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我们关注天气 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 我们关注天气 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三年级科学上册
第一单元第1课 我们关心天气 课后作业
一、选择题
1.我们观察到的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 )的自然现象。
A.大气圈上 B.大气圈下 C.大气圈中
2.用简单的图画记录天气状况,下列表示晴天的是( )。
A. B. C.
3.下图中的天气符号表示( )。
A.晴 B.多云 C.阴
4.“霁”这个字在古诗词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唐朝诗人宋之问有诗云:“山雨含初霁,江雨欲变霞。”“霁”是指怎样的天气景象? ( )
A.雨后彩虹 B.雨后初晴 C.太阳雨
5.诗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中,描写的天气是( )。
A.多云 B.雨天 C.晴天
6.在观察记录天气时,不需要记录的内容是( )。
A.每天的天气状况 B.动物的行为 C.每天的日期
二、填空题
7.天气主要包括 、 、降水、风向、风速等要素。
8.雷阵雨通常伴随着 和 。
9.雨是 态的水,雪是 态的水,雨和雪都是自然界降水的形式。
10.云量是指云遮蔽天空的情况。根据天空云量的多少,可以把天气分为晴、 、 和 。
11.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天气现象的形成都与 有关。
12. 可以告诉我们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状况。
13.气象站应该建在校园中比较 、 的地方,远离高大 。
14.红旗飘向南方,这时吹的是( )。
三、判断题
15.大气中含有氮气、氧气、水汽等,我们称它为大气圈。( )
16.只要有太阳,就一定是晴天。( )
17.气象谚语“有雨山戴帽,无雨半山腰”主要描述的是雨和云的关系。( )
18.要了解一个地方的天气变化规律,需要知道该地方多天的天气状况。( )
19.降雪可以保护庄稼免受冻,还能给土壤提供水分,所以说瑞雪兆丰年。( )
四、简答题
20.下雨天影响着人们的交通出行,给上学的你带来了不便,预知可能下雨便可以提前带好雨具,做足出行准备。谈谈用什么方法可以预知下雨的情况?
请用所学知识解释为什么大雾天气高速公路要封闭。
你知道哪些有关天气的谚语或俗话?(至少写三个)
五、综合题
综合探究。
小红早上出门时发现天空布满乌云,风把树枝吹得左右摇摆,没过多久就下起了小雨。请回答问题:
23.小红早上出门时的天气类型是( )。
A.晴天
B.阴天
C.雪天
24.下列能描述此时天气的词汇是( )。
A.刮风、下雨
B.炎热、晴朗
C.寒冷、大雪
25.小红正确的做法是( )。
A.带雨伞和外套
B.只带防晒霜
C.穿短袖短裤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天气现象是发生在大气圈中的自然现象。我们的地球被一层大气圈包围着,我们观察到的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大气圈中的自然现象。故选C。
2.B
【详解】观察天气状况时,可以用简单的图画记录天气状况。晴天用太阳表示;多云用太阳和云表示;阴天用几朵云来表示;下雨用太阳和云朵下面小水滴来表示;雾是用三条横线表示。故选B。
3.B
【详解】记录天气情况时,我们常常用符号表示天气。晴天用太阳表示;多云用太阳和云表示;阴天用几个云来表示。故选B。
4.B
【详解】“霁” 在古代汉语中主要表示雨后天放晴。“山雨含初霁,江云欲变霞”这句诗描绘的是山间的雨刚刚停止,天空开始放晴,江上的云彩即将变成绚丽的云霞的景象。A 选项“雨后彩虹” 一般用“虹”等表述;C选项“太阳雨”多强调下雨时太阳同时出现,和“霁”的含义不相符。故选B。
5.C
【详解】诗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中“日当午”指正午时分,即太阳直射头顶的时段,此时阳光最强烈,气温最高,诗中通过“汗滴禾下土”生动刻画了农民在烈日下劳作的艰辛 。分析此诗句描写的天气是晴天。
6.B
【详解】观察记录天气主要是为了了解气象变化,需要记录直接相关的天气信息。每天的天气状况这是必须记录的,包括晴天、雨天、阴天等,是天气观察的核心内容。每天的日期这也是必须记录的,用于跟踪天气变化的时间顺序,帮助分析规律。虽然动物的行为(如蚂蚁搬家可能预示下雨)有时与天气有关,但它不是气象记录的必要部分。天气观察的重点是气象现象本身。故选B。
7.气温 云量
