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课件(共51张PPT) 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课件(共51张PPT) 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资源简介

(共51张PPT)
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单元
伟大复兴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革命文化








--------
谁告诉我们: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毛泽东
导 入
在这篇伟大的开幕词里,毛泽东庄严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为什么说“站起来了”?
在此之前,中国人民是怎样的?
被三座大山压迫,跪在国际上
曾经的我们,也有过璀璨的文明,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强盛的国力 高超的制造工艺
强大的文化影响 ……
古代中国,是众多国家中的一颗耀眼明星
屈辱也曾真实发生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但,今天
任务一:知背景,看文体
了解作者
毛泽东(1893.12.26-1976.9.9.),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毛泽东一生创作了许多诗词作品,如《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等。他的诗词作品多描绘中国革命的壮丽图景,气势磅礴、雄浑瑰丽,抒发了一个政治家的革命豪情。
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在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能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
作者名句
★写作背景
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已经取得基本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成立的背景下,经过一系列的协商筹备,1949年9月21日至9月30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1949年9月21日晚,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里举行了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历史性盛会。主席台上方,悬挂着巨幅会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毛泽东在会上发表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开幕词。这篇著名讲话,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成为人们表达历经艰难困苦的民族获得新生的无比自豪、自信、自强的话语。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召开。这篇讲话就是毛泽东在这次会议上致的开幕词。
后刊登在1949年的《人民日报》上,标题为《中国人民政协第一届会议上毛主席开幕词》。
1976年9月,毛泽东逝世,中共中央出版《毛泽东选集》第五卷时,编纂者将原来的标题改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986年人民出版社出版《毛泽东著作选读》,也用了这个标题收录了这篇开幕词。
★题目变化
字词积累
1.明确字音
召开 (zhào kāi ) 勉强 (miǎn qiǎng)
妥协(tuǒ xié) 复辟(fù bì)
警惕(jǐng tì) 侮辱 (wǔ rǔ)
2.解释词语
不屈不挠(náo):
永垂不朽:
繁荣昌盛:
比喻在压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
是指光辉的事迹和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不会磨灭。
指国家兴旺发达,欣欣向荣
开幕词是在重要会议或重大活动开始时,为会议主持人或主要领导人讲话所用的文稿。开幕词的主要特点是宣告性和引导性。不论召开什么重要会议,或开展什么重要活动,按照惯例,一般都要由主持人或主要领导人致开幕词,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程序,标志着会议或活动的正式开始。
开幕词通常要阐明会议或活动的性质、宗旨、任务、要求和议程安排等。
1、请问本篇开幕词的会议名称是什么?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开幕词
开幕词
构成
开幕词通常由首部、正文和结束语三部分组成。
1.首部包括标题、时间、称谓。
(1)标题通常有三种写法:一是用会议名称作标题;二是前边再加上领导人姓名;三是用提示内容中心或主旨的内容作标题,在后面通常加上副标题。
(2)时间位于标题之下,用括号注明会议开幕的年、月、日。
(3)称谓一般根据会议的性质及与会者的身份确定,称呼通常用“同志”“朋友”“各位代表”等。
开幕词构成
2.正文一般包括开头、主体和结尾。
开头写宣布开幕之类的话。
主体部分一般包括以下内容:会议的筹备和出席会议的人员情况;会议召开的背景和意义;会议的性质、目的及主要任务;会议的主要议程及要求;会议的奋斗目标及深远影响等。但写作中一定要把握会议的性质,重点阐述会议的特点、意义、要求和希望,对于会议本身的情况,如议程等,要概括说明,点到为止;行文则要明快、流畅,评议要坚定有力,富于皷舞力量。
结尾,提出会议任务、要求和希望。
3.结束语。
开幕词的结束语要简短、有力,并要有号召性和鼓动性。写法上常以呼告领起一段,如“预祝大会圆满成功“之类。
一是简明性。开幕词要简洁明了、短小精悍,最忌长篇累牍,言不及义,多使用祈使句,表示祝贺和希望;
二是口语化。它的语言应该通俗、明快、上口。
三是宣告性。开幕词是会议或者活动的序曲,所以开幕词宣告会议或活动正式开始的特性。
四是引导性。开幕词一般要阐述会议或活动的宗旨、目的、意义、任务等,这对整个会议或活动的成功举行起着引导作用。
五是鼓动性。开幕词带着对活动或者活动的良好祝愿,通过介绍会议或活动激励参与者的参与意识,调动其积极性。
开幕词的特点
学习活动
请依次找出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的背景、时间、地点、代表、性质、职权、决议、作用。
搜集有关中国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的详细资料。
小组合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背景
时间
地点
代表
性质
职权
决议
作用
1949年4月23日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总统府”
宣告国民党在大陆22年统治的覆灭
国民党反动政权被推翻
1949年9月21日
北平中南海怀仁堂
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
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
人民解放军和华侨代表
第一届政协会议全体妇女代表合影
会议参加者的广泛性
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
代表们以举手表决方式通过议案
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
内容之一
制定《共同纲领》
1.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
(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明确指出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2.规定了新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和外交等方面的基本政策
