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52张PPT)它响彻寰宇,向五湖四海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相关背景1997年7月1日,是一个彪炳史册的日子,这一天的零点,全世界都在谛听从东方响起的庄严的钟声。这是中华民族告别一段血泪历史的时刻;这是中华民族洗刷百年耻辱的一刻;这是中华民族重获民族尊严的时刻;这是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示力量的时刻!了解新闻的特点和基本要素,梳理文章结构。理解重要语句的含义,思考本文是如何将现实场景和背景材料有机融合的。赏析本文的语言特色和写作手法,体会文中蕴含的情感。培养热爱祖国和为祖国奉献的精神,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文化传承与理解:审美鉴赏与创造:思维发展与提升:语言建构与运用:学习目标背景介绍鸦片战争失败,清政府与英国签署了《南京条约》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九龙、新界沦为英国殖民地,签订的“专条”中明确“以九十九年为期限”我国政府与英国政府就香港问题展开谈判,经过两年22轮谈判,在1984年12月签署了《中英联合声明》1982年1842年1898年1860年《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1997年根据声明,香港主权在7月1日0时0分回归中国背景知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新华社记者周树春等四人写了一篇题为《别了,不列颠尼亚》的新闻,报道了查尔斯王子代表英国参加中英交接仪式并与末代港督彭定康离开香港的具体情况。文体知识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或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消息通讯消息报告文学1.人物通讯2.事件通讯3.工作通讯4.风貌通讯广义狭义新闻基本特征六要素文体知识思想性强,指导性强。内容新鲜,有价值性。迅速及时,有时效性。简明扼要,篇幅短小。内容真实,事实准确。强:快:真:短:新:(Where)何地(When)何时(Who)何人(What)何事(Why)何故(How)如何概括成一句话就是:某人某时在某地做了某事出现了某种结果。文体知识新闻的五部分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标明作品的核心内容。概括文章的主要事实,点明主题。说明起作用的历史情况或现实环境。作最后的总结或某些内容的补充。具体介绍要报道的事实。新闻的结构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文体知识消息与通讯的区别通讯报道对象内容表达方式时效性消息侧重写人详细完整形式灵活弱侧重写事简要概括以记叙为主强文体知识—标题引题正题副题引题宜虚不宜实说明新闻中最重要或最引人注意的事实和思想。正题宜实不宜虚副题是对主题的解释、说明和阐述文体知识新闻(1)标题:消息的眼睛,要在第一时间传达出消息最重要、最吸引人的信息,力求鲜明、概括、准确、生动。形式:单行标题、多行标题多行标题一般分三种:引题+正题正题+副题引题+正题+副题新闻的结构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新闻(2)导语:消息的第一句话或第一自然段,用简明的文字,概述最核心的信息。提纲挈领,牵引全文,吸引读者。(3)主体:对导语作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4)背景:事件发生的背景、环境、与其他方面的联系等,为烘托新闻的主题服务。(5)结尾:结语,是新闻的最后一段或最后一句话,主要阐明新闻所述事实的意义,加深读者对新闻的理解、感受,使其从中得到更多的启示,语言精练,紧扣主题。文体知识文体知识写 作 形 式①倒金字塔式这种写作方式是媒体常用的写作方式。这种模式将新闻中最重要的消息写在第一段,或是以新闻提要的方式呈现新闻的最前端,有助于受众快速了解新闻重点。由于该模式迎合了受众的接受心理,所以成为媒体应用最为普遍的形式。②正金字塔式这种写作方式是以时间发生顺序作为行文结构的写作方式,刚好与倒金字塔式相反,依序分别是引言、过程、结果,采渐入高潮的方式,将新闻重点摆在文末,一般多用于特写。自学指导一(4分钟)1.按照新闻的基本构成划分课文层次。2.本文选取了哪几个场景来报道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有什么象征意义?3.文中现实场景的时间写得特别准确,且衔接非常紧密,找到相关语句并思考,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标题 《别了,“不列颠尼亚”》导语主体背景结语1.