比较陌生,所以,教师通过朗读诗文、展示插图、讲解重点字词,让学生如身临其境般地去体会、去感悟,使学生自然而然地理解古诗的意思。这样,学生背诵起来也就容易多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