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内容之二
选举中央人民政府领导人
主 席:毛泽东
副主席:朱 德、刘少奇、宋庆龄
    李济深、张 澜、高 岗
内容之三
决定公元纪年
首都、国旗、代国歌
内容之四
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解放战争时期)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以五四运动为起点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1952年8月1日正式动工修建
1958年4月22日落成 5月1日揭幕
出席政协会议的部分女代表
前排左起为何香凝、宋庆龄、邓颖超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形成,也为新中国的正式成立做了多方面的准备。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主要内容:
1.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3.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4.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5.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6.以北平为首都改名为北京
7.采用公元纪年
8.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红色代表革命
黄色代表光明
中国共产党
全国各族人民
任务二:理文脉,析结构
这篇开幕词写了什么内容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概括段落大意。
1.诸位代表先生们,全国人民所渴望的政治协商会议现在开幕了。
  2.我们的会议包括六百多位代表,代表着全中国所有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和国外华侨。这就指明,我们的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
【概括】第 1-2 段:
宣布会议开幕;介绍与会代表构成及会议的性质。
【课文解读】
  3. 这种全国人民大团结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我们战胜了美国帝国主义所援助的国民党反动政府。在三年多的时间内,英勇的世界上少有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胜了美国援助的国民党反动政府所有的数百万军队的进攻,并使自己转入反攻和进攻。现在,数百万人民解放军的野战军已经打到接近台湾,广东,广西,贵州,四川和新疆的地区去了,中国人民的大多数已经获得了解放。在三年多的时间内,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援助人民解放军,反对了自己的敌人,取得了基本的胜利。在这个基础上,召开了今天的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概括】第 3 段:
指出这次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基础。
【概括】第 4 段:运用正反对比论证,将国民党的做法和中国共产党的做法进行对比,论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是实现“政治协商”、赢得革命成功的保证。
4.我们的会议之所以称为政治协商会议,是因为3年以前我们曾和蒋介石国民党一道开过一次政治协商会议。那次会议的结果是被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们破坏了,但是已在人民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那次会议证明,和帝国主义的走狗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们一道是不能解决任何有利于人民的任务的。即使勉强地做了决议也是无益的,一待时机成熟他们就要撕毁一切决议,并以残酷的战争反对人民。那次会议的唯一收获是给了人民以深刻的教育,使人民懂得:和帝国主义的走狗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们决无妥协的余地,或者是推翻这些敌人,或者被这些敌人所屠杀和压迫,二者必居其一,其他的道路是没有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在3年多的时间内,很快地觉悟起来,并且把自己组织起来,形成了全国规模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及其集中的代表者国民党反动政府的统一战线,援助人民解放战争,基本上打倒了国民党反动政府,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恢复了政治协商会议。
愤怒、惋惜之情,“不可磨灭”则道出了教训之深刻。
【概括】第 5 段:再一次重申了本次会议的性质, 并指出了会议的职权以及会议具体的议程。
5.现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在完全新的基础之上召开的,它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它获得全国人民的信任和拥护。因此,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宣布自己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自己的议程中将要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组织法,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组织法,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共同纲领,选举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全国委员会,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和国徽,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的所在地以及采取和世界大多数国家一样的年号。
【概括】第 6 段: 明确了本次会议的重要意义, 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6.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国人从来就是一个伟大的勇敢的勤劳的民族,只是在近代是落伍了。这种落伍,完全是被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反动政府所压迫和剥削的结果。一百多年以来,我们的先人以不屈不挠的斗争反对内外压迫者,从来没有停止过,其中包括伟大的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所领导的辛亥革命在内。我们的先人指示我们,叫我们完成他们的遗志。我们现在是这样做了。我们团结起来,以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打倒了内外压迫者,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我们的民族将从此列入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以勇敢而勤劳的姿态工作着,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时也促进世界的和平和自由。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我们的革命已经获得全世界广大人民的同情和欢呼,我们的朋友遍于全世界。
洋溢着中国人民改变历史的骄傲、自豪之情。