按照新闻的基本构成对本文进行层次划分(第1段)香港末任港督乘“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第2—10段)叙述了中央关于香港政权交接的一系列仪式港督府变迁(4)、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港岛(7)、英国对香港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8)(第11段)叙述英国对香港管治的开始与结束《别了,不列颠尼亚》是一篇新闻特写新闻特写用类似于电影的“特写镜头”的手法反映事实,是作者深入新闻事件现场,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将所报道的事实再现在读者面前。2.本文选取了哪几个场景来报道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有什么象征意义?第一场景(2-4段)第二场景(5-7段)第一次降旗:今后香港不会再由港督统治。第二次降旗:象征着英国150多年的管治即将告终。6月30日下午4点30分至40分,末任港督彭定康告别港督府,降下港督旗帜。7时45分,在军营旁降英国国旗。7月1日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米字旗香港最后一次降落,五星红旗升起。第三次降旗: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终结,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7月1日零点40分,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第三场景(8-9段)第四场景(10段)作为一条线索贯穿全文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与标志,英国米字旗的降下象征着英国一百多年的殖民统治的结束,五星红旗的升起则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三次降旗、一次升旗2.本文选取了哪几个场景来报道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有什么象征意义?3.课文中把现实场景的时间写得特别准确,且衔接非常紧密,找到相关语句并思考,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时间 地点 事件4时30分 港督府 降港督旗4时40分 港督府 港督离府晚6时15分 添马舰东 雨中告别仪式7时45分 添马舰东 降米字旗子夜时分 交接仪式上 政权交接仪式7月1日第一分钟 交接仪式上 奏国歌,升国旗0时40分 不列颠尼亚 王子、港督离港①增强所记录的历史事件的真实性、可信度。②体现了盼望回归的激动和急切心情。③体现了这一庄严的历史时刻的来之不易和高度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历史闪回1997年,在中英交接仪式上,英国要求将降英国国旗和演奏英国国歌持续至6月30日最后一秒才结束,请求中国推迟一秒,即在7月1日零时零分一秒才开始升中国国旗和演奏中国国歌。但是,遭到中国的断然拒绝。为什么我们一秒钟都不愿意多给?自学指导二(4分钟)1.如何理解“别了,‘不列颠尼亚’号”这一标题的含义?使用了什么手法?2.本文在报道新闻事实时,还运用了一些历史背景材料。请找出,并分析现实与历史交织的手法有何作用?在香港回归这一重大时刻,许多记者都写了这一历史事件,而本文却独胜一筹,获第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原因何在?据统计,现场至少有778家媒体,8423人登记对此进行采访。 一时之间,好文章、好标题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英国《泰晤士报》头版标题:再见,香港!日本《读卖新闻》封面报道:香港回归祖国。德国《世界报》头版标题:156年后,香港回到中国怀抱。美国《纽约时报》头版报道:香港回归中国,结束英国156年的殖民统治。《解放日报》:香港,今回祖国怀抱。《羊城晚报》:今天,香港回到祖国怀抱。《工人日报》:十万人歌舞欢庆,天安门火树银花。“不列颠尼亚”号:标志着大英帝国昔日的雄风和王室的尊荣。这是一艘英国皇家游轮,被吉尼斯评为世界上最大的游艇,是英国女王或王室成员到国外访问或在国内航行时的正式私人寓所,从1953年下水到1997年退役,40多年间它曾经作过696次外访及272次英国水域内的探访,还曾经在战争中承担过救援的角色。(1981年,查尔斯王子与黛安娜王妃大婚时,乘坐不列颠尼亚号开始了蜜月之旅;1986年,也门发生暴乱冲突,并爆发大规模内战。不列颠尼亚号一共从也门的亚丁救出了10687名外国难民和外交人员;1997年7月1日不列颠尼亚号参加中、英香港交接仪式。)标题解读倒装句式,突出“别了”,强调长达一个半世纪的英国殖民统治彻底终结,隐含对香港回归的喜悦之情和民族自豪之情。3运用一语双关的表现手法,不列颠尼亚号不仅指英国王室皇家游轮,也指英国的殖民统治,意味深长,具有独特性。2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以不列颠尼亚代指英国或英国的殖民统治,十分巧妙,突出而形象地宣告了英国统治的终结。11.如何理解“别了,‘不列颠尼亚’号”这一标题的含义?使用了什么手法?本文在报道新闻事实时,还运用了一些历史背景材料。