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二年级上册1.3《团团圆圆过中秋》第2课时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二年级上册1.3《团团圆圆过中秋》第2课时 教案

资源简介

《团团圆圆过中秋》第2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课隶属于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团团圆圆过中秋》,围绕“中秋”主题展开,共有“这样过中秋”和“中秋节,团圆夜”“秋天里还有什么节日”三个板块。本课为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聚焦“秋天里还有什么节日”板块,承接对中秋这一传统节日的认知。教材围绕重阳节(赏菊、登高、敬老)、中国农民丰收节(晒秋、庆丰收)展开,通过生活场景、古诗、习俗活动,呈现节日习俗与文化寓意,搭建起学生了解秋天多元节日、感受文化传承与时代价值的学习载体,丰富对传统与现代节日融合的认知 。
二、教学目标
1.感受重阳节敬老、登高赏菊及农民丰收节庆丰收的欢乐氛围,体会节日传递的文化情感与社会价值。
2.培养文化传承意识,增强对传统与现代节日的认同感,激发尊重长辈、珍惜劳动成果的情感。
3.学会讲述秋天节日(重阳、农民丰收节)的习俗,能用实际行动(如敬老、参与丰收体验)传承节日文化。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重阳节(习俗、敬老内涵)与中国农民丰收节(设立意义、庆丰收方式)的文化内容,明晰节日承载的文化价值。
教学难点:深度理解重阳节“敬老”传统与农民丰收节“感恩劳动、共享成果”的意义,将文化认知转化为尊重长辈的实际行动。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3分钟)
导语:同学们,除了国庆节、中秋节,你知道秋天里还有哪些节日吗?
出示任务:请大家讨论下秋天里的节日。
反馈指导:适当给学生启发,引导学生回答。
预设回答:重阳节、七夕节……
总结:秋天的节日确实很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吧。
设计意图:教师有目的引导性谈话导入,能够让学生在平等交流中引起有意注意。
探究新知
【活动一:重阳知识知多少?】(20分钟)
过渡:秋天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就是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的重阳节。中国古代把“九”看作阳数,九月九日是“二九相重”,所以叫“重阳”。
展示材料:
过渡:同学们,你们知道重阳节是怎么来的吗?让我们一起看视频了解一下吧!
师生共同欣赏视频:《重阳节的由来》
出示任务1:重阳节的习俗知道多少?
反馈指导:引导学生积极讨论,踊跃分享。
展示材料:
总结:重阳节的习俗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大家还知道哪些关于重阳的诗词歌赋呢?
出示任务2:赛诗会:重阳诗歌大鉴赏。
反馈指导:引导学生查找资料,进行诗歌朗诵。
总结:这些名人诗赋将重阳的节日盛景表现了出来,让我们身临其境。
出示任务3:重阳既然是“老人节”,你可以为长辈做些什么呢?
反馈指导: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分享。
展示预设回答:
过渡:大家说得真好!你们真是有孝心的好孩子!让我们再一起看看课本里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展示材料:
教师总结:我们要将重阳节的精神践行到实际行动中去——敬老爱老,发扬我国的传统美德。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诗句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并通过令学生感兴趣的小视频与生活经历,让学生知道重阳节的来历与习俗。学生通过自己搜集资料并分组讨论,可以在活动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
【活动二:各族节日对对碰】(17分钟)
过渡:除了重阳节秋天里还有很多节日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展示材料:2018年,我国将秋分日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
提问:小朋友们快算一算,今年是第几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预设回答:今年是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过渡:每年的丰收季人们都会人们欢欢喜喜的庆祝,非常热闹。
过渡:除了丰收季,其实秋天里还有许多地方会举行一些有特色的节日活动,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吧。
出示任务:通过图片,感受其它地方的特色节日。
反馈指导:课件展示相关节日,引导学生讨论。
知识汇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是流行于中国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相传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故称为“乞巧”。
教师总结:民族节日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我们要了解它们的历史,不断继承和发扬。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其它传统节日,珍惜现在生活的幸福。
(三)课堂小结(3分钟)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重阳节的由来、习俗,了解了许多秋天里的其它节日,让我们在这些节日里,和家人一起幸福快乐的去体会、感受吧。
布置作业
“家庭重阳孝亲行动”:为家中长辈完成一件具体关怀小事,如:陪长辈聊天、为长辈打扫房间……
2 / 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