7.我们的革命工作还没有完结,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运动还在向前发展,我们还要继续努力。帝国主义者和国内反动派决不甘心于他们的失败,他们还要作最后的挣扎。在全国平定以后,他们也还会以各种方式从事破坏和捣乱,他们将每日每时企图在中国复辟。这是必然的,毫无疑义的,我们务必不要松懈自己的警惕性。
【概括】第 7 段:指出我们的革命工作还没有结束, 需要提高警惕,继续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运动向前发展。
“务必”道出了对时局的高度清醒、警惕。
8.我们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是保障人民革命的胜利成果和反对内外敌人的复辟阴谋的有力的武器,我们必须牢牢地掌握这个武器。在国际上,我们必须和一切爱好和平自由的国家和人民团结在一起,首先是和苏联及各新民主国家团结在一起,使我们的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和反对内外敌人复辟阴谋的斗争不致处于孤立地位。只要我们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和团结国际友人,我们就会是永远胜利的。
  9.人民民主专政和团结国际友人,将使我们的建设工作获得迅速的成功。全国规模的经济建设工作业已摆在我们面前。我们的极好条件是有四万万七千五百万的人口和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我们面前的困难是有的,而且是很多的,但是我们确信:一切困难都将被全国人民的英勇奋斗所战胜。中国人民已经具有战胜困难的极其丰富的经验。如果我们的先人和我们自己能够渡过长期的极端艰难的岁月,战胜了强大的内外反动派,为什么不能在胜利以后建设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呢 只要我们仍然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只要我们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和团结国际友人,我们就能在经济战线上迅速地获得胜利。
【概括】第 8-9 段:指明反对敌人复辟的武器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 。
承上启下,既对上文“人民民主专政和团结国际友人”的举措进行肯定,又引出对当前经济建设工作的阐述,对经济建设困难的预判,以及对解决困难抱有的信心和希望。
10.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
  11.我们的国防将获得巩固,不允许任何帝国主义者再来侵略我们的国土。在英勇的经过了考验的人民解放军的基础上,我们的人民武装力量必须保存和发展起来。我们将不但有一个强大的陆军,而且有一个强大的空军和一个强大的海军。
【概括】第 10-11 段:掌握人民民主专政对国家经济、文化、国防等建设工作的重大意义。
“不允许”和“任何”通过坚定的语气,写出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豪气与底气,以及捍卫国家主权和人民生命安全的坚定决心。
【思考】在7-11段的讲话中,毛主席认为新中国建设当前面临哪些迫切任务?
(1)不要松懈自己的警惕,革命尚未完结。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和团结国际友人。
(3)做好经济建设。
(4)做好文化建设。
(5)做好国防建设。
12.让那些内外反动派在我们面前发抖罢,让他们去说我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罢,中国人民的不屈不挠的努力必将稳步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概括】第 12 段:铿锵有力地表明了国内外反动派必败, 中国将越来越强大的决心和信心。
“必将”道出了不予争辩的蔑视与坚定的自信。
13.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庆贺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的胜利!
  庆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庆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
【概括】第 13 段:表达对人民英雄的敬意和赞扬,对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自豪和自强,以及对本次会议必将圆满成功的喜悦。
以气壮山河的排比句式,向人民召唤,向世界宣告。这些满怀革命自信心的豪言壮语,是中国人民奋勇前进的最强动力。
“永垂不朽”写出了缅怀、敬仰之情。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作为一篇开幕词,其精髓在于向全国和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围绕这一点,阐释了哪些具体内容?各部分之间有怎样的关联? 阅读相关段落,提取关键词句,填在下列空白处。
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的“基础”,
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是 ,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章第六段“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是因为



第7、8两段指出,民主革命胜利后,中国将面临_______________,
但只要我们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就会永远胜利。
展望未来,分别从 、 和 三个方面提出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建设任务,描绘出祖国未来发展的光明前景。
回顾 过去
立足当下
展望
未来
全国人民取得了基本胜利。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胜了国民党军队的进攻并转入反攻和进攻
中国人民的大多数已经获得解放
经济建设
文化建设
国防建设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团结国际友人
国内外敌人的复辟
我们打倒了内外压迫者,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我们的民族将列入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促进世界的和平和自由;
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如何站起来

结合以上内容,根据开幕词的构成,划分文章的层次,厘清各部分之间的关联。
第一部分(1—2段):宣布大会开幕,简介与会代表及大会特点。
第二部分(3—4段):回顾过去,论证革命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第三部分(5—8段):立足当下,做出规划,指明议程。
第四部分(9—11段):展望未来,描绘民族振兴蓝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国防建设)
第五部分(12—16段):纪念与祝贺。
逻辑严谨、结构严密
1.介绍与会者——说明党的广泛团结
2.回顾历史——表明此次会议的主要目的
3.立足当下——阐明其伟大意义,指出革命还将继续下去
4.展望未来——提出经济、文化、国防建设三大任务
5.悼念庆贺——结束语:慷慨铿锵,令人感动
表明会议的可信度
了解我们的光荣历史
明白自身的责任
增强每个人的信心
三、悟情感,品语言
写 作 特 点
①观点鲜明,不容置疑。文章运用了大量的判断句。
②态度坚决,铿锵有力。给人确凿无疑的感觉。
③用词精准,看问题全面,睿智理智,富有逻辑。
④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让文章充满气势。
⑤充满信心与希望,大量运用了表示强调的词语和句式。
考点链接(一)标题含义
解题思路:表层含义/深层含义
(一)标题“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有什么深刻内涵?
