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 2 Home Sweet Home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Unit 2 Home Sweet Home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Unit 2 Home Sweet Home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分析
【整体介绍】
本单元主要围绕“家”这一主题展开。该主题与课标要求的“人与自我”主题范畴中的“劳动实践,劳动品质”以及“人与社会”主题范畴中的“和谐家庭与社区生活”密切相关。本单元通过探讨家务分担、关怀亲人、待客之道、美化家居、社区文化等内容,帮助学生体悟“家”的丰富内涵和情感意蕴,正确认识家务劳动与家庭责任的关系,珍惜亲情,舍得付出,主动表达对亲人的关怀与支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此外,本单元的主题设计融人了劳动教育理念,旨在助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同时,本单元也帮助学生认识到分担家务劳动是构建和谐家庭的重要基础。 为了探讨大问题“What does home mean to you " Section A 设置了引导性问题“What can you do for your home ”, Section B设置了引导性问题“How do you feel at home ”。Section A围绕“搬新家”的连续语境展开对话,通过环环相扣的听说任务,涉及家务劳动、布置家居、招待客人、孝老爱亲等话题,让学生以小主人翁的视角,思考自己能为建设美好小家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Section B让学生阅读一篇父母带孩子回乡村老家过年的故事,体会温馨的家庭氛围是如何营造的,家人之间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表达爱意与关怀,从珍惜亲情的角度回应引导性问题“How do you feel at home ”,利用回家过年的情境,从更深层次上体现家与家乡的内涵,进而呼应单元大问题“What does home mean to you ”。每逢佳节信思亲,是中国人千年不变的家乡情怀,也是表达爱与孝的最佳契机。“家”究竟意味着什么,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回答。但是,构建甜而温馨的家庭,是所有人的追求,这也是本单元标题Home Sweet Home的深层含义。写作任务让学生寻求朋友帮忙,发挥创意,设计和装饰自己的房间,从美化家居的角度回应引导性问题。本单元的项目活动让学生通过班级调研,找出身边的“劳动小能手”,发挥榜样的力量,鼓励学生多参加家务劳动,帮助他们认识到:参加家务劳动不仅能使自己获得独立生活的能力,还能增强家庭责任意识,有助于构建和谐家庭。本单元的拓展阅读节选自世界名著《绿山墙的安妮》,通过女孩安妮在家庭困难时期主动分担责任、与亲人相互扶持、保持积极进取生活态度的故事,为学生提供不同文化、时代背景下Home Sweet Home的另一种视野,深化学生对“爱与责任”的体会与理解。 总而言之,本单元旨在让学生从多个维度体悟“家”的深意,从“被照顾者”转变为“家庭共建者”视角,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关爱亲人,主动分担家务,在与家人的相互付出与体谅中加强情感职结、涵养责任意识,通过自己的贡献让家更温暖、更美好,并为独立人格的成长奠定基础。
【文本分析】
教材板块 课型 语篇内容 (What) 语篇意义 (Why) 语篇特征 (How)
1b-1c 听说课 本课提供的语篇材料是Peter和父母、姐姐Helen、弟弟Jim的两段对话,主要围绕他们搬新家展开。第一个对话中,Jim希望能在午饭后出门找伙伴玩,因为他想在搬走前和他们多待一会儿。父亲告诉Jim应该先把自己的东西打包好再出去玩。 第二个对话发生在一家人刚刚搬入新居时,Jim感叹客厅好宽敞,想在客厅养鱼,Helen迷上了阳光充足的大阳台,想在此处养花,Peter想邀请朋友们来新家做客。 学生通过听这两个对话,可以初步感知核心语法结在日常交际情境中的功能,学会有意识地在家庭中礼貌地提出请求或征求许可。 两个对话围绕“搬家前后”的家庭生活场景展开,自然呈现了本单元的核心语法,即用情态动词can或could礼貌地提出请求或征询许可。如“Dad, can I hang out with my friends after lunch ”“After that, could I go out ”“Can you sort your things into those boxes ”“Now, could you please help me hang up the photos ”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家务劳动、责任分担、家庭共建的意义。