问题:现实的场景和背景材料是如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在真实事件的报道过程中穿插历史背景,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段落 现实场景(新闻事件) 历史材料(新闻背景) 如何融合2一4段 4时30分,港督府告别仪式(第一次降旗)5一7段 晚6时15分至7时45分,添马舰东面广场告别仪式(第二次降旗)8一9段 子夜时分,最庄严的政权交接仪式,米字旗落下,五星红旗冉冉升起10-11段 0时40分,查尔斯王子及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离港港督府建成时间,其后的扩建、发展156年前,英国士兵占领港岛,升起英国国旗,英国管治开始英国对香港殖民统治长达一个半世纪米字旗插上港岛的时间,英国管制香港的精确时间,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对比港督府建筑历史与现实的纵向对比156年前英国升旗与今日降旗的纵向对比英国米字旗与中国五星红旗易帜的横向对比英国过去“从海上来”如今“从海上去”的纵向对比现实时间:历史时间:英国离去英国曾来英国的时间结束了,中国的时间开始了!历史沧桑感 民族自豪感对 比讨论:作者在记述香港回归的事实时,为什么要穿插相关的历史背景材料呢?1、补充新闻事实,丰富了新闻的内容。(内容)2、形成今昔对比,不仅使现实场景有画面感,还使人感受到深厚的历史内涵,从而产生历史纵深感。(效果)3、在今昔的沧桑巨变中,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仪式本身的现实意义——对香港回归的喜悦与自豪感。(主题)现实与历史交织的手法有何作用?自学指导三(4分钟)1.赏析重点句子,品味情感2.概括本文的写作特色3.主旨请以“《别了,“不列颠尼亚”》通过 来抒情”为起句,结合文本进行分析。请结合文本,分析作者是如何抒情的。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海岛一共过去了156年5个月零4天。”这一背景知识,用精确的数据,交代英国殖民统治的时间,说明那段历史刻骨铭心,永世难忘。心中无限感慨,溢于言表。《别了,“不列颠尼亚”》通过介绍背景抒情这是对末任港督彭定康面部表情的特写,生动地写出了彭定康离开港督府前黯然神伤的神态。通过这一神态,我们能揣摩出彭定康当时复杂的心情,但是不论他如何“面色凝重”,历史的脚步不会为任何人停止,香港终将回归祖国。《别了,“不列颠尼亚”》通过细节描写来抒情。“4点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通过对雨的描写,衬托了英国人失落无奈的心情,也有暗示雨过天晴、香港回归后会有灿烂的明天。第二段“在蒙蒙细雨中,末任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过25任港督的庭院”。第六段“此时,雨越下越大。查尔斯王子在雨中宣读英国女王赠言……”。《别了,“不列颠尼亚”》通过写景来抒情。“不列颠尼亚”号和巨幅紫荆花图案构成形成鲜明对比,说明英国在香港的统治即将结束,而作为特别行政区象征的紫荆花图案将在香港上空冉冉升起,香港即将回到祖国的怀抱。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别了,“不列颠尼亚”》通过对比来抒情。vs现实已为陈迹又从海上去今日英国7时45分降旗子夜时分易帜,7月1日第一分钟,五星红旗升起子夜时分易帜,6月30日最后一分钟,米字旗最后一次降下大英帝国从海上来156年前英国在添马舰东面升旗港督府建筑历史扩建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使用了对比手法?请找出来。《别了,“不列颠尼亚”》通过对比来抒情。《别了,“不列颠尼亚”》通过对比来抒情。“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短短13个字,用了对比手法,却有无穷的意蕴:当年耀武扬威地来,而现在黯然落寞离去。这其中有现实场景——1841年,大英帝国横跨印度洋而来;1997年,“不列颠尼亚”号黯然从海上离去。有历史的轮回——“从海上来”标志英国对香港的殖民统治正式开始;“从海上去”标志着香港脱离英统,回归祖国。中国人民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这篇新闻在众多新闻稿中独胜一筹,曾获第8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你认为它获奖的原因有哪些?选材角度新颖。标题一语双关,独具匠心。1挑选富有象征意义的关键场景。2新闻现场与历史交织的纵深感。3客观陈述中隐含着丰富的情感。4恰到好处运用对比手法,国人的喜悦之情跃然纸上。5导语末任港督离港,英国管制终结港督离任降旗仪式告别仪式政权交接仪式“不列颠尼亚”号离港英国在香港156年5个月零4天的殖民统治终结别了,不列颠尼亚结语主体第四场景第二场景第三场景第一场景主旨本文是篇特写,文章通过描述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的四个场景,出色地记录了象征英国殖民统治的“不列颠尼亚”号撤离香港的最后历史时刻,充分表现了香港回归这一深刻的历史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无比欣喜、自豪之情。