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5张PPT)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学习目标:1.理解“诚信”的传统内涵,了解“诚信”的意义。2.学习讲诚信故事,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掌握演讲技巧。3.发现身边与诚信有关的人或事,感受美好品质,培养讲诚信的美德,努力在生活中践行“诚信”。目录:一、“解”诚信二、“知”诚信三、“议”诚信四、“思”诚信五、“讲”诚信第一部分“解”诚信你觉得什么是“诚信”?什么是“诚”?——“诚”,是儒家为人之道的中心思想,立身处世,当以诚信为本。宋代理学家朱熹认为:诚者,真实无妄之谓。言行须循天道,说真话,做实事,反对虚伪,即为诚实。什么是“信”?——即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信”不仅要求人们说话诚实可靠,切忌大话、空话、假话,而且要求做事也要诚实可靠。而“信”的基本内涵也是信守诺言、言行一致、诚实不欺。你觉得什么是“诚信”?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是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诚信应该成为个人必有的精神品质,人们应自觉按道德要求约束自己,做一个诚实、诚恳、讲信用的人。常考题型:谈一谈你对诚信的理解,80字左右。第二部分“知”诚信同学们说一说你们收集的或者学习过的有关于“信”的成语、名言或者故事典故。1. 成语:(挑3个背诵)言而有信、季布一诺、一诺千金、金口玉言、一言九鼎表里如一、一言为定、言行一致、信誓旦旦、一心一意2. 名言:(挑3句背诵)①轻诺必寡信。——《老子》六十三章②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修身》③人倍(违背)信则名不达。——刘向《说苑·谈丛》④诚信为人之本——鲁迅⑤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⑥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墨子》⑦不信不立,不诚不行。——晁说之⑧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一言九鼎一言既出,驷马难追3. 故事或典故、名人逸事(背诵2个)①曾子烹彘②商鞅立木③烽火戏诸侯④言而有信⑤宋濂—守信好学典故1:曾子烹彘古代有关诚信的故事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去赶集,她的孩子哭着也要跟着去。他的母亲对他说:“你先回家待着,待会儿我回来杀猪给你吃。”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回来,就看见曾子要捉猪去杀。她就劝阻他说:“我只不过是跟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夫人)这可不能开玩笑啊!孩子不知道(你)在和他开玩笑。孩子没有思考和判断能力,要向父母亲学习,听从父母亲给予的正确的教导。现在你在欺骗他,这就是教育孩子骗人啊!母亲欺骗孩子,孩子就不会再相信自己的母亲了,这不是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啊。”于是曾子杀了猪给孩子吃。曾子杀猪典故2:商鞅立木商鞅变法的条令已准备就绪,还没公布,(商鞅)担心百姓不相信自己,于是(命人)在都城市场南门前放置一根高三丈的木头,招募(能)搬到北门的人,给予十金。百姓看到后对此感到奇怪,没有人敢去搬木头。(商鞅)又说:“能搬木头的人赏五十金。”有一个人搬了木头,就给了他五十金,以此来表明没有欺骗(百姓)。最终颁布了法令。 这时太子也触犯了法律,商鞅说:“新法不能顺利施行,就在于上层人士带头违反。”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不能施以刑罚,便将他的老师公子虔处刑,将另一个老师公孙贾脸上刺字,以示惩戒。第二天,秦国人听说此事,都遵从了法令。新法施行十年,秦国人都非常高兴,路上没有人将别人丢的东西据为己有,山林里也没了盗贼,家家富裕充足,百姓勇于为国作战,不敢再行私斗,乡野城镇都得到了治理。商鞅立木典故3:宋濂—守信好学宋濂是我国明代一个知识渊博的人。他从小喜爱读书,但家里很穷,上不起学,也没钱买书,只好向人家借。每次借书,他都讲好期限,按时还书,从不违约,人们都乐意把书借给他。一次,他借到一本书,越读越爱不释手,便决定把它抄下来。可是还书的期限快到了,他只好连夜抄书。时值隆冬腊月,滴水成冰。他母亲说:“孩子,都半夜了,这么寒冷,天亮再抄吧。人家又不是等这本书看。”宋濂说:“不管人家等不等这本书看,到期限就要还,这是个信用问题,也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如果说话做事不讲信用,失信于人,怎么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宋濂-守信好学又一次,宋濂要去远方向一位著名学者请教,并约好见面日期,谁知出发那天下起鹅毛雪。当宋濂挑起行李准备上路时,母亲惊讶地说:“这样的天气怎能出远门呀?再说,老师那里早已大雪封山了。你这一件旧棉袄,也抵御不住深山的严寒啊!”宋濂说:“娘,今天不出发就会误了拜师的日子,这就失约了;失约,就是对老师不尊重啊。风雪再大,我都得上路。”当宋濂到达老师家里时,老师感动地称赞道:“年轻人,守信好学,将来必有出息!”第三部分“议”诚信从身边或社会上找一两位不避己责、诚实待人、讲求信用、“言必信,行必果”的人,了解他们的诚信故事、诚信经历,听听他们对诚信的理解,并谈一谈你的感想。故事展示:《信义兄弟》看完《信义兄弟》这个短视频之后,请同学们用一段话来表达对孙水林、孙东林兄弟的钦佩之情。环顾身边议诚信第四部分“思”诚信阅读漫画,阐述寓意。讽刺了人与人之间缺少诚信的社会现象,意在呼吁人们以诚待人,打造诚信社会。思维拓展:联系身边或社会上一些不讲诚信的反面事例,展开讨论:诚信缺失会带来什么不良影响?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谈一谈:人无信则不立,事无行则不成。诚信,这关系着一个人的生活、学习、工作……一个人如果失去了诚信,将在社会上没有立足之地。一个人只有讲诚信,别人才会尊重他,才会信任他。不良影响: 不被人信任,会失去朋友,信誉受损;影响社会和谐,败坏社会风气;严重时会损害国家声誉……第五部分“讲”诚信围绕“诚信”这一话题写一篇演讲稿,说说你心目中的“诚信”。诚信“演讲稿”要求:1、围绕“诚信”话题2、联系实际,写出自己的感想3、不少于600字演讲又叫讲演或演说,是指在公众场合,以有声语言为主要手段,以体态语言为辅助手段,针对某个具体问题,鲜明、完整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事理或抒发情感,进行宣传鼓动的一种语言交际活动。什么是演讲?1.开头:要先声夺人,富有吸引力。2.主体:层层展开,步步推向高潮。3.结尾:干脆利落,简洁有力什么是演讲?演讲时应注意的几点:诚信是为人之本,相信今天的诚信教学仅仅是我们迈向成功人生的第一步。诚信的力量可以点石成金。我们要崇尚诚信:身披一袭灿烂,心系一份执着,带着诚信走上人生道路。板书设计:“解”诚信——理解信义“知”诚信——加深感知“思”诚信——拓展思维“讲”诚信——演讲实践人无信不立“议”诚信——表达交流阅读下面两则新闻,谈谈你的看法。新闻一:2020年2月3日,苏州工业园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苏州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检查。现场发现1万余只假冒伪劣的一次性口罩,随后,执法人员当场对假口罩予以扣押。新闻二:2020年3月,深圳如意小学副校长胡红梅涉嫌抄袭被举报,作为深圳市教学名师和经典阅读推广人,胡校长大抄特抄,有些作品甚至和山东女教师王爱玲的文章一字不差。一时间知名校长抄袭成瘾的新闻火爆网络,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1)苏州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假口罩和知名校长胡红梅抄袭的行为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相悖。(2)只有讲诚信,社会才会文明,国家才会兴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