【详解】天气主要包括气温、云量、降水、风向、风速等要素。 气温告诉我们空气是冷还是热。云量指天空被云遮住了多少,阴天就是云量多。降水包括下雨、下雪等,是水从天上落下来的现象。风向是指风从哪个方向吹来,比如北风就是从北边吹来的风。风速表示风跑得快还是慢,大风时树枝会摇晃得厉害。这些要素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我们每天感受到的天气。
8. 打雷 下雨
【详解】雷阵雨是强对流天气,主要由积雨云发展形成。其典型特征是:打雷:积雨云内部强烈的电荷分离会产生闪电和雷声。下雨:雷阵雨往往带来短时间内的猛烈降雨。
9.液 固
【详解】自然界中的云、雨、露、雾、雪、雹都是水的“化身”。雨、雾和露是液态的水,霜和雪都是固态的水。
10.少云 多云 阴天
【详解】当天空中的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一是晴天,天空云量为1/10—3/10的时候叫做少云,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三是多云,阴天时,云量会超过整个天空的四分之三。
11.水蒸气
【详解】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天气现象,如云、雾、雨、雪、露、霜等,它们的形成都与水蒸气有关。
12.天气预报
【详解】天气预报(测)或气象预报(测)是使用现代科学技术对未来某一地点地球大气层的状态进行预测。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是一个地区或城市未来一段时期内的阴晴雨雪、最高最低气温、风向和风力及特殊的灾害性天气。
13. 平坦 开阔 建筑
【详解】为避免测定“气压、温度、湿度、雨量、光照时数、风力等”气象要素时受到干扰,气象站应建在校园中比较平坦、开阔的地方,远离高大建筑。
14.北风
【详解】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如北风是由北向南吹来的风,西风是由西向东吹来的风,东南风是由东南向西北吹来的风。红旗飘向南方,说明风是从北方吹向南方,这时吹的是北风。
15.

【详解】大气圈是包围地球的气体层,由氮气、氧气、水汽等多种成分组成。题目中描述的成分符合大气圈的组成,且“大气圈”是科学上对这一气体层的正确称谓,因此判断正确。
16.×
【详解】晴天是指天空中云量很少或无云、阳光充足的天气,但“有太阳”并不等于一定是晴天。例如:当太阳出现时,若天空中同时有较多云层覆盖(如多云或阴转多云),则不属于晴天;夏季可能出现“太阳雨”(一边出太阳一边下雨),这种情况也不属于晴天。因此,题目说法不准确。
17.√
【详解】这是一条气象谚语,是说云在山头上,盖住了山顶,象戴了一顶帽子一样,就要下雨;云在山的中间,看不见了山腰,就是晴天。指山与云的位置关系,要下雨了,山顶有云, 如“戴帽”;当云横山腰的时候,就不会下雨。“有雨山戴帽,无雨半山腰”是一句气象谚语, 主要描述的是雨和云的关系。
18.×
【详解】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我们每天都能感觉到天气带来的变化,要了解一个地方的天气变化规律,需要知道该地方几个月甚至一年的天气。
19.√
【详解】“瑞雪兆丰年”是我国广为流传的农谚。在北方,一层厚厚而疏松的积雪,像给小麦盖了一床御寒的棉被。雪中所含的氮素,易被农作物吸收利用。雪水温度低,能冻死地表层越冬的害虫,也给农业生产带来好处。
20.观察云的变化、利用自然现象、观看天气预报等。
【详解】预知下雨情况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包括观察云的变化、利用自然现象、观看天气预报等。观察云的变化:通过观察云的类型和特征,可以预测天气变化。例如,某些类型的云可能预示着天气系统正在移入或移出,从而可能导致降雨。利用自然现象:在暴雨开始之前,闪电分裂氮和氧分子产生臭氧,这种强烈气味的气体可以作为预测下雨的信号。此外,当雨滴撞击土壤和叶子表面时,产生的芳香颗粒的微小气泡可以被风吹到空气中,这也是预测下雨的一个自然现象。或者提前观看天气预报。
21.大雾是由水珠和尘埃组成,相当于半透明物体,光只能部分透过,使能见度降低,容易造成事故。
【详解】大雾能够阻挡光线光线传播,并发生光大的折射现象,大气透明度差,视野范围小,车辆不能快速行驶,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因此大雾天气高速公路要封闭。
22.燕子低飞要落雨;鱼儿出水跳,风雨就来到;鸡早宿窝天必晴,鸡晚进笼天必雨;蜜蜂归窠迟,来日好天气。
【详解】有些动物和植物对天气的细微变化非常敏感。因此,有经验的人能从动物,植物的行为变化中总结出天气的变化。生物也能预报天气,如蚂蚁搬家必有雨下;泥鳅在雷雨到来前常常显示得焦躁不安;每当午后或傍晚看到燕子三五成群低飞时人们会说,燕子低飞天要下雨。
23.B 24.A 25.A
【解析】23.天空布满乌云,说明是阴天;下雨是后续的变化,初始天气应为阴天。故选B。
24.炎热和寒冷不用来描述天气,用来描述某地的气候,故选A。
25.阴天刮风且下雨,带雨伞防雨,外套防风防凉,最合理。故选A。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