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洗刷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迈出了祖国完全统一的重要一步,香港回归是彪炳中华民族史册的千秋功业。今天的我们,更应该秉承先辈遗志,为维护国家主权、民族尊严和领土完整而不懈奋斗!青年责任课堂小结新闻特写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别了,"不列颠尼亚"点明主旨,突出时间场景自豪感降港督旗交接仪式降米字旗易帜撤 离对接高考,考点训练①拟写标题。④概括压缩新闻要点。③拟写一句话新闻。②拟写导语。近几年,高考新闻报道题一般的设题类型:今天,我们要讲解“概括压缩新闻要点题型”对接高考,考点训练概括压缩新闻要点“三步骤”步骤3:通读材料,划出每句的陈述对象、事件、时间、地点等要素。分析句间关系,划分层次,逐层概括要点信息。根据题干要求,组成答案。技法点拨步骤1:步骤2:【2019全国Ⅱ卷】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5分)2019年的永定河补水工程于3月13日启动。本次补水工程加大了补水力度,到4月2日,已累计输水3100万立方米。另外,拦截在河道上的官厅水库发电站、珠窝水库下马岭发电站、落坡岭水库的下苇甸发电站全都停用,以保证补水全部灌入河道。目前,门头沟区城内102公里的永定河山峡段,近40年来首次实现全级通水。2019年的永定河补水工程于3月13日启动。本次补水工程加大了补水力度,到4月2日,已累计输水3100万立方米。另外,拦截在河道上的官厅水库发电站、珠窝水库下马岭发电站、落坡岭水库的下苇甸发电站全都停用,以保证补水全部灌入河道。目前,门头沟区城内102公里的永定河山峡段,近40年来首次实现全级通水。参考答案:2019年3月13日永定河补水工程启动。这次工程加大补水力度,停用发电站,实现永定河山峡段近40年来首次全线通水。时间+对象+事件结果2019年4月21~28日,国际乒联第5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单项赛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举行。中国队的许昕、刘诗雯在混双决赛中夺得首金,马龙、王楚钦夺得男双冠军,刘诗雯夺得女单冠军,马龙夺得男单冠军,王曼昱、孙颖莎夺得女双冠军。中国队包揽了本届世乒赛的全部5枚金牌,取得全面胜利。其中的男单决赛,马龙以4比1的比分战胜瑞典球员法尔克,实现了世乒赛男单三连冠的伟业,成为继庄则栋之后50多年来首位在世乒赛实现男单三连冠的选手。【2019年全国Ⅲ卷】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5分)2019年4月21~28日,国际乒联第5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单项赛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举行。中国队的许昕、刘诗雯在混双决赛中夺得首金,马龙、王楚钦夺得男双冠军,刘诗雯夺得女单冠军,马龙夺得男单冠军,王曼昱、孙颖莎夺得女双冠军。中国队包揽了本届世乒赛的全部5枚金牌,取得全面胜利。其中的男单决赛,马龙以4比1的比分战胜瑞典球员法尔克,实现了世乒赛男单三连冠的伟业,成为继庄则栋之后50多年来首位在世乒赛实现男单三连冠的选手。【2019年全国Ⅲ卷】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5分)时间+对象+事件结果结果【2019年全国Ⅲ卷】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5分)参考答案:2019年4月21~28日,第55届世乒赛单项赛在布达佩斯举行,中国队包揽5枚金牌,马龙成为50多年来首位实现男单三连冠的选手。巩固训练(高考真题)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5个字。(5分)2020年6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建设海南自贸港做了全面部署和具体安排。海南自贸港建设有了明确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方案》明确海南自贸港的实施范围为海南岛全岛。《方案》提出,海南自贸港的发展目标是,到2025年初步建立以贸易自由便利和投资自由便利为重点的自由贸易港政策制度体系,到2035年成为我国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自由贸易港。《方案》的公布标志着海南自贸港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巩固训练(高考真题)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5个字。(5分)参考答案:2020年6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对建设海南自贸港作了全面部署和具体安排,这标志着海南自贸港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