2a 听读课 本课提供的语篇材料是继前面“搬新家”之后Jim与家人的一组对话,在对话里,父亲宣布了一个好消息——爷爷奶奶这周末要来探亲,而这也是两位老人第一次到访新居。对话引出了单元主题“家”的两个重要子话题:如何招待客人?如何孝老爱亲?一方面,应该确保家居整洁、吃用备齐,让客人有“宾至如归”的温馨感;另一方面,爷爷奶奶作为老人,他们来访期间,生活起居的便利十分重要,这就需要家人们提前准备。 通过祖父母来访,全家人积极做准备的情境,让学生进一步使用Can/Could... 来表达礼貌请求和寻求许可,提升交际能力,同时培养关爱长辈、热情好客的意识。 本对话围绕家庭劳动场景展开,自然呈现了本单元的目标语法(用情态动词can或could礼貌地提出请求或征询许可)。在前面听说的基础上,拓展呈现核心句式(礼貌请求: “Can you help me clean up their room / Can you move this chair to their room / Could you take me to the flower shop later ”;征询许可:“Can I put some flowers by the window ”),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学生进一步熟悉目标语法结构,体会其在日常生活语境中的语用功能,提升交际能力。
1b 阅读课 该板块的阅读文本是一篇记叙文,中国女孩Wenwen记述了她和父母一起回母亲家乡过年的故事。 春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节日,蕴含着丰富面深刻的文化内涵与情感价值。文章以青少年的视角,展现农村春节团聚的场景,探究“回家过年”的文化内涵,能够反映普遍现象,关联学生生活,引发个体共鸣,增强“家”这一主题意义的广度与深度。通过女孩Wenwen的描述,父亲、母亲、爷爷、奶奶、叔叔、阿姨、表弟在春节团聚时其乐融融的家庭群像跃然纸上,呈现出温暖幸福的家庭氛围。 从语篇体裁来看,该文本属于记叙文,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记述了女孩跟随父母回乡探亲的亲身经历。文本也自然融入多个单元核心句式,如“Can we go to Hainan for the holiday, Dad "“Could you bring Wenwen her favourite snack "“Can I help ",在新的语境中呈现can和could用于礼貌清求或征询许可的使用,帮助学生在主题意义探究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单元核心语法。
二、主题、子主题提炼
三、单元教学目标与课时划分
单元教学目标 语篇内容 课时
本单元学习后,学生能够: 1. 在情境中理解和使用与家务活动有关的词汇及短语pack, bathroom, sort, bedroom, balcony, hang up, invite, living room等; 2. 听懂家人围绕“搬家”展开的对话,获取关键信息,将人物与具体行为对应; 3. 掌握/ /, /u /, /ɑ /, / /, / /, / /的发音及其常见字母组合;理解句子中意群划分和停顿节奏规律,能正确朗读对话; 4. 运用所学Can/Could... 句型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为家庭做的事,以及有意识在家庭中礼貌提出请求或征求许可。 Section A 1b-1c 1课时
5. 听懂家人之间为祖父母周末来访做准备的对话,获取并写出关键信息; 6. 进一步使用Can/Could… 来表达礼貌请求和寻求许可,提升交际能力; 7. 感受家庭的温暖和亲情,培养关爱长辈、热情好客的意识。 Section A 2a 1 课时
8. 在语境中感知、理解can/could在表请求和请求许可时的用法和语义,识别两者之间的差异,并且能够做出正确合理的回应; 9. 在实际场景中(如求助、借物品时)灵活运用can/could相关句型进行礼貌交流。 10. 在语言活动和思维活动过程中感悟如何照顾家人、热爱家庭。 1课时
11. 理解词汇及短语almost,journey ,pull,familiar,joke,several,nod,writer,text,describe,wherever,matter,perhaps,freshly,be busy doing等,并加以操练运用。 12. 读懂以“回家过年”为主题的文章,梳理出作者春节返乡的行程、家人的互动场景等信息,在阅读过程中关注事件发展,厘清事件的先后顺序。 13. 分析作者及家人的行为,概括家庭活动中作者及家人所体现出的亲情。 14. 感受家庭的温暖,思考家庭的意义,从而热爱家庭,热爱家人。 Section B 1b 1课时
15. 识别电子邮件的格式,梳理范文的内容和框架,并仿照范文,写一封向朋友求助装修房间的电子邮件。 16. 加深热爱家庭,热爱生活的意识。 1课时
17. 掌握和运用有关于家务活动的词汇和短语take out the rubbish, do the laundry, walk the dog, ...; 18. 运用目标语言谈论家务劳动,在语言交际活动中提升思维能力和交际能力; 19. 学习关爱家人,主动承担家务劳动,为父母分担家务。 1课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