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东南州麻江县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贵州省黔东南州麻江县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贵州省麻江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地理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6个小题,每题3分,共48分)
人口迁移流动是影响我国人口构成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西向流动人口是其流出地在“胡焕庸线”东南半壁,而流入地在“胡焕庸线”西北半壁的流动人口。居留意愿指的是长期居留意愿(5年以上),长三角等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接近55%。表示意2017年我国不同规模城市的西向流动人口居留意愿(抽样分析结果)。完成下面小题。
城市规模(城区常住人口/万人) I型大城市(300~500) Ⅱ型大城市(100~300) 中等城市(50~100) I型小城市(20~50) Ⅱ型小城市(<20)
居留意愿/% 40.1 36.6 36.9 27.1 25.1
流入规模/人 874 2655 214 2557 3915
1. 西向流动人口在不同规模城市的居留意愿与流入规模特征是( )
A. 居留意愿整体水平较高 B. 居留意愿存在显著差异
C. 小城市的流入规模较小 D. 主要流入大中型的城市
2. 对西向流动人口流动选择和居留意愿发挥基础性作用的因素是( )
A. 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就业机会 B. 就业机会和迁移距离
C. 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国家政策 D. 国家政策和迁移距离
3. 推测在高和较高居留意愿流中,西向流动人口最主要的流入地有( )
A. 拉萨市和西宁市 B. 呼和浩特市和西宁市
C. 乌鲁木齐市和拉萨市 D. 乌鲁木齐市和呼和浩特市
温带稀树草原是一种重要生态系统类型。我国温带稀树草原的核心分布区位于蒙古高原东南部(图),是发育于沙质土壤的顶级生物群落,景观上表现为树、草的不连续斑块状分布,并伴生有灌木、半灌木。由于稀树草原树草混合分布使其具有较高的空间异质性,在我国土地覆盖分类图上,多将其划分为草原。完成下面小题。
4. 开展高效准确的温带稀树草原识别和制图,适宜采用的方法或技术是( )
A. 地面植被抽样调查和遥感 B. 地面植被完整调查和地理信息系统
C. 遥感和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D. 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5. 明确我国温带稀树草原的空间分布和范围,可以( )
A 妥善制定土壤改良方案 B. 精确测算草原载畜数量
C. 合理规划生态恢复措施 D. 科学评估耕地后备资源
设施农业是指采用人工建造设施,使传统农业在一定程度上摆脱自然条件约束,实现农产品反季节或常年上市的农业。近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保护生态和不增加用水总量前提下,合理利用各种非耕地资源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设施农业面积不断扩大。下图示意新疆某现代设施农业生产基地采用“立体+营养土”种植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与传统农业相比,设施农业( )
A. 农产品季节性明显 B. 受天气变化影响大
C. 生产成本相对较低 D. 农业生产效率更高
7. 近年来,新疆设施农业面积不断扩大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A. 戈壁荒漠广布 B. 灌溉水源丰富
C. 昼夜温差大 D. 热量充足
8. 当地采用“立体+营养土”种植,可以( )
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②减少土壤盐碱化 ③增加土地资源 ④扩大市场范围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耕地转移包括耕地转出与耕地转入。湖北省西部以山地为主,中东部以平原、丘陵为主。下图示意2009~2019年湖北省耕地转移动态度(动态度大于5%表示耕地转移比较活跃)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2009~2019年该省中部地区耕地转移动度较低,主要是因为( )
A 耕作条件优越 B. 经济水平较高 C. 劳动力数量大 D. 农业技术落后
10. 2009~2019年,该省西部地区( )
A. 耕地转移现象不明显 B. 耕地向林地转化
C. 耕地转移以转入为主 D. 耕地的质量较高
11. 该省甲处耕地转移动态度呈现“孤岛”特点,主要影响原因是( )
A. 城镇化推进 B. 劳动力短缺
C. 水土流失严重 D. 耕地面积较大