意思是中国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中国人民经过百余年的不屈不挠的斗争,打倒了内外压迫者,从此得以解放,开始当家作主了。中华民族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中华民族将从此列人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了!
考点链接(二)标题作用
解题方向:主题/情感
(二)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作为标题有什么作用?
直接点明文章主旨,让人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人民当家作主的自豪、自信、喜悦之情。








主体
开头
结尾
宣布大会开幕,介绍会议人员
回顾历史,论证革命胜利历史必然性
立足当下,指明当下问题及斗争策略
展望未来,描绘未来发展的光明前景
悼念人民英雄
庆祝伟大胜利
(与会者代表性、广泛性)
(介绍历史背景)
(总结革命意义)
(点明会议意义)
(制定基本国策)
(鼓干劲明方向)
(始终保持警惕)
(对内对外策略)
(经济)
(文化)
(国防)
(1-2)
(5-8)
(3-4)
(9-11)
(12-16)
明晰主旨
这篇开幕词,介绍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背景,回顾了中国人民的斗争历程,道出了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历史必然性。同时,指明了全国人民当前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对国家的发展做出规划。本文处处洋溢着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喜悦和豪迈的革命情怀。
常考易错成语
百步穿杨 形容箭法或枪法非常高明。
不刊之论 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形容言论确当,无懈可击(刊:古代指削除错字,不刊指不可更改)。
不情之请 客套话,不合情理的请求(向人求助时称自己的请求)。
不容置喙 指不容许别人插嘴说话。
穿凿附会 把无关的事硬联系在一起,做牵强的解释。
春华秋实 春天开花,秋天结果。多用于比喻。
大步流星 形容脚步迈得大,走得快。
大快朵颐 指吃到某种食物而感到非常痛快。
等而下之 由这一等再往下,指比这一等差。
基础积累
常考易错成语
东窗事发 指罪行、阴谋败露。
耳提面命 不但当面告诉他,而且还贴近耳朵提醒、叮嘱。形容恳切地教导。
风清月朗 微风清新,月光明朗。①形容夜景美丽宜人。②比喻品性高尚清白。
高山仰止 指对崇高品德的景仰。
螓首蛾眉 形容女子貌美。
轻车简从 指有地位的人出门时,行装简单,跟随的人不多。
倾盖如故 新结识的朋友,一经交谈就像老朋友一样投合。
曲突徙薪 突:烟囱。徙:移开。比喻事先采取措施,防止危险发生。
入木三分 形容书法刚劲有力,也用来形容议论、见解深刻。
基础积累
常考易错成语
三缄其口 形容说话十分谨慎,不肯或不敢开口。
声名鹊起 形容名声迅速提高。
天悬地隔 形容相差悬殊。
唾手可得 形容非常容易得到。
危如累卵 形容形势极其危险,如同摞起来的蛋,随时都有倒下来摔碎的可能。
危言危行 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食言而肥 指为了自己占便宜而说话不算数,不守信用。
始作俑者 泛指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基础积累
毛泽东的一生光辉灿烂,是农民,是领袖,是军人,是父亲,是革命战士,是国家主席。结合作者的生平事迹材料,写一段对毛泽东的评述文字。
要求:(1)引用的材料准确无误;(2)叙述要有一定的文采。
情境活动
他是伟大的诗人,不仅写诗,而且一生都行走在革命和智慧的道路上,他的人生本就是一首诗,一首气势磅礴、惊心动魄的诗。
他是伟大的领袖,却以浪漫主义的诗人情怀,坚定而执着地去追求近乎乌托邦式的宏伟理想。18岁的他,为了心中理想,响应辛亥革命,投笔从戎。25岁的他,为了心中理想,创办新民学会,以“新民”为名,“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他甚至踏遍岳麓山各个乡村,想建立一个半工半读、平等友爱的新村。那时的他,“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既有“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仰天长问,又有“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浩然正气。
情境活动
作为领袖,他用诗歌改变了中国和世界;作为诗人,他用一生守护着国家和人民。忆往昔峥嵘岁月,我们深深感恩伟大领袖毛泽东。历史车轮滚滚向前,
是他拯救了中华民族,是他奠定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实的基础。
“东方红,太阳升……”
我们铭记,感恩,前行!
他是我们心中永远的红太阳。
情境活动
谢谢!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