图甲是某大陆的轮廓图。图中a、b、c为三条河流,A、B、C为三座城市,虚线d为某条纬线。图乙是A、B、C三座城市年降水量和气温年较差的比较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2. 图中纬线d的纬度可能是 (  )
A. 北纬40度 B. 北纬30度 C. 北纬20度 D. 北纬50度
13. 下面关于图中三条河流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 三条河流均分布于温带地区 B. 三条河流7月份流量都较小
C. 三条河流上游都有冰雪融水补给 D. 三条河流航运量都较大
14. 图甲中A、B、C城市依次对应图乙中的 (  )
A. ①②③ B. ②③① C. ①③② D. ③①②
近年来,由港口和航运业务拓展衍生的港航服务业迅速发展。长三角地区形成了以上海港为中心枢纽港、嘉兴港等众多港口为外围边缘港的港口体系,其内部港航服务业的分工协作有利于港口体系的转型发展。左图示意基于价值链的港航服务业分类,右图示意城市尺度下港航服务业的付租能力。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图中甲、乙、丙分别对应( )
A. 高级服务类、代理维修类、运输仓储类 B. 运输仓储类、代理维修类、高级服务类
C. 高级服务类、运输仓储类、代理维修类 D. 运输仓储类、高级维修类、代理维修类
16. 最适合依托上海港和嘉兴港发展的港航服务业分别是( )
A 劳务供给、报关代理 B. 船舶设备维修、航运教育培训
C. 航道疏浚、装卸仓储 D. 航运金融保险、船舶物料供给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分水岭盆地(下图)位于美国怀俄明州中南部地区,平均海拔约2100米,由地质历史时期造山运动而形成。盆地内年平均降水量120~300毫米,年平均蒸发量大于750毫米。盆地内发育河流R(原为外流河,现为时令内流河),地壳继续运动使R河出口处的海拔逐步升至1990米,大分水岭盆地由外流盆地演变为内流盆地并一直保持封闭状态(河流无法外泄)。近1万年来,大分水岭盆地内沙丘广泛发育。
(1)用箭头分别画出R河、N河的流向。
(2)从气候和沙源的角度,分析盆地内沙丘发育的原因。
(3)分析沙丘广泛发育对阻止R河外流的作用。
18.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大兴安岭地区人工种植的蓝莓多为进口品种,主要分布在山谷、洼地地区。该地区的蓝莓品种均喜湿、怕旱、耐寒,但在超低温天气下,仍需要人工堆雪来减轻冻害。果农发现,冬季时半山坡的野生蓝莓和山谷中种植的蓝莓受到冻害程度不同。随着蓝莓产量的提高,目前已有30多家蓝莓加工企业崛起于大兴安岭地区。下图为大兴安岭某地区冬夏季节山谷、山顶气温日变化示意图。
(1)与夏季相比,说出山顶冬季气温的特点。
(2)判断更易受到冻害的是半山坡的野生蓝莓还是山谷种植的蓝莓,并分析其原因。
(3)试分析阐述当地果农采用人工堆雪方式来减轻蓝莓冻害的简单原理。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埃尔湖是澳大利亚海拔最低的湖泊,约3万年前,因岩层断裂下陷而成,断层切断了其出海口。埃尔湖水位季节变化大,湖面最大可超过15000k㎡。埃尔湖水位下降直至干涸的过程中,裸露的湖盆上随之形成厚厚的盐壳。下图示意埃尔湖的地理位置。
(1)推测埃尔湖湖面最大的季节,并分析其原因。
(2)说明埃尔湖盐壳的形成过程。
(3)有人设想开挖自墨累河引水至埃尔湖的水渠,你是否赞同,并说明理由。
地理答案
1. B 2. A 3. D
4. A 5. C
6. D 7. A 8. A
9. A 10. B 11. A
12. A 13. C 14. B
15. A 16. D
17. (1)R河自西向东,N河自南向北。(如下图)
(2)山脉阻挡西风气流,降水少,蒸发强,气候干旱;昼夜温差大,地表物质风化作用强,形成丰富沙源,经风力侵蚀、搬运和堆积而发育为沙丘。
(3)盆地东北侧的沙丘覆盖增大了地表高度,进一步阻碍河水外流;沙丘使地表水下渗损失增多,减少地表径流量减小,流速降低,侵蚀能力下降,使流水切穿出口处高地的可能性降低。
18. (1)冬季山顶气温低于夏季;冬季山顶气温日较差明显小于夏季;冬季山顶气温全天高于山谷气温。
(2)山谷种植的蓝莓。原因:冬季夜晚时,山坡近地面的空气受冷收缩下沉至谷底,使山谷的气温更低;与长期生长在本地的野生蓝莓相比,进口蓝莓对当地极低温环境适应性较差。
(3)冬季时堆雪可以减少地表热量的散失,又可阻隔冷空气直接侵袭蓝莓树体;堆雪较蓬松,孔隙多,孔隙中的空气对地面和树体具有保温作用。
19. (1)季节:(南半球)夏季。原因:埃尔湖所在区域气候干旱,以河流水补给为主;流域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南半球)夏季降水多,河流水量充沛,入湖水量多。
(2)流域内的河流挟带盐分注入埃尔湖;断层切断埃尔湖出海口,形成内流湖,湖中盐分不断累积;旱季,蒸发旺盛,湖泊水位下降,湖水过饱和,盐分结晶析出;盐结晶沉积在裸露湖盆,形成盐壳。
(3)赞同。理由:墨累河常年有流量;埃尔湖海拔低,可自流引水的水渠较长,建设成本低;可缓解埃尔湖及水渠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
不赞同。理由:墨累河流域降水较少,蒸发旺盛,墨累河径流量较小;墨累河流域为澳大利亚主要农耕区,依赖墨累河提供灌溉水源;自墨累河引水会导致下游地区水量减少,咸潮加剧;可能加剧沿线地区的土地盐碱化现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